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帕金森症患者中國佔一半,迄今為止,帕金森症已是中老年人第三大疾病,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元兇,並且正將魔爪伸向年輕人。
儘管已經發現200多年了,禍害中國兩三百多萬人,但它的普及程度仍然很低。
國內一半的人分不清霍金是患上了漸凍症還是帕金森病,更多人把老年痴呆症誤認為是帕金森症。
老人手抖就是帕金森?
帕金森症又叫震顫性麻痺(以下簡稱PD),是一種緩慢進行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會發生手抖等進行性功能紊亂。
但這並不意味手抖就是PD,事實上沒出現手抖,也可能被確診PD,手抖只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一種症狀,PD和大腦內多巴胺大量減少有關。
除手抖外PD還有哪些症狀?
運動遲緩是PD比較典型的一個表現,比手抖更多見。主要表現為各種動作緩慢,如穿衣等動作緩慢或吞咽困難。
肌強直也是PD的主要表現症狀之一,主要表現為肢體僵硬,運動時笨拙、不靈活,面癱,情況嚴重時,日常的一些常見動作也很難完成,比如:繫鞋帶。
睡眠障礙。不少PD患者在睡覺的時候,會經常大喊大叫,甚至大幅度的拳打腳踢,甚至誤傷同床的伴侶。另有一些患者則表現為經常失眠。
情緒低落。失去大量多巴胺意味著快樂的因子變少了,人就變得淡漠,開心不起來,走向抑鬱。因此對患有PD的病人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
上面這些症狀是PD的典型表現,如果這些功能都正常,說明你還很健康!
PD到底是怎麼得上的?
大多數中老年人患病是由於衰老導致體內的多巴胺減少,但還有部分人是因為家族性遺傳而患PD。如果懷疑患有PD,請儘早去神經內科就診。
如何治療PD?
手術治療:在國內,因患者認識不足,內、外科醫生缺乏密切合作,只有千分之三的PD患者接受手術,遠遠低於美國8%的比例。但手術同樣無法根治 PD,無法解決 PD的所有症狀。
藥物治療:PD目前主要採取藥物治療,只是患者一定要記得規範用藥,醫生大多堅持 「劑量滴定 」、「細水長流、不求全效」的用藥原則。[1]
康復治療:針對不同的活動障礙進行不同程度的康復訓練,有利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運動功能。
做好這2點不用「帕」!
適度用腦。日常需要注意腦力工作適度做一做,用腦過度壓力過大等也會影響腦部健康,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用腦,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及時釋放用腦壓力等,以避免帕金森病的發生。
多活動。不一定非要慢跑、跳舞廣場舞,但是可以儘量多散步,每天花20-30分鐘走6000-8000步就足夠了。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參考文獻:
[1]張振馨,帕金森病的診斷 [J].中華神經科雜誌 2006,6(39):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