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眾多網際網路觀點人士、自媒體都曾製作發布過針對90後的人群分析報告,他們對90後群體的共同描述是「沒有吃苦耐力、缺乏觀察實踐精神」,但就在此時,2014年11月,記者從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刷出一條新聞:廣州一名90後在職研究生小文,為了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竟然自費甚至貸款前往臺灣,用自己沿途遊歷的親身感受,調查了臺灣網際網路的實際情況。
當90後女生小文完成十多天考察回到國內,立即在同學、朋友圈中成了大家身邊的「熱門新聞人物」。
電子商務專業的研究生小文,今年11月初給自己定下的畢業設計選題是《兩岸網際網路發展情況調查報告》。為了儘量有深度、有價值的完成這個選題,也為了實現「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求學夢想,小文毅然趁著旅遊淡季踏上了獨自前往臺灣的行程。
為做好畢業論文前往臺灣考察網際網路的90後女生小文(點擊放大/下同)
經過十多天實地調查,目前小文已經完成調查、平安回到了學校。
記者幾經周折,從小文同學的手機上看到了這名女生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14條「行程記錄」。
從臺北到彰化,10多天時間、短短100餘公裡的行程,這名女生至少了解體驗了20家運營商店鋪、電子賣場、網吧,並通過與人搭訕交友、自己生活體驗,對當地網際網路的基礎情況、生活實用、企業競爭等信息,通過親身感受獲得了第一手資料。
小文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行程記錄」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通過實際考察、親身生活感悟,小文對臺灣網際網路並非持讚譽態度,而是有自己的觀點。
小文認為臺灣網際網路「淪為流行的領地」,本土缺乏網際網路產業巨頭、人才外流,從研發、創業氛圍來看,發展前景不如大陸,但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再一次拉近了兩岸距離。
阿文的考察感悟:臺灣網際網路研發、創業不如大陸
記者通過電話與小文做了簡單溝通,但她並不願出面接受採訪。雖然只是簡單的溝通了解,但這個女孩已經顛覆了記者對「90後」的一慣看法。
也許由於成長磨練的不同,90後的確缺乏吃苦耐力,但在行動決定、自身觀點上,這名女生已經令前輩們汗顏了。
本月,在內地人氣極高的網際網路脫口秀節目《曉松奇談》中,高曉松也用數十年的親身體驗,講述了臺灣近年來安逸的生活現狀、近乎停滯的發展速度,與這名90後女生的考察結果相當一致。
一直以來,由於慣性思維、兩岸隔閡,導致前不久還發生過數名臺灣「專家」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評論大陸人民「吃不起方便麵茶葉蛋、用不起電腦」等笑話,讓國內網際網路立即炸開了鍋一般的全民調侃對岸「專家」。
這名90後女生此次通過實際考察發現「臺灣發展前景不如大陸」,尚不知對岸會怎樣的評議,但網際網路的發展、自由行的開通,的確大大拉近了兩岸民眾的距離,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共有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