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腫瘤靶向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PD-1免疫療法的抗...

2020-12-05 生物谷

2020年8月24日訊/

生物谷

BIOON/---雖然免疫療法在創新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中取得了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但它仍然並不完美---許多

腫瘤

根本沒有反應。

一類不斷發展的工程蛋白拯救了我們,它們的名字很特別,叫雙特異性抗體。顧名思義,這些蛋白具有雙重識別能力:它們經過改造後靶向T細胞表面受體,而且還能夠結合到癌細胞的表面抗原上。它們的目的就是將這兩種類型的細胞結合在一起,並激活T細胞消滅

腫瘤

的能力。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下稱Regeneron)正在進行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究。該公司因它開發的REGN-EB3備受關注。REGN-EB3是由三種抗體組成的混合物,去年在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方面優於其他研究性候選藥物。該藥物正在接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的審查,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獲得全面批准。Regeneron公司的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基於抗體的藥物,以便根據患者的需要,預防或治療COVID-19。

與此同時,Regeneron公司的抗癌創新平臺也是在一個嚴峻的現實中發展起來的:某些癌症已產生欺騙性的策略,讓它們能夠抵抗免疫療法。癌症出現抵抗性與抗藥性

細菌

引起感染一樣令人討厭。

幾種常見的癌症在抑制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方面有著值得注意的歷史。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是一種依靠T細胞的力量來殺死

腫瘤

的治療方法。這些研究性的雙特異性抗體旨在幫助克服癌細胞抵抗性。

作為一個較大的Regeneron公司研究團隊的成員,Janelle Waite和Dimitris Skokos正在測試一類共刺激性CD28雙特異性抗體是否能夠增強抗

腫瘤

活性。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umor-targeted CD28 bispecific antibodies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PD-1 immunotherapy」。

圖片來自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癌症治療方式,它依賴於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這類療法旨在通過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它的T細胞---參與識別和攻擊惡性

腫瘤

細胞來治療多種形式的癌症。派姆單抗(Keytruda)是一種有助徹底改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藥物,它就是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所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是基於一個看似簡單的原理:癌細胞擁有一種稱為PD-L1的蛋白。T細胞擁有一種稱為PD1的表面蛋白。狡猾的癌細胞利用它們的PD-L1蛋白來躲避T細胞,通過免疫檢查點的檢查,從而使得

腫瘤

增殖和擴散。

從霍奇金淋巴瘤到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和腎癌等多種癌症,最初可能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反應,但很快就會產生抵抗性。Regeneron研究團隊研究了兩種雙特異性抗體,它們都靶向一種稱為CD28的T細胞蛋白。與此同時,他們還分析了兩種

腫瘤

特異性抗原。這兩種雙特異性抗體同時結合T細胞和癌症抗原,從而增強了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潛力。

Waite及其同事們發現這些雙特異性抗體增強了抗PD-1免疫檢查點阻斷在小鼠模型中的治療效果。他們還表示,這種組合治療使得之前有抵抗力的

腫瘤

也變得敏感。這些雙特異性抗體幾乎沒有毒性跡象,也沒有引發T細胞的危險性全身反應。

Waite寫道,「阻斷程序性細胞死亡檢查點[PD-1]的單克隆抗體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免疫療法,然而,許多主要的腫瘤類型對抗PD-1治療仍然沒有反應,即使在有反應的腫瘤類型中,大多數患者也沒有產生持久的抗

腫瘤

免疫力。」

在一系列動物研究中,Waite及其同事們證實他們的實驗性雙親和力抗體(即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安全地提高免疫檢查點阻斷免疫療法在小鼠中的殺癌能力。這些動物所患的

腫瘤

往往對會免疫療法產生抵抗力。他們報導,這些結果代表著在構建更安全的癌症免疫療法組合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除了小鼠之外,長尾獼猴對這些雙特異性抗體的耐受性也很好,並且沒有出現過去類似治療方法出現的嚴重免疫副作用。

這項研究是在世界範圍內努力解決

腫瘤

細胞對免疫檢查點抑制產生抵抗性的情況下開展的。去年,法國科學家提出了輪狀病毒疫苗可以用來克服癌細胞對免疫檢查點阻斷免疫療法產生抵抗性的問題。

法國裡昂癌症研究中心的Tala Shekarian博士表示,「我們發現輪狀病毒疫苗Rotateq和Rotanix同時具有免疫刺激和溶瘤的特性。」她補充說,這些疫苗「可以直接殺死具有免疫原性細胞死亡特徵的癌細胞」。

與Waite及其同事們一樣,Shekarian發現了一種克服

腫瘤

細胞抵抗性的方法。這些法國科學家還強調了利用一種廉價的現成解決方案來解決癌症治療中存在的棘手問題的重要性。(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anelle C. Waite et al. Tumor-targeted CD28 bispecific antibodies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PD-1 immunotherap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a2325.

2.Scientists test a 'bispecific' antibody that helps T cells zero in on treatment-resistant cancer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scientists-bispecific-antibody-cells-treatment-resistant.html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丨靶向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PD-1的抗腫瘤效果
    雖然免疫療法在創新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中取得了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但它仍然並不完美---許多腫瘤根本沒有反應。一類不斷發展的工程蛋白拯救了我們,它們的名字很特別,叫雙特異性抗體。顧名思義,這些蛋白具有雙重識別能力:它們經過改造後靶向T細胞表面受體,而且還能夠結合到癌細胞的表面抗原上。
  • Science子刊: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CD3雙特異性抗體的抗腫瘤能力
    2020年1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幫助T細胞識別和消滅癌細胞。它有兩個臂部:一個臂部結合癌細胞抗原,另一個臂部結合T細胞表面上的CD3。然而,雙特異性抗體並不總是足以活化T細胞。
  • PD-1抗體「有力搭檔」——CD28雙特異性抗體
    目前研究人員正廣泛利用聯合療法來改善PD-1的阻斷功效和抗腫瘤免疫應答的持久性,但其中的很多組合療法卻具有更高的毒性。6月24日,再生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有關CD28雙特異性抗體聯合PD-1抗體的新研究進展。
  • Science子刊:利用p95HER2-T細胞雙特異性抗體靶向殺滅乳腺癌細胞
    然而,如今,針對不同腫瘤類型的新型免疫治療試劑,不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聯合使用,正日益成為最具創新性的和強大的抗癌策略之一。確保這些新型治療方法實現它們的真正潛力的主要挑戰之一是成功地讓免疫系統僅對腫瘤細胞發起攻擊,同時不能攻擊所有的健康組織。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員將這種挑戰視為一種治療機會。
  • iNKT細胞療法「新兵」——雙特異性抗體
    iTCR–CD1d複合物相互作用的單鏈雙特異性抗體——VHH1D12。)一種特異性靶向iNKT細胞特異性iTCR Vα24-Jα18區的抗體,依賴於Fc的類型,可導致iNKT細胞耗竭或激活;e)一種新型雙功能基於駱駝的單鏈抗體VHH1D12,該抗體能夠穩定iTCR-CD1d相互作用,導致iNK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反應。
  • TCR雙特異性療法與PD-1首個頭對頭III期試驗,OS優勢明顯
    而基於成熟靶點PD-(L)1的各家公司,也開始紛紛布局其他免疫腫瘤靶點。細胞療法正是其中的一條風波不斷、利好湧現的賽道。公司官網寫道,Tebentafusp 有潛力成為 40 年來第一個改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OS 的新療法。這也是雙特異性蛋白在實體瘤中取得的首個積極3期臨床結果。
  • 信達生物-B(01801):抗PD-1/HER2雙特異性抗體I期臨床研究在中國...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信達生物-B(01801)公布,該公司和韓美製藥共同開發的針對程式性死亡受體1(PD-1)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重組全人源雙特異性抗體(IBI-315)I期臨床研究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腫瘤治療之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優勢、製備、研究現狀
    根據不同結構可將雙特異性抗體結構主要有2大類: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與不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根據不同結構可將雙特異性抗體結構主要有2大類: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與不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非IgG樣BsAb缺乏Fc片段,僅通過抗原結合力發揮治療作用,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易於生產、分子量小等特點。
  • 抗4-1BB抗體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在這些聯合療法中,抗體相互支持,以實現相對於單一治療對癌症的更高的免疫反應。調節性T淋巴細胞、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DCs或T細胞以及粘蛋白結構域3(TIM-3)等調節性屏障可抑制免疫系統對致癌抗原的免疫反應。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抗4-1BB單克隆抗體試驗中,監管屏障的缺失成為提高對癌症的免疫反應的目標。
  • 宜明昂科VEGF/PD-L1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10月21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宜明昂科1類生物新藥注射用IMM2510臨床申請獲得受理。根據宜明昂科官網信息,這是一款可同時靶向VEGF和PD-L1的雙特異性抗體,擬開發用於實體瘤。此次為該產品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是宜明昂科繼IMM01項目和IMM0306項目後,遞交臨床申請的第三個項目。
  •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編者按】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
  • 信達生物抗PD-1/HER2雙特異性抗體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HER2)的重組全人源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IBI315)I期臨床研究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IBI315是重組全人源IgG1型雙特異性抗體,將來可能為HER2表達的惡性腫瘤患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臨床治療方案。IBI315可以通過同時阻斷HER2信號通路及PD-1/PD-L1信號通路、橋接表達PD-1的T淋巴細胞和表達HER2的腫瘤細胞,將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結合從而有望提高抗腫瘤活性及療效。
  •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要聞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2020年4月5日 13:38:53 新康界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新康界」。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
  • 國內外雙特異性抗體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上)
    隨著抗體藥物研發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抗體藥物種類——雙特異性抗體也迎來研發熱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個不同的技術平臺可用於設計、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設計的雙抗分子結構超過60種,有3個雙特異性抗體已獲批上市。本文上篇聚焦雙抗發展歷程、國內外代表性雙抗藥物結構與技術平臺,下篇會進一步介紹國內外雙抗的臨床研究現狀及趨勢。
  • 三特異性抗體可提高T細胞抗癌療效
    近期,Lan Wu等科研人員基於雙特異性抗體技術開發出來一種新型三特異性抗體,可通過T細胞受體共刺激改善並增強T細胞靶向能力及信號轉導的能力,持續性激活T細胞。 說到三特異性抗體,就需要從單克隆抗體講起了。抗體是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如果通過常規動物免疫採取血清來獲得抗體的話,通常成分比較混雜,會含有針對無關抗原的抗體和血清中其他蛋白成分。而單克隆抗體是由單一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產生的「純度高、僅針對某一特異性抗原表位、重複性好、可持續無限量供應」的一種抗體。
  • Nature子刊:賽諾菲開發三特異性抗體 提高T細胞抗癌效果
    隨後,雙特異性抗體作為癌症免疫療法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這些抗體的一端可以與癌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另一端與T細胞表面的T細胞受體結合,招募並激活T細胞殺傷癌細胞(例如安進公司的blinatumomab)。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三輪篩選產生了21個獨特的結合SpikeS2P的納米抗體,而且ACE2胞外結構域(ACE2-Fc)的二聚體構造體可降低這種結合。這些納米抗體分為兩類。第I類納米抗體結合RBD並直接與ACE2-Fc競爭(圖1B)。這一類的典型例子是納米抗體Nb6,它可與SpikeS2P和RBD單獨結合,結合常數KD分別為210nM和41nM。
  • 康方生物-B(09926):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新藥獲準開展治鼻咽癌...
    公告 康方生物-B(09926):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新藥獲準開展治鼻咽癌的註冊臨床試驗及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康方生物-B(09926)發布公告,公司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PD-1/CTLA
  • 胃腸道癌創新療法!勃林格殷格翰首創TRAILR2/CDH17雙特異性抗體BI...
    2020年09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近日宣布將雙特異性和四價治療性抗體BI 905711推進至首個人體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胃腸道(GI)癌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