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改變世界?中國85後本土科學家為帕金森治療注入新希望!

2021-01-10 上帝的桌椅

近日世界頂級期刊《細胞》,刊登了來自己中國本土科學家楊輝博士,關於基因編輯的最新研究成果。

楊輝博士在《細胞》發表的論文

根據楊輝博士的項研究顯示:通過運用最新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RNA靶向CRISPR系統——CasRx),可以恢復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和消除帕金森小鼠的症狀,並使帕金森小鼠恢復運動能力!這兩項研究都是世界首例!

楊輝博士的這項研究成果,為我國,甚至全世界的失明和帕金森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得不讓人豎起大拇指,高呼一聲「厲害了科學家!」

相信大家都在不少新聞平臺上都見過這篇論文的相關報導。

雖然這項技術要想正式的運用到人體上,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是熟悉和了解楊輝博士的人,都對這項技術,未來的前景非常的有信心。

那麼今天,桌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創造了不少歷史,堪稱傳奇的楊輝博士!

楊輝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靈長類疾病模型研究組組長、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一年時間裡,楊輝博士團隊接連在《科學》《自然》《細胞》三個期刊上發表了 論文。

要知道,這三個期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最頂尖學術的成果,發表一篇已非常不易,集齊三個期刊更是難上加難。

據桌椅了解到的中國其他科學家,只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清華副校長,現任西湖大學校長的施一公博士曾經做到過。

而施一公博士的學術水平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可是中美兩國科學院院士,是名滿天下的大科學家。從論文發表的情況來看,我們就能看出楊輝博士的科研水平是相當的高。

楊輝博士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然後在中科院生化所取得了博士學位,並且獲得了吳瑞基金會吳瑞獎學金,要知道,吳瑞獎可是華人生物學在讀博士最高獎項!

雖然楊輝博士在博士畢業後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了一年的博士後研究,但總體上可以說是我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一個科技人才!

2014年,在美國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楊輝博士,拒絕了美國眾多高校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擔任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PI),靈長類疾病模型研究組組長。當時僅28歲的楊輝博士成為中科院神經所最年輕的研究員。

28歲呀,朋友們!28歲的楊輝博士就成了博士生導師,大家覺得這個履歷,厲害不厲害?桌椅是十分的佩服和羨慕,不過更厲害的還在後面!

在基礎科研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楊輝博士,不滿足於只在實驗室這個小範圍內改變世界,決定把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推廣到應用上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造福人類!

2018年10月,楊輝創博士辦了一個公司,這個名為輝大基因的公司,致力於人類罕見遺傳疾病新型治療技術及藥物研發,在短短的時間內就並先後完成了3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和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更重要的是,年僅34歲的楊輝的傳奇人生還在繼續!

對於楊輝博士的傳奇人生你怎麼看?你看好這個85後的科學家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嗎?你為中國能湧現出,這樣一個年輕有位的科學家而高興嗎?

歡迎點讚,轉發,討論,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多巴胺神經元再生,為帕金森病治療帶來新希望
    多巴胺神經元再生,為帕金森病治療帶來新希望 2020-07-03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RISPR 的未來:五種基因編輯將改變世界
    由於近年來醫學技術快速發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現已接近普通人群的壽命,但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引發危及生命的情況。但未來有一天,我們也許可以通過基因編輯來徹底治癒這種疾病。2017年夏季,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科學家使用CRISPR技術刪除可生育人類胚胎中一個缺陷基因,這項研究為科學家們帶來了希望。
  • 基因療法治療帕金森氏症再添新研究:抑制PTB可促進神經元生成,替換損傷細胞
    ,這一發現可應用於帕金森氏病治療。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目前還未完全清楚病因。其中,帕金森氏症早期運動症狀主要是由於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患者相關腦區多巴胺不足造成的。據世界帕金森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 570 萬帕金森患者,其中中國患病人數約 270 萬,年增新發患者 10 萬。
  • 基因編輯新工具為治療遺傳性疾病帶來希望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5月18日,《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左二偉研究組聯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世界首例!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完成同時治療愛滋病與白血病
    兩周後,醫生告知他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接踵而來的打擊足以讓任何人陷入深深的絕望。不過,醫生給了這名患者一線希望:他們將實施一次骨髓移植以治療白血病,以及附加的一項嘗試治療愛滋病的實驗性治療。近日,相關的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美國首例接受CRISPR治療的患者正在進行基因編輯試驗
    西雅圖阿爾秀斯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Altius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Sciences)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基因編輯科學家費奧多爾·烏爾諾夫(Fyodor Urnov)表示:「2019年將是培訓的車輪落下的一年,全世界將看到CRISPR在最積極的意義上能為世界真正做些什麼。」
  • 「五年後的世界」:基因編輯技術將徹底改變癌症療法
    本文是其中一篇,受訪者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學家詹妮弗·杜德娜。 你可能已經聽說過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它通常簡稱為CRISPR。在造就先前發布的很多演講和報導就是圍繞著這種技術展開的。(為何高中生都能操作的基因編輯,會是諾貝爾級的神器?)
  • 基因編輯技術:能讓人類永生下去?
    未來有一天,人類將利用豬培養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器官,利用腦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症候群。這是頗有爭議的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丘奇所說的,他認為,DNA技術的進步將很快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位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培育能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豬,以及在培養皿中生長的小型大腦。
  • 基因編輯猴子胚胎帶來新希望,這種方法曾治癒兩名愛滋病毒感染者
    多年來被稱為 "柏林病人 "的蒂莫西-布朗(Timothy Brown)在2007年接受了骨髓幹細胞的移植,以治療白血病。這些細胞來自一個罕見的基因突變的捐贈者,使他們的白血球表面沒有一種叫做CCR5的蛋白質。當布朗的免疫系統被消滅並被捐獻的細胞所取代時,他的新免疫系統的細胞攜帶了改變的基因。
  • 科學家發現能改善運動功能的分子 為治療帕金森病帶來新希望
    帕金森病的進展與大腦中多巴胺的生產受到影響有關,因此,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可以增加這種關鍵神經遞質的供應的技術上。哈佛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兩種分子,在這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它們能促進帕金森病小鼠體內多巴胺的產生,並因此大大改善了它們的運動功能。
  • Eur J Neurosci:經過CRISPR/Cas9n編輯的幹細胞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2018年12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英國,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大約為1/35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和UCB製藥公司(UCB Pharma Ltd.)的研究人員在改善一種新出現的治療帕金森病的方法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 被基因圖譜改變的生活
    另一個便是2001年2月12日,這一天,美國《自然》雜誌上赫然出現了一張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由美、英、法、德、日和中國6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國際人類基因組,正式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以及初步分析結果。
  • 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2020-12-10 21: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 科學家對西紅柿進行了基因改造,以產生L-DOPA,這是一種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 跳躍:「跳躍基因」如何改變基因編輯
    央法傳媒網,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一種類似剪刀的工具來完成複雜的基因編輯任務,但是一種新發現的使用「跳躍基因」的技術可以提供一種無縫的、更安全的替代方法。基因編輯是改變DNA的一部分的過程,DNA是控制有機體如何發育和行為的代碼。它可以糾正或刪除代碼的部分,或插入部分,原因包括預防疾病。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這一場景起源4月11日,適逢第二十一個世界帕金森日,中國宣布國內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在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的研究團隊參與兩個項目。
  • 治癌新路:中國將進行全球首個CRISPR基因編輯人體試驗
    治癌新路:中國將進行全球首個CRISPR基因編輯人體試驗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盈穎 2016-07-22 19:53 來源:澎湃新聞
  • 2位科學家因基因編輯工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斯德哥爾摩(美聯社)-諾貝爾化學獎獲得了兩名研究人員的青睞,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基因編輯工具,這種基因編輯工具通過提供一種改變生命密碼的方法改變了科學,從而徹底改變了科學,這項技術已經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並種植更好的農作物和牲畜法國的Emmanuelle
  • 開創國內鹼基編輯新賽道 正序生物探索基因編輯治療新路徑
    文/麥斯  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了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卡彭蒂耶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她們因發明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而獲此殊榮。  近年來,以CRISPR/Cas9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為生命醫學帶來革命性變化,人們對基因編輯、基因治療等新技術寄予厚望,期待在臨床治療方面大放異彩、攻克頑疾難症。而這把「基因剪刀」正是撬動基因治療產業這一千億級市場的一把鑰匙。  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著無數科研團隊與公司經營者投身其中。成立於2020年8月18日的正序生物,是這一賽道的新星。
  • 開創國內鹼基編輯新賽道,正序生物探索基因編輯治療新路徑
    文/麥斯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了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卡彭蒂耶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她們因發明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而獲此殊榮。近年來,以CRISPR/Cas9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為生命醫學帶來革命性變化,人們對基因編輯、基因治療等新技術寄予厚望,期待在臨床治療方面大放異彩、攻克頑疾難症。而這把「基因剪刀」正是撬動基因治療產業這一千億級市場的一把鑰匙。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著無數科研團隊與公司經營者投身其中。成立於2020年8月18日的正序生物,是這一賽道的新星。
  • 既能改變性別出生比例,又能快速檢測新冠,基因編輯有多厲害?
    這是基因編輯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年,一方面是獲得了科學界最耀眼的獎項,另一方面是在治療各種疾病上取得了進展: 通過編輯基因可以改變動物性別,讓生雄性提升了25%的概率; 另外,令人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