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工程所基於顆粒化乳液的新冠疫苗佐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09-09 小材科研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馬光輝研究員、夏宇飛副研究員聯合微生物所嚴景華研究員以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戴連攀副研究員利用獨創的顆粒化乳液技術,構建鋁顆粒化乳液(PAPE),已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重組疫苗對小鼠的實驗中取得了顯著優於商品化鋁佐劑的免疫應答效果。顆粒化鋁佐劑的研究強化了新冠疫苗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提升了疫苗的室溫儲存穩定性及生物安全性,為安全、高效的新冠疫苗佐劑構建提供了新策略。 該工作於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DOI: 10.1002/adma.202004210)。

作為一種理想的新型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和mRNA疫苗具備簡單的結構,可將病毒中表達特異性抗體的蛋白序列通過基因工程的方式,重組表達出來,無傳染性且不攜帶引發病原體炎症或其他副作用的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但因其免疫原性較弱,需加入安全、高效的疫苗佐劑以提升其免疫應答。為應對突發疫情,基於現有資源/原料設計的疫苗佐劑則成為一種理想的快速解決策略。目前,鋁佐劑是我國唯一批准使用的疫苗佐劑,但細胞免疫效果較差,難以引發有效的細胞免疫對機體產生綜合性的保護,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疫苗佐劑需求。因此,如何合理化改造鋁佐劑,保證疫苗佐劑的安全及高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a)基於Pickering乳劑的顆粒化鋁佐劑(PAPE); (b-e)PAPE強化COVID-19疫苗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b)促進細胞內吞;(c)誘導溶酶體逃逸;(d)血清COVID-19的RBD特異性抗體IgG的滴度顯著優於商品化鋁佐劑;(e)大大提升了脾細胞中IFN-γT細胞的活化。

研究人員通過顆粒化乳液將鋁佐劑在油水界面排列,不僅提升了其比表面積,而且增加了疏水性,為此提升了與同樣為脂類分子的細胞膜的親和性。並且,粗糙的表面有利於樹突狀細胞的微管著床,進而促進了顆粒化鋁佐劑乳液的細胞內吞(圖b)。在進入溶酶體後,鋁顆粒化乳液表面的正電性可以誘導質子海綿效應,導致大量的H離子內流,脹裂溶酶體,實現了所遞送抗原的溶酶體逃逸(圖c)。在COVID-19重組疫苗的小鼠免疫實驗中,與商品化鋁佐劑相比,顯著提升了抗原特異性抗體的血清滴度以及分泌幹擾素-γ的T細胞在脾細胞中的佔比(圖d-e),強化了新冠疫苗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與此同時,鋁顆粒化乳液製備原料均為臨床批准材料,在注射部位炎症、主要臟器組織切片以及血清生化指標檢測中均展現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而且,柔軟的鋁微凝膠可以為油水界面提供更好的保護,可提升儲存穩定性,具備很好的室溫儲存穩定性。同時,本研究採用三種不同的商品化鋁佐劑製備顆粒化乳液,均得到了顯著提升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效果,展示了顆粒化乳液技術在構建安全高效疫苗劑型通用性平臺技術的潛力。

江南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生彭沙和東京農工大學合作培養博士生曹鳳強為本文的第一作者,馬光輝研究員和夏宇飛副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

過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於多年開發的顆粒化乳液技術,經過系統研究,發現了柔性仿生疫苗遞送新機制,並構建了一系列疫苗新劑型,相關工作相繼發表於Nat Mater 2018, 17, 187、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 1801067、Advanced Materials, 2019, 31, 1801159、ACS Nano, 2019, 13, 13809等期刊上。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中國科學院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計劃-從0到1原始創新項目、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人才項目等支持。

來源:中科院過程所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4210

相關焦點

  • 類病毒樣富勒醇納米顆粒作為HIV疫苗佐劑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開發出安全性好且佐劑活性與病毒載體相當的非病毒載體或佐劑是疫苗佐劑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納米材料憑藉其獨特的理化性質已成為近年來疫苗佐劑研究的熱點。然而,目前納米材料的佐劑活性尚遠不如病毒載體。同時,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納米材料用於疫苗領域則是該領域研究的另一瓶頸問題。
  • 過程工程所等在生物全合成的自組裝納米疫苗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採用生物全合成技術構建一種自組裝蛋白納米顆粒,以此為「底盤」製備的多糖和多肽類納米疫苗,在多種動物模型中均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高效的免疫應答水平,顯著增強了傳染病預防和腫瘤治療的效果。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據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介紹,目前國內新冠疫苗攻關工作正沿著5條技術路線推進,即: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2]。本文擬介紹這5種新冠疫苗技術路線的原理、研究進展、特點及其生產工藝。
  • 四大疫苗巨頭亮相進博會,阿斯利康和強生展示新冠疫苗進展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預防性質的疫苗備受關注,特別是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此前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國藥集團、科興生物兩家企業的新冠疫苗包裝盒亮相,引發關注。 今年3月,輝瑞和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新冠mRNA疫苗,不過此次輝瑞防疫展區並不涉及新冠疫苗相關的信息。澎湃新聞記者此前從輝瑞方面獲悉,主要是因為在大中華區,BioNTech與復星醫藥是戰略合作夥伴,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新冠疫苗產品。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3、mRNA疫苗中添加脂納米顆粒作為佐劑,這些佐劑會不會對人體有副作用?脂納米顆粒佐劑作為一種新型佐劑,其研發生產也會有自己標準,同樣會進行安全性實驗。而且,不僅mRNA疫苗中添加佐劑,其他類型疫苗也需要佐劑輔助提高免疫效果,如滅活疫苗中添加礦物油佐劑,鋁膠佐劑等。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mand, USAMRDC)及陸軍華爾特裡德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網站相繼公布了美軍自研新冠疫苗的進展情況,一款名為SpFN的新冠疫苗及其他兩款備選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德美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進展
    2020-11-10 15:06:33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張毅榮、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報導: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
  • 科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苗的種類及優缺點詳解
    儘管生產安全有效的病毒滅活疫苗面臨挑戰,但病毒滅活疫苗的生產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生產程序也很完善且相對簡單。首先,滅活過程中,必須充分滅活所有病毒,且不過多改變病毒蛋白,使其誘導弱免疫應答。其次,滅活過程不能以導致免疫應答異常或改變、以及暴露於天然病毒後疾病增強的方式改變病毒蛋白。與所有疫苗一樣,必須嚴格檢測新病毒滅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 新冠疫苗研發,可能讓瀕危的深海鯊魚危上加危
    而現在,它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正在研製中的新冠疫苗。作為疫苗的重要佐劑,它可以改善受種者的免疫系統,使疫苗更加有效。這種使得鯊魚在深海中生存下來的必需之物,如今成了人類的救命稻草。圖片來源:CFP因疫苗而增加的需求目前,全球生物製藥公司都在爭相研製新冠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開信息顯示,在202種候選疫苗中,至少有五種取得一定進展的疫苗產品,需要依靠從野生鯊魚體內提取的鯊魚肝油。
  • 疫苗前沿|​​三葉草生物發布「S-三聚體」新冠候選疫苗I期...
    三葉草生物的新冠候選疫苗被證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2-8攝氏度下具有長期穩定性,適合在全球範圍內分發。 由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資助、預計將於2020年12月開展的全球範圍II/III期臨床研究將進一步評估「S-三聚體」新冠候選疫苗與GSK預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劑系統聯合使用下的安全性和效力。
  • 俄專家:中國科學家們在研發新冠疫苗方面取得長足進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8日消息 俄羅斯「5-100計劃」項目專家們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科學家在研發COVID-19疫苗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全球可能對該疫苗都有需求。© Sputnik / Vladimir Pesnya俄外長:非洲國家對生產「衛星V」疫苗表現出興趣俄羅斯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醫學院研究教授普羅傑烏斯稱:「他們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
  • 中泰證券--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展跟蹤: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誰領...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海內外加速推進疫苗研發,截止目前多個企業參與/合作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6個月以來個月以來各個企業進展如何?我們在此做了一個匯總梳理。
  • PNAS:讓新冠疫苗「乘風破浪」?紅細胞解鎖新技能!
    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各國科研人員正在搶抓疫苗的研發與生產,各種新成果層出不窮。通常,疫苗的主要成分包括抗原、佐劑、殺菌劑和滅活劑等。其中,佐劑主要發揮抗原遞呈、抗原靶向和儲存等作用,當它與抗原混合注入機體後,能夠增強機體對抗原的免疫應答,而其本身無抗原性。
  • 德美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進展:一款疫苗有效性超過90%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綜合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張毅榮、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報導: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90%。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一般情況下,疫苗是如何研發的疫苗的研發一般需要實驗室研究、臨床前研究、I、II、III期臨床試驗幾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耗時最不確定的階段就是實驗室研究階段,開發新型疫苗的過程可長達14-25年。因為這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
  • 輝瑞新冠疫苗可抗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率高達90%
    文/子非魚 上海腫瘤醫院醫生核心提要1. mRNA技術創新的初衷是為了研發抗癌疫苗,新冠疫苗是他們研究癌症疫苗過程中的副產品。同樣在去年早些時候,推出輝瑞疫苗的德國 BioNTech 公司,於《自然》雜誌公布了另外一項激動人心的小規模臨床試驗結果,他們研發的mRNA癌症疫苗,在單獨與聯合使用於黑色素腫瘤的治療中,均取得了好的治療效果,並已進入二期試驗。《科學》雜誌稱,他們的數據非常完美,如同他們剛剛開發的新冠疫苗,這也將是一款引發腫瘤治療革命的新藥:癌症疫苗。
  • 新冠肺炎疫苗生死時速!中、美、歐疫苗研發五大賽道盤點
    包括Moderna、Inovio、GeoVax、GSK(葛蘭素史克)等公司都發布了最新研發進展。而中國的新冠肺炎疫苗賽道上,也已經站上了超過20家企業,其中不乏疫苗行業的龍頭企業。 那麼,全球已經行動起來的企業,都採取了什麼樣的策略?主要技術有哪些?哪個疫苗研發最有希望?下面,就讓小探為您全景式梳理當前新冠疫苗的開發進展。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總結與展望:從早期臨床數據以及臨床前數據來看,多支疫苗已經初步顯示較好的保護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初步估計三期結果仍會比較樂觀;考慮到此前FDA以及CDE出臺的新冠疫苗研發指導原則對疫苗安全性和保護效力等提出的具體要求,再結合當前臨床試驗最新進展,我們預計國內外大概率均會有新冠疫苗在年內獲批上市。同時,疫苗研發過程中必然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可能對上市時間甚至臨床結果造成較大影響。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
    比如流感疫苗研發用了14年,HPV疫苗23年,B肝疫苗38年。疫苗研發,同時也意味著大量的經濟成本,新疫苗研發成本可達10億美金,並不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一般情況下,疫苗是如何研發的疫苗的研發一般需要實驗室研究、臨床前研究、I、II、III期臨床試驗幾個階段。
  • |新冠病毒|DNA|疫苗|-健康界
    2.1 新冠疫苗賽道:新型疫苗是研發熱門2.2 新型疫苗vs傳統疫苗三、新型疫苗研發進展3.1 mRNA疫苗研發進展3.2 DNA疫苗研發進展3.3 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進展由此可見,目前的情況下,有效的疫苗是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最佳方案,也是唯一方案。接下來我們將對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進展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