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 向嬌)說到手抖,很多人的眼前可能會浮過一個畫面:大學食堂阿姨打菜時手不斷的顫抖,手一抖,兩坨肉就沒得了!看不下去了,「阿姨,你手莫抖嘛!」「嘿,我又沒得帕金森!我哪裡在抖嘛?」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嗎?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許志強說,這可不一定。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有兩大症狀表現
許志強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是由於黑質(位於腦幹的富含黑色素細胞的核團)發生病變,多巴胺分泌減少所致。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症狀多表現為靜止時手、腳、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患者的活動能力大大受到限制。帕金森病患者常有運動症狀、非運動症狀兩大表現。
1.運動症狀
靜止性震顫:就是常說的「抖」,手抖、腳抖、頭抖都算,安靜時明顯,活動後反而能緩解。
運動遲緩:早期可以發現患者精細動作緩慢,比如走路、刷牙、打雞蛋、繫鞋帶等動作明顯變慢。
姿勢平衡障礙:起立的時候很困難,而且容易往後面跌倒。有時候患者開始走路,步伐極小但步速極快,且不能及時「剎車」。
肌強直:部分患者肢體會出現類似彎曲軟鉛管的狀態,稱為「鉛管樣強直」;在有靜止性震顫的患者中,可出現斷續停頓樣的震顫,如同轉動齒輪,稱為「齒輪樣強直」。嚴重時患者可出現特殊的屈曲體位或姿勢,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書寫障礙:不管以前字寫得好好看,現在寫字就變得困難,或者字越寫越小,小得都看不清楚,自己也不認識。
2.非運動症狀
自主神經系統的症狀:如頑固性便秘、直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夜尿增多等。
神經精神症狀:如抑鬱、焦慮、視幻覺等。
認知損害: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減退等。
感覺症狀:疼痛、嗅覺減退等。
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白天嗜睡等,有些病人會出現睡眠中打人、打床,大吼大叫等,患者往往認為自己在做「惡夢」,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到專科就診。
許志強說,如果您出現帕金森病一系列症狀,懷疑自己患上帕金森病,建議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未進一步發展,應繼續減少出門,防止交叉風險。如果病情進展較快,也建議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
專家支招如何防治帕金森病?
1.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嗎?
許志強解釋,門診常會遇到手顫抖就確定自己得了帕金森病的患者,其實顫抖不一定就會是帕金森病,也可能是特發性震顫,其表現為拿物品時或者手指指向目標時震顫明顯加重,但動作不會變成「慢動作」。雖然特發性震顫不屬於帕金森病,但患者患上帕金森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也不一定有手抖。
2.帕金森病是不是老年痴呆?
許志強說,不是!許多人常常混淆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其病理、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都不一樣。同時,漸凍症和帕金森病也完全不一樣。兩種疾病都是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但帕金森病是出現運動方面的障礙,而阿爾茨海默病則是出現記憶方面的障礙。
3.帕金森病致命嗎?
許志強說,帕金森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並非一種致命疾病,通常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帕金森病與遺傳也有一定關係,如果有親屬患病,家族中的其他人發病概率也隨之升高。
4.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帕金森病?
許志強說,帕金森確實更多發於中老年人,但近年來,臨床實踐表明,帕金森病有年輕化的趨勢。用腦過度、經常便秘、情緒不穩的人群易得帕金森病,青年人們多多注意,儘量保持愉快情緒、規律作息、健康飲食。
5.帕金森病能預防嗎?
許志強說,可以!多進行運動,可防止和推遲關節強直和肢體攣縮,同時保持健康的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戒菸酒,保持身心愉快,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應遵醫囑積極治療。當出現上肢震顫、手抖等先期徵兆時,應及時儘早到醫院就診。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