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5T241 電晶體之-BJT、FET、CMOS、HBT、HEMT

2021-01-19 光通信女人



接著昨天,提到咱們光模塊中電晶片的材料與特性,Si、GeSi、GaAs,今天區分一下結構設計與特性。


咱們的雷射器Driver、探測器後面的TIA、CDR,以及數位訊號處理的DSP等等,無非內部都是一些電晶體組成。


咱們常用的有場效應電晶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是一種單極型電晶體。利用的一個PN結完成功能


另一種常用的電晶體是雙極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利用兩個PN結完成功能。


Y2T150  FET、 MOSFET、 MESFET、 MODFET




單極型的電晶體,優點是尺寸小、輸入阻抗大,功耗低(CMOS是兩個單極型電晶體的組合,功耗很低),非常適合DSP、MCU等數位訊號處理晶片。


雙極型電晶體,優點是頻率高,驅動能力大,噪聲低。非常適合雷射驅動,放大器等模擬晶片。



在同一片晶圓內,一部分做CMOS結構,另一部分做FJT的結構,那就是咱們俗稱的BiCMOS工藝。




單極型的器件,也可以繼續提升自己的性能,比如把同質結改為異質結,可以大大的提高電子遷移率,那就是常說的HEMT。異質結的材料,以用GaAs為多。


異質結比同志結,有更好的電子遷移率,也就是能有更高頻率和更低噪聲。


同樣,雙極型器件,也可以繼續提升自己的性能,同樣抱有大的驅動能力,同時通過使用異質結的方式來提高頻率和降低噪聲。



另外,單極型的FET,結構如下圖所示,電子移動的方向是平行於wafer表面的,也叫做平面器件。


雙極型的BJT,下圖右,電子移動的方向是垂直於wafer表面的,也叫做體結構,或者叫垂直器件。


器件的結構與總的尺寸相關,也就是與成本有關。




咱常聽到的,晶片廠說,我們用GeSi工藝,所以貴。


這裡頭,一方面用了雙極型結構設計,有更好的模擬特性,本身貴一些。另一方面,是用了GeSi,和Si形成異質結,進一步提高模擬性能(更高頻、更低噪),成本也進一步提高。


而用GaAs的貴,是因為GaAs的片子很小,做一次出不來幾顆晶片。GaAs的wafer尺寸和Si基的wafer尺寸(FET、BJT都可以用si做),相當於南方喝早茶的碟子,對比北方的大鍋蓋。


良率不同,導致GaAs的成本超高。


相關焦點

  • 對電晶體變革長達十年的追求!
    根據摩爾定律(Moore's law),電晶體在過去50年裡一直在小型化。摩爾定律觀察到,一塊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而成本則會減半,但現在已經到了不能再進一步擴大電晶體的地步。這是一個fc - fet示意圖,其中與cmos兼容的鐵電HZO層是柵極堆棧的一部分,用於實現柵極堆棧中的負電容和亞60 mV/dec電晶體原理。圖片:Peide D. Ye從一開始,Alam就對NC-FETs的概念產生了興趣,這不僅是因為它解決了為半導體行業尋找一種新的電子開關這一迫切的問題,還因為它是一種廣泛的相變器件的概念框架,這些器件統稱為「Landau開關「。
  • fet 文章 - fet _電子產品世界
    fet 文章
  • fet 文章 - fet_電子產品世界
    fet 文章
  • 統治半導體行業半個世紀的CMOS,要被新的電晶體替代?
    根據SFN的說法,同傳統的CMOS電晶體比較起來,Bizen採用雙極-齊納二極體的方式能大大減少工藝層,從而將交付時間從15周縮短到3周,有望撼動CMOS的地位。最近,該設計已獲得英國政府的170萬英鎊(約1522萬人民幣)的資助,這筆來自URKI工業戰略挑戰基金的捐贈,將助力Bizen電晶體技術進一步發展。這項有潛力將CMOS載入歷史的電晶體技術究竟有什麼不同?
  • 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基礎知識解析
    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簡稱場效應管。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也稱為單極型電晶體。它屬於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場效應電晶體可分為結場效應電晶體和MOS場效應電晶體,而MOS場效應電晶體又分為N溝耗盡型和增強型;P溝耗盡型和增強型四大類。主要參數IDSS—飽和漏源電流。是指結型或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中,柵極電壓UGS=0時的漏源電流。Up—夾斷電壓。
  • 《III族氮化物基射頻HEMT、HBT與濾波器》研究報告
    他介紹說,III族氮化物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強、二維電子氣遷移率高、高聲速等優點,是研製高性能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異質結雙極電晶體(HBT)和高頻濾波器等射頻器件的理想材料。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 cmos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帶隙是導帶的最低點和價帶的最高點的能量之差。   cmos帶隙基準源設計電路   為了得到較低的輸出電壓,在兩個電晶體支路上分別並聯一個電阻,根據此原理,設計電路圖[3]如圖2所示。
  • 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兼具低RDS(on)值與大安全工作區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推出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系列。這個全新產品系列兼具溝槽型功率場效應管的低導通電阻(RDS(on))與平面MOSFET的大安全工作區。
  • 學好嵌入式系統電路入門之——二極體/電晶體/FET
    (為避免與下文中的FET產生混淆,也可稱之為雙極型電晶體)是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相互疊加,呈三明治夾層構造的元件。     圖5NPN電晶體概要圖  以NPN型電晶體(圖5)為例,我們來看一下工作原理
  • cmos和ccd的區別 cmos和ccd如何區分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縮寫,指的是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用的一種技術或用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而常見的感光元件還有CCD,cmos和ccd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FinFet之後,電晶體走向何方?
    其內容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經常被引用的「18個月」,是由英特爾執行長大衛·豪斯(David House)提出:預計18個月會將晶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電晶體使其更快),是一種以倍數增長的觀測。
  • 電子菜鳥入門電路基礎概念:TTL與CMOS電平 / OC門
    TTL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175.htmTTL集成電路的主要型式為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門(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gate),TTL大部分都採用5V電源。
  • n溝道FET電晶體箝位原理圖
    打開APP n溝道FET電晶體箝位原理圖 佚名 發表於 2009-07-18 17:44:46 開關本身由一對n溝道電晶體組成。圖2. n溝道FET電晶體箝位原理圖由於體二極體的影響,n溝道FET只能通過約0.7V以內的柵極電壓。
  • 在高頻降壓轉換器的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eGaN FET)
    死區時間所帶來的影響在降壓轉換器當上方及下方器件同時處於斷開狀態時(死區時間),能源將從輸出電感器以反方向流過下方的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從圖1降壓轉換器的典型開關波形圖可以看到體二極體在死區時間的反嚮導通時段。
  • cmos傳輸門如何傳輸(cmos傳輸門工作原理及作用_真值表)
    打開APP cmos傳輸門如何傳輸(cmos傳輸門工作原理及作用_真值表) 發表於 2018-04-08 14:06:45
  • FinFET逐漸失效不可避免,英特爾研發全新設計的電晶體GAA-FET
    隨著製程工藝的升級,電晶體的製作也面臨著困難,英特爾最早在22nm節點上首發了FinFET工藝,當時叫做3D電晶體,就是將原本平面的電晶體變成立體的FinFET電晶體,提高了性能,降低了功耗。 FinFET電晶體隨後也成為全球主要晶圓廠的選擇,一直用到現在的7nm及5nm工藝。 隨著製程技術的升級,晶片的電晶體製作也面臨著瓶頸。
  • x和y的倒數差為1/3,求7y+16xy-7x有關代數式的值
    換元法:∵1/x-1/y=1/3∴(y-x)/xy=1/3,設y-x=t,xy=3t,t≠0,則:(7y+16xy-7x)/(5y-5x-21xy)=[7(y-x)+48t]/[5(y-x)-63t]=(7t+48t)/(5t-63t)=(7+48)/(5-63)=-55/58。
  • 臺積電2024年量產突破性的2nm MBCFET電晶體
    通俗地講,「節點」指的是電晶體「鰭」的尺寸測量。當今的處理器由數十億個這樣的鰭組成,這些鰭使計算能夠達到無與倫比的複雜性,降低成本和性能。與「 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相反,該術語用來描述由臺積電和韓國Chaebol三星電子的三星代工部門製造的產品上的電晶體設計,而臺積電的2nm工藝將採用差分電晶體設計。
  • 亞利桑那州大學與德州大學成功開發CMOS柔性電晶體
    "CMOS柔性電晶體的開發是一個重大的進展,"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研究中心Bruce Gnade博士說到"這代表著朝向開創更高階柔性電子電路系統的第一步,就如同當年的邏輯和記憶體。  這個研究及開發項目的重點是結合N型非晶矽及P型有機矽矽這兩種類型的薄膜電晶體(TFTs),在高溫聚酯薄膜,也就是柔性PEN (polyethylene napthalate) 上製作CMOS邏輯閘門. 在NMOS及 PMOS電晶體間的電偶實現大幅度降低柔性電路的功率消耗。
  • 基於G-FET的生物傳感器,用於選擇性鑑定致命菌株
    公元前的研究人員,與來自波士頓大學的同事合作,開發了一種傳感器,稱為石墨烯場效應電晶體(G-FET)之前,可以克服的關鍵缺陷檢測的努力,因為它是一個高度可伸縮的平臺,僱傭了肽,鏈相關的多個胺基酸,便宜和易於使用的化學藥劑,根據作者和BC化學教授健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