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在官微後臺留言,
說有時候都不敢打開官微
全是學霸,還全是高顏值……
作為小編,小電也很無奈呢
誰讓我們是學霸遍地的電子科大呢
這不,又來了學霸年級
今年,我校英才實驗學院2018屆88名畢業生續寫輝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學院2018屆畢業生繼續深造比例達93%,其中23%的學生直博,20.5%的學生出國(境)深造,72.7%的學生國內深造。
同時,2018屆畢業生在學術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6月30日,全年級88人共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包括ACMMM、NIPS、ICLR、ICML、IJCAI、ECCV、SIGKDD、SIGIR、ICC、IoT、TVT等一系列國際頂級會議或期刊。學院本科生獲得多媒體領域頂級會議ACMMM最佳論文獎;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期刊ICLR上發表論文,均實現了我校本科學子在這一領域的首次突破。
在畢業季,88名學生中有22位同學獲得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佔比達25%。
△2018屆畢業生部分學術成果
來看看一些個案:
劉睿同學目前已發表論文3篇,其中有學術論文被數據挖掘國際頂級會議2017 ACM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SIGKDD)接收,赴加拿大哈利法克參會並做口頭報告;大四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行科研實習。他還先後獲得美國數學建模競賽H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等獎項,最終進入計算機視覺頂尖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湯曉歐團隊攻讀博士學位。
王泊琨同學大二時就在Z.Naturforsch.A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1篇論文,大三成功進入UCLA暑期實習項目(中國大陸只有90人入選該項目),在CCF A類會議ACM MM會議上發表論文,並榮獲2017年ACM MM最佳論文獎。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楊陽教授這樣評價他:「專注刻苦、沉穩內斂,很多時候要工作到凌晨1點才回宿舍,是難得的學術型人才。」
邵琪佳同學在IEEE Globecom 2017發表論文兩篇,SCI期刊論文兩篇。提前一年完成本科學業,大四學年在美國Missouri S&T的IEEE Fellow Prof. Rosa Zheng的課題組進行科研實習。成功申請到常青藤名校美國達特茅斯大學計算機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背後的「秘訣」:
英才實驗學院是我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示範基地,學院按照電子信息大類和數理基礎科學專業實行優秀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貫通培養。
自2015年以來,英才實驗學院獲學校「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支持,建立了四年不間斷的本科生導師制,為學生提供更有效持續的學術和成長指導,接納本科生進入科研實驗室,指導學生進行系統性的科研訓練;自2016年開始實施「本科生海外名校科研實習計劃」,每年選拔優秀學子赴海外名校進行為期6個月以上的科研實習,包括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全額資助學生參加國際高水平會議,開拓國際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術精英人才成長提供充足的創新空間。
你以為我電只有這一個學霸年級?
當然不是!
比如,還有下面這個:
84.5%! 格拉斯哥學院第二屆畢業生深造率再創新高
2018畢業季來臨,格拉斯哥學院第二屆畢業生——2018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用再創新高的成績續寫了「學霸年級」的輝煌:截止2018年6月12日,全年級畢業生國內外讀研深造率達84.5%,海外深造率達67.6%。
同學們獲得了人均3.27份的海外院校Offer,涵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格拉斯哥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以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等世界知名院校。
有近一半的學生赴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位的院校深造,人數比例超過2017屆12%。
今年5月,格拉斯哥學院成立五周年,電子科技大學與格拉斯哥大學強強聯合,攜手書寫了成電新時代國際化本科人才培養的新篇章。學院今後將繼續深度融合中英優勢資源,攜手通力合作,樹立更高的工作標準,為推動學校中外合作辦學事業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來源: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