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你我同行」。
多數人只是聽說過帕金森病,但對其並不是十分的了解,尤其是帕金森病的原因和症狀。
對於這種疾病,我想很多人都通過一部美國電影《愛情與靈藥》而有所認識。
電影裡的女主角海瑟薇飾演的帕金森患者,原本打算要想自暴自棄度過餘下不多的日子,也沒想到自己會遇到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男主角,從而自己陷入了一場愛情靈藥旋渦之中。
正如電影所飾演,帕金森患者以及照顧患者都需要堅定的信念,以及極大的勇氣。
現實生活,其實更加殘酷
截止目前數據,帕金森患者在全球已達到570萬人,僅僅我國患者就達到260萬,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還以10萬的新增患者進行遞增。
而根據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這也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危害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而我們認識的很多著名人物,也曾受此病的困擾,例如拳擊運動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穆罕默德·阿里,42歲他就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綜合症。
更遺憾,至今為止病因尚不清楚
本病通常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對人們的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使人不能正常的進行運動,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進入晚期帶來的危害性更大。
帕金森病屬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見於老年人,平均年齡是60歲左右,40歲以下的青年發生本病的機率比較小,有1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
這種疾病會導致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和死亡,臨床表現為震顫、肌強直或運動減少。
對於65歲以上的人群患有本病的概率為1.7%。疾病因素異常複雜,具體原因還並不是十分明確,可能有以下因素。
1、中毒
患者有急性中毒病史,逐漸引起瀰漫性腦損傷,導致全身僵直和輕度震顫。
2、感染
如甲型腦炎,治癒後可潛伏多年,並逐漸發展為嚴重和持續的帕金森症候群。其他腦炎的大多數症狀在急性期是輕微和短暫的。
3、藥物
抗精神類藥物會導致帕金森病的症狀,停藥之後能完全消失。
4、腦動脈硬化
由於腦動脈硬化,腦幹和基底節出現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黑質多巴胺紋狀體通路受影響時可能出現帕金森症候群。
作為中老年健康第三大殺手,帕金森的症狀遠不止手抖
帕金森病早期時,70%的患者發病初期都會有震顫表現,主要表現為一側上肢遠端,在靜止的狀態下會比較明顯。
患者在接受檢查的時候,肢體頸部和軀幹會感覺有阻力,同時出現肢體震顫,動作變得非常緩慢,主動運動的能力逐漸喪失,運動幅度也會逐漸變小。
晚期帕金森症會導致姿勢不太障礙,身體很難掌握平衡,容易跌倒。
由於帕金森症狀多樣,主要有震顫型或強直型,這兩類患者表現多樣,但也有相應區。
因此,醫學上診斷帕金森病,主要參考英國帕金森病協會所提供的腦庫標準:
目前治療帕金森病的方法較多,如外科治療,康復治療以及藥物治療,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
所以,帕金森病不能掉以輕心,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儘快採取治療。
總之,帕金森病會影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作為一種症狀持續加重的慢性疾病,目前仍然需要終身服用藥物,但早識別、早幹預,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理規範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症狀,改善生活質量,控制病情發展。
對於家有老人而言,子女需要觀察老人異常行為,若出現靜止性震顫、動作緩慢笨拙、主動動作減少、走路細碎步、慌張步態、前衝步態、起步困難時,應儘早前往專業醫療機構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