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易被忽略 需加強早期識別

2020-11-29 健康界

「不少人對帕金森病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抖手』上,人們對帕金森病的了解多是震顫、肢體僵硬、行動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方面的症狀,其實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還伴有一系列非運動症狀。」

帕金森病人早期出現的非運動症狀極易被漏診和誤診,需加強早期識別、儘早幹預。

某些非運動症狀組合有助於協助判斷帕金森病發生的風險

《中華神經科雜誌》刊文指出,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帕金森病的部分非運動症狀常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之前出現,有報導76.2%的帕金森病患者在運動症狀出現前至少存在1項非運動症狀。非運動症狀早期出現可能發生在帕金森病前驅期(prodromal),即Braak1期和2期。在帕金森病運動症狀出現(即累及黑質)前20年左右,病理改變起源於嗅覺系統、低位腦幹和外周自主神經系統,此時可能出現一些非運動症狀。

目前比較公認多發生在運動症狀之前的非運動症狀主要有快速眼球運動期睡眠障礙(簡稱RBD,下同)、便秘、嗅覺減退、焦慮和抑鬱,出現以上症狀的人群未來發生帕金森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 嗅覺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現的症狀

帕金森前驅期非運動症狀

嗅覺障礙

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現的症狀。80%~9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嗅覺障礙,但以此作為主訴者十分罕見。嗅覺障礙既可以出現在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期,也可早於患者的運動症狀而出現,部分患者可以在其運動症狀出現10年以上出現嗅覺障礙。帕金森病患者出現嚴重的嗅覺減退則預示著疾病進展為帕金森病痴呆(簡稱:PDD,下同)的風險增加。

頑固性便秘

超過70%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頑固性便秘,且便秘往往在疾病的運動症狀之前出現,最早可於運動症狀出現前10~18年出現。

睡眠障礙

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礙非常常見,約96%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礙,包括失眠、白天過度嗜睡、RBD及不寧腿症候群。其中白天過度嗜睡及RBD可在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之前出現。帕金森病患者RBD的發生率為25%~50%。

情緒障礙

約40%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的進展過程中會出現情緒障礙。抑鬱和焦慮可見於帕金森病病程的各個階段,也可在帕金森病經典運動症狀之前作為前驅症狀出現。抑鬱可能為帕金森病早期的前驅症狀或危險因素。

▲ 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礙非常常見

早期非運動症狀

輕度認知障礙

約1/3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診斷時已存在輕度認知障礙。帕金森病的輕度認知障礙可以累及患者的單認知域,也可累及多認知領域。多項研究結果證實,帕金森病患者發病時若出現輕度認知障礙,常可增加其進展為PDD的風險。

體位性低血壓

約6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體位性低血壓。此外,夜間高血壓及餐後低血壓也可對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造成困擾,且增加了疾病治療的困難。

因此早期識別非運動症狀,對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和幹預具有重要意義。劉偉欽主任表示,在收治的帕金森患者中,除了傳統的運動症狀如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及姿勢平衡障礙外,還有許多非運動症狀,包括早期嗅覺的減退,疼痛,疲勞,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尤其是焦慮、抑鬱、睡眠和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速了疾病進展。

如果出現這些非運動症狀,在相關專科檢查後又沒有發現問題,就要考慮帕金森病的可能,及時尋求專業醫生幫助,進行對症治療。

早發現早治療,「三高」患者更要當心

帕金森病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迄今為止,原發性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繼發性帕金森病則多由腦炎、腦動脈硬化或錳、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所致。

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大腦中控制運動功能的神經細胞的疾病。由於該病進程緩慢,早期症狀和人類的自然老化症狀非常相似,因此極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劉偉欽主任提醒,帕金森病早發現早治療能夠改善生活質量,可以繼續工作。

「對於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群,應控制好自身疾病,同時避免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等,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誘發震顫麻痺的藥物。」劉偉欽主任指出,除以上措施外,應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發現老年人出現嗅覺障礙、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帕金森前驅期非運動症狀時,應引起警覺,可到醫院就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在治療早期,藥物是首選的治療方法。經過3至5年的藥物治療後,『蜜月期』就會結束,患者的病情會較難控制,對部分藥物治療無效,已無法生活自理的患者,這時可選擇手術治療,經過手術治療,可生活自理,減輕家庭經濟和心理負擔,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在家庭照料中,早期輕症患者的肢體功能受損程度較輕,應鼓勵患者自己打理生活,並根據自己的體力、身體狀況,積極進行適度的鍛鍊。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如何治?這篇文章請收好!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等非運動症狀(NMS)也逐漸得到重視。《帕金森病馮濤2017觀點》就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治療對國際指南進行了比較。➤ 2011版EFNS《帕金森病指南(早期版)》(下文簡稱EFNS指南)提出的建議是:終止使用潛在的加重認知障礙的藥物,加服膽鹼酯酶抑制劑。由於他克林具有肝毒性,2011版EFNS指南中不推薦使用。
  • 帕金森病早期三大症狀
    帕金森病涉及到大腦中某些神經細胞的逐漸分解或死亡。帕金森病的許多症狀是由於神經元的丟失,神經元在大腦中產生了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化學信使。當多巴胺水平下降時,大腦活動異常。大腦並不是唯一受影響的器官,在肌肉中感受到這種感覺可能意味著早期的帕金森症狀。
  •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八大症狀: 嗅覺減退:嗅覺減退是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一個非運動症狀,可以出現在疾病的不同時期。由於嗅覺減退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很容易被忽視,最後多被家人發現。輕度的嗅覺減退表現為對一些刺鼻的氣味不敏感。
  • 帕金森是什麼病,一般有什麼症狀?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症狀主要有四肢僵硬、行走困難、容易摔跤、不能自理等。患者會隨著病症加劇逐漸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下面我們就請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王信海副主任醫師來談談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
  • 帕金森病怎麼改善?有方法麼?
    帕金森病又稱為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性疾病。多在50歲以後發病,隨年齡增長其患病率逐漸增高。1817年首次報導本病以來,雖對帕金森病的診斷與治療有長足進步,但迄今為止,其病因和病理機制尚不明確、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桉(DA)能神經元變性脫失,DA遞質分泌減少,殘留神經元胞漿中形成路易小體。
  • 帕金森病臨床研究熱點
    首先描述至今已近200年,上個世紀60年代左旋多巴(L-dopa)應用於PD的治療後,一直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金標準」,但臨床過程中發現,經過3-5年左右「蜜月期」後,50-75%的患者就會出現異動和症狀波動等運動併發症。
  • Brain:MRI的發展讓早期診斷帕金森病成為可能
    Brain:MRI的發展讓早期診斷帕金森病成為可能
  • 海南日報數字報-走路不穩動作慢 警惕帕金森
    符瓊花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當時也有醫生懷疑她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但考慮到她年紀不大,便忽略了這個可能。  此後的4年間,符瓊花一直按照頸椎病接受治療,但病情一直持續加重,後來連走路也成了問題,需要別人攙扶。這些症狀斷斷續續持續了幾年,在四處求醫後,符瓊花最終被確診為帕金森病。  「200多年前帕金森病被發現,如今,很多人依然對帕金森病感到陌生。」
  • 新療法層出不窮 治癒帕金森病未來可期
    「在過去的20年中,人們已經意識到遺傳學及其與環境和生活方式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帕金森病的風險。」Michael J. Fox帕金森研究基金會(MJFF)總裁兼執行長Todd Sherer博士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帕金森病。」
  • 定顫散風湯說帕|早期帕金森病的四個早期症狀,帕金森如何解救
    那麼,人們出現什麼症狀的時候預示著可能患上帕金森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杭州同世堂中醫定顫散風湯的介紹吧。 帕金森病4個早期症狀 帕金森主要是由於人們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神經遞質嚴重減少,並低於正常水平的50%而造成的。
  • 世界帕金森日 | 不明原因嗅覺減退,需警惕帕金森病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 帕金森病 提倡早發現早治療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早期發現,並堅持全程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周健康周刊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
  • 滬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高 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病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同時還可伴有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抑鬱狀態、認知功能下降等非運動症狀,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腦疾病。該疾病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我國約有近300萬患者,但其中有接近3/4的患者沒有接受正規治療,特別是在邊遠地區。
  • 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專家:可能是特發性震顫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有兩大症狀表現許志強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是由於黑質(位於腦幹的富含黑色素細胞的核團)發生病變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症狀多表現為靜止時手、腳、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患者的活動能力大大受到限制。帕金森病患者常有運動症狀、非運動症狀兩大表現。1.運動症狀靜止性震顫:就是常說的「抖」,手抖、腳抖、頭抖都算,安靜時明顯,活動後反而能緩解。運動遲緩:早期可以發現患者精細動作緩慢,比如走路、刷牙、打雞蛋、繫鞋帶等動作明顯變慢。
  • 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新藥物或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眾所周知,帕金森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是表現為肢體震顫、僵硬、動作遲緩等症狀的一種神經系統退行變性疾病。   但是在帕金森病的診治中,會面臨難以早期發現和準確診斷帕金森病,甚至由於帕金森病的症狀不典型,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而藥物和手術治療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及生存質量難以改善的問題。
  • 帕金森病到底有多可怕?如何減緩病情發作?
    抖僵慢」是指,肢體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均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症狀。因為帕金森病屬於一種退行性疾病,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重,會出現一些其他的症狀,因個體差異性而顯得不同。 經常會遇到有患者問便秘是不是帕金森病症狀?疼痛是不是帕金森病症狀?流口水是不是帕金森病症狀?
  • 帕金森病症狀都有什麼表現
    帕金森是危害性非常大情況比較複雜的疾病,帕金森患者在發病的時候身體會慢慢的僵硬,嚴重的會無法活動,有的連說話都不能更不用說日常的起居了,帕金森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致命的,下面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帕金森的症狀都有哪些。
  •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醫生提醒,帕金森病初期症狀不典型,易被誤診
    近日,依伯來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被確診為帕金森病,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他的病情明顯好轉。網絡配圖依伯神疲愚鈍 竟是帕金森纏身黃依伯平時身體健康、手腳麻利,家中九十多歲的老母親都是他一人照顧。可兩年前,他照顧老母親時顯得力不從心,整日無精打採,坐著看電視10分鐘就睡著,反應也變得遲鈍,稍不小心就會跌倒。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凡此種種,讓我們再次發問:距離治癒帕金森病還有多遠?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 你我同行」。我們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目前的醫療手段只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對科學家們來說,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早期發現和最終治癒的方法。本報梳理了近年來針對帕金森病診治的部分研究成果,並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