ACS Cent.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2021-01-16 分析人


疫苗在全球傳染病的抗擊中至關重要。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針對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疫苗很難開發,這些原因包括抗原免疫原性差、針對快速突變的抗原靶標的保護範圍差或免疫保護的持久性差等。為了獲得持久的保護性抗體反應,疫苗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空間與適當的細胞相互作用。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暴露於抗原中往往長達1-2周,而單次注射大劑量亞單位疫苗產生的作用僅持續1-2天。可溶性抗原的持續釋放對刺激B細胞產生大量高親和性抗體和體液免疫記憶至關重要。緩釋技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很好方案但也面臨一些限制如:對不同的化學性質的物質負載及緩釋時間的控制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系Eric A. Appel團隊創造性開發了一種聚合物納米粒子(PNP)水凝膠,PNP水凝膠通過聚合物與納米粒子間的非共價結合在疫苗遞送上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通過它對疫苗組分進行簡單的封裝,可實現物理化學性質不同的疫苗組分持續共遞送。當混合組分注射到小鼠的皮下後,可持續性的釋放抗原和佐劑。與接種傳統疫苗的對照組小鼠相比,這些小鼠產生了更多的抗體,並且該組產生的抗體對抗原的親和力要比傳統的疫苗給藥平臺高出1000多倍。

PNP水凝膠為亞單位疫苗的持續遞送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平臺,以提高體液免疫反應的效力和持久性。通過改善疫苗輸送的動力學,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反應的效力、持久性和質量。該研究以題為「Injectable Hydrogels for Sustained Codelivery of Subunit Vaccines Enhance Humoral Immunity」近期發表在了《ACS Central Science 》上。

如圖1所示,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衍生物(HPMC-C12)的水溶液與由聚乙二醇—b-聚乳酸(PEG-PLA)組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納米粒子混合後,即可迅速形成PNP水凝膠。該凝膠形成迅速,且能夠實現多化學組分的完全封裝。該設計中通過調節HPMC-C12與PEG-PLA的比例,能夠合成不同機械性能的凝膠。剪切速率掃描結果顯示,隨著剪切速率的增加,這些PNP水凝膠的粘度降低了2個數量級以上證明了它們剪切變稀的能力,意味著這些凝膠在注射過程中呈流動態,而當注射完成後在注射部位快速形成固體凝膠結構,防止混合組分從注射部位流出,這有助於形成局部炎症。亞單位疫苗一般由兩個主要成分組成:抗原(刺激抗體產生)和佐劑(增強先天免疫反應)。這些生物分子的大小和理化性質可能有很大不同,這些性質通常決定了化合物的擴散率及其在體外和體內從水凝膠材料中的釋放動力學,為共遞送的可控釋放帶來了挑戰。為了了解PNP水凝膠如何用於遞送各種疫苗組分,該研究過程中疫苗組分以卵清蛋白(OCA)為模型抗原,Poly(I:C)為佐劑,形成疫苗負載的PNP水凝膠。和傳統凝膠不同,PNP凝膠以非共價鍵連接可動態變化,兩種藥物的擴散受到網絡的限制,雖然兩者理化差異較大,仍然可以實現共遞送。皮下滯留動力學表明,1:5凝膠保留半衰期為3.4天,2:10凝膠有7.7天的保留半衰期。這些結果表明PNP水凝膠在疫苗共遞送及時間延長上具有顯著優勢(圖2)。為了評價體液免疫的實際效果,研究人員將小鼠進行皮下注射後對其血清中的抗原特異性抗體進行了研究,發現相比於接受標準PBS推注接種相同疫苗的小鼠,以PNP水凝膠為遞送平臺接種疫苗的小鼠,其OVA特異性血清抗體的峰值濃度高2-3倍。為了研究體液反應的質量,研究人員還使用競爭性結合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了90天後血清抗體對卵清蛋白的親和力,基於PNP凝膠接種的疫苗所產生抗體的親和力至少增強1000倍(圖3)。研究人員還對滲入凝膠中的細胞進行了分析,以了解凝膠除了持續暴露疫苗組分外是否還產生了炎症,將不含疫苗組分的凝膠注射體內,流式細胞術表明,裝載疫苗的凝膠沒有顯著地招募更多的中性粒細胞,但是能募集更多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特別的是有大量cDC2細胞,其在激活Tfh細胞啟動體液免疫應答有關鍵作用。而且,在免疫早期,裝載疫苗的凝膠中存在的大量抗原呈遞細胞(APC)表明,該凝膠可作為免疫激活的有益炎症部位。疫苗在注射部位的長期保留可延長APC激活並增強抗原呈遞,提高記憶B細胞的產生和抗體親和力成熟度的程度與持續時間(圖4,圖5)。作者設計合成了一種非共價結合的PNP水凝膠,其負載的疫苗組分可在體內產生持續的免疫刺激,增強了淋巴結中生發中心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與傳統的注射免疫相比,這種增強的生發中心反應促進抗原特異性抗體親和力提高了1000倍以上。總之,這項工作引入了一個簡單有效的疫苗輸送平臺,可提高亞單位疫苗的效力和耐用性。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entsci.0c00732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投稿、薦稿、合作請聯繫:lovechemwechat@163.com

因學識有限,難免有所疏漏和謬誤,懇請批評指正!

分析人(Bio-sensors),歡迎讀者朋友們閱讀和分享!

按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2:18:3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Darrell J.
  • 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課題組:可注射水凝膠及其於再生醫學中的應用
    近年來,水凝膠已經成為最有前途的可注射生物材料之一。水凝膠可以滿足多種臨床需求,例如藥物與細胞的遞送、組織修復與再生、生物黏附和免疫調節。由於水凝膠通常是通過前體溶液的交聯來實現「溶膠-凝膠」轉變,因此可以將其設計為可注射的生物材料,而不損害其原本的功能。
  • 《Science Advances》可注射光敏水凝膠,遞送神經保護蛋白
    【背景了解】多年來,用於蛋白質結合和組裝的新方法為各種生物活性蛋白質水凝膠開闢了場所。這些基於蛋白質的材料因其遺傳可編程性和功能多樣性而聞名,它們已成為替代其他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的有前途的替代品。先前,香港科技大學Bojing Jiang,Chao Yang和南方科技大學Xiaotian Liu等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簡單的方法,用於通過His6標籤蛋白的金屬定向組裝來創建可注射的光響應水凝膠。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治療癌症的研究進展
    此外,水凝膠可使化療藥物得以原位持續釋放,增加了藥物的溶解度和選擇性,可減少藥物的總劑量。  2.1.1用於局部癌症化療的可注射水凝膠  直接注射到腫瘤的化療藥物很容易在血液循環清除,說明該藥物無法長時間保留在在腫瘤組織而無法消除腫瘤。以水凝膠裝載化學治療藥物被並植入腫瘤周圍可以長時間維持腫瘤組織的藥物濃度,減少全身性毒副作用,並避免多次注射。
  • ...四川大學孫遜/張凌團隊發現,調節納米粒孔徑可提高亞單位抗原的...
    【科技前沿】四川大學孫遜/張凌團隊發現,調節納米粒孔徑可提高亞單位抗原的細胞免疫應答 2020-06-24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凝膠生物傳感器:可用於疫苗的可植入納米技術?
    水凝膠生物傳感器(一種可植入的納米技術)可能會用於即將推出的COVID疫苗中,以監控您的身體活動美國國防部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已與矽谷的Profusa合作,開發了一種由水凝膠製成的納米技術(類似於軟性隱形眼鏡),該技術可通過以下方式注射並植入皮膚下:疫苗作為運送系統。
  • ACS Nano:新型mRNA抗癌疫苗遞送平臺顯著增強抗癌療效
    圖片來源:ACS Nano經過靜脈注射後這個平臺可以同時給抗原呈遞細胞輸送一種核苷修飾的編碼腫瘤抗原的mRNA、糖脂類抗原和免疫增強劑α-半乳糖神經醯胺(α-galactosylceramide,α-GC
  • 《ACS Nano》無線電子傳感器:用於無標記乳腺癌檢測的黏性水凝膠
    產生較小的顆粒,從而增強水凝膠的電子傳導性(圖4d)。此外,由-Se-Se-同時氧化還原過程形成-Se-O的二硒鍵斷裂,由GSH和H2O2促進,由於另外的電荷轉移相互作用和兩種有機物之間的氫鍵形成,促進了質子-電子轉移 Gel-UPy/dsCD水凝膠的電阻與MDCK和MDA-MB-231細胞的濃度有關,這些數據示於圖4e。
  • 可變形納米遞送系統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獲進展
    10月2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梁興傑課題組與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課題組合作,在可變形納米遞送系統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Proton-driven transformable nanovaccin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為題,在線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
  • ASFV亞單位疫苗研究
    本文主要介紹ASFV的各種亞單位疫苗研究策略,主要包括ASFV亞單位疫苗、DNA疫苗和病毒載體疫苗。同時還介紹了已知的ASFV抗原和ASFV免疫病理學增強相關抗原。ASFV是一種能引起家豬和野豬死亡的毀滅性和有巨大經濟意義的疾病。目前還沒有針對ASFV的疫苗。之前很多探索過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失敗的。主要的原因是該病毒的複雜性以及我們對ASFV毒力因子和保護相關因素的理解有限。
  • 新疫苗上架通知: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三價)
    通用名: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商品名:孚洛克英文名:Subunit Influenza Vaccine
  • 一種基於氟化高分子個性化腫瘤疫苗構建策略用於術後腫瘤免疫治療
    ,用於術後腫瘤免疫治療。華東師範大學程義雲教授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利用含氟高分子優異的自組裝性能以及其在胞外、胞內的獨特理化性質可以將蛋白質分子與含氟高分子共組裝形成高分子複合物,進而打破蛋白質胞內遞送過程中存在的多重屏障,實現高效的蛋白質遞送。
  • 【科普】一分鐘,讓你了解什麼是亞單位疫苗
    市場上,常見豬用疫苗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全病毒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亞單位疫苗、活載體疫苗、基因重組疫苗)等。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Cancer的研究進展
    2.1 宏觀凝膠宏觀凝膠是指尺寸大於毫米量級的凝膠,通常用於tumour組織周圍的直接注射或植入。大多數用於cancer therapy的宏觀凝膠是局部遞送的。此外,水凝膠可使chemotherapeutics得以原位持續釋放,增加了drugs的溶解度和選擇性,可減少drugs的總劑量。
  • 過程工程所基於顆粒化乳液的新冠疫苗佐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顆粒化鋁佐劑的研究強化了新冠疫苗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提升了疫苗的室溫儲存穩定性及生物安全性,為安全、高效的新冠疫苗佐劑構建提供了新策略。 該工作於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DOI: 10.1002/adma.202004210)。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納米水凝膠廣泛用於封裝、儲存和運輸治療劑等智能系統,是未來最具前途和應用價值的納米載體之一。關於聚合物納米載體遞送路徑已有相當多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實際上,已報導的納米載體治療腫瘤的實驗中,多達97%是通過「主動運輸」被轉運到實體瘤中而非傳統的「被動運輸」。而且,只有不到1%注射量的納米載體被轉運到實體瘤中。較低的遞送功效是由於它們在腫瘤中的不良蓄積行為及不良的藥物動力學所致。
  • mRNA疫苗的三道必答難題:遞送、給藥、專利
    因此,mRNA 疫苗需要有合適的遞送載體將其遞送至體內,才能有更好的免疫效果,開發高效無毒的遞送系統是 mRNA 疫苗成功的關鍵。生輝此前已經總結了上述幾類 RNA 藥物的要點(點擊查看《瓶頸》)。本文將著重分析 mRNA 疫苗的遞送究竟有那幾道難題要解答?
  • 基於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的雙交聯生物混合注射水凝膠用於血管化
    可注射的水凝膠在細胞移植、生長因子傳遞、組織再生等諸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Brent L.
  • STAR顆粒增強藥物的遞送
    STAR顆粒增強藥物的遞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0 14:03:32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Mark R. Prausnitz研究小組發現,STAR顆粒可增強局部藥物和疫苗的遞送。
  • 索邦大學《Macromolecules》特定於拓撲的可注射粘性PNIPAM水凝膠
    【科學背景】水凝膠在水分含量(最高98 wt%)和柔軟度(典型模量在101–104 Pa範圍內)方面通常與許多生物組織相似,因此可用於許多生物醫學和製藥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可在體內轉化為水凝膠的可注射溶液可用於特定的應用,例如生物活性劑和活細胞的靶向遞送,生物印刷以及微創組織近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