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4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BioWorld ,作者BioWorld
BioWorld
解讀前沿科學進展,報導趣味研究發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
疫苗作為控制感染性疾病最為經濟有效的方式,已挽救了無數生命。疫苗主要通過誘導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應答和/或細胞免疫應答來清除病原體或靶細胞,其中細胞免疫應答在清除病毒等胞內感染的病原體或治療腫瘤等疾病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亞單位疫苗接種後往往需要經過以下四個級聯步驟才能誘導機體產生有效的細胞免疫應答:(1)靶向淋巴結;(2)被樹突狀細胞攝取;(3)誘導樹突狀細胞成熟活化;(4)以抗原肽-MHC I分子複合物形式將抗原呈遞給CD8+T細胞。這四個步驟簡稱為DUMP cascade。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孫遜教授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凌副研究員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了題為:The pore size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regulates their antigen delivery efficiency 的研究論文。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應用介孔氧化矽納米粒(MSNs)作為疫苗遞送載體和佐劑,發現通過調節MSNs介孔的孔徑即可調節疫苗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強度。
MSNs的製備及在體內誘導免疫應答的四個過程
研究人員合成了三種粒徑均在85nm左右,但介孔孔徑分別為12.9、10.3和7.8nm的MSNs,隨後應用三種MSNs包載模型抗原OVA,並考察了MSNs孔徑變化對於疫苗體內效率的影響。
結果顯示,介孔孔徑的改變對於疫苗在淋巴結遞送、樹突狀細胞的攝取及其成熟和活化方面(即DUMP cascade的前三個步驟)並不會產生影響,但在DUMP的第四步:抗原MHC I類提呈的效率卻隨著介孔孔徑的增大而提高,最終導致機體產生細胞免疫應答的強度也隨著介孔孔徑的增大而增強,其中大孔徑的MSNs在無需使用其他佐劑的情況下,即可誘導機體產生有效的細胞免疫應答。
讓人驚喜的是,以黑色素瘤細胞的細胞裂解液和細胞膜共同作為抗原時,大孔徑MSNs可同時高效包載這兩類親疏水性迥異的抗原,並誘導機體產生強效的抗黑色素瘤的細胞免疫應答。
MSNs包載抗原後誘導機體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B-C:MSNs包載OVA誘導機體產生抗B16F10-OVA腫瘤免疫應答的能力隨著介孔孔徑增大而增強;D-E:大孔徑的MSNs(MSNs-L)包載BM(B16F10腫瘤細胞膜)和BL(B16F10腫瘤細胞裂解液)後可以增強機體的抗B16F10腫瘤免疫應答。
總的來說,這項工作證明通過調節MSNs的孔徑可以改變其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同時MSNs遞送腫瘤抗原能誘導機體產生有效的抗腫瘤免疫應答,表明MSNs在疫苗遞送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5/eaaz4462/tab-pdf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BioWorld」(ibioworld)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原標題:《【科技前沿】四川大學孫遜/張凌團隊發現,調節納米粒孔徑可提高亞單位抗原的細胞免疫應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