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資訊中心
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2020-12-10 21: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 科學家對西紅柿進行了基因改造,以產生L-DOPA,這是一種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研究人員認為,在獲得合成藥物受到限制的地區,這種創新可能是一種更容易和更便宜的生產基本藥物的方法。

  對某些容易生長的植物進行基因改造,以生成作為藥物使用的分子,這並不是一個特別新的想法。這種策略不是依靠大型製藥公司來合成藥物,然後將其運往世界各地,而是將當地植物種植與低成本、簡單的提取程序相結合,為社區提供自己的生產能力。

  英國約翰-英尼斯中心的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開發將西紅柿變成微小的產藥生物工廠的方法,因為這類植物是高產作物,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在世界許多地方種植。該團隊的最新創新成果最近發表在《代謝工程》雜誌上,描述了如何輕鬆地改造西紅柿以生產L-DOPA,這是一種對治療帕金森病至關重要的藥物。

  「這個想法是,你可以用相對較少的基礎設施來種植西紅柿,」新研究的通訊作者Cathie Martin解釋說。「作為GMOs(轉基因生物),你可以在屏蔽屋中種植它們,受控環境具有非常狹窄的網格。然後你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擴大規模。當地的工業可以從西紅柿中製備L-DOPA,因為它是可溶性的,你可以進行提取。然後你可以用相對較低的技術做出一個純化的產品,可以在當地進行分配。」

  概念驗證研究表明,從大約1公斤(2.2磅)的西紅柿中可以生產150毫克的L-DOPA。除了呈現出一種新穎的製造模式外,該研究還假設這種自然生產的分子形式可能有助於減少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對化學合成的L-DOPA的負面反應。

  當然,這種研究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在未來,通過工程化作物(如西紅柿)來生產各種有用的分子,可以讓發展中國家更好地獲得製藥技術。另外,正如研究第一作者Dario Breitel所指出的那樣,這些工程化的作物可以呈現出其他意想不到的積極成果。

  「此外,還有令人驚訝的有益影響,包括保存期限的改善和胺基酸水平的提高,我們可以進行調查,」Breitel說。「這是對西紅柿作為合成生物學的有力選擇的進一步證明。」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 《代謝工程》 雜誌上。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重要藥物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科學家對西紅柿進行了基因改造,以產生L-DOPA,這是一種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研究人員認為,在獲得合成藥物受到限制的地區,這種創新可能是一種更容易和更便宜的生產基本藥物的方法。
  • 英國科學家開發改良版西紅柿,有望成為帕金森病藥物來源
    西紅柿作為一種健康食品,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胡蘿蔔素和鈣、鐵、鋅、等多種元素,對降低膽固醇的含量,預防高血脂症非常有益處。但是你能想像西紅柿有朝一日會被用來治療帕金森病嗎?近日,由英國諾維奇研究園(Norwich Research Park)代謝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系教授Cathie Martin 與其合作者,開發了一種轉基因西紅柿,可提供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 PNAS:天然化合物角鯊胺有望用於帕金森病臨床治療
    2017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據科學家報導一種天然化合物能夠通過阻斷導致帕金森病的分子途徑從而抑制毒性物質的產生。這些初步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叫做角鯊胺的化合物有望得到多種途徑開發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角鯊胺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是一種存在於角鯊科動物體內的類固醇物質。科學家通過合成更安全的類似物,曾將這種化合物用於癌症和眼部疾病的臨床試驗,目前一項針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試驗正在計劃當中。
  • 移植人幹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通過仔細追蹤移植的幹細胞的命運,這些作者發現這些細胞的身份---在帕金森病中指的是產多巴胺神經元(即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也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決定了它們產生的連接和功能。隨著越來越多的方法利用幹細胞產生幾十種獨特的神經元,這項研究提示著神經幹細胞治療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丨臨床「藥」點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本文圍繞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藥物選擇進行了歸納分析,回顧了左旋多巴以及其他多巴胺能藥物改善疾病的能力以及反對左旋多巴治療策略的證據,並闡述了多巴胺激動劑的特殊副作用,就何時、為什麼以及如何開始藥物治療得出結論,快來了解一下吧。
  • 早髮型帕金森病,是第6號染色體外顯子缺失導致,藥物治療最常見
    3、遺傳檢驗對早期 PD可以通過基因檢測進行遺傳診斷。目前已經發現了幾種基因與早期帕金森病有關,其中以 Parkin基因最為常見。帕金蛋白在腦組織中廣泛存在,尤其是黑質和紋狀體。有帕金森病突變的病人缺乏帕金森病蛋白。臨床症狀和體徵是診斷的主要依據。病人年齡在40歲以下,有運動障礙,肌強直,震顫等症狀,且起病隱匿,進展緩慢。
  • 一次治療,3年後仍持續改善患者症狀,帕金森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結果...
    在15名接受1次基因療法治療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14名患者在接受治療3年之後,仍然經歷疾病分級方面的改善。NBIb-1817不但能夠持續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而且降低患者口服藥物的需求。這款在研基因療法在2018年已經完成關鍵性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然而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一關鍵性臨床試驗的患者註冊暫時停止。
  • 帕金森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帕金森病能治好嗎?
    帕金森是中老年人比較高發的疾病,多數患者在發病期間,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手抖、肌肉強直以及活動能力受限等情況,從而讓患者的生存質量嚴重下降。除此之外,疾病長期存在還會讓患者產生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增加結腸類疾病的發生率,還容易讓患者的嗅覺能力減弱,情緒以及智力發生明顯的改變。
  • JMT-治療帕金森病——DBS療法(腦起搏器)|脈衝發生器|帕金森病|...
    DBS療法,是美國斯科特斯德梅奧臨床醫學中心的神經病學專家們現在施行的一種深度腦刺激(DBS)療法,用於治療一種遺傳性的肌張力障礙,可明顯改善病情。DBS療法主要是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運用脈衝發生器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核,糾正異常的大腦電環路,從而減輕這些神經方面的症狀。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帕金森是最常見的慢性神經退行性運動障礙,影響著全球1%的70歲以上的人群。目前為止沒有藥物可以治療這種疾病,而現有的治療方法僅僅在於處理其症狀,但是不能延緩其進展。雖然帕金森病的大多數病例是散發性的,但這種疾病的遺傳變異主要與編碼LRRK2酶的基因突變有關。2004年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這個酶的一種突變和病人患這種疾病之間的關係。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用中醫針灸有可能突破治療瓶頸?因為有「寵」著他的妻子,這個患者的生活質量很高?凡此種種,讓我們再次發問:距離治癒帕金森病還有多遠?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 你我同行」。我們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目前的醫療手段只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對科學家們來說,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早期發現和最終治癒的方法。
  • 帕金森病可控 華西醫院專家:治療是關鍵
    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症有哪些?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由於腦內黑質部位出現了急劇結構退化,不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而使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帕金森病目前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之後的中老年第三大「殺手」,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表明,帕金森病有年輕化的發病趨勢。
  • 深度挖掘通過腦腸軸對帕金森治療產生影響的腸道菌及其對應基因
    導讀 左旋多巴(Levodopa)可用來治療帕金森,本身無藥理活性,需要進入大腦中樞,經芳香胺基酸脫羧酶(AADC)作用轉化成神經遞質多巴胺而發揮藥理作用。
  • 基因療法治療帕金森氏症再添新研究:抑制PTB可促進神經元生成,替換損傷細胞
    ,這一發現可應用於帕金森氏病治療。目前還沒有可以完全治癒帕金森氏症的療法,大多數治療方法是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緩解病情。USCD 研究人員認為一種潛在的療法是替換損傷或死亡的神經元,重建患者被破壞的神經網絡。
  • 新療法層出不窮 治癒帕金森病未來可期
    儘管「細胞丟失死亡的實際原因」尚不清楚,但NINDS指出,帕金森病與基因突變有關,如α-突觸核蛋白基因突變,此外還有環境因素,如接觸毒素和線粒體損害,線粒體是細胞內產生能量的細胞器。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藥物療法是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左旋多巴,它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使腦細胞能夠產生多巴胺。然而,這些藥物只能緩解一部分症狀,並且不會阻止疾病的進展。
  • 轉基因細菌幫幫忙:如何改造細菌基因用於疾病治療?
    人們通常選擇服用藥物來對抗細菌。如今,一種反直覺的方法悄然而起——通過基因改造把細菌變成藥物。  目前有好幾家公司正在測試經過基因改造的細菌是否可用於治療大腦,肝臟和其他器官的疾病,甚至用來殺死其他有害的微生物。儘管美國監管局已批准將幾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細菌作為一種基因治療方式進行試驗,但在微生物相互傳遞DNA的能力是否會造成長期安全風險方面仍存在爭議。  將細菌作為基因治療載體的想法始於上世紀90年代,但早期的臨床試驗結果差異顯著。
  • 睡眠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視交叉上核通過周圍環境接收信號,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視網膜接收日光信號,使其活動與24小時的晝夜周期同步。2011年發表的研究中,加利福利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Kristine Yaffe及其同事通過腕動計(形狀像手錶的感應器,用於記錄身體活動),收集了1282名健康老年女性的晝夜節律數據。
  • 帕金森病治療莫錯過最佳時機—新聞—科學網
    相關調查發現,超過九成公眾不了解帕金森病,更不知道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手段,甚至連60%以上的非神經內外科醫師對疾病及腦起搏器外科手術療法不了解。 「我們希望能通過『擁抱鬱金香』項目提高大眾對帕金森病的認知度,提高帕金森病專業醫師的診療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長程的疾病管理方案。」
  • 帕金森病的症狀、藥物你了解多少?早發現早治療
    帕金森病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患者正常活動能力受限,行走不便的情況。且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加重,給患者正常生活帶來越為嚴重的影響。多數患者到了中後期後,行走能力完全喪失,長期臥床後就會出現繼發性感染的症狀,甚至因為某些併發症的存在而威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