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90丨談性可恥?中國首次"性文明"調查:7成夫妻性生活不幸福

2020-12-06 灼見圓桌會

1990年,中國愈發開放。「瘋狂英語」風靡中國,超過8000萬人喊起了英語。首次性調查成功舉辦,人們不再羞於談「性」,這次調查被評價為「社會風氣走向開放的產物」。亞運會成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向世界展現了不一樣的中國。

視頻/《人聲鼎沸40年》:1990年,為英語瘋狂的他們看到更大的世界

文/趙周賢

1990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在今天回頭來看,這無疑是影響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之一。

圖/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正式掛牌,舉手致意者為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市長朱鎔基

浦東的開發開放,標誌著中國的騰飛。

但是,浦東開發開放的影響是漸進式的,當年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留下深深烙印,並直接產生心靈衝擊的,可是以下這幾件激情澎湃的事兒。

8000萬中國人學起了瘋狂英語

1990年4月30日上午,在北京太廟大殿前,面對近千名聽眾,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使用誇張的自創手勢,對著天空大吼,激情澎湃地將一種「英語快速突破法」現場傳授給大家。

這個年輕人名叫李陽,此次來京,是應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和北京青年報社的邀請,為「希望工程」最後一輪勸募做大型義講。在現場,李陽傳授給大家的這一套「英語快速突破法」,集「聽、說、讀、寫、譯」於一體,人稱「瘋狂英語」。

圖/李陽瘋狂英語的崛起,源於當時整個中國學習英語的熱潮

在變得「瘋狂」之前,李陽自稱從小比較害羞,語言能力比較弱,在蘭州大學讀一二年級時,甚至還多次補考過英語。為徹底改變這種失敗的英語學習窘況,他開始另闢蹊徑,從口語突破。

在無數個場合,李陽都表示,蘭州大學烈士亭是他當年突破英語和發明瘋狂英語的地方。

據稱,從1987年冬到1988年春,每天中午快速吃完飯,李陽就端著苦苦的咖啡,來到蘭州大學這個僻靜的地方,扯開嗓子,大喊兩三個小時英語。

「就這樣,四個月複述了十幾本書,硬是把帶有『濃重新疆味』的英語鍛造成了純正的美國口音!一個曾經對英語十分恐懼的大學生竟然成為了千萬人學習英語和改變人生的榜樣!」2007年8月21日,李陽這樣回憶道。

在紀錄片《瘋狂英語》裡,導演張元真實地記錄了李陽演講的一系列激動人心場面:在大慶鐵人紀念館對工人演講,在北京太廟和清華大學對著信徒說「學英語的目就是要『Make money(賺錢)』」,在長城上帶領解放軍大喊「The PLA is great!」,在JJ迪斯科廣場和大學生邊跳舞邊大喊英文……

圖/李陽瘋狂英語演講現場,可謂場場爆滿

1990年,李陽在日記中首次寫下了「讓三億中國人講一口流利英語」的大膽夢想。有人統計過,30多年來,李陽大大小小一共演講了1.3萬場,走遍了全國3000個縣市,聽眾學生超過了8000萬人次。

圖/演講時,李陽善於使用他獨一無二的手勢輔佐教學

對很多人來說,李陽和他的瘋狂英語甚至成為了記憶的一部分。80後網友麥子就認為,瘋狂英語對他「影響巨大」。從2016年4月15日開始,他自發創建了「李陽和他的瘋狂英語」網站,就如同網站的名字一樣,是為了「盡力呈現一個客觀的李陽和他的瘋狂英語」。

李陽說他的口號是熱愛丟臉,用熱愛丟臉的方式去大喊大叫。對於何為「瘋狂」,李陽有自己的解釋:百分之百的投入!忘我、忘物、忘時!排除一切雜念、克服膽怯、樹立信心!打破傳統、突破極限、淋漓盡致地挑戰自己的潛能。

圖/河南內黃縣,一位學生聽李陽演講,激動到哭泣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因出國潮,中國人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英語學習熱潮,而李陽則順應了當時社會上的各種英語學習需求,把英文教育和民族主義結合在一起,成功地把自己包裝成為中國學英語的偶像。與其說李陽是「3億人的英語教父」,毋寧說他更像是一個營銷高手、成功學導師。只是直到2011年家暴醜聞爆出,李陽才人設崩塌。

圖/2011年,李陽妻子kim爆料李陽對自己多次實施家暴

「性話題」不再難以啟齒

1990年8月6日,《瞭望》周刊(海外版)宣布,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性文明」調查在大陸獲得成功。

如此大規模的「性文明」調查,是由上海性社會學研究中心組織的。調查的內容主要是青少年的性生理髮育、性知識及其來源、性觀念、夫妻關係、計劃生育和性罪錯等。這項調查涉及的範圍包括黑龍江、遼寧、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河南、四川、新疆和寧夏等15個省市自治區,從1989年2月開始籌備,至1990年4月調查工作基本結束,用時一年零三個月。本次調查一共發出問卷21500份,回收20712份,此事後來在學術界被稱之為「中國兩萬例『性文明』調查」。

圖/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性文明」調查工作會議現場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陸青少年生理的早熟已十分明顯,男性14歲以下出現首次遺精約佔54.2%,女性14歲以下初潮的達91.5%;調查對城鄉夫妻抽樣8000例,僅有23%的夫妻對性生活不滿意,但進一步的調查分析發現,實際上有60%-70%的夫妻對性生活的過程和感受不盡如意。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的金賽教授曾用了10年的時間,完成了17000例性調查,報告發表之後,立即轟動了全世界,這就是人類性學史上著名的《金賽報告》。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為什麼要在中國大陸進行這一項史無前例的調查?對此,作為調查執行的主導者,時任上海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的劉達臨認為,這和當時中國社會「大氣候」的變化是分不開的。

圖/美國著名性學專家「阿爾弗雷德·C.金賽」發表《金賽性學報告》,向世人第一次揭示了男性性行為與女性性行為實況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大刀闊斧地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西方文化和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廣泛交流,使人耳目一新,思想、觀念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加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產生了許多新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從傳統思想的禁錮中,從『不食人間煙火』的幻影裡解脫出來,開始正視現實,追求並創造現實的生活幸福。真正的愛情,美滿的婚姻,健康和諧的性生活,逐漸成為社會生活樂章中的一支重要旋律。青年人嚮往它,中、老年人也嚮往它,性神秘的帷幕逐漸被拉開了,『談性色變』的現象逐漸地消除了」。兼任上海性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的劉達臨如此解釋。

圖/劉達臨是中華性文化博物館館長,曾舉辦第一個向社會公開的性學系列講座

「這就是前所未有的全國規模的性調查,這是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下社會風氣走向開放的一個產物。」1990年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這麼寫道,而且還將中國這個兩萬例「性文明」調查稱為「中國的金賽調查」——自此以後,《時代》周刊的這個提法也被國內外學界廣泛採用。而劉達臨教授也因此被《時代》周刊評價為「引導中國進入幸福的21世紀的六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亞運來了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我們亞洲,樹都根連根;我們亞洲,雲也手握手!……」

28年過去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這一首宣傳曲《亞洲雄風》,旋律響起,依然令人情緒激昂,成為許多中國人永遠都抹不去的記憶。

圖/第11屆亞運會會徽圖案包括亞奧理事會會徽中的太陽和雄偉的長城組成的「A」字;吉祥物是大熊貓盼盼

上個世紀80年代,為順利舉辦亞運會,舉國上下同心,出錢出力。1987年,江蘇鹽城建湖縣的五年級小學生顏海霞在《中國少年報》上看到一則為亞運捐款的倡議書,於是將剛剛拿到的1塊6毛錢壓歲錢捐獻了出來,時年12歲的顏海霞就這樣成了第一個為北京亞運會捐款的人。從1987年到1990年,北京亞組委集資部收到全國捐款共計2.7億元,捐款人次近2億。「今天你捐了沒有」在那個年代一度成為流行語。

圖/收到顏海霞的捐款後,當時亞組委集資部給予回信

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曾給採訪他的記者講過這樣一個段子:兩個人走在街頭,無意中撞著了,劍拔弩張之際,其中一人說:「小子,今天不跟你吵,辦亞運會呢!」怒氣頓時煙消雲散。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共6578人參加了這一屆體育盛會。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時隔12年後,中國臺北也作為中國一個地區的代表隊重返了亞運大家庭。

圖/第11屆北京亞運會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隆重開幕

來自海南的女子舉重運動員邢芬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摘得了北京亞運會上首金,並開啟了一個女子舉重的「邢芬時代」。

時至今日,定居在深圳的邢芬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比賽的那一幕。

9月23日,她和教練早早就趕到了體育館熱身。正式比賽開始後,臺下有幾千名觀眾都在呼喊她的名字,邊上還有好幾百名記者。在此之前,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面,有點暈。「當時腦子裡基本就是空白的,只知道完全按教練的指示去做,熱身,抓握,上拉……」邢芬說。

抓舉第一把就舉起了65公斤,一下子就甩開了其他選手;抓舉第二把70公斤,她失敗了,一旁的教練趕緊給她減壓:「你領先優勢很大,即便第三把失敗也無所謂。」最後邢芬在44公斤級的舉重項目上,以超過第二名20公斤的總成績為中國隊獲得北京亞運會首金。

圖/舉重運動員邢芬摘得北京亞運會首金,但輝煌過後邢芬曾因服用興奮劑遭禁賽兩年

從北京亞運會這驚人一舉之後,這個來自海南瓊山大致坡鎮磊連村的邢家「黑三妹」一下子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明星,各種榮譽和獎勵紛至沓來,她體會到了一夜成名快感。「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從小練體育,一直都很苦。當時國家獎勵給亞運冠軍6000元,對我來說可真是天文數字了!」邢芬說。

北京亞運會上的另一位名人,就是上海的遊泳運動員沈堅強。他獲得了50米自由式、100米自由式、100米蝶泳、4×100米自由式接力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5枚金牌,成為了第11屆亞運會上拿獎牌最多的運動員。他不僅徵服了中國,還徵服了亞洲,成為民族英雄。

圖/上海遊泳運動員沈堅強以5枚金牌的成績成為北京亞運會上奪得最多金牌的選手,名正言順的當選為第11屆亞運會最佳運動員

北京亞運會是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第一次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是中國對外開放、北京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時間點。「當時,歐美主流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多數都是負面的。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遭到空前挑戰。」曾經擔任國家體委國際司一處處長的張清說,中國就是以舉辦亞運會為契機打開局面,改善周邊環境。

也正是趁著北京亞運會的這股熱乎勁兒,中央拍板當年即刻啟動申奧,亞運會結束之後,亞組委直接轉變為申奧團隊,目標直指2000年奧運會,只可惜最後在1993年抱憾蒙特卡洛。

而在北京亞運會後相當長的時間裡,亞運村成為了首都最具代表性的高檔住宅區,原來的運動員公寓——匯園公寓成了全國最值錢的公寓。外國人和明星成為了亞運村的首批業主,歌手劉歡、毛阿敏都在此買了房。如果說,亞運會是中國崛起獲得世界認同的一次盛會,那麼,亞運村則是中國人富起來尋求歸屬感的一個標籤。

圖/近三十年過去了,亞運村早已告別了當年的光環

百度獨家策劃改革開放紀錄片《人聲鼎沸40年》。欲知風雲變遷,敬請關注灼見圓桌會。

《人聲鼎沸40年》往期回顧:

回望1989|25歲天才詩人臥軌自殺 美國人慷慨解囊救了無數中國孩子

回望1988|這部電影成就一位影帝一位影后和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回望1987|一頓飯頂1/2月薪 這餐廳曾經連幹部都吃不起 如今爛大街

回望1986| 這部神劇畫風簡陋卻爆紅,30多年重播3000次成"回憶殺"

回望1985|省委書記5次檢討假藥案卻難逃處分 鄧小平鐵腕裁軍100萬

回望1984| 港臺藝人首登春晚因這首歌一夜爆紅 回香港被歌迷拋棄

回望1983| 首屆春晚真厲害,廣電部長當場下令解禁「黃色歌曲」

回望1982| 那年"超生可恥",有人帶頭結紮得錦旗,有人被強制避孕

回望1981| 從丟人到萬人羨慕,冒著抄家、坐牢風險的個體戶先富了

回望1980| 新中國銀幕第一吻:有人無法接受,有人"看一遍不過癮"

相關焦點

  • 沒有性生活的婚姻,註定不幸福?家庭的幸福指數用什麼衡量?
    年輕人的婚姻,如果沒有了性,不論是哪一方原因,意外的還是生理的,因為沒有孩子的拖累,家庭責任的掣肘,加之還有大把的光陰可以追求,多數往往是過不下去,大家一拍兩散,分道揚鑣,各奔東西。然後為了社會的穩定,為了繁衍的後代能順利成長,後代的成長是要有成年人照顧的,所以規定,誰生的娃娃誰負責照顧長大成人,於是有了家庭,因為有了家庭,為了家庭能夠延續一生,於是有了感情,或者叫愛情,因為兩個人有感情才能不離不棄,家庭才能穩定,社會也因此而穩定了。現在的婚前戀愛就是試試雙方能不能過到一起,過不到一起的就不要結婚了,因為有了孩子再離婚,畢竟是個問題!
  • 幸福婚姻的三要素:愛、性和物質
    因而,一段幸福的婚姻,就必然離不開三個非常關鍵的要素:愛、性以及物質。 無性婚姻也漸漸從一個小眾變成了一個大眾關注的問題,多少夫妻在婚姻生活中,對於男女之間的性生活是得不到滿足的。多少人因為婚姻中得不到和諧的性生活而導致出軌、離婚。 而在婚姻中,最重要的就是滿足感,缺乏滿足感的婚姻,是無法感受到明確的幸福的。而對於性生活的需求,本身就是人基本的欲望之一。
  • 與多少歲的女人過性生活最好?
    ,性渴望也開始甦醒。據美國《時代周刊》報導,在7月的《性格與個人差異》雜誌上,德克薩斯州立大學4位心理學家聯合發表研究稱,三四十歲時,女人的性慾和性感受都 會達到最高峰,性幻想更激烈、頻繁,性生活次數也明顯增加。「在美國,三四十歲的女性應是性慾最高的人了。」研究第一作者、心理學教授大衛·布斯說。在研究中,布斯等人訪談了827位女性,每個受訪者需要完成一份性生活習慣調查表。
  • 《性福中國藍皮書》發布 僅有3成職場男女對性生活非常滿意
    原標題:調查顯示僅有37%的職場男女對性生活非常滿意  據新華社10月26日消息 我國第一部以關愛職場人兩性生活為核心的調查報告——《性福中國藍皮書》26日發布。藍皮書顯示,僅有37%的職場男女對目前性生活非常滿意,超過半數的人僅處於基本滿意的狀態。藍皮書數據源於年初啟動的「性福大調查」,參與人數達10520人。
  • 這些疾病可以通過夫妻性生活發現,你知道嗎?
    和諧、幸福、規律的性生活有益健康,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能緩解壓力。人們甚至還可以通過性生活中的一些伴隨症狀,及早發現身體的疾病。同房出血這常是宮頸炎、宮頸癌等宮頸病變的信號。即使血量非常少,也不能麻痺大意,應儘早去醫院檢查。因為這可能是疾病中後期的表現。
  • 性生活能傳播哪些病?醫生坦言:常見的有5種,思想開放的要當心
    杜*斯曾發起一項關於對待性的態度和性行為的調查,一共有41個國家,超35萬人(其中中國人數佔108720人,男性為87304人,女性為21416人)參與,結果顯示:中國人的平均性伴侶數最多,為19.3人,高出全球平均數(10.5人)不少。
  • 性生活越來越少,性病卻越來越多!原因竟是因為它,擴散現在知道還不...
    這些年輕人,不僅沒有另一半,甚至完全沒有性生活。當代年輕人的性生活越來越少!2013年,一份英國倫敦大學《全國性態度與生活習慣調查報告》指出,16至44歲的英國人平均每月性行為不到5次。而在僅僅3年前,男性每月有6.2次性行為,女性6.3次。
  • 性生活的頻率,折射出夫妻感情的深厚,你們感情恩愛嗎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是兩性感情裡關係最古老的迷思之一,但幸好這不是真的。女人很敏感,也很感性,她們對男人喜歡的標準顯得更為複雜。她們牴觸機械程序式、目的性的行為,她們討厭枯燥乏味無聊的事情,而更喜歡新鮮刺激獨特的男人。而關於「兩性感情」的誤區就是:男人只想要性,女人只想要愛。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 夫妻和諧的性生活有什麼好處?8大好處不請自來,早知早受益
    最近幾年離婚的人越來越多,離婚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性生活不和諧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性生活和諧可以增進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助於身體健康,對於生活也有很大的好處。男女和諧性生活有什麼好處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夫妻和諧的性生活有什麼好處?
  • 夫妻多久一次比較好?根據專家的說法,平均每周一次就足夠了
    當談論到性時,人們傾向於以不同的方式調整自己的數字,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大相逕庭。科學家最近的一次調查發現,各個年齡段的夫妻,每年性生活的次數不盡相同這是符合一般直覺的,但接下來的結論就有些顛覆了,那就是,科學家們又考察了性生活頻率與夫妻幸福的關係,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發現:每周至少做愛一次的夫妻比低於這個頻率的夫妻更快樂。
  • 女人別害羞,看看規律性生活對自己的8大益處
    《性福中國藍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僅有37%的男女性認為目前的性生活非常滿意,而51%的人處於基本滿意狀態,8%的人認為只是例行公事,4%的人認為是無欲無求。規律性生活,可能會給女性帶來改變1、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諧的夫妻生活令人愉悅,這是因為性生活會促進身體釋放多巴胺(一種與大腦中的獎勵中心相關的神經遞質)以及催產素(一種與社交結合和依戀相關的神經肽),使人擁有更積極的情緒,並且可以至少持續24小時。
  • 為什麼年輕人的性生活越來越少了?
    而且他們年齡稍長後,性生活的頻率也少於前一代人:從1990年代到2014年,成年人每年平均性行為次數從62次下降到了54次。2013年,英國一份《全國性態度與生活習慣調查報告》指出,16至44歲的英國人平均每月性行為不到5次。而在僅僅3年前,男性每月有6.2次性行為,女性6.3次。在2014 年,澳大利亞全國性生活調查表明,異性戀每周平均有1.4次性行為,低於10年前的 1.8 次。
  • 夫妻性生活不和就能離婚?這可不一定
    性生活是夫妻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越來越多人因性生活不和提出離婚,而不像以前只是憋在心裡,這是一種社會的進步,相比之下,「同床異夢」更可怕。雖然,夫妻性生活不和諧不是婚姻法中明確列明的準予離婚的情形,但夫妻性生活是對夫妻感情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所以能不能以夫妻性生活不和諧而提起離婚也是要個案分析的。
  • 中年女人的坦言:無性婚姻五年的我,不介意婚外發生感情和性
    文:鄭少淵 願我的文字能溫暖你~-01-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組調查數據,讓我大吃一驚: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曾表示,經調查,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而經歷著無性婚姻的中年夫妻更是越來越多,據統計,超過四分之一的夫妻正在經歷著無性婚姻。這已然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了。因為國人性格內斂的原因,性一直屬于禁忌話題,有些夫妻之間甚至都羞於開口。所以國人婚後的性生活是否和諧,一直都屬於未知領域。但如今隨著人們觀念的開放,對性已經不像以往那樣畏之如虎了。
  • 調查稱過半夫妻會因家髒亂吵架 成離婚原因之一
    過半夫妻會因家裡髒亂吵架  廣州日報大洋網與廣州市婦聯聯合推出「家居環境與幸福指數」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  據調查,89.5%的人認為改善家居環境可以提高家庭幸福指數,84.6%的人看到家裡髒亂心情會變差,53.8%的人會因為家裡髒亂而跟配偶吵架
  • 性調查發現之最 人類"性生活"吉尼斯記錄(圖)
    當然,許多專家學者承認,在中國涉及性姿勢描述的性書可能出現得更早。  談到出於科學目的而對人類性交進行觀察,通常是與當代性學權威、美國著名性學家馬斯特斯和詹森的名字連在一起。而他們並不是對人們的性行為進行科學研究的第一人。其實,在此之前美國性學家金賽就開始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性行為,並成為現代性學的先驅者。
  • 性生活時硬不起來,咋回事?
    網友提問:丁丁有要硬卻硬不了,想要性生活卻硬不起來。請問是什麼原因呢?要聊「硬不起來」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你是否患有器質性性功能障礙,是否存在酗酒、濫用藥物及成癮物質等習慣。二、缺乏情感溝通有些夫妻不善於感情表達,特別是性生活過程中雙方缺少交流和正面的反饋,性行為變成一種操作和程序,就容易抑制性反應和性快感。
  • 「性治療師」在中國悄然興起!5分鐘看懂這個神秘的新職業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內景普及性知識,教他們性生活對性的無知和錯誤觀念,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中國家庭裡,這個問題十分普遍。南京大學鼓樓醫院男科護士鄭敏最近就遇到這樣一個案例:張先生夫妻雙方都是大學老師,他因為性生活問題來男科就診。張先生說,自己在進行性生活時很緊張,每次都希望給妻子帶來性福,可越想越難圓房。
  • 沒有夫妻生活,婚姻能長久嗎?這3位已婚男女說出了大實話
    社會學家給它下的定義是: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據說,目前超過一半以上的夫妻正經歷著無性婚姻。沒有夫妻生活,婚姻能長久嗎?我採訪了3位已婚女人,聽聽他們怎麼說。在我看來,如果男人不碰你,就說明不愛你。婚姻生活其實是很平淡的,像一杯白開水,夫妻生活相當於給這杯白開水加了一點甜味,給婚姻加了一點激情。深愛的男女才會做這件事,沒有愛的性是可恥的,沒有性的愛是荒謬的。
  • 夫妻一夜性生活幾次比較好?把握不住,這幾個危害隨之而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對性生活的看法總是有兩種,一種是對性生活非常推崇,甚至恨不得一夜七次郎。另一種就是對性生活沒有心情,認為過夫妻生活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想要夫妻之間的感情和諧,主要做到的就是夫妻之間的夫妻生活和睦,因為好的夫妻生活能夠增強彼此之間的感情,所以說當男女雙方都出現生理需求的時候要學會溝通,千萬不能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