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D基因療法首個3期臨床試驗完成第一例患者給藥

2021-01-14 同花順財經

  輝瑞公司(Pfizer)今日宣布,其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的在研基因療法PF-06939926完成3期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這一名為CIFFREO的3期臨床試驗預期在15個國家的55個臨床試驗中心入組99例4-7歲的非臥床男性患者。新聞稿指出,這是基因療法治療DMD患者的首個3期臨床試驗,對於這一患者群體來說是個重要的裡程碑。

   DMD是由於在X染色體上編碼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罕見遺傳病。抗肌萎縮蛋白的缺失或缺陷,導致肌肉在收縮過程中出現慢性損傷,炎症發作,影響肌肉的再生。最終,肌肉被瘢痕組織或者脂肪代替。患者的肌無力症狀在2-3歲時就很明顯,隨著肌肉組織和功能的不斷丟失,在12歲時通常只能靠輪椅行動,20歲時需要輔助呼吸,在30-40歲時因為呼吸或心力衰竭而早夭。

  輝瑞公司開發的PF-06939926是一款在研靜脈注射基因療法。它將由人類肌肉特異性啟動子控制的「迷你」抗肌萎縮蛋白(mini-dystrophin)轉基因裝在腺相關病毒9(AAV9)載體中。AAV9病毒載體具有向肌肉組織靶向遞送轉基因的能力。這款在研療法已經被FDA授予孤兒藥資格、罕見兒科疾病藥物認定(rare pediatric disease designation)和快速通道資格。

  圖片來源:RF123

  去年發布的1b期研究結果顯示,9名6至12歲的DMD患者接受了PF-06939926的治療。治療12個月後,患者顯示出持久和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包括微型抗肌萎縮蛋白表達的持續水平(使用液相色譜質譜法和免疫螢光染色法),以及NorthStar門診評估量表(NSAA)得分的改善,這是一個經過驗證的肌肉功能指標。

  「我們關鍵性臨床試驗是首個招募患者的3期DMD基因治療項目,對於患者群體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目前還沒有改變疾病進程的獲批治療方案可用於所有遺傳類型的DMD患者。」輝瑞罕見病首席開發官Brenda Cooperstone博士說,「我們相信這一在研基因療法如果在3期臨床試驗中獲得成功並獲得批准,有可能顯著改善DMD疾病進展的軌跡,我們正在與全球監管機構合作,在其他國家儘快啟動這一項目。」

  [1]Pfizer Doses First Participant in Phase3Study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Investigational Gene Therapy.Retrieved January7,2021,from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107005031/en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裡程碑!首個 CRISPR 療法患者體內給藥完成
    當地時間 2020 年 3 月 4 日,跨國製藥公司 Allergan(艾爾建)和全球領先的基因組編輯公司 Editas Medicine 聯合宣布,CRISPR 療法 AGN-151587(EDIT-101)治療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 10 型(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10,LCA 10)的 I/II 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DMD基因療法2期臨床試驗效果不佳,Sarepta公司股價腰斬
    2021年1月8日,Sarepta公司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的SRP-9001基因療法在2期臨床試驗中效果不佳。杜氏肌營養不良症療法是Sarepta公司最重要的項目,受此影響,Sarepta公司股價腰斬,暴跌超過50%。
  • 世界首個完整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在成都完成:安全有效
    世界首個完整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在成都完成:安全有效 四川觀察客戶端消息,4月28日,《自然•醫學》在線發表世界首個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有效。
  • 「天使症候群」基因療法臨床試驗被叫停!新藥或致患者無法行走
    「天使症候群」基因療法臨床試驗被叫停!今年2月,兩家美國生物公司Ultragenyx和GeneTx合作展開了一項針對安格曼症候群的基因療法合作試驗,目前已經進展到1/2期臨床試驗。不過,日前,這一試驗出現了意外的差池。所有受試者接受藥物反義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GTX-102後均出現下肢無力,導致試驗被緊急叫停,並計劃修改給藥劑量。
  • 羅氏獲DMD基因療法授權
    DMD患者的肌無力症狀在2-3歲時就很明顯,隨著肌肉組織和功能的不斷丟失,在12歲時通常只能靠輪椅行動,20歲時需要輔助呼吸,在30-40歲時因為呼吸或心力衰竭而早夭。▲AAVrh74病毒載體(圖片來源:參考資料[6])去年公布的早期臨床試驗數據表明,在最初接受治療的4名DMD患者中,SRP-9001基因療法不但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而且在所有患者中都能夠驅動微抗肌萎縮蛋白的表達
  • 赴美就醫:一次治療,維持3年!首個基因療法有望讓帕金森患者擺脫...
    數十年來,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療標準一直沒有顯著進步,而NBIb-1817能持續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而且降低患者口服藥物的需求,有望成為帕金森病的首個基因療法,造福患者及家庭。對於通過漢鼎好醫友赴美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可享受中美專業醫療及生活團隊提供的一條龍醫療及生活服務。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新華社紐約11月5日電(記者劉亞南)美國專家日前表示,由中國企業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第一例患者篩選目前已順利完成。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4日至7日在線召開。開幕當天,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授、甘露特鈉膠囊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方案主導設計者兼首席科學家傑弗裡·卡明斯在會議上發言表示,甘露特鈉膠囊已在位於美國紐約州錫拉丘茲市的克拉裡蒂臨床研究中心順利完成第一例患者篩查。
  • ...首創局部基因療法KB103治療大皰性表皮鬆解症(DEB) II期臨床...
    2019年06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Krystal Biotech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基因療法治療罕見皮膚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公布了候選基因療法KB103(bercolagene telserpavec)治療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DEB)安慰劑對照II期研究(GEM-2)的積極結果,以及來自I期研究(GEM-1)的最新數據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是中國首個獲藥品審評中心受理的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據介紹,此項臨床試驗計劃在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中評價ET-01單次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是處於研究階段的、用於治療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產品。
  • ...B肝全球創新藥;全球細胞療法達1483種 中國研發試驗緊追美國
    來源:藥聞社1、B肝全球創新藥!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成功入組福建廣生堂藥業公布:公司的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 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於 2020 年 5 月 28 日成功入組給藥。GST-HG141 項目 I 期臨床試驗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開展,由病毒性肝炎治療領域著名專家、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長、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肝病科主任牛俊奇教授擔任 I 期臨床試驗負責人(PI)。
  • p53靶點新藥3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Aprea Therapeutics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可重新激活腫瘤抑制蛋白p53的創新癌症療法。近日,該公司公布了3期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該試驗正在評估eprenetapopt(APR-246)聯合阿扎胞苷(AZA)、AZA單藥療法治療TP53突變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的療效和安全性。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目前,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已順利完成•庫明斯(Jeffrey Cummings)介紹,九期一已在位於美國紐約州錫拉丘茲市的科拉第(Clarity)臨床研究中心順利完成此次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的第一例患者篩查。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重磅|首個P53突變抑制劑III期臨床失敗
    該III期臨床試驗共招募154例受試患者,全部患者以1:1比例隨機分入實驗組(給予阿扎胞苷+Eprenetapopt進行治療)和對照組(阿扎胞苷單藥治療)。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完全緩解率(CR)為33.3%(95%CI:23.1%-44.9%),而對照組為22.4%(95%CI:13.6%-33.4%),P=0.13。
  • 中國首個治療地貧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
    ,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國外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盤點| 2020年FDA叫停的基因療法|凝血因子|FDA|B型血|療法|基因|...
    主要原因在於BioMarin目前的 I 期和 II 期研究僅對少數患者進行了數年的隨訪,儘管在早期研究中患者並沒有再次發生出血等症狀,但他們卻存在體內活性凝血因子水平下降的現象。因此FDA要求BioMarin提供所有Ⅲ期臨床患者至少觀察2年的臨床數據。2020年11月,BioMarin撤回其基因療法valrox在歐盟的監管申請。
  • 一次治療,3年後仍持續改善患者症狀,帕金森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結果...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9月11日,Neurocrine Biosciences和Voyager Therapeutics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在研基因療法NBIb-1817(VY-AADC),在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積極的長期療效。
  • 索元生物首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受試者入組 | 新聞稿
    ENGINE研究是一項在中美兩國同步進行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國際多中心的Ⅲ期註冊關鍵性臨床試驗。索元生物發揮其在基因組學、大數據分析、新藥研發領域裡積累的深厚經驗,建立一種可利用殘餘的臨床樣本發現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物的平臺技術(全基因掃描平臺技術),開創了通過精準醫療以較低的成本、較短的時間開發創新藥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