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2020-11-29 醫脈通

2016年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於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圓滿召開。大會期間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就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進行了討論。

 

一、運動波動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病學

 

在帕金森病(PD)的運動併發症中,運動波動出現較早。對於早期PD,目前的治療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功能。然而隨著疾病的進展,運動併發症的出現給治療帶來巨大挑戰,並成為PD患者功能殘疾的主要因素。

 

開始使用左旋多巴的患者,治療6個月約1/4出現wearing-off,治療18個月約有1/2出現;異動症的發生較遲,治療6個月及18個月分別有1/10和1/4的患者出現異動症。而左旋多巴治療5年後,約50%的患者會出現運動併發症。

 

PD的疾病進展


運動波動的臨床表現

 

運動波動作為最常見的運動併發症,在臨床上有各種表現形式:

 

◆「關」期:可預測的「wearing-off」;不可預測的「關」期;凍結步態;「開」期延遲

◆「開」期:「開」期凍結

◆中間狀態:快速的「開關」波動;Yo-yoing

 

在帕金森病晚期,部分患者的臨床症狀存在高度變異性,如症狀波動和異動症可重疊發生在同一例患者,稱為「Yo-yoing」現象。這些患者出現症狀波動後,因無法忍受「關」期運動能力喪失而增加藥物劑量,隨之出現劑峰異動,最終將一直在「關」期與異動症兩個狀態之間不斷轉換。


二、運動波動的危險因素及影響

 

運動波動的危險因素

 

一項義大利研究(Stocchi F等,2014)納入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長期病程、疾病嚴重度、長期抗帕金森治療、LD起始劑量高、長期使用LD、延遲使用LD、延遲使用DA、高劑量LD。中國研究(Chen W等,2014)包括年齡、女性、體重輕、早發PD、長期病程、疾病嚴重度、長期使用LD、LD劑量≥400mg/d、LED高、其他抗PD藥物:吡貝地爾、恩他卡朋。(LD:左旋多巴;DA:多巴胺;LED:左旋多巴等效劑量)

 

>>>LD治療時程

 

一項基於醫院的多中心、橫斷面、非幹預性註冊研究,納入1588例符合英國PD腦庫診斷標準且服用左旋多巴至少30天的中國PD患者,調查中國PD患者Wearing-off和異動症的發生率。結果發現,PD患者的LD治療時程越長,Wearing-off的發生率越高。

 

>>>LD劑量

 

STRIDE-PD研究是一項在早期PD患者中進行的前瞻性、多中心、為期133周的雙盲隨機研究比較了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恩他卡朋及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初始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此項研究,將STRIDE-PD的研究人群依據左旋多巴的使用劑量重新分組,從而評估左旋多巴劑量及其他因素與異動症和Wearing-off的關係。結果發現,Wearing-off的發生風險與LD稱劑量依賴性,LD劑量越高,Wearing-off的發生率越高。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推薦,帕金森病早期應用小劑量(<400mg/d)左旋多巴並不增加異動症的發生。

 

運動波動的影響

 

運動波動對P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更為顯著。一項涵蓋歐洲5國的橫斷面研究,納入817例帕金森病患者,用患者記錄表記錄患者運動併發症4種亞型(開-關波動,峰值異動症,雙相異動症,關期肌張力障礙)的出現、嚴重度和頻率,用ED-5D和PDQ-39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歐洲5國的PD患者生活質量與四種運動併發症亞型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在運動併發症的不同亞型中,開-關波動對PD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更大。

 

三、運動波動的病理機制及藥物治療

 

病理機制


PD的進展讓運動波動越來越難獲得治療上的滿意,在PD進展過程中藥物引起運動波動的機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外周機制:胃腸蠕動減緩,左旋多巴吸收不穩定

◆中樞機制:殘存多巴胺能神經元儲存和釋放多巴胺功能的進一步受限;多巴胺受體和基底節環路的突觸後改變

◆患者因素:患者的認知功能受損更嚴重;容易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

 

外周和中樞機制導致了PD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混亂和「開」「關」期之間功能的顯著差異。患者因素使早期PD階段治療策略的應用受限。

 

運動波動的治療

 

2013年國際運動障礙學會(MDS)《帕金森病治療管理指南》有關運動波動的治療推薦包括:


▶調整左旋多巴的劑量可減少Wearing-off(GPP);

▶添加COMT或MAO-B抑制劑可減少「關」期;

▶添加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減少「關」期時間,非麥角類DA是一線推薦;

▶從一種DA換用另一種DA對病情改善也有幫助(B/C)

 

然而在現有的治療策略下,PD患者對新型PD藥物,仍有以下症狀改善的需求:控制運動波動、緩解清晨運動不能、改善睡眠障礙及改善吞咽困難。

 

藥物治療策略

 

非多巴胺能藥物治療策略

 

多巴胺能藥物治療策略

 

四、總結

 

◆左旋多巴長期治療會導致大部分PD患者出現運動併發症


◆左旋多巴的劑量和治療時程是運動波動發生的危險因素


◆權威指南推薦添加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治療進展期PD的運動波動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治療莫錯過最佳時機—新聞—科學網
    但如果患者沒能得到及時和合理的治療,很容易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致殘,最後出現如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可能會威脅到生命的併發症。」前不久,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及運動功能障礙學組聯合美敦力發起「擁抱鬱金香」項目啟動儀式上,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老年神經科主任王振福如是說。
  • 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最新策略,聽聽權威怎麼說
    2018年3月23日,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MDS)循證醫學(EBM)委員會在《MOVEMENT DISORDER》(雜誌影響因子7.072)上發表了最新循證醫學綜述,旨在通過回顧循證醫學證據,更新對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幹預措施的建議。
  • 帕金森病新藥!第三代強效COMT抑制劑Ongentys顯著改善運動波動...
    結果顯示,在經歷運動波動的帕金森病(PD)患者中,用作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附加療法(add-on therapy)時,每日一次Ongentys膠囊減少了「OFF」時間、增加了「ON」時間。來自真實世界的數據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波動對帕金森病患者和醫療系統的負擔增加,住院和急診室就診明顯增多。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隨著對帕金森病的進一步研究,瑞典學者Arvid Carlsson進一步研究確認,帕金森病是大腦特定部位多巴胺缺乏所致,推動了抗帕金森病藥物左旋多巴(L-dopa)的研製。由此,左旋多巴應用於臨床,大大提高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成為帕金病治療的第一個裡程碑。
  • 科學運動有益帕金森病的治療
    目前,這方面研究很多,像Daniel Corcos、Christopher Hass和David Vaillancourt的阻力訓練對帕金森病影響的研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介紹的太極可作為治療平衡問題手段的研究。
  • JMT-治療帕金森病——DBS療法(腦起搏器)|脈衝發生器|帕金森病|...
    與永久性的不可調節和不可逆的損傷大腦的一些治療方法(燒灼或放療)不同,DBS並不破壞大腦結構,可以允許今後的進一步治療。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性退行性疾病,因為大腦黑質細胞數量衰減,神經遞質紊亂,神經信號傳導異常,導致帕金森各種症狀的發生。
  • 帕金森病 提倡早發現早治療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早期發現,並堅持全程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周健康周刊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
  • 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新進展
    帕金森氏病(PD)是第二大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1000萬人。該病主要是由黑質緻密部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選擇性變性引起的。它的主要臨床特徵包括僵硬,震顫和運動遲緩的運動症狀。但是,最近的發現已經證實該疾病還具有在運動症狀發作之前出現的非運動症狀的特徵,強烈表明帕金森氏病不是運動特異性的。
  •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啟動:When?Why?How?丨臨床「藥」點
    本文圍繞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藥物選擇進行了歸納分析,回顧了左旋多巴以及其他多巴胺能藥物改善疾病的能力以及反對左旋多巴治療策略的證據,並闡述了多巴胺激動劑的特殊副作用,就何時、為什麼以及如何開始藥物治療得出結論,快來了解一下吧。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
  • 帕金森病臨床研究熱點
    首先描述至今已近200年,上個世紀60年代左旋多巴(L-dopa)應用於PD的治療後,一直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金標準」,但臨床過程中發現,經過3-5年左右「蜜月期」後,50-75%的患者就會出現異動和症狀波動等運動併發症。
  • 「帕金森病」及「晚期運動併發症」一線用藥,3張表總結清楚
    PD主要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和路易小體形成的病理變化,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醯膽鹼遞質失平衡的生化改變,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帕金森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治療、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滬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高 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病情
    【新民網·最新報導】調查顯示,上海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率和健康人群無明顯差異,而儘早發現疾病,在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同時,科學合理進行健康管理,能切實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愈後。在第20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瑞金醫院多學科聯合於今天(4月5日)舉辦了主題為「綜合治療,品質生活」的帕金森病患者關愛活動。專家表示,太極拳等科學運動能有效抗擊帕金森病。
  • 【關注】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
    【關注】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這是一種帕金森病的併發症——軀幹姿勢異常。帕金森病伴軀幹姿勢異常包括垂頸徵(頭下垂)、軀幹前屈(身體向前彎曲)、軀幹側屈(身體向一側傾斜)。軀幹姿勢異常可導致疼痛、運動障礙和平衡功能障礙,是帕金森病人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傳統的藥物治療、外科手術等方法大多治療效果不明確,改善程度有限。
  • 中藥能治療帕金森病嗎?
    患者問,我媽媽今年68歲,得帕金森病已經有五年多了,四年前開始吃森福羅和美多芭,生活能夠自理。最近聽說中藥有效果就想試下中藥治療,已經開始喝中藥和針灸。同時帕金森藥量減量,由原來的每日森福羅一片半、美多芭三片總量分三次服用,減少為每日早晨一次性服用美多芭一片,森福羅半片。
  • 帕金森病可控 華西醫院專家:治療是關鍵
    7月30日,華西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DBS手術大揭秘暨帕金森病患者關愛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商慧芳教授首先講解了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隨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李鵬副教授,對治療帕金森病的DBS手術相關問題做出了全面解答。現場的帕金森病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對教授們提出了關於疾病的問題。最後,教授們在活動現場開展義診活動,和病患面對面普及知識,解疑答惑。
  • 運動、飲食 如何調理老人帕金森病?
    近年來,我國帕金森病發病率日益上升,成為老年人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隨著帕金森患者逐年增多。帕金森病目前還不能根治,控制病情發展、改善現有症狀是治療目的。由於治療方法有限,目前絕大多數病人是居家保守治療,因此除藥物之外,以運動訓練和飲食調理為主的科學的家庭康復對病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帕金森中晚期運動併發症可致殘
    醫生也會根據患者出現運動併發症的具體情況來調整藥物,提供「定製化」的治療方案,從而改善患者症狀。   帕金森病出現動作遲緩、震顫等運動症狀時,之前其實已有非運動症狀,如反覆失眠,容易悶悶不樂、心情不好,長期便秘,有些老人會經常覺得全身酸痛,按摩松骨也無濟於事,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