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天然化合物角鯊胺有望用於帕金森病臨床治療

2020-11-27 生物谷


2017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據科學家報導一種天然化合物能夠通過阻斷導致帕金森病的分子途徑從而抑制毒性物質的產生。這些初步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叫做角鯊胺的化合物有望得到多種途徑開發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

角鯊胺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是一種存在於角鯊科動物體內的類固醇物質。科學家通過合成更安全的類似物,曾將這種化合物用於癌症和眼部疾病的臨床試驗,目前一項針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試驗正在計劃當中。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角鯊胺也能夠顯著抑制α-突觸核蛋白形成毒性聚集體的過程,該過程被認為能夠引發一系列分子事件最終導致帕金森病的發生。

研究人員在細胞和線蟲模型上檢測了角鯊胺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α-突觸核蛋白能夠幫助神經化學信號在神經元之間進行有效傳遞,但是當這種蛋白發生功能失調開始聚集成塊就會形成毒性顆粒損傷腦細胞。研究人員發現角鯊胺能夠通過競爭結合突觸小泡上的α-突觸核蛋白結合位點阻止這種蛋白的異常聚集,藉助這種替換方式,角鯊胺可以顯著降低毒性顆粒的形成速率。

研究人員還發現角鯊胺能夠抑制這些毒性顆粒的毒性作用。

他們對線蟲進行了基因改造在線蟲的肌肉細胞內過表達α-突觸核蛋白。隨著線蟲的發育,α-突觸核蛋白形成的聚集體會導致線蟲發生癱瘓,而角鯊胺能夠阻止癱瘓的發生。

這些結果表明角鯊胺或可用於帕金森病的治療,至少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確定角鯊胺究竟能帶來什麼樣的作用,目前也仍然不清楚角鯊胺能否到達帕金森病發生的主要腦部區域。研究人員計劃在美國進行一項利用角鯊胺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試驗。(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10.1073/pnas.1610586114 

A natural product inhibits the initiation of α-synuclein aggregation and suppresses its toxicity

Michele Pernia,b, Céline Galvagniona,1, Alexander Maltsevc, Georg Meisla, Martin B. D. Müllera,b, Pavan K. Challaa, Julius B. Kirkegaardd, Patrick Flagmeiera, Samuel I. A. Cohena, Roberta Cascellae, Serene W. Chena, Ryan Limbokera, Pietro Sormannia, Gabriella T. Hellera, Francesco A. Aprilea, Nunilo Cremadesf, Cristina Cecchie, Fabrizio Chitie, Ellen A. A. Nollenb, Tuomas P. J. Knowlesa, Michele Vendruscoloa,2, Adriaan Baxc,2, Michael Zasloffg,2, and Christopher M. Dobsona

相關會議推薦


2017天然藥物研討會:發現·設計與成果轉化

會議時間:2017.5.12 -2017.5.13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7natural-products/

相關焦點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下面我們就請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王信海副主任醫師來談談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
  • 帕金森病臨床研究熱點
    首先描述至今已近200年,上個世紀60年代左旋多巴(L-dopa)應用於PD的治療後,一直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金標準」,但臨床過程中發現,經過3-5年左右「蜜月期」後,50-75%的患者就會出現異動和症狀波動等運動併發症。
  • 移植人幹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在遭受創傷、中風或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的損傷後,成熟的大腦在自我修複方面表現得非常糟糕。具有無限適應性的幹細胞為更好的神經修復提供了希望。但是,大腦精確調整的複雜性阻礙了臨床治療的開發。在一項旨在克服這些障礙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帕金森病的小鼠模型中展示了一種用於概念驗證的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糞菌移植是指從健康人糞便中獲得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通過重建腸道新的功能菌群達到治療腸內外疾病的目的,反覆糞菌移植可覆蓋和替換患者自身的異常腸道菌群,使得腸道微生態重新得到新的平衡。牛煥江表示,腸道菌群或許是帕金森病治療的一個新通道,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明確切的療效。
  • 一次治療,3年後仍持續改善患者症狀,帕金森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結果...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9月11日,Neurocrine Biosciences和Voyager Therapeutics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在研基因療法NBIb-1817(VY-AADC),在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積極的長期療效。
  •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丨臨床「藥」點
    本文圍繞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藥物選擇進行了歸納分析,回顧了左旋多巴以及其他多巴胺能藥物改善疾病的能力以及反對左旋多巴治療策略的證據,並闡述了多巴胺激動劑的特殊副作用,就何時、為什麼以及如何開始藥物治療得出結論,快來了解一下吧。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因此,NRG腫瘤學臨床試驗NRG-RTOG 0521旨在比較使用和不使用多西紫杉醇的化療的護理標準,並確定添加多西紫杉醇是否能改善OS,無病生存(DFS)和遠處轉移率( DM)用於患有高風險非轉移性前列腺癌的男性。該研究的結果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多中心III期試驗NRG-RTOG 0521將男性隨機分配到兩個可能的治療組之一。
  • 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最新策略,聽聽權威怎麼說
    研究結果如下述內容及表格所示:臨床上尚無可有效預防/延緩帕金森病疾病進展的幹預措施。大多數多巴胺受體激動劑(DA)用於預防/延緩疾病進展均無效。雷沙吉蘭等MAO-B抑制劑對預防/延緩疾病進展的作用尚處於研究中。對於早期帕金森病的單藥治療,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口服左旋多巴製劑、MAO-B抑制劑雷沙吉蘭和司來吉蘭等均臨床有效。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對患者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即帕金森病的「四主徵」。另一方面得影響是對患者的情緒、認知功能等的影響。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據悉,這是世界首批基於配型開展的多能幹細胞分化細胞臨床移植研究項目,其中的帕金森病項目是全球首個基於配型使用的人胚胎幹細胞分化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簡而言之,這兩個項目是分別用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出的神經前體細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來治療帕金森病和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 新療法層出不窮 治癒帕金森病未來可期
    自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以來,針對帕金森病症狀和病因的新藥開發數量得以快速增加。「在過去20年中,帕金森病的研究經歷了一場遺傳學革命,為疾病風險,發病和進展打開了新認識的大門,產生了科學家們正在深入研究的治療靶標和生物標誌物候選物,」Michael J. Fox基金會的Todd Sherer博士說道。
  • 中藥能治療帕金森病嗎?
    患者問,我媽媽今年68歲,得帕金森病已經有五年多了,四年前開始吃森福羅和美多芭,生活能夠自理。最近聽說中藥有效果就想試下中藥治療,已經開始喝中藥和針灸。同時帕金森藥量減量,由原來的每日森福羅一片半、美多芭三片總量分三次服用,減少為每日早晨一次性服用美多芭一片,森福羅半片。
  • PNAS:果皮中的天然小分子可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髓鞘損傷
    目前MS臨床標準治療可在早期降低炎性反應以延緩疾病的進展,但對已經損傷的髓鞘尚無針對性治療措施。因此,研發兼具免疫調節和神經保護作用的多效藥物,是提高MS等炎性脫髓鞘疾病治療效果的有效策略。該研究發現,在蘋果、李子等水果果皮和許多中草藥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天然三萜類化合物——熊果酸 (Ursolic acid, UA),具有促進CNS髓鞘損傷修復的作用。
  • 幹細胞移植技術有望根治帕金森病
    生物谷綜合:通過人工移植人類幹細胞,可以減輕患有帕金森病的猴子的病症。哈佛醫學院一研究小組的報告稱,幹細胞的作用不僅僅是取代那些發生病變的壞細胞,它還可能「勸說」大腦自我治療。此項研究使得幹細胞移植技術向著人體試驗又邁進了一大步。       帕金森病破壞神經細胞,使其不能產生多巴胺,從而導致人體運動和平衡系統發生障礙。
  • 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新進展
    帕金森氏病(PD)是第二大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1000萬人。該病主要是由黑質緻密部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選擇性變性引起的。它的主要臨床特徵包括僵硬,震顫和運動遲緩的運動症狀。但是,最近的發現已經證實該疾病還具有在運動症狀發作之前出現的非運動症狀的特徵,強烈表明帕金森氏病不是運動特異性的。
  • 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大會期間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就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進行了討論。 一、運動波動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病學 在帕金森病(PD)的運動併發症中,運動波動出現較早。對於早期PD,目前的治療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功能。
  • 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通過基因改造西紅柿來產生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2020-12-10 21: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 科學家對西紅柿進行了基因改造,以產生L-DOPA,這是一種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 JMT-治療帕金森病——DBS療法(腦起搏器)|脈衝發生器|帕金森病|...
    DBS療法,是美國斯科特斯德梅奧臨床醫學中心的神經病學專家們現在施行的一種深度腦刺激(DBS)療法,用於治療一種遺傳性的肌張力障礙,可明顯改善病情。DBS療法主要是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運用脈衝發生器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核,糾正異常的大腦電環路,從而減輕這些神經方面的症狀。
  • 前沿 | 腦起搏器之父將啟動近紅外光照射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神外前沿訊,據公開報導,在近期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上,神經外科專家、「腦起搏器」之父Alim Louis Benabid教授,介紹了帕金森病最新療法目前,通過動物實驗,近紅外光照射療法展現出了初步的治療潛力。其臨床試驗研究已經在今年年初得到批准,即將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