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雙特異性療法與PD-1首個頭對頭III期試驗,OS優勢明顯

2020-12-05 北海人生

細胞療法基於倫理等原因,一直在坎坷中前行。從CART到CARB的延伸,以及基於細胞固有的TCR療法,在部分試驗中都有靚麗的數據展現。

——Immunocore 快訊——

臨近年尾,PD-(L)1醫保談判結果公布在即,已上市公司競爭異常激烈,君實、恆瑞近期都有不利消息曝出,足見PD-(L)1醫保進與否的重要性。而基於成熟靶點PD-(L)1的各家公司,也開始紛紛布局其他免疫腫瘤靶點。細胞療法正是其中的一條風波不斷、利好湧現的賽道。

11月23日,專注於開發T細胞受體(TCR)療法的英國獨角獸生物技術公司Immunocore公司宣布其開發的TCR療法候選藥物tebentafusp(IMCgp100)在既往未治療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中期結果。能夠顯著提升總生存率(OS)(tebentafusp組目前的一年生存率為73%,優於其他療法組的58%。), 療效數據證實了在先前治療的 mUM 中第 2 階段研究中觀察到的有希望的 OS,該研究將於下個月在2020 ESMO 免疫腫瘤學大會上報告。公司官網寫道,Tebentafusp 有潛力成為 40 年來第一個改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OS 的新療法。這也是雙特異性蛋白在實體瘤中取得的首個積極3期臨床結果

——tebentafusp ——

Tebentafusp是一種新型雙特異性蛋白,是Immunocore公司的核心技術ImmTACs(抗腫瘤免疫激動單克隆T細胞受體)中臨床推進速度最快的產品,旨在特異性靶向黑色素瘤相關抗原gp100並使T細胞直接針對癌細胞產生強效且特異性的抗腫瘤作用。

這是一種新型的雙特異性生物大分子,由工程化改造的T細胞受體(TCR)以及抗CD3的scFv組成,其中:改造後的TCR能特異性結合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肽-人類白細胞抗原複合物(pHLA),抗CD3的scFv則能夠吸引、招募T細胞至腫瘤細胞周圍並激活T細胞發揮腫瘤殺傷作用。

摘自Immunocore官網

Tebentafusp是一種新型的雙特異性生物大分子,由工程化改造的T細胞受體(TCR)以及抗CD3的scFv組成,其中:改造後的TCR能特異性結合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肽-人類白細胞抗原複合物(pHLA),抗CD3的scFv則能夠吸引、招募T細胞至腫瘤細胞周圍並激活T細胞發揮腫瘤殺傷作用。

——與CART相比——

2017年,兩款CART產品(即,NH的Kymriah和KT的Yescarta)分別獲得FDA的上市批准。這兩款CART產品成功地證明了細胞免疫療法在治療腫瘤方面的美好前景。

CART是指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CART療法的關鍵之處在於通過基因修飾使T細胞表達特殊設計的CAR,然後在體外增殖之後,再輸注到患者體內。通過CAR與靶細胞表面抗原的特異性結合,T細胞能夠精準識別靶細胞,進而殺死靶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簡單說來,CAR-T引入的是一個重新設計靶向腫瘤的CAR抗體,TCR-T引入的則是一個天然存在的TCR,通過提高TCR的活性,來增強對癌細胞的殺傷力。另外,TCR-T不僅能識別位於細胞表面的腫瘤特異性抗原或腫瘤相關抗原,還能識別細胞內的腫瘤特異性抗原或腫瘤相關抗原,將可識別的靶點數量從10%增加到90%,這使其在治療實體瘤方面具有優勢。未來前景可期。

——倫理難關 ——

但細胞療法並非一路坦途。從CART到CARB的延伸,以及基於細胞固有的TCR療法,在部分試驗中都有靚麗的數據展現。細胞療法在各方密切關注下坎坷前行。

11月22日晚金斯瑞發布公告稱,從前董事長章方良家庭成員處,收到鎮江海關緝私局籤發的逮捕通知書,章已因涉嫌走私中國法律進出口規定禁止的貨物被逮捕;兩名處理過公司進出口活動的僱員一併被逮捕。

章方良是港股金斯瑞創始人,以24億身價進入2020年「中國最富1000人」榜單,位列936名。9月17日,因涉嫌違反進出口有關規定,金斯瑞位於南京和鎮江的辦公地點,受到中國海關緝私部門檢查,章被監視居住。

科學的探索, 總是蜿蜒曲折, 科技向善, 普渡眾生。

相關焦點

  • PD-1抗體「有力搭檔」——CD28雙特異性抗體
    文 | 黎元免疫療法因其療效持久、副作用低等優勢在眾多癌症創新療法中日益突出,其中阻斷PD-1/PD-L1檢查點的單克隆抗體已獲批治療多種癌症,但是仍有許多患者對這一療法反應差或根本沒有反應。所以現在迫切需要一種具有靶向性且耐受性良好的免疫療法來將PD-1療法的益處擴展到更多的患者。
  •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編者按】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
  • 胃腸道癌創新療法!勃林格殷格翰首創TRAILR2/CDH17雙特異性抗體BI...
    2020年09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近日宣布將雙特異性和四價治療性抗體BI 905711推進至首個人體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胃腸道(GI)癌症患者。
  •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要聞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2020年4月5日 13:38:53 新康界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新康界」。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
  • iNKT細胞療法「新兵」——雙特異性抗體
    來源:Nature Cancer近日,在發表於Nature Cancer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報導一種可穩定iTCR–CD1d複合物相互作用的單鏈雙特異性抗體然而,儘管通過靜脈注射大劑量α-GalCer對iNKT細胞產生了免疫刺激作用,但這類療法在I期臨床試驗中誘導的抗腫瘤反應極小。之後,研究者們改變了遞送策略,轉而利用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DCs)來負載α-GalCer。儘管這種改變導致了客觀緩解,但α-GalCer及其衍生物在體內壽命短且非常難溶,這使得它們的配製很有挑戰性。此外,自體負載α-GalCer的DC療法實際上複雜、耗時和昂貴。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40年來首個重大突破!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腫瘤治療之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優勢、製備、研究現狀
    特別在使用劑量方面,由於其治療效果可以達到普通抗體的100-1000倍,使用劑量最低可將為原來的1/2000,顯著降低藥物治療成本。相對於組合療法,雙特異性抗體的成本也遠遠低於兩個單藥聯合治療。雙特異性抗體的製備主要有雙雜交瘤細胞法,化學偶聯,重組基因製備等方法。重組DNA技術是目前製備BsAb使用最多的技術。
  • 康方生物-B(09926):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新藥獲準開展治鼻咽癌...
    公告 康方生物-B(09926):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新藥獲準開展治鼻咽癌的註冊臨床試驗及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康方生物-B(09926)發布公告,公司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PD-1/CTLA
  • 信達生物-B(01801):抗PD-1/HER2雙特異性抗體I期臨床研究在中國...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信達生物-B(01801)公布,該公司和韓美製藥共同開發的針對程式性死亡受體1(PD-1)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重組全人源雙特異性抗體(IBI-315)I期臨床研究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Science子刊:腫瘤靶向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PD-1免疫療法的抗...
    2020年8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雖然免疫療法在創新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中取得了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但它仍然並不完美---許多腫瘤根本沒有反應。一類不斷發展的工程蛋白拯救了我們,它們的名字很特別,叫雙特異性抗體。
  • 百濟神州啟動PD-1抗體Tislelizumab治療肝細胞癌的全球3期試驗
    公司今日宣布PD-1抗體tislelizumab用於先前未經治療的晚期肝細胞癌(HCC)患者的一項全球3期臨床試驗於2017年12月入組了首例患者。加上在中國開展的針對復發/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和尿路上皮癌的兩項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以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全球3期臨床試驗,目前tislelizumab正在四種不同適應症中進行關鍵性試驗評估。
  • 國內外雙特異性抗體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上)
    圖2  不同結構雙特異性抗體的分類及特點二、雙抗發展歷程雙抗發展歷經初始期、突破期與快速發展期三個階段,形成了從概念提出到臨床試驗乃至臨床應用的發展路徑雙抗發展初始期:從概念走向臨床試驗雙特異性抗體雙靶向的特點(指能同時特異性靶向兩個抗原或一個抗原的兩個不同表位)使其具有巨大的治療前景。早在1960年,就有科學家提出雙特異性抗體的概念。1970-1980年間,隨著雜交瘤等技術的發明改進,科學家得以製備出不同結構的雙抗分子。隨後的30年,不同結構的雙抗分子被不斷設計出,並逐漸走向臨床試驗。
  • DMD基因療法首個3期臨床試驗完成第一例患者給藥
    輝瑞公司(Pfizer)今日宣布,其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的在研基因療法PF-06939926完成3期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這一名為CIFFREO的3期臨床試驗預期在15個國家的55個臨床試驗中心入組99例4-7歲的非臥床男性患者。
  • 康方生物-B(09926)發布PD-1/VEGF雙抗Ia期研究初步數據:對PD-1不...
    康方生物-B(09926)發布PD-1/VEGF雙抗Ia期研究初步數據:對PD-1不敏感型實體瘤患者效果良好
  • 信達生物抗PD-1/HER2雙特異性抗體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HER2)的重組全人源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IBI315)I期臨床研究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IBI315是重組全人源IgG1型雙特異性抗體,將來可能為HER2表達的惡性腫瘤患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臨床治療方案。IBI315可以通過同時阻斷HER2信號通路及PD-1/PD-L1信號通路、橋接表達PD-1的T淋巴細胞和表達HER2的腫瘤細胞,將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結合從而有望提高抗腫瘤活性及療效。
  • 一文分類匯總ASH上CAR-T和雙特異性抗體的主要最新進展
    吉利德-Yescarta-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隨訪在名為ZUMA-1的臨床試驗中,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一次Yescarta的注射和為期至少兩年的跟蹤隨訪。試驗結果表明,在接受治療兩年後,患者(n=101)的總緩解率達到83% ,完全緩解率達到58%。在中值隨訪期為27.1個月時,39%接受治療的患者仍然對療法有響應。
  • 雙特異性抗體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作用機制多樣化「圖」
    數據來源:羅氏官網,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三、全球雙特異性抗體在研藥物現狀雙特異性抗體被視為治療腫瘤的第二代抗體療法,近十年來,全球每年新開的雙特異性抗體臨床試驗數量逐年增長,現階段正處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研發的快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超過100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處於臨床階段。
  • ...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在中國治療復發或...
    [HK]康方生物-B:自願公告 - 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在中國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註冊性II期臨床試驗提前完成患者篩選入組 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7:40:18&nbsp中財網
  • 康方生物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新藥安全性、有效性數據
    億歐大健康9月23日訊,今日康方生物發布公告稱,在線上召開的2020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2020上,公布了其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腫瘤免疫治療P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