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家學者獲基因編輯治療新突破 刊發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21-01-13 瀟湘晨報

人民網上海1月12日電(董志雯)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該病癒後易復發,並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

相關論文發表截圖

據介紹,該項治療技術的英文全稱是「HSV-1-Erasing Lentiviral Particles」。於是,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HELP」,即「幫助」,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給他們有機會重獲光明。

洪佳旭(左)和蔡宇伽共同解答記者提問

洪佳旭告訴記者,此次研究,通過利用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的融合,發明全球首創的「原創性基因治療遞送載體——類病毒體-mRNA」(VLP-mRNA)。作為慢病毒載體,它可高效感染幾乎所有細胞,而其中的非病毒成分mRNA具備瞬時性特點。這一技術解決了讓基因編輯體細胞治療的最大技術瓶頸——「遞送技術」,有望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特邀評論員、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進教授所言,將基因編輯運用於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是從0到1的創新突破。

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角膜病學組組長、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雲教授認為,該項技術為病毒性角膜炎的根治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目前,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論證及許可下,洪佳旭團隊正在主持開展基於本項技術的初期可控的臨床應用研究。未來或將應用拓展至其他遺傳性眼科疾病的治療上。

作為國家衛健委所屬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眼耳鼻喉專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始終向著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的一流眼耳鼻喉專科醫院和五官疾病亞洲醫學中心的目標不斷邁進。醫院眼科努力攻克疑難雜症,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攀登科學高峰,在2020年11月公布的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上躋身專科榜榜眼。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在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城市的過程中,「我院作為全國知名的三級甲等眼耳鼻喉專科醫院,70%的患者來自滬外的全國各地,包括長三角地區的疑難雜症的佔比高,醫院以患者為中心,十四五期間更要堅持科研創新,為上海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建設,貢獻五官科人的力量。」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表示。「我院將秉持『東西兼蓄、拓新達濟』的院訓精神,力爭將研究院建設成為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基地,創新型人才發揮才能的場所,支撐上海乃至全國高水平生物醫學研究的高地,新型重大疾病預測、預防和治療策略和方法的策源地。」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院長表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供圖)

(責編:董志雯、金煜純)

【來源:人民網上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專家學者取得基因編輯治療研究創新突破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供圖中國專家學者取得基因編輯治療研究創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望重獲光明中新網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該病癒後易復發,並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
  • ...因病毒性角膜炎失明,上海專家獲基因編輯重大突破刊於頂級期刊
    就在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據悉,HSV根據抗原特性不同可分為HSV-1、HSV-2兩種血清型。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
  • 基因治療「從0到1」實現創新突破!全新療法破解基因編輯遞送瓶頸
    記者12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專家洪佳旭和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攜手獲得突破性的新成果。他們率先發明了基因治療遞送載體,融合了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該項被命名為HELP的治療技術,在通過切割病毒的基因組、使其降解的同時,還可以清除三叉神經節內潛伏的病毒,從而根治病毒性角膜炎。
  • 基因治療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根治
    這一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及操作技術,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為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帶來了重獲光明的新機。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近年來,上海英文學術期刊高速發展,打造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領跑全國的品牌英文學術期刊。數據統計報告顯示,上海共有英文學術期刊23種,其中17種被國際最具權威的SCI資料庫收錄,佔所有英文學術期刊的73.9%,被SCI收錄的百分比名列全國前茅。
  • 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這一臨床難題有望...
    央廣網上海1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今天(12日)透露,通過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 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接連發表
  • 最「毒」乳腺癌有了精準治療策略!中國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中國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團隊等根據亞型表面蛋白的不同特徵,命名了三陰性「家族」中的4個亞型:免疫調節型、腔面雄激素受體型、基底樣免疫抑制型、間質型。這也是全球領域首次「基於多維大數據系統提出的三陰性乳腺癌分類標準」。
  • 駱振福:逐夢世界頂尖學術期刊
    「要將學術期刊辦成世界一流的頂尖刊物,要讓世界看到中國礦業科技的發展,聽到礦大聲音。」2004年,剛擔任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時,駱振福在心底埋下了夢想的種子。這個夢,一追就是16年。他曾說,「學報是我的孩子,比我的命還重要」,他何嘗不是用生命之光燃起了學報的追夢之路?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發青海師範大學史培軍教授文章
    青海師範大學史培軍教授國際合作研究團隊撰寫的「城市: 構建網絡 共享規劃 加強巨災應急能力」文章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發表 8月27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在其第584期(Vol 584
  • 《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
    《科學》雜誌國際合作總監、亞洲辦公室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所,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中外相關專家學者200餘人參加活動。作為國際頂尖科技平臺美國《科學》雜誌的合作子刊,《代謝探索》由美國科學促進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創辦,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大連理工大學作為協助單位負責編輯和發行工作。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新突破!眼科治療重大突破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我院眼科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的「HELP療法」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常興教授: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脫氨酶進行基因編輯
    本次大會將持續兩天,邀請到國內相關企業的專家和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中的重大突破,大會期間設有主題討論環節,針對基因編輯技術實現規模化的臨床應用面臨的困難、基因編輯技術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未來會不會有更好的基因編輯技術出現, 特別是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等問題進行探討。當天會議上午,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所常興教授帶來了題為「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脫氨酶進行基因編輯」精彩的報告。
  • 每年4萬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復發失明,專家:基因編輯有望根治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基因治療再次實現創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因此得到根治。
  •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2020-06-07 13:43: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葉攀 責任編輯:葉攀
  • ...米蘭大學國際科研團隊在醫學學術期刊《英國皮膚病學雜誌》刊發...
    文 / Becky2021-01-12 11:46:47來源:FX168 【義大利女子19年11月已感染新冠】米蘭大學國際科研團隊在醫學學術期刊《英國皮膚病學雜誌》刊發的學術報告指出,科研人員在一名25歲米蘭女子2019年11月10日提取的生物樣本中
  • [光明日報]專家學者齊聚武漢研討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
    10月31日,「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暨《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90周年座談會」在武漢大學舉行。來自國內期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評價及轉載機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圍繞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深入研討、廣泛交流。
  • 陸道培醫學團隊於國際學術期刊發文 解析雙融合基因陽性白血病發生...
    近日,陸道培分子醫學團隊和陸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對雙融合基因陽性白血病的研究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Cancer Gene Therapy (IF:4.681)。 陸道培醫學團隊於國際學術期刊發文:解析雙融合基因陽性白血病發生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