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手抖,這個症狀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2020-12-04 徐欣副主任

說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抖,確實這個症狀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也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動作緩慢、走路慢才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必要條件

帕金森病的表現主要就是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

運動症狀就是這些表現會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也就是患者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步態異常等。

靜止性震顫就是身體在靜止,不活動的時候出現震顫明顯,典型主訴就是「手經常抖動,越是不動越是抖得厲害,幹活的時候反而不抖了」。

肌強直主要就是患者會感到身體發僵發硬,檢查的時候會察覺到四肢和身體大部分的肌肉運動時有明顯阻力。

運動遲緩指的是動作變慢,逐漸會喪失主動運動,患者會做不了精細運動,繫鞋帶和扣紐扣等動作都變得緩慢,感覺困難。疾病早期,患者會感覺自己肢體的無力,沒有引起重視,一旦合併有肌張力的增高,就需要警惕帕金森病的風險。

步態異常主要是因為患者起步比較慢,因此會在起步後身體前傾,為了保持肢體的平衡,就會快步前進,導致出現「小碎步」,也就是我們說的「慌張步態」。

帕金森病還有很多非運動症狀,也就是這些症狀與運動功能無關,這些非運動症狀往往發生的比運動症狀要早,主要有嗅覺障礙、失眠、便秘、抑鬱等等。

帕金森病患者會有非常多的臨床表現,想要明確診斷帕金森病,就是存在「運動遲緩」,再至少存在靜止性震顫或肌強直其中一項。所以有些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震顫,有些會表現出肢體僵硬,但是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會表現出慢的特點,出現運動遲緩,面部表情動作減少,出現「面具臉」,寫字變慢變小等等表現。

帕金森病屬於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推移病情會逐漸加重,一定要重視這些表現,早期確診,正規治療,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日專家提醒:帕金森病不僅是「手抖」
    因為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症狀,因此很多人提起帕金森病就會想到手抖,專家提醒,帕金森病早期識別很重要,手抖不是帕金森病的唯一症狀,其他的非運動症狀如睡眠異常、嗅覺障礙、抑鬱等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號,它們比「手抖」出現得更早,更值得我們警惕。
  • 手抖就是帕金森嗎?哪些症狀能確診是得了帕金森病?
    手抖就是帕金森嗎?帕金森因為有些症狀與腦萎縮、老年痴呆等疾病相似,很容易被誤診,還有些人以為帕金森是小毛病,直接忽視了治療,那麼,到底出現哪些症狀說明是得了帕金森呢?帕金森病有哪些臨床表現?顫抖常從一側手部起病,在安靜的時候顫抖明顯,慢慢發展到上肢、下肢、頭部和軀幹部位。運動中顫抖可減輕或消失,入睡後消失,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加重。肌肉僵硬就像身體被繩子捆住一樣,有這種症狀,不要忽視,要及時就醫檢查。
  • 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專家:可能是特發性震顫
    「嘿,我又沒得帕金森!我哪裡在抖嘛?」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嗎?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許志強說,這可不一定。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症狀多表現為靜止時手、腳、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患者的活動能力大大受到限制。帕金森病患者常有運動症狀、非運動症狀兩大表現。1.運動症狀靜止性震顫:就是常說的「抖」,手抖、腳抖、頭抖都算,安靜時明顯,活動後反而能緩解。運動遲緩:早期可以發現患者精細動作緩慢,比如走路、刷牙、打雞蛋、繫鞋帶等動作明顯變慢。
  • 世界帕金森病日丨中老年健康第三大殺手,症狀不只是手抖
    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統計數字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危害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病因尚不清楚,與年齡、遺傳等有關北京中關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爽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大腦中控制運動功能的神經細胞的疾病。「由於該病進程緩慢,早期症狀和人類的自然老化症狀非常相似,因此極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王爽說。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
  • 世界帕金森日:不只是手抖?早期的這些症狀,很多親屬都沒察覺到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你我同行」。多數人只是聽說過帕金森病,但對其並不是十分的了解,尤其是帕金森病的原因和症狀。對於這種疾病,我想很多人都通過一部美國電影《愛情與靈藥》而有所認識。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
    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初次聽見帕金森病這一診斷時候的體驗嗎?是難過,是無可奈何,是崩潰,亦或是坦然接受?經常出現由于震顫、僵直、或行動緩慢的病人來到盧老這裡,當他們初次聽聞帕金森病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是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 帕金森病是什麼症狀,它的危害有哪些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一些老人走路拖著腿,手抖,面部表情僵硬,說話含糊不清,這可不是年老的原因,而是一種叫「帕金森」的病作的怪病!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出現震顫,但並不影響到正常生活,也就沒能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抖的情況愈發嚴重,直到影響了吃飯。飯菜送不到嘴裡;走路突然左側的腿感覺無力。
  • 出現帕金森症狀就是帕金森病?並不是,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該症狀
    導語:很多人都很容易把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症候群搞混,實際上,這兩者並不是同一種疾病。確來說帕金森症候群,你們包括了帕金森病而臨床上面一般,所說的帕金森病都是原發性的,但實際上帕金森症候群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可以導致。
  • 帕金森病並非老年人專利 40歲患者接近總數10%
    幾個月來,手抖的毛病一直困擾著他,經醫生診斷患了帕金森病。  今天是第十八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新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清武介紹,在很多人眼中,帕金森病是六七十歲老年人的「專利」。如今,它已日益年輕化,40歲左右的患者不少。  昨天,楊清武說,根據他的觀察,基本上每30個患者中,會有一兩位是帕金森病患者。
  •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醫生提醒,帕金森病初期症狀不典型,易被誤診
    75歲的福州依伯素來身體健康、精神氣足,可兩年前,他突然變得萎靡不振,白天嗜睡、晚上失眠,最後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看了許多醫生,但得到的診斷結果卻各不相同,多次診療後,依伯仍舊沒有好轉。近日,依伯來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被確診為帕金森病,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他的病情明顯好轉。
  • 帕金森病晚期都有哪些症狀表現,會影響壽命嗎,能活多久?
    在其中,帕金森病僅次於老年痴呆被大眾所熟知。提起帕金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手抖,手抖作為大部分帕金森病人的首發症狀,無疑對很多人的生活產生了影響。帕金森在我國的發病率佔絕大多數,據統計報導,全球約六百萬帕金森病人,我國大約佔據了一半人數。帕金森病具有初期發病隱匿,病程較長,對生活影響比較大的特點,因此,帕金森需要合理的應對方法。
  • 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
    診斷帕金森症候群基於3個核心運動症狀,即必備運動遲緩和至少存在靜止性震顫或肌強直2項症狀的1項,上述症狀必須是顯而易見的,且與其他幹擾因素無關。對所有核心運動症狀的檢査必須按照統一帕金森病評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進行。
  • 帕金森就是老年痴呆?無法治癒?專家: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帕金森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相信很多人對它都是並不陌生的。然而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了「手抖」,但是帕金森疾病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這一個哦。今天藉此機會就帶領大家好好詳細的了解一下關於帕金森的那些事!一、什麼是帕金森?
  • 神內專家告訴您:帕金森病人的手是怎麼抖的?
    在門診,遇到手抖的患者,常常問醫生的第一句話是「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了?」很高興帕金森這個病在老百姓中的知曉度越來越高了,但是大家真的知道帕金森病患者的手都是什麼樣的嗎?   說起帕金森病的手抖,還要從帕金森病的另一個名字震顫麻痺說起,這個病是由1817年由一個叫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經過近200年的研究,現在已經基本明確它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使其分泌的多巴胺不足。因此大多數病人通過補充多巴胺就可以明顯緩解症狀,就像我們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補充上甲狀腺素症狀就好轉一樣的道理。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許多患者因為疼痛首先到骨科、風溼科就診,因為情緒問題到心理科就診,相當一部分患者因為肢體不靈便被誤診為腦血管病,約15%的患者在患病兩年以上才到醫院診治。正確地識別臨床表現是帕金森病診斷的基礎每個帕金森患者都有不同的症狀,但最常見的症狀是震顫、肌肉僵硬和行動遲緩。所有這些都與運動有關,被稱為運動症狀。許多帕金森患者還會經歷其他與運動無關的問題,如疼痛、焦慮和抑鬱。這些被稱為非運動症狀。
  • 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因另一種疾病而引起的,因此疾病本身也可以成為引發帕金森病的病因。有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抑鬱與非多巴胺能神經元生化改變有關,是一種器質性抑鬱。抑鬱的發生與病情及病程有關,病程越長,病情越嚴重,抑鬱發生率越高。症狀嚴重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藥物。
  • 帕金森病患者不可忽視「痛」這一症狀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特徵包括動作遲緩、震顫、肌強直等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 (NMS)。長期以來,運動症狀一直是帕金森病的研究重點,但隨著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長期觀察研究發現,伴發有疼痛的非運動症狀也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徹底治癒帕金森病仍需假以時日  帕金森病主要影響人類的運動能力,到晚期也會損傷記憶力。我們知道,拳王阿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以及數學家陳景潤等,無數名流都不幸得過帕金森病。他們患病後明顯的特徵就是靜止性震顫,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手抖」。其實,帕金森病患者還有運動遲緩、肌肉僵直與姿勢異常等表現,只是這些特徵需要專業人員的診斷才能確定。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因為有「寵」著他的妻子,這個患者的生活質量很高?凡此種種,讓我們再次發問:距離治癒帕金森病還有多遠?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 你我同行」。我們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目前的醫療手段只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對科學家們來說,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早期發現和最終治癒的方法。
  • 騰訊AI可以幫助醫生診斷帕金森病了
    前幾天,我們推出了一個可以幫助醫生診斷帕金森病的AI輔助診斷技術。原本需要30分鐘甚至更久的帕金森病診斷過程,在這個AI技術的幫助下提速,只需要3分鐘就能完成。在中國,約有300萬帕金森病患者。這種疾病,在5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約為1%。然而,它早期發病的症狀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