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團隊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020-08-30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魏飛、副教授張如範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相關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長碳納米管」為題,於8月28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

超強超韌和超耐疲勞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軍事裝備、防彈衣、大型橋梁、運動器材、人造肌肉等眾多領域都面臨巨大的需求。碳納米管是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也是目前已知的力學強度最高和韌性最好的材料,其宏觀強度和韌性均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碳纖維和芳綸等材料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

超長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A-E)釐米級超長碳納米管樣品;(F-G)非接觸式聲學共振測試系統機理示意圖;(H-I)超長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圖片來自清華新聞網

然而,由於其小尺寸特性以及難以被測試的特點,單根碳納米管的疲勞行為以及疲勞破壞機制研究是該領域長期未能搞清楚的重大難題。由於疲勞可以在應力水平遠低於靜態斷裂強度的情況下發生,探究疲勞行為和潛在的破壞機制對於新材料的長期可靠性評估及應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開展單根釐米級長度碳納米管的疲勞力學行為測試,研究團隊設計搭建了一個非接觸式聲學共振測試系統。與基於電子顯微鏡的納米材料測試系統相比,該系統具有多方面優勢,不僅避免了電子束導致的樣品損傷,也使得釐米長度的一維納米材料的疲勞測試成為可能,同時還解決了小尺寸樣品夾持以及高周次循環載荷的施加問題。

該研究發現,碳納米管展現出驚人的超耐疲勞特性。在大應變循環拉伸測試條件下,單根碳納米管可以被連續拉伸上億次而不發生斷裂,並且在去掉載荷後,其依然能保持初始的超高抗拉強度,耐疲勞性優於目前所有工程纖維材料。與一般傳統材料的疲勞損傷累積機制不同,其疲勞破壞呈現出整體破壞性,不存在損傷累積過程,初始缺陷的生成對碳納米管的疲勞壽命起主導作用。此外,其耐疲勞性受到溫度影響,表現出隨著溫度升高而下降的特點。

這項工作揭示了超長碳納米管用於製造超強超耐疲勞纖維的光明前景,同時為碳納米管在許多領域應用的壽命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過去十年間,魏飛團隊在超長碳納米管生長機理、結構可控制備、性能表徵和應用探索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團隊曾製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並具有完美結構和優異性能,並可實現99.9999%半導體性高純度。此外,團隊首次發現了宏觀長度碳納米管管層間的超潤滑現象,並實現了單根碳納米管宏觀尺度下的光學可視化及可控操縱。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自然·通訊》《先進功能材料》《納米快報》等國際權威期刊。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敏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清華團隊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魏飛、副教授張如範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相關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長碳納米管」為題,於8月28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重大突破:清華團隊首次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材料的疲勞壽命測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要想使材料長期服役,就得知道它的疲勞壽命有多久。而材料的疲勞壽命,是決定服役時間的關鍵指標。
  • 清華《Science》重大突破:超耐疲勞的碳納米管
    日前,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相關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長碳納米管」(Super-durable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為題,於8月28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
  • 清華《Science》重大突破:超耐疲勞的碳納米管!
    日前,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碳納米管是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也是目前已知的力學強度最高和韌性最好的材料,其宏觀強度和韌性均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碳纖維和芳綸等材料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然而,由於其小尺寸特性以及難以被測試的特點,單根碳納米管的疲勞行為以及疲勞破壞機制研究是該領域長期未能搞清楚的重大難題。
  • 清華魏飛/張如範—超長碳納米管,具有超耐疲勞性能
    超長碳納米管的結構和疲勞測試方案研究人員發現,碳納米管具有十分優異的耐疲勞性。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受到溫度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室溫下的超長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同時,研究人員還對疲勞破壞的機制進行了探究。結果發現,與一般傳統材料的疲勞損傷累積機制不同,其疲勞破壞呈現出整體破壞性,未發現損傷累積過程,初始缺陷的生成對碳納米管的疲勞壽命起主導作用。
  • 清華成果登《科學》:超長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超所有已知材料
    超長碳納米管所謂碳納米管,是一種1991年被發現的新型低維維材料,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的單層或者多層圓管。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在人造肌肉、飛機機身、懸索橋、體育用具、電纜等領域有大量需求。一些觀點認為,如果要實現著名的「太空電梯」構想,即建立從地球到空間的升降艙,那繩纜所用材料只能是碳納米管。
  • 碳納米管取得重大突破,超強纖維有望應用於各大科技領域
    5月16日,據清華新聞網報導,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其拉伸強度超越了目前發現的所有其它纖維材料
  • 碳納米管接連實現重大突破
    另外,有研究指出,碳納米管將取代矽,成為新一代處理器晶片材料。國內外碳納米管研究的重大突破,將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推動作用,碳納米管相關個股南風化工(000737)、江海股份(002484)、中國寶安(000009)等值得關注。
  • 今日Science: 清華魏飛/張如範—超長碳納米管,具有超耐疲勞性能
    超強超韌和超耐疲勞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軍事裝備、防彈衣、大型橋梁、運動器材、人造肌肉等眾多領域都面臨巨大的需求。碳納米管是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也是目前已知的力學強度最高和韌性最好的材料,其宏觀強度和韌性均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碳纖維和芳綸等材料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然而,由於其小尺寸特性以及難以被測試的特點,單根碳納米管的疲勞行為以及疲勞破壞機制研究是該領域長期未能搞清楚的難題。
  • 北大科研團隊破解碳納米管應用難題
    原標題:北大科研團隊破解碳納米管應用難題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李彥教授課題組在單壁碳納米管手性可控生長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該成果日前在《自然》雜誌上發表。
  • 碳納米管全球高校應用研究7大領域!
    近年來,國際高校在碳納米管的諸多應用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其中,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醫療領域以及傳感器方向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 北大碳基晶片研發突破,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將提升10倍以上
    ,如果我們把這些材料更換成目前已經研發突破具有超導性能的石墨烯或者碳納米管,那麼晶片的性能是不是會成指數倍的增加呢,答案是肯定的。1991年,是一種特殊結構一維量子材料,碳納米管形狀為六邊形結構,有著重量輕、韌性好、導電和導熱性能優等特點。
  • 更強CPU:碳納米電晶體性能首次超越矽電晶體-CPU,處理器,碳納米...
    晶片製造商現在面臨一定的困難,它們要用更小的製程製造更快的CPU,正因如此,晶片企業已經開始尋找「矽」的替代品,比如碳納米管,最近,碳納米管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最近,碳納米管內存已經走出實驗室,開始投入生產,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如果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能夠推廣,NRAM內存就可以與碳納米管CPU搭配使用。要校準納米管在圓晶上的位置、保證其純度是一大挑戰,威斯康星大學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人員稱,消除金屬雜質是一大關鍵,因為它會破壞碳納米管的半導體性能。
  • 碳納米材料取得突破 工業化製成廉價自感材料有望
    隨著全世界內對聚合物複合材料性能要求逐年提高,碳納米顆粒受到了越發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少量添加這種物質,就可以讓材料機械性能大幅提高,並使其自然具備壓阻導電性。然而,碳納米顆粒的大規模生產仍受限制,需要密集的設備升級。新研究探討了碳納米顆粒的加入對聚合物基體導電性的改變,以及在機械加載過程中,這種導電性本身是如何因為材料受力形變而變化的。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發表時間:2018/5/16
  • 清華魏飛團隊在《自然》子刊發文 一維納米材料的光學可視化取得...
    清華魏飛團隊在《自然》子刊發文 一維納米材料的光學可視化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通訊員 張 強)4月16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論文,報導了通過在單根超長碳納米管上沉積二氧化鈦納米顆粒
  • 【科研進展】工業製造最佳碳納米管纖維方面取得新進展
    報導說,萊斯大學已經開發出最堅固,導電性最強的纖維,它是由長碳納米管通過溼紡工藝製成的。在賴斯大學的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溼紡碳納米管纖維可能會導致許多醫療和材料應用領域的突破,其強度和電導率每三年翻一番,這一趨勢跨越了近二十年。
  • 超短碳納米管電學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自1991年被發現以來,碳納米管因其在眾多領域的應用前景吸引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納米電子學領域,由於單壁納米碳管隨直徑和手性的不同,可以具有金屬或半導體的導電特性,將可能取代傳統的矽電子器件,獲得更高的效率與集成度。但是隨著納米電子器件尺寸的進一步縮小,碳管的長度對電學性能的影響逐漸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所陳立桅研究員課題組長期從事單壁碳納米管的電學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