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雖然免疫療法在創新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中取得了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但它仍然並不完美---許多
腫瘤根本沒有反應。
一類不斷發展的工程蛋白拯救了我們,它們的名字很特別,叫雙特異性抗體。顧名思義,這些蛋白具有雙重識別能力:它們經過改造後靶向T細胞表面受體,而且還能夠結合到癌細胞的表面抗原上。它們的目的就是將這兩種類型的細胞結合在一起,並激活T細胞消滅
腫瘤的能力。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下稱Regeneron)正在進行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究。該公司因它開發的REGN-EB3備受關注。REGN-EB3是由三種抗體組成的混合物,去年在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方面優於其他研究性候選藥物。該藥物正在接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的審查,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獲得全面批准。Regeneron公司的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基於抗體的藥物,以便根據患者的需要,預防或治療COVID-19。
與此同時,Regeneron公司的抗癌創新平臺也是在一個嚴峻的現實中發展起來的:某些癌症已產生欺騙性的策略,讓它們能夠抵抗免疫療法。癌症出現抵抗性與抗藥性
細菌引起感染一樣令人討厭。
幾種常見的癌症在抑制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方面有著值得注意的歷史。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是一種依靠T細胞的力量來殺死
腫瘤的治療方法。這些研究性的雙特異性抗體旨在幫助克服癌細胞抵抗性。
作為一個較大的Regeneron公司研究團隊的成員,Janelle Waite和Dimitris Skokos正在測試一類共刺激性CD28雙特異性抗體是否能夠增強抗
腫瘤活性。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umor-targeted CD28 bispecific antibodies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PD-1 immunotherapy」。
圖片來自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癌症治療方式,它依賴於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這類療法旨在通過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它的T細胞---參與識別和攻擊惡性
腫瘤細胞來治療多種形式的癌症。派姆單抗(Keytruda)是一種有助徹底改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藥物,它就是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所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是基於一個看似簡單的原理:癌細胞擁有一種稱為PD-L1的蛋白。T細胞擁有一種稱為PD1的表面蛋白。狡猾的癌細胞利用它們的PD-L1蛋白來躲避T細胞,通過免疫檢查點的檢查,從而使得
腫瘤增殖和擴散。
從霍奇金淋巴瘤到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和腎癌等多種癌症,最初可能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反應,但很快就會產生抵抗性。Regeneron研究團隊研究了兩種雙特異性抗體,它們都靶向一種稱為CD28的T細胞蛋白。與此同時,他們還分析了兩種
腫瘤特異性抗原。這兩種雙特異性抗體同時結合T細胞和癌症抗原,從而增強了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潛力。
Waite及其同事們發現這些雙特異性抗體增強了抗PD-1免疫檢查點阻斷在小鼠模型中的治療效果。他們還表示,這種組合治療使得之前有抵抗力的
腫瘤也變得敏感。這些雙特異性抗體幾乎沒有毒性跡象,也沒有引發T細胞的危險性全身反應。
Waite寫道,「阻斷程序性細胞死亡檢查點[PD-1]的單克隆抗體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免疫療法,然而,許多主要的腫瘤類型對抗PD-1治療仍然沒有反應,即使在有反應的腫瘤類型中,大多數患者也沒有產生持久的抗
腫瘤免疫力。」
在一系列動物研究中,Waite及其同事們證實他們的實驗性雙親和力抗體(即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安全地提高免疫檢查點阻斷免疫療法在小鼠中的殺癌能力。這些動物所患的
腫瘤往往對會免疫療法產生抵抗力。他們報導,這些結果代表著在構建更安全的癌症免疫療法組合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除了小鼠之外,長尾獼猴對這些雙特異性抗體的耐受性也很好,並且沒有出現過去類似治療方法出現的嚴重免疫副作用。
這項研究是在世界範圍內努力解決
腫瘤細胞對免疫檢查點抑制產生抵抗性的情況下開展的。去年,法國科學家提出了輪狀病毒疫苗可以用來克服癌細胞對免疫檢查點阻斷免疫療法產生抵抗性的問題。
法國裡昂癌症研究中心的Tala Shekarian博士表示,「我們發現輪狀病毒疫苗Rotateq和Rotanix同時具有免疫刺激和溶瘤的特性。」她補充說,這些疫苗「可以直接殺死具有免疫原性細胞死亡特徵的癌細胞」。
與Waite及其同事們一樣,Shekarian發現了一種克服
腫瘤細胞抵抗性的方法。這些法國科學家還強調了利用一種廉價的現成解決方案來解決癌症治療中存在的棘手問題的重要性。(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anelle C. Waite et al. Tumor-targeted CD28 bispecific antibodies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PD-1 immunotherap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a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