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一些老人走路拖著腿,手抖,面部表情僵硬,說話含糊不清,這可不是年老的原因,而是一種叫「帕金森」的病作的怪病!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出現震顫,但並不影響到正常生活,也就沒能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抖的情況愈發嚴重,直到影響了吃飯。飯菜送不到嘴裡;走路突然左側的腿感覺無力。於是便開始了漫漫求醫路……
近年來,帕金森的發病機率越來越高,可能是因為目前社會趨勢,大多數人都是坐著辦公,或是因為環境因素,溫度因素的關係,人們也漸漸的喪失了運動的能力,說白了就是生活太舒服了,人們都變懶了。特別是現在很多人身體上不舒服,比如說手抖,但想想一請假就會扣全勤,扣工資之類的,死撐著,最後卻不是「手抖」而是帕金森,這個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其實出現震顫、手抖等症狀已是進入典型症狀的臨床期。對大部分帕金森患者來說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前驅期」。也就是說在這些臨床症狀出現前,有些特異性表現已經開始早期預警了,如嗅覺下降、便秘、睡眠障礙、夜間喊叫說話,不自覺地伸胳膊伸腿,這時要引起高度重視,前驅期會持續5~10年,之後發展為帕金森。
帕金森的危害:
帕金森造成的「面具臉」影響外觀,容易讓病人出現心理自卑,抑鬱自閉等情況。
帕金森老年人還會出現便秘,有時甚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才會解一次大便。有的患者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陣汗,垂涎、心慌、失眠。
嚴重患者出現起床、翻身、行走、進食等活動困難,日常生活能力顯著喪失而嚴重致殘,終至臥床不起,所以一定要趁早採用正確的治療方法。
帕金病多發於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患病人數會越來越多。受到遺傳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該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沉重負擔。
因此一旦出現帕金森的早期症狀,就應該及時的採用龍元湯治療,把損傷降低。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身體,一定要避免勞累,精神緊張,避免出現大的情緒波動,飲食上以清淡為主,不吃辛辣刺激油膩性食物,不能飲酒,每天保持一定量的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確保病情穩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