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一名大四學生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原標題:臺灣一名大四學生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中研院「林志民(中)、臺大化學系學生趙彣(左)、張俊宏(右)等人合作的研究論文登上《科學》期刊。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近期將刊登一篇論文,其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化學系大四學生趙彣,這也是臺灣首次有90後大學生的論文登上《科學》。 臺灣一年難超過十篇論文可登《科學》,學者表示,別說碩博士生,連「中研院」的研究員也不見得能達到,非常不容易。
-
化學化工學院碩士生在化學領域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志》發表研究...
日前,化學化工學院2016級碩士生黃金晶的研究論文「Microporous 3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Xylene Isomers and Ethylbenzene.」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
深外校友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鄭景旭也正發力於電池技術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日前,以鄭景旭為第一作者的論文《Reversible epitaxial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in battery anodes》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上發表。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國內的年度期刊報告驗證得出同樣的結論,根據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圖書館一年一度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顯示:《細胞研究》自2012年起,已經連續六年國際影響力指數在所有"中國最具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中排名第一;《運動與健康科學》作為我國唯一一種同時被SCI和SSCI收錄的期刊,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國際影響力指數在所有"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
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
9位北大校友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19名青年科學家中,大多數都曾在中國頂尖高校接受本科教育或碩士研究生教育,這項數據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頂尖高校的本科教育質量在國際上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19位華人青年科學家中來自北大的校友最多,共有9人,遙遙領先其他高校。特別是在化學領域,北大共有5名本科校友獲獎。清華大學今年共有3名校友獲獎。此外,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各有1名校友獲獎。
-
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細胞研究》期刊封面6月3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2020年6月29日,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盤點| 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圈都發表了哪些文章?
Nature、Science、Cell、PNAS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頂尖期刊,其上的文章是各個學科研究前沿的風向標。隨著我國核能研究能力及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內學者逐漸開始在這些頂級期刊上嶄露頭角。 應讀者要求,小編嘗試整理了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能領域發表的研究型論文。鑑於小編水平有限,如有遺漏,歡迎大家指出。
-
劉若川研究員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在線發表
該雜誌是國際數學界最權威的期刊之一,與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被認為是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 p進霍奇理論是當前國際算術幾何研究的一個熱點,許多重大問題的解決,例如Wiles對費馬大定理的證明,p進霍奇理論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鄭景旭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化學家約翰·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40多年來,科學家對電池技術研究不輟,產品不斷升級迭代。在新能源儲存方面,可充電的金屬負極電池是一個嶄新的發展方向。
-
...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納米藥物新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該研究成果於7月12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材料與化學大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影響因子:27.398),為解決腫瘤藥物的精準治療問題帶來了新的機遇,填補了我國山區縣級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該論文由高州市人民醫院的唐龍光博士為第一作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陳小元教授、周子健博士和高州市人民醫院院長王茂生、南方醫科大學喻志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遼寧"硬核"女教師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
近期,瀋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呂逍課題組與格裡菲斯大學教授姚向東合作以&34;為題在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論文。《Advanced Materials》期刊是材料與化學領域的頂尖期刊,在國際材料科學界享有盛名。
-
2016頂尖青年人才最多的高校竟然不是清華北大…
繼去年兩位入選青年千人的90後美女後,此次小編整理出一位90後和3位出生於1989年的入選者個人簡歷及研究成果。 他們到底有多牛? 我們先來逐一了解下名單上的各位學神吧: 電子科技大學顧實 顧實,男,出生於1990年9月2日。2011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獲數學和物理學雙學士學位。
-
上海專家學者獲基因編輯治療新突破 刊發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相關論文發表截圖據介紹,該項治療技術的英文全稱是「HSV-1-Erasing Lentiviral Particles」。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2018-11-02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 4月16日,《微尺度》(Small)專刊《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Nano/Microscale Materials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出版。主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了清華大學在微納尺度物質科學研究的新進展。
-
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TOP大學來了」小編從鮑惠銘處了解到,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聚焦在某個研究方向上,而是在同位素效應這個潛力無窮的研究工具上。
-
...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
將在南大創建「國際同位素效用研究中心」 「TOP大學來了」小編從鮑惠銘處了解到,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
-
我國高校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發表的情況
易智編譯EaseEdting統計了今年我國高校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這些頂尖期刊上發表的情況。易智編譯隸屬於北京易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科研論文一站式服務,專業、高效、安全,期待為您服務!
-
清華大學李亞棟/王定勝Chem. Rev.最新綜述關於合成單原子催化劑
最近,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與王定勝副教授等人對近年來化學方法合成單原子位點催化劑(SASC)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主要歸納了10餘種合成策略,著重討論合成策略中如何實現金屬前驅體的原子級分散,如何防止在製備過程中的遷移團聚,如何最終實現單原子穩定在載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