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毒性角膜炎失明,上海專家獲基因編輯重大突破刊於頂級期刊

2021-01-13 上觀

全球每年有150萬個角膜單純皰疹病毒(簡稱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HSV在人群中的感染極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就在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

據悉,HSV根據抗原特性不同可分為HSV-1、HSV-2兩種血清型。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若眼角膜被HSV-1感染,會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因。

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接收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HSV-1在角膜上皮原發性感染並生產複製後,會沿逆行方向,通過眼神經到達三叉神經節。同時建立病毒貯庫。一旦重新激活,疾病便會復發和惡化。正因此,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直接降解病毒基因組,甚至從根源上「剔」除潛伏的HSV,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次「強強聯合」的這項研究,通過利用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的融合,發明全球首創的「原創性基因治療遞送載體——類病毒體-mRNA」(VLP-mRNA)。作為慢病毒載體,它可高效感染幾乎所有細胞,而其中的非病毒成分mRNA具備瞬時性特點。這一技術解決了讓基因編輯體細胞治療的最大技術瓶頸——「遞送技術」,有望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利用該遞送技術,蔡宇伽和洪佳旭研究團隊進行CRISPR基因編輯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前研究,在急性和復發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實現了從角膜到三叉神經節的逆行運輸,將潛藏在神經節的HSV-1病毒庫清除。

為證明抗病毒效果,研究團隊還採用預防型、治療型和復髮型三種不同的小鼠感染模型並發現:三種不同的HSV感染模型上,HSV-1的複製均得到了有效阻止,防止了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的發生。此外,研究者利用捐獻者角膜也觀察到該技術可以有效清除HSV-1病毒。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HELP」,即「幫助」,期待全新療法能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特邀評論員、阿斯利康(瑞典)基因治療項目高級科學家李松沅博士總結,「這一研究成果不僅解決了傳統遞送平臺存在的尺寸限制,且將基因編輯工具的表達載體由長期存在的DNA替換成了瞬時表達的mRNA,極大提高了工具使用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而作為我國首個基因治療方面的原創性抗病毒新技術,從細胞水平研究到動物水平研究,再到捐獻者角膜研究,HELP都實現了步驟完備、論證可靠的臨床前研究。該技術以mRNA的形式完成CRISPR/Cas9的工具遞送,使得基因編輯酶Cas9在體內的停留時間很短,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脫靶風險、減少免疫反應。

特邀評論員、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進教授說,將基因編輯運用於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是從0到1的創新突破。該研究證實,在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動物模型上通過基因編輯可抑制HSV病毒的轉運和複製,有望成為病毒性角膜炎的全新療法,解決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臨床難題。」

目前,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論證及許可下,洪佳旭團隊正在主持開展基於本項技術的初期可控的臨床應用研究。未來或將應用拓展至其他遺傳性眼科疾病的治療上。

相關焦點

  • 每年4萬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復發失明,專家:基因編輯有望根治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基因治療再次實現創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因此得到根治。
  • 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這一臨床難題有望...
    央廣網上海1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今天(12日)透露,通過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 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接連發表
  •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會失明?這一難題有望用基因方式破解!上海這些...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這一臨床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透露,日前,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 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接連發表。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給他們有機會重獲光明。
  • 基因治療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根治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全球首創了新的基因治療遞送載體,利用該技術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將潛藏在神經節的HSV-1病毒庫清除。
  • 每年全球有4萬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失明,這一難題在上海被破解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蔡宇伽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洪佳旭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每年有150萬個角膜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直接降解病毒的基因組,甚至從根源上「剔」除潛伏的HSV ?蔡宇伽與洪佳旭的研究團隊,通過將利用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的融合,發明了全球首創的原創性基因治療遞送載體——類病毒體-mRNA。
  •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眼科治療重大突破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我院眼科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的「HELP療法」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帶來福音。
  • 上海專家學者獲基因編輯治療新突破 刊發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人民網上海1月12日電(董志雯)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該病癒後易復發,並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日前,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
  • 中國專家學者取得基因編輯治療研究創新突破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供圖中國專家學者取得基因編輯治療研究創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望重獲光明中新網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該病癒後易復發,並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
  • 每年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致盲難題有了新突破口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接連發表。
  • 基因治療「從0到1」實現創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有望通過HELP療法...
    若眼角膜被HSV-1感染,會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過接收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危機並未解除。HSV-1在角膜上皮原發性感染並生產複製後,會沿逆行方向通過眼神經到達三叉神經節。在那裡,它們建立了一個病毒貯庫。一旦重新激活,疾病便會復發和惡化。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每年有150萬個角膜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
  • 基因治療「從0到1」實現創新突破!全新療法破解基因編輯遞送瓶頸
    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該病癒後易復發,並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記者12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專家洪佳旭和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攜手獲得突破性的新成果。
  • 首個基於類病毒-mRNA技術的體內基因編輯治療的臨床前研究
    眼角膜的HSV-1感染可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這是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HSV-1感染角膜後,可在三叉神經節潛伏,形成病毒庫。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每年有150萬個角膜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在臨床上,存在不少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不久,HSV病毒顆粒再次從神經節釋放導致角膜移植失敗的案例。
  • 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 4個偏方治療病毒性角膜炎
    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由於病毒感染了眼睛的角膜而使角膜發炎,這叫做病毒性角膜炎。患了此病,會有流淚、眼睛酸痛、怕看日光的症狀。那麼,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病毒性角膜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角膜淺層有豐富的三叉神經末梢,故該病常有明顯的刺激症狀,有畏光、流淚、酸痛等。
  • 北京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哪醫院比較好
    北京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哪醫院比較好 時間:2021-01-13 10:33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 北京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哪醫院比較好?角膜炎是眼部常見疾病之一。相關專家表示,導致角膜炎病因有很多,所以,對於角膜炎治療應先明確病因,再採取相應治療方法。那麼北京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哪醫院比較好?
  •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獲新突破
    原標題: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獲新突破   本報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課題組在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研究論文《基於病毒樣顆粒的抗EV71/CA16雙價疫苗在小鼠感染模型上提供雙重保護作用》在國際疫苗學期刊Vaccine《疫苗》上在線發表。
  • 經過基因編輯的神經元能修復中風大腦 還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
    中風通常會導致永久性殘疾,永久性失明、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群……但將來,通過使用移植的新的健康神經元替換死細胞,可以修復中風導致受傷的大腦。而且,經基因編輯「二次發育」後的神經元,還成功地讓失明小鼠重見光明。
  • 專家稱理論上癌症有可能通過基因編輯治療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研究組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註:世界上連續出版時間最久的醫學期刊,被稱作是世界頂級醫學期刊)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愛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的研究論文。
  • 創下國際首次,上海這所高校多項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積極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國家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推進科研創新,近段時間上海大學在碳量子點的合成與應用、滑坡預測方法、新型電池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在包括Science子刊在內的多個國際期刊上發表——吳明紅教授、王亮副研究員在Science子刊發表論文
  • 兩大頂級期刊同時上線抗衰老專題子刊
    ,兩本期刊在過去近200年的歷史中,始終被科研界看作是影響力最大、最頂級的刊物。《Nature》這個名字對於時光派的讀者來說應當是再熟悉不過了,不論是「抗衰老教父」大衛·辛克萊的成名作、換血延壽法的初次科學嘗試,還是最具潛力的抗衰老物質大盤點,全都源自這本學術界最頂級的綜合期刊
  • 基因編輯改變世界?中國85後本土科學家為帕金森治療注入新希望!
    近日世界頂級期刊《細胞》,刊登了來自己中國本土科學家楊輝博士,關於基因編輯的最新研究成果。楊輝博士在《細胞》發表的論文根據楊輝博士的項研究顯示:通過運用最新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RNA靶向CRISPR系統——CasRx),可以恢復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和消除帕金森小鼠的症狀,並使帕金森小鼠恢復運動能力!這兩項研究都是世界首例!楊輝博士的這項研究成果,為我國,甚至全世界的失明和帕金森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