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湖南2名本科生在一區top期刊發表論文,被業內頂尖期刊接連引用!

2020-08-26 湘潭大學本科生招生辦

近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本科生王峻康和張佳琪以並列第一作者在農林科學一區top期刊《食品化學》發表論文,標題為《花青素降低了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內吞進入3D Caco-2腸道細胞模型》(Anthocyanins decreas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into 3D Caco-2 spheroids),化學學院謝軼羲副教授和曹毅博士為論文並列通訊作者,湘潭大學化學學院為唯一通訊單位。論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支持(項目負責人謝軼羲副教授)。

前排左二為曹毅,後排左二為王峻康,後排右一為張佳琪

該論文在SCI期刊《環境毒理學與藥理學》(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6, Vol 46, Page 206-210)發表以後,獲得國際同行的廣泛的關注,根據Elsevier資料庫統計,目前該論文已經被引用53次,業內頂尖期刊如Nature Nanotechnol, ACS Nano, Part Fibre Toxicol等都曾引用過這篇論文。

針對早期評估納米材料對胃腸道細胞作用的研究僅僅考慮納米材料自身的作用的特點,曹毅課題組於2016年率先提出,相關的研究必須考慮納米材料與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納米材料可能通過改變胃腸道細胞的通透性來改變食品成分的吸收攝取

2.食品成分可能通過改變納米材料理化性質來改變納米材料的吸收攝取

3.食品成分通過改變納米材料所引起的氧化應激來改變納米材料的毒性

提出納米材料-食品成分相互作用的思路以後,謝軼羲和曹毅在相關研究領域展開了系列工作,並曾指導本科生在專業期刊如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等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該篇發表在《食品化學》的論文即對第二個方麵食品成分影響納米材料的吸收展開的研究工作。在這篇論文中,王峻康和張佳琪深入探討了常見花青素對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影響。

花青素是自然界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並且因為花青素具有一些生物學活性,各種類型花青素也經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劑成分。二氧化鈦是常見的金屬類納米顆粒,在食品行業被廣泛用作添加劑,例如增白劑。因此,在口服條件下腸道細胞很可能同時暴露於花青素和二氧化鈦納米顆粒,但之前很少有研究分析了花青素-納米顆粒共暴露對腸道細胞的影響。

在本項研究中,王峻康和張佳琪首先通過螢光滴定實驗測定了花青素與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結合常數,發現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可以結合花青素,結合常數主要受花青素的結構影響,而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則微乎其微。隨後,二人構建了3D腸道上皮細胞培養模型,並分析了常見花青素對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吸收的影響。分析了聯合暴露的情況下3D細胞模型ABC轉運子的表達情況。

本項研究系統分析了常見花青素對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吸收的影響,進一步證實了曹毅課題組提出的&34;的理論,對理解混合暴露體系下納米材料與腸道細胞的相互作用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同時,由於實驗中採用了3D腸道細胞模型,這種模型可能相比普通2D培養細胞模型更能反映人類腸道對納米材料的反應。

曹毅課題組長期從事納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評估的工作,對納米材料的口服毒性,吸入毒性,血液循環毒性和神經毒性進行了系統研究。該課題組科研氛圍濃厚,導師堅持一對一指導本科生從事科研工作,本科生從大二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科研工作,充分發揮了實踐育人、科研育人作用。截止目前,該課題組的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共計31篇,其中中科院一區top期刊論文3篇。本科生多次參加全國專業學術會議並做報告,得到與會專家的關注和好評。多數本科畢業生進入全國或全球知名學府深造,其中3人拿到美國和澳大利亞top高校的PhD全額獎學金。

延伸閱讀:

湘潭大學化學學院學科平臺齊全,化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大學化學基礎為國家精品課程。學院有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9個,建設有&34;教育部創新團隊、&34;湖南省2011 協同創新中心。

學院科研實力強勁,化學學科是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0.4%學科和湖南省重點學科。近五年,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2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項,省部級等科研項目30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近億元。近五年在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700餘篇。新增省級科研獎勵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授權發明專利120餘項。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34;頭條號!

(本文部分圖文素材來自湘潭大學官微、官網)

相關焦點

  • 優秀:哈爾濱理工大學4名本科生在國際TOP期刊發表熱點論文!
    近日,哈爾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材化16-1班姚宇豪(第一作者)等本科生為主要完成人在國際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響因子10.733)發表研究論文,並被期刊選為熱點論文(hot paper)
  • 學校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在「JCR 1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學校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在「JCR 1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時間:2020年04月14日    編輯:林丹虹    來源:生化學院     瀏覽次數:次 近日,學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16級本科生沈海峰以第一作者發表JCR一區(JCR一區指該學科所有期刊上一年度影響因子排列前
  • 本科生發表14篇SCI論文,一作9篇發在一區top期刊
    累計發表SCI二區以上論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9篇,並且都發表在一區top期刊上,4篇被選為封面論文;兩項國家專利正在資質審查中;收到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PhD口頭offer……在南科大2019年國家獎學金答辯上,南科大化學系大四學生胡啟錕憑藉優異的表現,受到同學們的關注。
  • 真的好厲害:南昌大學本科生,在頂級期刊《JACS》發表論文!
    《JACS》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界頂級期刊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科學引文索引》,主要收錄各學科領域的期刊,許多國家和地區均以被SCI收錄及引證的論文情況來作為評價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因子IF)。
  • 厲害:中南大學一本科生在一區SCI發表論文!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15級本科生張絲雨撰寫的綜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s of Heterostructures Based on 2D Materials」在高水平SCI期刊
  • 安徽科技學院本科生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從安徽科技學院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偉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
    發表sci論文,要選擇sci期刊,期刊所在分區不同,發表難度也有差異。那麼,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通常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總有例外,投稿發表難度還是要根據期刊的具體情況來判斷。首先,sci一區期刊投稿難發表,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原因:(1)sci期刊本身就屬於金字塔尖的期刊,而sci一區期刊,又是sci期刊中頂尖的期刊,足見,sci一區期刊的地位。一本期刊有這麼高的地位,本身就非常不容易,若發表的論文質量不夠高,沒有影響力,不被引用,是不可能取得這樣成績的。
  • 厲害!哈工大(深圳)本科生在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
    》,影響因子5.04)、《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6.35)上發表了學術論文。&nbsp&nbsp&nbsp&nbsp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出版的刊物《材料科學技術》是中國唯一的一本在SCI冶金學科與材料學科均進入Q1區的學術期刊。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朱漢斌 何蘊華報導】記者5月13日從廣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化工學院邱燕璇等5名本科生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光、電、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已在國際化學領域5大頂級期刊發表了7篇全英論文。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在南科大,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參與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學習,提升基礎科研能力及相關技能。近期,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帶你一覽他們的風採。 跳轉閱讀 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 1
  • 頂尖論文為何不會選擇投中文期刊?不僅顯得不專業而且會被埋沒!
    並且強調了非「三高論文」不與報銷,這樣也會降低中國SCI論文的撤稿率,畢竟三高論文不僅難發表,而且會獲得來自全球科研人員的審核!一份來自世界頂級期刊《nature》的數據,截止2017年中國發表論文佔全球比例8.2%,而撤稿數量佔比卻高達24.2%。
  • 華南理工大學2名研究生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鍾裕與謝嘉睿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the ecosystem in early-relap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與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的顯著差異。
  • 我校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China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2018-11-02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環境與規劃學院本科生在JCR一區發表科研論文
    》發表了題目為:Human Activities Enhance Radiation Forcing through Surface Albedo Associated with Vegetation in Beijing的研究論文。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厲害了!湘潭大學本科生在國際物理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袁娟 4月23日,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6級「韶峰」實驗班本科生龔振昊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學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物理學評論B》(Phys. Rev.B.)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本徵Type-III型Dirac錐低能量石墨烯異構體的理論預測」(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a low-energy Stone-Wales graphene with intrinsic type-III Dirac-cone)。這是該院「韶峰」實驗班本科生第二次在該期刊上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 「掠奪性」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獲得很少或零引用
    Jeffrey Brainard於 2020年1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在「掠奪性」期刊樣本中發表的每10篇文章中有6篇在5年內沒有獲得一次引用,與許多開放獲取期刊一樣,掠奪性期刊會要求作者發表論文, 但掠奪性期刊的被引率大大低於傳統的,經同行評審的期刊。
  • 88名本科生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我電的這個學霸年級厲害了!
    截至6月30日,全年級88人共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包括ACMMM、NIPS、ICLR、ICML、IJCAI、ECCV、SIGKDD、SIGIR、ICC、IoT、TVT等一系列國際頂級會議或期刊。學院本科生獲得多媒體領域頂級會議ACMMM最佳論文獎;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期刊ICLR上發表論文,均實現了我校本科學子在這一領域的首次突破。
  • 80後博導一年發6篇TOP級期刊論文 學生上課「瑟瑟發抖」
    這位南審最年輕的80後博導、教授,是統計學方面的頂尖高手,他的另外三項科研成果也在近期被經濟學國際A類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 接收或在線發表。10篇top期刊大神是怎樣煉成的2016年孔新兵在南審參會,沒過多久,時任校長的維龍書記,帶著時任理學院院長方習年、書記蒼玉權去蘇州找他,「一起見個面吧。」一次誠意滿滿的聊天,後來他來到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