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新抗原結合抗PD1療法的Ib期臨床實驗結果

2021-01-09 科學網

個性化新抗原結合抗PD1療法的Ib期臨床實驗結果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2:51:44

美國BioNTech公司Lakshmi Srinivasan和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Patrick A. Ott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個性化新抗原附加抗PD-1療法在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或膀胱癌患者中Ib期臨床實驗的結果。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15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首個開放性針對晚期黑素瘤、非小細胞肺癌或膀胱癌患者的個性化新抗原疫苗NEO-PV-01結合PD-1阻斷療法Ib期的臨床試驗結果。對82位患者的分析表明該方案是安全的並且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在所有患者接種疫苗後均能觀察到針對新生抗原特異性的CD4+和CD8+ T細胞反應。疫苗誘導具有細胞毒性的T細胞,其能夠轉運至腫瘤並介導細胞殺傷。另外,在疫苗接種後誘導的新抗原表位不包括在疫苗中。這些數據支持該方案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據介紹,新抗原來源於癌細胞中的突變,這是T細胞介導抗腫瘤免疫力的重要靶點。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Phase Ib Trial of Personalized Neoantigen Therapy Plus Anti-PD-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or Bladder Cancer

Author: Patrick A. Ott, Siwen Hu-Lieskovan, Bartosz Chmielowski, Ramaswamy Govindan, Aung Naing, Nina Bhardwaj, Kim Margolin, Mark M. Awad, Matthew D. Hellmann, Jessica J. Lin, Terence Friedlander, Meghan E. Bushway, Kristen N. Balogh, Tracey E. Sciuto, Victoria Kohler, Samantha J. Turnbull, Rana Besada, Riley R. Curran, Benjamin Trapp, Julian Scherer, Asaf Poran, Dewi Harjanto, Dominik Barthelme, Ying Sonia Ting, Jesse Z. Dong, Yvonne Ware, Yuting Huang, Zhengping Huang, Amy Wanamaker, Lisa D. Cleary, Melissa A. Moles, Kelledy Manson, Joel Greshock, Zakaria S. Khondker, Ed Fritsch, Michael S. Rooney, Mark DeMario, Richard B. Gaynor, Lakshmi Srinivasan

Issue&Volume: 2020/10/15

Abstract: Neoantigens arise from mutations in cancer cells and are important targets of T cell-mediated anti-tumor immunity. Here, we report the first open-label, phase Ib clinical trial of a personalized neoantigen-based vaccine, NEO-PV-01, in combination with PD-1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or bladder cancer. This analysis of 82 pati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gimen was safe, with no treatment-related serious adverse events observed. De novo neoantigen-specific CD4+ and CD8+ T cell responses were observed post-vaccination in all of the patients. The vaccine-induced T cells had a cytotoxic phenotype and were capable of trafficking to the tumor and mediating cell killing. In addition, epitope spread to neoantigens not included in the vaccine was detected post-vaccination. These data support the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is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Clinicaltrials.gov: NCT02897765).

DOI: 10.1016/j.cell.2020.08.053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141-7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新抗原疫苗+PD1,療效大增!有效率59%
    PD1/L1已證明在多種腫瘤類型中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但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可獲得長期的臨床益處。免疫聯合療法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後。免疫可聯合化療、靶向、CTLA4、放療等來增效,近日更是驚現PD1聯合疫苗的搭配方式!
  • 康寧傑瑞HER2雙抗聯合PD1/CTLA4雙抗Ib期研究數據亮相SITC
    11月10日,康寧傑瑞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江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康寧傑瑞」)研發的抗HER2雙特異性抗體KN026與重組人源化PD-L1/CTLA-4雙特異性單域抗體KN046聯合療法臨床Ib期試驗取得初步良好結果,相關研究數據在2020年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2020)上公布。海報同步在公司網站發布。
  •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檢查點抑制劑也屬於免疫新療法靶點進行開發 結果表明,接受較高劑量的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水平較基線顯著降低,有1名接受聯合用藥的患者B肝表面抗原丟失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2017年7月,英國科學雜誌《Nature》同期發表兩項獨立臨床I期試驗結果,通過對腫瘤細胞進行DNA和RNA測序,尋找腫瘤細胞因基因突變而特異表達的新抗原(neoantigen),然後構建個性化的腫瘤疫苗,回輸到體內激活免疫細胞,並殺死帶有上述抗原的腫瘤細胞。這是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的癌症疫苗研究。
  • PROTAC療法首批臨床結果出爐 蛋白降解療法耐受性出色
    今日,蛋白降解療法領域的知名企業Arvinas公布了其PROTAC療法的最新數據。在兩項1期臨床試驗中,其領先療法ARV-110和ARV-471均取得了良好的耐受結果。Arvinas所開發的PROTAC療法是一種新穎的蛋白降解技術。它能使用小分子藥物,一頭靶向目標蛋白,另一頭讓E3連接酶與目標蛋白接觸,促進後者的降解。通過這種方法,我們能特異性地降解特定的致病蛋白。
  • 信達生物公布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 I期臨床研究的初步結果
    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IBI310)I期臨床研究(NCT03545971研究)的初步結果(online publication,摘要編號 # 302489)。此次在ASCO年會上公布的NCT03545971研究是一項旨在評估IBI310單藥及其聯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的開放性研究,分為Ia和Ib期。其中Ia期為IBI310單藥治療,適應症為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實體腫瘤;Ib期為聯合信迪利單抗治療,適應症為晚期黑色素瘤。
  • TCR雙特異性療法與PD-1首個頭對頭III期試驗,OS優勢明顯
    細胞療法正是其中的一條風波不斷、利好湧現的賽道。11月23日,專注於開發T細胞受體(TCR)療法的英國獨角獸生物技術公司Immunocore公司宣布其開發的TCR療法候選藥物tebentafusp(IMCgp100)在既往未治療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中期結果。
  • 用於抗癌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目前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015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由達特茅斯Norris癌症研究中心Sentman實驗室開發的抗癌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目前正在進行臨床I階段的試驗研究,研究者Charles Sentman教授表示,我們開發的CAR療法在很多不同的癌症治療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後期研究顯示,CAR療法不僅可以消除實驗動物機體中的腫瘤,而且有效抑制癌症的復發。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1期)
    2019年12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該療法是一種出現了很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中的新型細胞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為何PD1-PDL1療法對有的癌症病人無效?
    ,腫瘤細胞大量增值的原因,是腫瘤細胞上的PD-L1蛋白能與T細胞上的PD-1蛋白結合,從而釋放抑制信號,抑制T細胞活化並導致T細胞凋亡。 PD1-PDL1免疫療法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代抗腫瘤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細胞。通過PD-1或PD-L1蛋白質抗體,阻止PD-1和PD-L1的識別,從而恢復T細胞的正常識別和防禦攻擊功能,殺死腫瘤細胞。
  • 首個IDO抑制劑Epacadostat和抗PD-1單抗Keytruda聯合用藥臨床結果...
    這個1/2期臨床試驗有54例受試者,其中19個患者用於藥效學驗證且符合評價要求。這些患者是IIIB\IV期或復發的病人,包括黑色素瘤(7個)、腎細胞癌(RCC,5個)、移行細胞癌(TCC,2個)、非小細胞肺癌(NSCLC,2個)、子宮內膜腺癌(EA,個 )、或頭部和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1個)。但不包括之前採用抗PD-1或抗CTLA-4單抗治療的患者。
  • 諾華Inclisiran 3期臨床結果積極 信立泰轉讓5%股權
    (醫藥魔方)Lyell與Orca達成合作 共同開發實體瘤細胞療法Orca和Lyell今天宣布,雙方達成一項研究合作,將Orca的精確純化T細胞技術與Lyell在T細胞生物學方面的科學專長相結合,開發治療實體瘤的新一代T細胞療法。
  • Nature子刊|臨床試驗聚焦PD1/PDL1抑制劑的聯合療法
    有趣的是,目前處於臨床開發階段且尚未獲得FDA批准的單克隆抗體的臨床試驗數量急劇上升,尤其是聯合使用療法,這表明抗PD1 / PDL1聯合治療模式的臨床開發勢頭強勁。進一步分析發現,目前有2949項(80%)的臨床試驗是關於抗PD1 / PDL1單克隆抗體與其他癌症療法的聯合治療方案,包括IO療法、靶向療法、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B肝在研新藥ABI731,Ib期結果,可抑制cccDNA形成
    B肝在研新藥ABI-H0731已有多項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查看該藥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中,ABI-H0731已有七項處於II期臨床試驗。最新的II期研究主要是應用ABI-H0731強化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研究(2020-07-01登記)。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在今年8月,在線發表了ABI-H0731臨床前研究特徵和特性。
  • 北京新抗元的新抗原:大數據驅動的腫瘤免疫新藥
    獲得2018年諾貝獎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PD-1/PD-L1和抗-CTLA)療法,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療效,證實了免疫細胞(主要是殺傷性T細胞)高效殺死腫瘤細胞的潛力。然而,大部分患者體內缺乏針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性T細胞,因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如K藥或O藥)只對小部分患者有效。
  • Nature子刊|臨床試驗聚焦PD1/PDL1抑制劑聯合療法
    有趣的是,目前處於臨床開發階段且尚未獲得FDA批准的單克隆抗體的臨床試驗數量急劇上升,尤其是聯合使用療法,這表明抗PD1 / PDL1聯合治療模式的臨床開發勢頭強勁。進一步分析發現,目前有2949項(80%)的臨床試驗是關於抗PD1 / PDL1單克隆抗體與其他癌症療法的聯合治療方案,包括IO療法、靶向療法、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
  • ASCO上的中國聲音:各家細胞療法公司最新臨床進展一覽
    【結論】該研究結果表明,序貫輸注CAR19/22 T細胞對於患有B-NHL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雙重抗原靶向是克服CAR-T細胞治療後抗原丟失復發的有希望的方法。遺傳亞型和臨床參數的影響進一步強調了個性化免疫療法的重要性。
  • 【補發】聯生藥向TFDA提交愛滋病抗體新藥UB-421二期臨床實驗申請
    II期概念性試驗審查申請。    此臨床試驗為一隨機、開放(open-labeled)、為期48周的試驗,主要目的是在已穩定使用「抗反轉錄病毒療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藥物、血液中HIV病毒量穩定控制在50 copies/ ml以下的HIV-1感染病患,評估UB-421結合標準抗反轉錄病毒療法的降HIV 病毒庫(HIV reservoir)的效果。
  • 蛋白降解療法:首批臨床療效數據帶來什麼啟示?
    在今年的ASCO年會上,Arvinas公司和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司都公布了各自開發的蛋白降解療法的初步人體試驗臨床結果。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兩項臨床結果對蛋白降解開發領域有什麼啟示。Arvinas和BMS公布的初步結果開始對這些問題做出解答。Arvinas公司的雄激素受體蛋白降解療法ARV-110Arvinas公司開發的ARV-110是一款靶向雄激素受體的蛋白降解療法。在一項1/2期臨床試驗中,總計22名患有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患者接受了不同劑量的ARV-110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