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陝西省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AIE(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中心馮海濤博士一個月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
其中,研究論文「Tuning molecular emission of organic emitters from fluorescence to phosphorescence through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發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2.18)上,論文第一作者為馮海濤博士,寶雞文理學院是第一通訊單位,寶雞文理學院AIE中心名譽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為論文通訊作者,這也是寶雞文理學院第一次以第一單位在高水平Nature子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研究論文「Tuning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 of AIEgens to Boost Theranostic Efficacy for Colon Cancer」發表在化學領域頂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4.69)上,寶雞文理學院是第一通訊單位,唐本忠院士為論文通訊作者,這也是寶雞文理學院第一次以第一單位在如此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JACS雜誌中文名稱為《美國化學會志》,1879年由美國化學會創辦,至今有141年歷史。谷歌學術將所有學科分為八大領域,JACS位列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第一。
論文「Chiral AIEgens–Chiral recognition, CPL materials and other chiral applications」是馮海濤博士受邀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4.499)上撰寫的綜述論文,華中科技大學鄭炎松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這也是馮海濤博士第二次受邀為該期刊撰寫綜述論文。
寶雞文理學院AIE研究中心自2019年4月成立以來,聘請「AIE之父」唐本忠院士為名譽主任,立足於AIE原創性概念,瞄準AIE研究的前沿問題,致力於AIE材料的開發應用、機理研究和產業化。這三篇論文是馮海濤博士繼Chem.Soc. Rev.(影響因子41.35)、Coord. Chem. Rev.(影響因子14.49)之後又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自從加入寶雞文理學院以來,馮海濤博士已經連續發表4篇影響因子過10的學術論文。
近五年來,馮海濤博士相繼在國際高水平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7篇,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5篇(一區論文12篇,二區3篇),包括Chem. Soc. Rev.(IF:41.35),Coord.Chem. Rev.(IF: 14.49, 2篇),Nat.Commun.(IF: 12.18),JACS(IF:14.69),Chem.Mater.(IF:10.15,2篇),Chem. Sci.(IF:9.55)等,其中有4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1篇論文入選「熱點文章」,總引用超過900次,H-因子為17。
此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1805002)、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8JQ2046)、陝西省高校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20190610)支持。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412-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0243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85452030148X?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