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初次聽見帕金森病這一診斷時候的體驗嗎?是難過,是無可奈何,是崩潰,亦或是坦然接受?經常出現由于震顫、僵直、或行動緩慢的病人來到盧老這裡,當他們初次聽聞帕金森病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是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帕金森病是種不死的「癌症」,雖然目前病因不明,但是中晚期通過龍元熄顫湯也夠改善症狀,能提高帕金森病病人的生活質量。大家應該學會如何與帕金森病共處。
診斷帕金森的患者和家屬,通常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 我為什麼會得帕金森病?
目前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並不清楚,有各種各樣的假說,比如:基因突變,炎性/免疫反應:炎性因子、小膠質細胞,環境毒素,氧化應激,線粒體功能障礙:複合體I、TAC,蛋白降解功能障礙,年齡老化,興奮性胺基酸等等;但都沒有最終定論。從病理特徵看,帕金森患者的中腦黑質緻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帕金森患者出現運動症狀時,多巴胺能神經元常丟失70%以上)。從生化角度看,多巴胺和乙醯膽鹼是紋狀體內兩種最重要的神經遞質功能互相拮抗;而帕金森病人黑質緻密區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丟失,紋狀體多巴胺量顯著降低,乙醯膽鹼功能相對亢進,從而產生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等臨床症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帕金森病人服用左旋多巴能夠緩解帕金森的臨床症狀。所以,帕金森患者和家屬不用去糾結為什麼會得帕金森,而是積極去面對,綜合管理疾病。
二、帕金森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呢?
手抖確實是帕金森的症狀之一,臨床上將這種情況稱為「靜止性震顫」,具體表現就是患者在安靜甚至是全身都放鬆的情況下,拇指和食指會出現類似「搓丸子」的震顫。有些帕金森患者在精神緊張時,這種情況會更嚴重,只有到了睡著後才會消失。
其次,帕金森病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會使患者的肌肉出現僵直的情況,比如患上帕金森病的患者面部表情會很呆板,很少笑,經常會被別人認為是不苟言笑,很難共處。其實這很可能是帕金森病來臨的前兆,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
帕金森病還會導致小腦受損,從而影響人體的平衡,因此,帕金森患者會在走路的時候踉蹌,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摔倒,而且經常要很努力才能使自己身體平衡,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帕金森來臨的前兆。
最後,患者如果經常出現口吃、說過的話重複多次,或者是寫字很難控制行距、越寫越小,這些都很可能是帕金森病來臨的前兆,需要引起注意。
得了帕金森病有一些小技巧,簡單的列出一部分恢復的方法
(1) 走路問題:
小碎步
增加聽覺刺激,-邊喊口令,一邊步行
增加視覺刺激,一邊注視放在床上的目標,一邊步行
冷凍足
在開始走路前練習原地踏步,決定先邁出哪只腳;也可通過喊口令促使邁出第一步跨越障礙物訓練:比如家裡貼上斑馬線標記
練習步行時大幅搖擺上肢
練習聽號令急停
前衝步
改善軀幹前傾姿勢選擇適當的鞋子
(2)平衡問題:
音樂可緩解平衡問題
音樂可以觸發神經元網絡,將音樂節奏轉化為有序的動作練習步行時大幅搖擺上肢
練習聽號令急停
打太極/爬樓梯訓練可緩解平衡問題太極有重心的轉移
爬樓梯有動作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