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名大四學生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2021-01-11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灣一名大四學生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中研院「林志民(中)、臺大化學系學生趙彣(左)、張俊宏(右)等人合作的研究論文登上《科學》期刊。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近期將刊登一篇論文,其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化學系大四學生趙彣,這也是臺灣首次有90後大學生的論文登上《科學》。

  臺灣一年難超過十篇論文可登《科學》,學者表示,別說碩博士生,連「中研院」的研究員也不見得能達到,非常不容易。

  該論文研究大氣中的活潑分子「克裡奇中間體」和水分子的反應速度有多快,是由「中研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研究員林志民和其率領的團隊發表。

  據悉,趙彣當年大學學測成績僅60級分(滿級分75),並無特別出色,林志民不禁感嘆,現在大家太注重升學表現,如果只看成績,可能就埋沒這麼優秀的人才了。

  對於論文登《科學》,趙彣受訪時倒相當淡定,他說,能上《科學》是因為老師厲害,還有團隊成員的合作貢獻,自己沒什麼感覺。

  趙彣出身花蓮,父親從事自由職業、母親在公司擔任一般職員,對他的成績要求僅是「高中別紅字、大學要過」,他平時在家沒事,以拆修自行車或其他家電為樂。

  趙彣高中念花蓮中學數理班,當時最擅長科目雖是數學,但分組時同學都搶著選生物、物理,他就有點賭氣地選了沒人選的化學,並從此喜歡上化學。

  到臺北念書後,因為人生地不熟,趙彣每天上網,直到大二下進入林志民的實驗室後,才終於找到好玩的事情。

  雖趙彣謙稱,自己除數理以外的科目表現都普通,但他高中參加化學奧林匹克培訓營時,拿到排名前二分之一的好成績,直接獲得臺灣大學化學系面試資格,並順利入學。

  今年畢業後他想先考研究所,希望可以繼續待在林志民的實驗室做研究。不過網友建議趙彣「別念研究所了,《科學》夠你博士班畢業了」、「什麼博班畢業,這找教職都沒問題了好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溫大一大四學生的論文登上世界頂級學術期刊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通訊員 章瑚 實習編輯 周沈君)在眾多師生的熱烈掌聲之中,溫州大學大四學生龔玲豔接過了聘書,正式成為溫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留學生的學術指導師,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她將負責解答和指導留學生在機電工程專業上的相關學術問題。  「從現在起,她可以去接受這些榮譽了。」
  • 美權威學術期刊質疑臺灣一教授論文造假(圖)
    美權威學術期刊質疑臺灣一教授論文造假(圖) 2006年12月21日 16:3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劉若川研究員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在線發表
    該雜誌是國際數學界最權威的期刊之一,與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被認為是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 p進霍奇理論是當前國際算術幾何研究的一個熱點,許多重大問題的解決,例如Wiles對費馬大定理的證明,p進霍奇理論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臺「清華大學」化學研究 獲國際頂尖期刊肯定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江昀緯團隊驗證納米空間可助探究蛋白質與表面水分子互動,獲國際頂尖期刊肯定。「清大」今天表示,這個跨領域研究並非跨團隊或國際合作,相當難得。
  • 紹興博士茶葉氣象論文首次被國際頂尖期刊錄用
    日前,由新昌縣氣象局婁偉平博士撰寫的論文《1972~2013年氣候變化對龍井43茶樹經濟產出的影響》被《國際生物氣象學雜誌》錄用,並將於近期在雜誌網站在線刊出。據悉,這是紹興市首次登上這一世界級權威雜誌的科研成果。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2018-11-02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大面積單晶技術大突破,臺積電與交大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在科技部「尖端晶體材料開發及製作計劃」長期支持下,國立交通大學(交大)的研究團隊與臺灣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合作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共同進行單原子層氮化硼的合成技術上有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大面積晶片尺寸的單晶氮化硼之增長技術,未來將有機會應用在先進邏輯製程技術,傑出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榮登於全球頂尖學術期刊
  • 深外校友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鄭景旭也正發力於電池技術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日前,以鄭景旭為第一作者的論文《Reversible epitaxial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in battery anodes》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上發表。
  • 西安交通大學郗平副教授論文由國際頂尖數學期刊《Inventiones...
    西安交通大學郗平副教授論文由國際頂尖數學期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在線發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郗平副教授的論文「When Kloosterman sums meet Hecke eigenvalues」已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數學期刊
  • 蔡英文論文門真相?為「登大位」2007年狂補300頁
    原標題:蔡英文論文門真相?為"登大位",2007年狂補300頁彭文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6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系列爭議,臺媒體人彭文正多次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他5日更指出,「論文門」的真相就是蔡英文當年連申請博士入學都沒過,而她當時只寫了論文前3章;2007年起蔡英文發現自己可能要「登大位」了,就開始補論文剩下的300多頁。」
  • 盤點| 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圈都發表了哪些文章?
    Nature、Science、Cell、PNAS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頂尖期刊,其上的文章是各個學科研究前沿的風向標。隨著我國核能研究能力及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內學者逐漸開始在這些頂級期刊上嶄露頭角。 應讀者要求,小編嘗試整理了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能領域發表的研究型論文。鑑於小編水平有限,如有遺漏,歡迎大家指出。
  • 遼寧"硬核"女教師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
    近期,瀋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呂逍課題組與格裡菲斯大學教授姚向東合作以&34;為題在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論文。《Advanced Materials》期刊是材料與化學領域的頂尖期刊,在國際材料科學界享有盛名。
  • 復旦大學唐世平教授在國際關係頂尖期刊Security Studies發表論文
  • 頂尖論文為何不會選擇投中文期刊?不僅顯得不專業而且會被埋沒!
    ,那麼就需要像歐美高校一樣,對來自全世界最頂尖的學生具有吸引力,而不是簡單的考各種的「超國民待遇」來吸引素質低,基礎差的亞非拉留學生。由於政策出臺後,很多網友拍手叫好,更有很多激進的網友希望頂尖論文完全中文化,把這些論文投稿至國內的頂尖期刊上,然而在目前國內的現狀下,想做到這點卻很難!國內期刊主編說了算想要把頂尖的論文發表在國內的頂尖科技期刊上,那麼首先就需要建立嚴格的審稿人制度,特別是同行專家的審稿,只要這樣才能準確地判斷一篇頂尖科研論文的價值。
  • 華南理工大學2名研究生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鍾裕與謝嘉睿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the ecosystem in early-relap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與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的顯著差異。
  • 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細胞研究》編輯部負責人表示,這表明該期刊作為中國本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頂尖學術期刊,成功躋身國際頂尖學術出版陣營,為提升中國學術期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中國科學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進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
  • 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舉辦
    【MBA中國網訊】導讀2019年4月6日-7日,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辦,會議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營銷學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ofMarketing(以下簡稱JM)聯合主辦,《營銷科學學報》、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清華管理評論》共同承辦
  •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鄭景旭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化學家約翰·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40多年來,科學家對電池技術研究不輟,產品不斷升級迭代。在新能源儲存方面,可充電的金屬負極電池是一個嶄新的發展方向。
  • 核心期刊登「拍馬屁論文」 中科院:停刊整頓
    (原標題:核心期刊登「拍馬屁論文」 中科院:停刊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