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距離治癒帕金森病,我們還有多遠?幹細胞移植技術有望根治帕金森病是一種危害中老年身體健康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徵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喪失,導致紋狀體多巴胺含量缺乏,從而引起運動障礙。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牛煥江說,目前帕金森病傳統幹預方式主要以口服藥物和手術為主,但其只能緩解相應症狀,尚不能根除病因。不過,這一令人無奈的現狀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得到變革。牛煥江表示,近年來,幹細胞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幹細胞在再生醫學、建立疾病模型及藥物篩選等領域逐漸顯示出其巨大應用價值。
-
移植人幹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在遭受創傷、中風或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的損傷後,成熟的大腦在自我修複方面表現得非常糟糕。具有無限適應性的幹細胞為更好的神經修復提供了希望。但是,大腦精確調整的複雜性阻礙了臨床治療的開發。通過仔細追蹤移植的幹細胞的命運,這些作者發現這些細胞的身份---在帕金森病中指的是產多巴胺神經元(即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也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決定了它們產生的連接和功能。隨著越來越多的方法利用幹細胞產生幾十種獨特的神經元,這項研究提示著神經幹細胞治療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
幹細胞移植:改善帕金森的新思路
幹細胞移植帕金森的臨床前進展 探討幹細胞移植對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研究人員對小鼠實施經鼻腔給藥3次,120天後進行了行為測試,然後處死小鼠並使用新鮮的黑質緻密部分(SNpc)檢測通過螢光顯微鏡方法標記的「幹細胞-綠色螢光蛋白」;免疫組織化學檢測SNpc固定腦組織中的綠色螢光蛋白、人神經Nestin和酪氨酸羥化酶(TH)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重塑了「帕金森小鼠」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陳躍軍研究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周文浩/熊曼研究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張素春研究組合作發現,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特異性修復大腦中受損神經環路,重塑神經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動物的行為學障礙。2020年9月22日,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細胞幹細胞》上。神經元是大腦的基本功能單元。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1.Nat Commun:新的幹細胞操作技術可以幫助治療阿茲海默症和關節炎doi:10.1038/ncomms15982一項來自美國西北大學材料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可能有助於那些需要幹細胞治療的脊髓損傷、中風、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關節炎或任何其他需要組織再生的病症的患者。
-
中老年人的噩夢——帕金森綜合症,幹細胞有望終結!
2020年4月11號為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紀念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因此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他的生日,即每年的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幹細胞這一具有強大自我更新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種子細胞」,同樣也引起了帕金森疾病研究學者的注意,關於幹細胞幹預帕金森疾病的臨床研究在全球各地開展。研究表明,幹細胞在幹預帕金森疾病中,一方面可分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替代體內損傷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從而起到促進神經再生的作用。
-
中老年人的噩夢——帕金森症候群,幹細胞有望終結!
2020年4月11號為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紀念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因此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他的生日,即每年的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
幹細胞療法:分泌多巴胺神經元神經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前景廣闊
幹細胞療法是用一種特定方式將細胞移植到病灶處並進行分化,重建功能正常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目的,為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治療提供新思路。帕金森病會引起運動障礙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危害中老年身體健康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全球有600多萬人患有帕金森病,它是阿爾茨海默病之後第二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
-
帕金森患者接受首次幹細胞治療後病情好轉
本文轉自:博雅幹細胞近日,美國每日健康新聞(HealthDay News)報導了「帕金森患者接受首次幹細胞治療後病情好轉」的案例。科學家首次用帕金森患者自己的皮膚細胞來治療這種疾病,將皮膚細胞改造成關鍵的腦細胞,這中間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
-
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新趨勢:幹細胞是根本性治療帕金森的希望幹細胞技術被認為具有更為持久治療的可能性,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植入新的、能夠生成多巴胺的細胞來替代退化的神經元,是根本性治療帕金森的新希望。從1979年開始,人類首次用細胞替代療法治療帕金森病[2],從此開啟了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新紀元,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治療帕金森病的目光轉向幹細胞療法。
-
胚胎幹細胞移植技術為帕金森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危害中老年健康的慢性神經退行疾病,全球有600多萬人患有帕金森病,它是阿爾茨海默病之後第二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
-
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
骨髓移植技術的發現 生命科學是二十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之一,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1957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託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託瑪斯本人榮獲了諾貝爾獎。 這一技術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並已成為根治白血病等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為人類戰勝疾病帶來新的希望。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
-
日本首次利用iPS細胞治療人類帕金森病
新華社東京11月9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9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已經開展了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試驗,向一名患者腦部移植了由iPS細胞培養的神經祖細胞。這種療法在全球尚屬首次使用。
-
ESC是細胞器官移植的基礎模型_鄭大中科博生
這種在體外培養體系能不斷擴增而又能定向誘導分化的ESC無疑是細胞、組織、器官移植供體的理想來源,尤其是一些由一種或少數幾種細胞功能死亡或失調所致疾病如帕金森病、糖尿病、骨關節炎等,FSC有望為這些疾病提供一種有效的根治手段。中科博生。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修復大腦受損的神經環路
2020年9月22日,《Cell Stem 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人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元修復環路重塑神經功能》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帕金森病模型鼠腦內移植的人多巴胺能神經元重構的神經環路,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以特異性修復成年腦內受損的黑質-紋狀體環路
-
日成功抑制帕金森病原因物質生成 有望助推療法
(觀察者網訊)日本大阪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1日的英國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發布成果,稱開發出能抑制「帕金森病」原因物質生成的物質,在使用小鼠的實驗中成功改善症狀。帕金森病是出現手足顫抖、身體僵硬的疑難病症。
-
2020年有望根治帕金森病
當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有神經系統即便疾病叫做帕金森病(PD)。是的,順便說一句,目前沒有特效辦法,但你會很幸運的,因為時時刻刻都有大量的研究在進行。運氣和它沒有任何關係,黑暗時期無疑地躺在前面,但我想帶你沿著這條路去了解一下。 「希望」不僅僅是另一個描述性的詞,用來讓沮喪或受折磨的靈魂振作起來,試圖控制他們的症狀。這是一個動作詞,一個動詞。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J Par Dis:幹細胞療法有助於緩解帕金森症DOI: 10.3233/JPD-181488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細胞替代療法可能在將來減輕帕金森病(PD)的運動症狀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雜誌上的文章中,作者討論了新開發的幹細胞技術如何用於治療疾病,以及幹細胞治療的巨大希望和重大挑戰。今天最常見的PD治療是通過多巴胺調節增強腦中黑質紋狀體通路的活性,從而增加紋狀體多巴胺水平並改善與該疾病相關的運動損傷。然而,這種治療長期來看具有顯著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
科學家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重塑神經功能
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記者獲悉,由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陳躍軍研究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周文浩/熊曼研究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張素春研究組合作發現,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特異性修復大腦中受損神經環路,重塑神經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動物的行為學障礙。2020年9月22日,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細胞幹細胞》上。
-
Eur J Neurosci:經過CRISPR/Cas9n編輯的幹細胞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2018年12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英國,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大約為1/35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和UCB製藥公司(UCB Pharma Ltd.)的研究人員在改善一種新出現的治療帕金森病的方法上邁出了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