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太空的一次次回望,原來地球長這樣

2020-12-06 科學黑洞

仰望星空,天氣晴朗的時候便可以看到滿天的繁星,這一點點星光,實際上都是來自於十幾光年甚至是數百光年之外的恆星,跨越時間和空間讓那束光照到地球之上。你是否曾經幻想著,在某一顆星星的旁邊有一顆小小的行星,在那顆行星上也有著一群生物,它們在抬頭仰望著星空,也許就能看見我們的太陽作為一顆星星。

夜晚看到的點點繁星其中大部分都是類似於太陽的恆星,但是也有幾顆是屬於太陽系內的行星,例如「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那麼你是否幻想過,在太空中回望地球是什麼樣的感覺?當然了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親眼去看的,但是自從上個世界五六十年代開始,人類已經開始了太空探索之路,發射了很多無人探測器,最遠也登上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

看一看曾經在外太空的次次回望,我們的地球到底長成什麼樣子?

首先來看距離地球最近的國際空間站,這是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以及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共16個國家聯合建造,一般來說國際空間站為了避開地球周圍的強輻射帶,保證太空人的安全,軌道高度在400公裡左右。在這個距離上看地球已經可以看出地球的弧度。

接下來看一下月球上回望地球是什麼樣的情景,月球可以說是人類探測最詳細的天體之一了,也是唯一一顆人類登上去的天體。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共成功六次把12位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當然也回望了我們這顆藍色星球。

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1968年12月
2007年日本的月亮女神號拍攝的地球

接下來就是在火星上回望地球,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軌道挨著地球在地球外側,距離我們最近的時候有5500萬公裡,最遠的時候差不多4億多公裡。以下是NASA的火星探測器拍攝的地球和月球的合照。

下邊這張圖片是卡西尼號探測器在繞土星運動的時候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土星的一角以及部分土星環,在圖片的右下角就是我們可愛的地球。

下邊就是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一張照片了,它的名字是「暗淡藍點」。這是旅行者一號在1990年2月14日回望地球時拍攝的照片,那個時候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13年,距離地球大約64億公裡。現在旅行者一號依然在飛行,已經43年了,距離地球220億公裡。

就是上邊這張圖片中的小藍點,已經形成有46億年了,在這顆藍點上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發展到今天出現了人類這個智慧文明,我們一直都夢想著衝破這個小藍點,去到廣闊天空。想像一下如果真的存在地外生命,它們在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平淡無奇的一個小藍點,它們也一定無法現象這裡存在著生命,並且已經有30多億年的生命史了。

即使我們自己來看,也無法想像地球竟然是這樣一個小藍點。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

相關焦點

  • 原來地球長這樣!
    這些照片是在2016年和2017年兩年的時間裡手機,平均每68到110分鐘拍攝一次,並成功捕捉到從地球大氣層反射回來的多個波長的光。然後,研究小組們將這些圖像組合成一個10點反射光譜,隨著時間的推移繪製出來,然後將其整合到地球的圓盤上。這有效地再現了距離光年之外的觀察者眼中的地球,當然,時間局限在兩年以內。
  • 汽車被砸出個大洞,周圍卻沒有人,科學家說兇手來自外太空
    我們來設想一下這樣一個場景——晴朗的天氣裡,你正悠閒地漫步在郊外的路上,這時,突然從天空中掉下來一個不明物體,就落在你前方不遠的地方,你以為是隕石墜落,可是走到跟前一看,肯定會大吃一驚,原來是一塊冰塊兒!
  • 太空人在外太空,看到的宇宙是白天還是黑夜?
    目前在外太空飛行並且載人的只有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在距離地面400公裡高度軌道上繞地球飛行,大約90分鐘就會繞地球一圈。原本在地球上24小時只能看一次的日出和日落,在太空繞地球運行的時候能看16次。那麼如果在外太空,被地球遮擋太陽光,按照定義同樣可以算作是黑夜,但如果沒有任何天體遮擋,那麼外太空就永遠都是白晝,除非有一天太陽燃燒殆盡變成了白矮星。但是太空中的白晝和地面上的白晝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地面上白天仰望天空可以看到藍藍的天萬裡無雲,或者陰雨連綿烏雲密布,總之是有顏色的。
  • 陳思誠「外太空三部曲」開啟,《外太空的莫扎特》定檔明年暑期
    11月23日,由陳思誠編劇並執導的原創系列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發布概念海報,正式宣布將於2021年暑期上映。陳思誠最擅長玩類型混搭,新電影的概念海報也走的是混搭風:在知名設計師黃海的筆下,星河浩瀚,大大小小的星球串聯起美妙的音符,從而完美貼合了影片所蘊含的主題,預示著這將是一次科學與藝術的碰撞,讓人充滿遐想。
  • 金星上的一天有多久,比地球長還是短?聽聽「內行人」怎麼說的
    比地球長還是短?聽聽「內行人」怎麼說的。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金星,它可以說是地球的雙胞胎姐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體積,質量,半徑,哪怕是密度都是很相似的,它是一天中最亮的行星,它和它的英文名字一樣美,就是Venus,那麼儘管它很閃亮,你知道嗎?這顆行星的環境實在是太殘酷了,和地球有著天壤之別,其中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一天的時間。
  • 美國在外太空引爆了原子彈!
    衝擊波的形成和炸藥爆炸類似菜葉網,核反應放出的能量以熱量釋放,對周圍的材料和氣體進行加熱,使它們的壓力急劇升高,膨脹再壓縮周圍空氣,這樣一次次循環就是衝擊波。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的真實性,勇猛的美國人還就真做了一次在外太空引爆原子彈的實驗。不過,最終並沒有對其他國家產生什麼影響,但是夏威夷卻倒黴了。        於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同時保證該實驗能進行到最後。1962年7月,美國代號「流星雲」的高空核試驗在距地面400公裡的地方引爆一枚144萬噸當量的氫彈。這是算上廣島兩次核爆,美國總共1054次核爆中的一次。
  • 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曾在120萬公裡外深情回望地球
    說起「天問一號」,相信這是很多朋友都已經很熟悉的字眼了,這是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已經在2020年7月23日發射升空,它現在已經在外太空中高速飛行了近十天,與我們地球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在這一次軌道修正過程中,探測器還在軌驗證了3000N發動機的性能。按照計劃,在接下來的飛行中,探測器還會有數次中途修正,最後順利到達火星附近,再制動被火星的引力捕獲,成為火星探測器。
  • 《外太空貓咪》 評測:喵星人的外太空大冒險
    《外太空貓咪》 評測(1)《外太空貓咪》(Deep Space Pussy)是由開發商Wilhelm Clemm出品的一款2D卡通橫版動作遊戲,遊戲的風格與多數跑酷類遊戲類似,因為地球的爆炸而逃到外太空的喵咪,在一片充滿著巖漿的星球中一路奔跑過關,跳躍與障礙是遊戲的最重要元素,本作的特色在於喵咪需要把握跳躍的力度與起跳點才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的障礙
  • 在其它天體上回望地球是怎樣的感受?為什麼令人恐懼不安?
    在一次課堂上,畢達哥拉斯闡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觀點,認為地球是球形而非平板,他的同學站起來反駁道:如果地球是球形的,那麼另外一半的人豈不是頭朝下腳朝上,那麼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哪?NASA開展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一共六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在那裡留下了人類的足跡,這些太空人也是親眼從月球上回望地球的人。
  •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年暑期定檔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年暑期定檔這部電影講述了父親任大望一心想把喜好天文的兒子任小天培養成鋼琴演奏家的故事。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有著巨大的矛盾衝突,所以父子爭吵不斷。但令人稱奇的是,突然有一天,神秘外星人莫扎特意外出現,從此以後,小天在莫扎特的神助攻下,開啟了和父親「鬥智鬥勇」的生活。
  • 太空人人還飄在外太空,國家卻已經滅亡了,後來他怎麼回地球的?
    據了解,當初克裡卡列夫被正式送往外太空之前,他還是蘇聯的一位國民。不曾想,他人還飄在外太空,國家卻已經滅亡了,也是相當戲劇化的一件事情了。而對此,人們也是十分好奇,到底後來克裡卡列夫他是怎麼回到地球的?說起來,前後六次乘坐飛行器進入外太空的克裡卡列夫,實在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後來的他,也是順利加入俄羅斯,繼續從事著航天方面的事業。
  • 回望1990丨談性可恥?中國首次"性文明"調查:7成夫妻性生活不幸福
    「就這樣,四個月複述了十幾本書,硬是把帶有『濃重新疆味』的英語鍛造成了純正的美國口音!一個曾經對英語十分恐懼的大學生竟然成為了千萬人學習英語和改變人生的榜樣!」2007年8月21日,李陽這樣回憶道。圖/收到顏海霞的捐款後,當時亞組委集資部給予回信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曾給採訪他的記者講過這樣一個段子:兩個人走在街頭,無意中撞著了,劍拔弩張之際,其中一人說:「小子,今天不跟你吵,辦亞運會呢!」怒氣頓時煙消雲散。
  • 世界上最貴頭等艙,一次就需要22萬,網友:是要飛往外太空嗎?
    世界上最貴頭等艙,一次就需要22萬,網友:是要飛往外太空嗎? 當然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還是不值,畢竟只是一個很短的過程,但是對於有錢人來說,這在他們的資產裡根本不算什麼,自然就挑好的來了,這其實就是意義不同而已,當然反正最後到的地方其實還是一樣的,只是這個過程不大一樣而已
  • 航天史上最悲慘的事故,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太空人暴露在外太空
    今天我們就回望下前蘇聯聯盟11號機組人員的最後一次航行,他們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死於外太空真空的人類著陸艙計劃降落在哈薩克斯坦的一處沙漠中,所有人都熱切期盼著他們的歸來;但誰都沒想到這是三位太空人最後一次的飛行。
  • 上海首部記錄社區記憶的文字集發布 回望百年社區歷史
    ,在書的最後他寫道:「如果我們回望,留取樣本,是有意義的。」長寧區江蘇路街道歷時一年,採訪了社區內106位老人,在總時長180多個小時的對話中整理出27萬字口述資料,匯同500餘張歷史照片集結成冊,完成了對社區歷史跨越百年的回望。
  • 6500萬年前,「小行星」巨大撞擊,是否會把恐龍遺骸撞到外太空?
    一次,幾個好友聊天,聊著就聊到恐龍,有個朋友突然提到,那次撞擊,有沒有可能把恐龍的遺骸撞到外太空?滅絕恐龍的那次撞擊正好是60度,所以在這麼說來,如果在合適的位置,巨大的能量衝擊下,會把地表物質拋灑到外太空!據科學家估計,此次撞擊拋灑的地球物質達到幾十億噸!
  • 回望歷史展望發展 2020開明文化論壇在大同開幕
    回望歷史展望發展 2020開明文化論壇在大同開幕 2020-10-15 15:50:13 論壇主題是「回望:北魏文化與民族融合;展望:文化與城市轉型發展」。圖為會議現場。 李雪峰攝   中新網大同10月15日電 (李雪峰)由民進中央主辦的2020開明文化論壇15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開幕。來自全國各地文化、歷史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回望:北魏文化與民族融合;展望:文化與城市轉型發展」的主題進行研討交流,並提出意見建議。
  • 婚姻裡的深層次矛盾原來大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
    婚姻裡的深層次矛盾原來大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01婚姻是一個矛盾體,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慢慢積攢起來的那些深層次的矛盾,最後將婚姻變得面目全非,甚至分崩離析。生活中這樣的小事小情太多了。女人總是那麼感性,很多時候,她不是直接要求男人怎麼樣,而是善用暗示的方法,她希望男人可以主動一些,不需要自己張口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男人就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需求並加以回饋。而男人則理性得多,他們秉承的理念是: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儘管提出來,可以明說,暗示我是看不懂的,我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去猜,生活很複雜,簡單一點不好嗎?
  • 回望地月
    來源:環球時報7月27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地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