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病毒樣富勒醇納米顆粒作為HIV疫苗佐劑研究取得進展

2021-01-12 中國科學院

  研究開發出安全性好且佐劑活性與病毒載體相當的非病毒載體或佐劑是疫苗佐劑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納米材料憑藉其獨特的理化性質已成為近年來疫苗佐劑研究的熱點。然而,目前納米材料的佐劑活性尚遠不如病毒載體。同時,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納米材料用於疫苗領域則是該領域研究的另一瓶頸問題。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陳春英課題組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邵一鳴課題組針對這一科學問題進行了長期的合作研究,前期工作已發現,表面化學性質調控是疫苗佐劑設計的一個重要策略(Nano Letters, 2012, 12: 2003-2012)。最近,研究人員在利用富勒烯衍生物的自組裝特性模擬類病毒來設計納米材料作為佐劑方面又取得了重要進展。 

  研究人員以愛滋病病毒膜蛋白(Env)為抗原,利用富勒烯衍生物-富勒醇納米顆粒獨特的自組裝特性模擬類病毒的組裝,使其充當具有「載體」和「免疫刺激劑」雙功能的納米佐劑。研究表明,富勒醇納米顆粒在自組裝過程中可成功包裹DNA抗原,從而保護DNA抗原免受降解,提高機體的抗原攝入量;同時,該納米佐劑的應用可有效減少免疫次數和降低抗原使用量,這有利於緩解患者的醫療經濟負擔和提高了病人的順應性。令人驚奇的是,該類病毒樣納米佐劑還可有效促進機體效應記憶性CD8+ T淋巴細胞 (effector memory CD 8+ T lymphocyte, TEM) 介導的免疫記憶反應,這對於在早期有效保護機體免受病毒的侵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病毒載體如猴病毒載體SIV、恆河猴巨細胞病毒載體RhCMV所特有的效應,在非病毒疫苗佐劑研究中鮮有報導。 

  同時,研究人員對該類病毒樣納米佐劑的潛在作用機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發現其與臨床上應用多年的黃熱病病毒疫苗(YF-17D)類似,主要通過激活多條Toll樣受體信號通路來促進專職性抗原呈遞細胞-樹突狀細胞的成熟,進而發揮其理想的佐劑活性作用。該項研究為非病毒疫苗佐劑的研究與開發提供了重要參考,對於愛滋病疫苗的研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該研究成果已於11月6日正式發表在《先進材料》 (Morphologically Virus-Like Fullerenol Nanoparticles Act as the Dual-Functional Nanoadjuvant for HIV-1 Vaccine. Adv Mater, 2013, 25, 5928-5936.)。 

    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 

類病毒樣富勒醇納米顆粒作為HIV疫苗佐劑研究取得進展

  

相關焦點

  • Adv Mater:類病毒樣富勒醇納米顆粒作為HIV疫苗佐劑
    研究開發出安全性好且佐劑活性與病毒載體相當的非病毒載體或佐劑是疫苗佐劑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納米材料憑藉其獨特的理化性質已成為近年來疫苗佐劑研究的熱點。最近,研究人員在利用富勒烯衍生物的自組裝特性模擬類病毒來設計納米材料作為佐劑方面又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人員以愛滋病病毒膜蛋白(Env)為抗原,利用富勒烯衍生物-富勒醇納米顆粒獨特的自組裝特性模擬類病毒的組裝,使其充當具有「載體」和「免疫刺激劑」雙功能的納米佐劑。
  • 過程工程所基於顆粒化乳液的新冠疫苗佐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馬光輝研究員、夏宇飛副研究員聯合微生物所嚴景華研究員以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戴連攀副研究員,利用獨創的顆粒化乳液技術,構建鋁顆粒化乳液(PAPE),已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重組疫苗對小鼠的實驗中取得了顯著優於商品化鋁佐劑的免疫應答效果
  • 佐劑對亞單位疫苗穩定性的影響
    Sub-unit vaccines and the need for adjuvants自從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在16世紀末進行開創性工作以來,人類已開發出多種疫苗,其中減毒病毒和細菌疫苗多年來一直是最常見的品種。
  • 預防性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臨床應用進展
    本文主要介紹預防性HPV疫苗。1991年,Zhou等首次發現HPV16的衣殼抗原L1可自組裝成具有高免疫原性和保護性的病毒樣顆粒(VLP),它的形態學和抗原性高,類似於原生病毒體,能誘發機體產生中和抗體結合病毒顆粒,阻止其侵入宿主細胞,同時它不含病毒DNA,故不具有毒性和感染性。
  • 蘭州獸研所以生物礦化技術研製出耐熱口蹄疫病毒樣顆粒疫苗
    鍾欣 攝中新網蘭州12月24日電 (艾慶龍)記者24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獸用納米材料與應用課題組在前期突破口蹄疫病毒樣顆粒關鍵技術及產品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生物礦化的概念和技術,研製出耐熱口蹄疫病毒樣顆粒疫苗。
  • 國家藥監局發布:預防用含鋁佐劑疫苗技術指導原則
    佐劑-抗原複合物的生物學活性(採用生物學方法的檢測)是最關鍵的綜合性指標,尤其是在無法完全理解佐劑疫苗組分/理化特性與疫苗免疫原性/有效性相關性的情況下,可作為理化特性研究的補充,如進行體內/體外效力研究,進行總抗原/游離抗原含量及吸附強度對效力的影響研究等。
  • ...新型病毒樣顆粒疫苗ResVax免疫母體保護嬰兒RSV III期臨床失敗...
    Novavax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利用其專有的病毒樣顆粒技術開發新型高效重組疫苗,抗擊全球多種傳染性疾病。該公司先導候選產品ResVax是一種以磷酸鋁為佐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融合(F)蛋白重組納米顆粒疫苗,目前正開發通過免疫孕婦使嬰兒獲得對RSV的抵抗力,這可能為嬰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內免受RSV疾病侵害提供最好的方法。2月28日,該公司公布了ResVax全球III期研究PREPARE的結果。
  • 國家藥監局:預防用含鋁佐劑疫苗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二、指導思想和定位以國家頒布的相關法規及技術指導原則為基礎,立足國內預防性疫苗鋁佐劑的發展現狀,借鑑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理念,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和技術要求,本著科學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和先進性相結合原則起草。
  • 蘭州獸醫研究所在口蹄疫VLP作為靶向載體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蘭州獸醫研究所獸用納米材料與應用培育團隊在前期病毒樣顆粒(VLPs)作為量子點及磁性納米顆粒載體的研究基礎上,再次嘗試將
  • 愛滋病病毒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疫苗可能很快面世
    中國網11月3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11月1日報導,一項關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結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這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地開發疫苗,從而預防這項致命的疾病。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獲得了愛滋病病毒包膜蛋白的第一個原子水平的結構圖。這些科學家表示,這項發現具有非常大的醫學價值。愛滋病病毒的外殼非常複雜,正是它的相關結構可以協助愛滋病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而現在研究結果為我們提供了目前為止愛滋病病毒外殼最清晰的詳細圖像。
  • 中國農科院蘭州獸研所在口蹄疫VLP作為靶向載體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蘭州獸醫研究所獸用納米材料與應用培育團隊在前期病毒樣顆粒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據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介紹,目前國內新冠疫苗攻關工作正沿著5條技術路線推進,即: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2]。本文擬介紹這5種新冠疫苗技術路線的原理、研究進展、特點及其生產工藝。
  • HIV疫苗最新研究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有效對抗這種疾病的新療法。為阻止病毒大量複製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HIV感染者需要每天甚至終身服用ART。雖然服用ART已被證明能有效抑制愛滋病發作,但這類藥物價格昂貴、耗時耗力且副作用嚴重。人們急需找到治癒HIV感染的方法。近年來,有哪些重大的HIV疫苗研究或發現呢?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mand, USAMRDC)及陸軍華爾特裡德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網站相繼公布了美軍自研新冠疫苗的進展情況,一款名為SpFN的新冠疫苗及其他兩款備選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究的現狀及進展!
    目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已經完成疫苗設計,並在動物體內進行了相應測試,動物體內測試完成後,還需要檢測免疫效果並進行安全性評價;研究者認為,將重組蛋白疫苗設計為多聚體或病毒樣顆粒結構,同時選擇合適的疫苗佐劑,或許就能彌補其免疫原性弱的缺點;有研究表明,諸如MF59、AS03、AF03等角鯊烯成分的佐劑,能夠有效誘導重組蛋白疫苗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且能誘導更廣泛的交叉反應,因此其可能更適合於SARS-CoV
  • 基於植物的四價病毒樣顆粒流感疫苗效價高、安全性好
    基於植物的四價病毒樣顆粒流感疫苗效價高、安全性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3:05:04 加拿大Medicago生物製藥公司Nathalie Landry團隊研究了基於植物的四價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有效性
  • 科學家發現糖基化的B肝病毒樣顆粒免疫原性大大增強
    病毒樣顆粒(VLP)技術是開發安全有效的疫苗重要方法之一,該方法因可通過外源合成並遞呈有效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的抗原,而在疫苗開發領域,廣泛應用。在B型肝炎病毒中,小表面抗原(HBsAgS)是刺激機體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的重要抗原,目前,該抗原已經廣泛用於相關疫苗的開發研究。
  • 葛蘭素史克擬與Medicago合作研發植物性新冠疫苗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全球最大的疫苗製造商葛蘭素史克(GSK)周二表示,將與加拿大生物製藥公司Medicago合作研發以植物為基礎的新冠疫苗,後者得到了菸草公司菲利普莫裡斯公司的支持。據悉,葛蘭素史克這次合作與此前合作夥伴的研發基礎都不同。一般而言,傳統疫苗是基於動物產品或活性病毒。
  • 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 重磅級研究成果聚焦HIV研究領域新進展!
    2020年12月1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磅級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HIV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mRNA疫苗技術始於1989年,是人工製備的一段可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經過啟動子、密碼子等優化,可作為疫苗使用,激活體液和細胞免疫。隨著納米載體技術的發展,將mRNA疫苗包裹入納米顆粒中,可獲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提高疫苗穩定性,增加免疫途徑(如靜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