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發青海師範大學史培軍教授文章

2020-09-03 光明要聞

青海師範大學史培軍教授國際合作研究團隊撰寫的「城市: 構建網絡 共享規劃 加強巨災應急能力」文章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發表

8月27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在其第584期(Vol 584)以4頁的篇幅(517-520頁)發表了由青海師範大學史培軍教授國際合作研究團隊撰寫的題為「城市: 構建網絡 共享規劃 加強巨災應急能力」文章。青海師範大學作為發表者單位榮列其中。這是青海師範大學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青海省在相關科研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該文包括全球應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經驗與教訓(Learn Lessons),城市確診病例數與其人口密度的關係(Bust myths)、發揮城市網絡系統的功能(Mobilize networks)、增強城市網絡化功能韌性(Build resilience)等4個部分。研究結果表明城市網絡化功能韌性在疫情管控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文章認為,人們從全球與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學到的經驗和汲取的教訓已經在推動著應對巨災模式的變革。城市需要對其管理和運行方式進行全面反思,需要加強管理的領導能力和衛生保健系統,改善溝通方式,在當地獲取更多的糧食、商品和服務,更加尊重自然和消除不平等。在所有的行動中,最重要的是加強和擴展城市內部和城市之間的網絡化功能韌性,將使城市地區更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大流行病和氣候變化等其他危機。通過現在建立起的聯繫,城市方能在另一場災難來襲時更加迅速採取行動,並有能力向其它城市提供或接受其它城市的幫助。

《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刊物之一。該期刊以報導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重要突破為使命,在為數眾多的綜合性科學期刊中,《自然》雜誌被引用的次數名列世界第一。《自然》雜誌同時也提供及時、具權威性和有深度的新聞,以及對科學、科學家和大眾有影響力的專題和未來趨勢分析。

(光明日報記者萬瑪加)

相關焦點

  • 「城市:構建網絡 共享規劃 加強巨災應急能力」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青海日報8月27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Nature)在其第584期(Vol 584)以4頁的篇幅(517-520頁)發表了由青海師範大學史培軍教授國際合作研究團隊撰寫的題為「城市:構建網絡 共享規劃 加強巨災應急能力」的文章。
  • 自然(Nature)全線期刊加入CNKI
    中國知網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籤署合作協議,《自然》(Nature)全線137種期刊加入CNKI平臺。《自然》系列以蜚聲國際的《自然》雜誌(Nature)為核心。目前,該系列開放獲取期刊達到47本,包括《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亞洲材料學》(NPG Asia Materials)、《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Nature Astronomy》刊發兩篇文章紀念萬衛星院士
    《Nature Astronomy》刊發兩篇文章紀念萬衛星院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院士逝世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紛紛表達了悼念和關注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刊發了兩篇文章表達紀念。一篇文章題為China's first mission to Mars,介紹了「天問一號」的科學研究計劃概況。
  • 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介紹北大數學
    北京大學百廿年校慶到來之際,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將採取多種方式對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中國科學界的學術氛圍、隊伍建設、發展理念和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系列報導。該系列將重點介紹在不同學科領域內,北京大學為全球科研學術界做出的突出貢獻,及其對全球未來的巨大影響力。
  • 2020年十大學術不端事件|冰川凍土|教授|文章|論文_網易訂閱
    2020年8月10日,豆瓣博主心匠發現杭州師範大學郭彥努的一篇期刊文章《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大量抄襲他的舊文《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  07  江蘇大學  戴美鳳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  4 月 9 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 2015 年 12 月 15 日江蘇大學發表的一篇論文,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
  • 上海專家學者獲基因編輯治療新突破 刊發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人民網上海1月12日電(董志雯)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該病癒後易復發,並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日前,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
  • 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 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細胞研究》期刊封面6月3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2020年6月29日,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其中英國的nature雜誌和它的名字一樣,以報導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重要突破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穎,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驚),而且該項研究看來在該領域之外具有廣泛的意義,無論是報導一項突出的發現,還是某一重要問題的實質性進展的第一手報告,均應使其他領域的科學家感興趣。
  •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軍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最近,國際頂尖材料類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自然指數頂級期刊,影響因子12.124)在線發表了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劉寶倉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軍教授和高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Few Layered N, P DualDoped
  • 復旦大學唐世平教授在國際關係頂尖期刊Security Studies發表論文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陝西省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AIE(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中心馮海濤博士一個月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研究論文「Tuning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 of AIEgens to Boost Theranostic Efficacy for Colon Cancer」發表在化學領域頂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4.69)上,
  • 2016年國際圖論研討會在青海師範大學成功召開
    10月29日至11月2日青海省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院系列活動——2016年國際圖論研討會於在青海師範大學舉行。青海師範大學副校長趙海興代表學校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Miklós Simonovits等6位國際專家與青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開展交流等活動。
  • 盤點| 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圈都發表了哪些文章?
    Nature、Science、Cell、PNAS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頂尖期刊,其上的文章是各個學科研究前沿的風向標。隨著我國核能研究能力及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內學者逐漸開始在這些頂級期刊上嶄露頭角。 應讀者要求,小編嘗試整理了國際四大頂尖期刊上中國核能領域發表的研究型論文。鑑於小編水平有限,如有遺漏,歡迎大家指出。
  • 知網也能搜Nature期刊了!《Nature》137種期刊全部加入CNKI
    據CNKI學術搜索最新報導,中國知網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籤署合作協議,《自然》(Nature)全線137種期刊加入CNKI平臺。《自然》系列以蜚聲國際的《自然》雜誌(Nature)為核心。該雜誌1869年創刊,從維多利亞時期的科普雜誌,發展為現代科學出版物的國際標杆,見證了19世紀以來科學領域的幾乎所有重大突破。
  • 頂級期刊,為什麼你只認識Nature和Science|大象公會
    這個高端平臺既要能溝通不同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又要能溝通科學家和公眾。所以,Nature在創刊之初的定位是:由真正的頂尖科學家運營的科學和科普期刊。在創刊之初,Nature不但發表學術論文,還發表通俗文章、科學雜談、書評甚至科幻小說。直到今天,Nature依然登載大量的科普和科幻作品。
  • 沈偉課題組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闡述人造卵子的研究策略
    沈偉課題組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闡述人造卵子的研究策略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殖科學研究院/動物科技學院沈偉教授課題組在國際生物醫學類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死亡與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影響因子8.339)發表了關於人造卵子研究策略的綜述文章
  • 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舉辦
    【MBA中國網訊】導讀2019年4月6日-7日,清華-JM頂尖營銷期刊論文發表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辦,會議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營銷學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ofMarketing(以下簡稱JM)聯合主辦,《營銷科學學報》、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清華管理評論》共同承辦
  •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子刊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研成果
    8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學研究成果「Pyropia yezoensis genome reveals diverse mechanisms of carbon acquisition
  • 駱振福:逐夢世界頂尖學術期刊
    ,中國礦業大學主辦的《礦業科學技術學報》首個影響因子為3.903,在同類學科裡的21種國際期刊中排名第二位(國內首位),位列一區。如果以前沒有,我來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用學報匯聚全球礦業學術領域的頂尖學者,推動我國礦業工程科學發展。」學術自信給了駱振福強大的力量,他堅信,「把學報當作自己的孩子,就一定可以養大養好。那時它肯定會反哺學校、回報國家。」要讓學報走上國際學術舞臺,邀請世界一流專家學者組建高水平的國際化編委會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