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學在高水平學術論文發表上取得重大突破!

2021-01-15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桂林理工大學匡小軍團隊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溫材料所Mathieu Allix博士課題組在基於四面體結構類型中製造高遷移能力的氧空位及氧空位穩定和遷移機制研究上取得重要研究進展。10月26日,該研究成果以標題為「Cooperative mechanisms of oxygen vacancy stabilization and migration in the isolated tetrahedral anion scheelite structure」 在英國 《自然》 子刊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全文連結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911-w。

  Bi1-xSrxVO4-0.5x材料氧離子導電機制示意圖

  論文發表情況

  晶態材料中氧缺陷是如何穩定並具有高的遷移能力是氧離子導體研究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科學問題,對氧離子導電機制的闡述將有助於新氧離子導電材料的設計與合成,能促進低溫下具有高氧離子導電率的電解質材料的探索,對降低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操作溫度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由於四面體結構單元的旋轉和靈活變形性等特點有利於氧離子導體中載流子(氧空位或間隙氧)的穩定和遷移,含四面體單元的新型氧離子導體材料的發現及其載流子的穩定和遷移機制研究日益受到關注。在基於四面體結構的體系中間隙缺陷導電比較普遍,而以氧空位形式的氧離子導電材料非常罕見。雙方研究人員利用傳統高溫固相反應和先進的氣動懸浮-雷射加熱系統,在含孤立四面體的BiVO4基白鎢礦體系中製備了具有氧空位的白鎢礦氧離子導體,結合固態核磁共振譜、第一性原理計算、分子動態模擬等手段確定了材料中氧空位通過VO4四面體的協同旋轉和變形形成V2O7二聚體以及V2O7二聚體的斷裂和重組來實現氧空位的穩定及遷移。這一工作突破了傳統的「一種結構類型只適合特定的氧缺陷載流子種類發生遷移」的認識,為如何在基於四面體的結構類型材料中探索新氧離子導體提供了新策略。

  論文作者匡小軍教授(右)與Mathieu Allix博士

  論文作者匡小軍教授、Alberto Jose Fernandez Carrion(右2)博士和楊小燕博士生(右1)

  桂林理工大學匡小軍教授和法國科學研究中心高溫材料所Mathieu Allix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小燕博士生和Alberto Jose Fernandez Carrion博士(在匡小軍科研團隊工作)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桂林理工大學2015級碩士生王節華作為第三作者在該論文中開展了分子動態模擬研究,桂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該論文是桂林理工大學在國際具有重要影響力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也反映了近年來桂林理工大學在基礎科研團隊建設上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上的舉措初顯成效。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交流項目以及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的資助。

相關焦點

  • 桂林理工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最新排名及錄取分數線
    · 桂林理工大學全國排名: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桂林理工大學排名第242名;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桂林理工大學排名第192名;在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中,桂林理工大學排名第272名。
  • 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synthesis of medium-chain fatty acids」為題,在國際催化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Catalysis上發表了酵母多維代謝工程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同時,本論文得到生物工程領域權威綜述雜誌Trends in Biotechnology(Cell出版社旗下Trends系列綜述雜誌之一,影響因子13.7)的Spotlight欄目推薦,該欄目主要報導生物技術領域有重大進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 歷史性突破:太原理工大學首次在Science上以第一單位發表論文
    2018年10月26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太原理工大學作為第一單位的研究論文「Ethane/ethylene separation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 華南理工大學2名研究生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鍾裕與謝嘉睿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the ecosystem in early-relap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與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的顯著差異。
  • 安徽科技學院本科生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從安徽科技學院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偉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88名本科生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我電的這個學霸年級厲害了!
    同時,2018屆畢業生在學術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6月30日,全年級88人共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包括ACMMM、NIPS、ICLR、ICML、IJCAI、ECCV、SIGKDD、SIGIR、ICC、IoT、TVT等一系列國際頂級會議或期刊。學院本科生獲得多媒體領域頂級會議ACMMM最佳論文獎;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期刊ICLR上發表論文,均實現了我校本科學子在這一領域的首次突破。
  • 山東理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在物理類頂尖期刊PRL上發表重大研究...
    滿忠勝副教授山東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在OL和OE等光學領域期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30餘篇。近日,山東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滿忠勝副教授在光子軌道角動量研究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以「Dual Coaxial Longitudinal Polarization Vortex Structures」為題發表於國際物理領域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上。
  • 財政金融學院教師論文國際發表新成果 兩篇論文被經濟學頂尖學術...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兩位教師的合作論文被國際經濟學頂尖學術期刊正式錄用。其中,財政金融學院許榮教授合作論文」Social Ties and Favoritism in Chinese Science」被經濟學頂級學術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正式錄用並將發表。
  • 桂林理工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情況介紹
    桂林理工大學第22屆研支團成員合影。  2020年8月,桂林理工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6名成員走向三尺講臺,投身西部基層。  林玉梅,漢族,中共黨員,曾任桂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學生會主席、班級團支書,現為桂林理工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 2020年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學術型考研調劑信息
    2020年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學術型考研調劑信息 2020-04-12 11:45:02| 來源:桂林理工大學
  • 我國數學家取得重大突破,花6年發表120頁論文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耗時5年運用新思想和新方法終於取得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並在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投稿到正式發表花了6年時間。王兵說,就像在寫一篇小說,「不同之處在於,靠的是邏輯推導而不是故事情節推動。」
  • 重大突破!遼寧"硬核"女教師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
    近期,瀋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呂逍課題組與格裡菲斯大學教授姚向東合作以&34;為題在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論文。該項工作首先在石墨烯襯底上製備了成分從表面到內部呈梯度分布的納米Pt-Ni合金顆粒,然後採用部分去合金化的方法製備了具有缺陷Pt表面的Pt-Ni合金核-殼納米粒子。
  • 我校博士生首次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北京時間10月11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在線發表了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林克斌為第一作者,華僑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xceeding 20 percent》。
  • 大地測量與導航2019年綜合學術年會在廣西桂林召開
    9月4日至6日,大地測量與導航2019年綜合學術年會在廣西桂林順利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楊元喜,大地測量與導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程鵬飛,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周國清出席會議。開幕式由IAG中國委員會主席、大地測量與導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黨亞民研究員主持,周國清致歡迎辭。
  • 我校研究生在SSCI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朱俊奇在美國SSCI檢索知名期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上發表題為《A Systematic Review of China’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 桂林理工大學-北京大學無機固體化學方向聯合博士後招聘啟事
    聘期初始年薪為等級C,當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Chemical 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或者其他相當的期刊上發表論文時,年薪提高至等級B;或者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紅柳人物】馬軍:高水平學術論文的修煉之路
    儘管發表了這麼多SCI論文,馬軍教授也不是為了學校的科研獎勵。「發表論文更重要的是為了擴大學校影響。」馬軍說,雖然在校內看,物理系的成果相對較多,但放眼全國還是與優秀高校有較大距離。目前高校排名的重要參考之一就是發表SCI論文的數量以及被引用次數。他認為,「論文是很重要的學術指標,是科研成果的集中體現,是指導實踐的重要基礎,更能為學校影響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 羅訊教授團隊發表集成電路領域高水平學術論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電路特色研究中心羅訊教授團隊(ASIS & BEAM X-LAB)分別在集成電路領域頂級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SSC)、晶片奧林匹克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發表學術論文。
  • 濱州醫學院碩士研究生曹國紅髮表高水平SCI論文
    齊魯網教育頻道3月17訊(通訊員 劉芳)近日,濱州醫學院呼吸內科碩士2011級研究生曹國紅收到國際知名SCI期刊Journ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醫學類I區,影響因子4.753)論文錄用通知。
  • 新聞 | 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高水平論文
    近日,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研究論文Copper(I)-catalyzed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optically pure exocyclic allenes,研究採用銅(I)催化的不對稱分子內還原偶聯反應,高效且立體專一性的獲得天然產物中常見的手性環外聯烯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