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患者正常活動能力受限,行走不便的情況。且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加重,給患者正常生活帶來越為嚴重的影響。
多數患者到了中後期後,行走能力完全喪失,長期臥床後就會出現繼發性感染的症狀,甚至因為某些併發症的存在而威脅生命安全。由此可見對於帕金森患者而言,注意多了解症狀,早發現早治療是很重要的。
帕金森病的症狀有哪些?
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運動系統四大主症:
1、靜止性的震顫,即手放在那裡不動時,出現抖動的情況,當患者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時抖動會加重;
2、肌肉的強直,伴隨有面部的肌強直,會形成面具臉的情況;
3、肢體中軸肌肉的強直,會帶來頸痛、腰痛,肢體的強直形成行走、寫字不靈活等症狀;
4、運動的遲緩,患者整個人運動變得很緩慢,變換體位會很困難,伴隨有姿勢步態的異常,形成典型的慌張步態,走起路來感覺很慌張,越走越快、越走越往前衝。
患者除有以上四個症狀外,還有非運動系統、精神系統的症狀發生,常見如焦慮、抑鬱等症狀。與此同時,還有明顯的睡眠障礙,睡眠期時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的表現。患者有自主神經的症狀,出現體位相關性的低血壓、頭暈、便秘等,也屬於較為常見的症狀。
帕金森病需要吃什麼藥?
現在市面上針對帕金森病的藥物有很多,多分為好幾個大類,最多見的左旋多巴製劑,是藥物治療帕金森疾病的基礎。
當然不同的患者用藥不一樣,除了左旋多巴製劑以外,還有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目的是讓減少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受體變得敏感起來,從而讓多巴胺更好的發揮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COMT的抑制劑、抗膽鹼能的藥物等,都屬於治療帕金森疾病的常用藥物。
患者在藉助藥物療法應對疾病時,藥物的選擇需要經過專業醫生的綜合的評估,要參考包括年齡、認知功能水平、職業的情況,還有經濟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因此最好到專業的專科,進行相關的評估後進行綜合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