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跳躍基因」如何改變基因編輯

2020-11-29 央法傳媒網

央法傳媒網,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一種類似剪刀的工具來完成複雜的基因編輯任務,但是一種新發現的使用「跳躍基因」的技術可以提供一種無縫的、更安全的替代方法。

基因編輯是改變DNA的一部分的過程,DNA是控制有機體如何發育和行為的代碼。它可以糾正或刪除代碼的部分,或插入部分,原因包括預防疾病。

編輯的一個關鍵工具是CRISPR-Cas9過程,它使用CRISPRs(細菌免疫防禦系統的一部分)來定位DNA中的目標,而Cas9蛋白則用來「剪切」DNA鏈。

然後DNA自我修復,有時由編輯過程中插入的模板引導。

但是這個過程並不總是有效的——有時候修復是不完整的,或者是不正確的,切割引起的損傷反應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副作用。

去年,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技術「經常」導致「廣泛的」意想不到的基因突變。

但周四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編輯DNA中的基因:「跳躍基因」,也被稱為轉座子,可以有效地插入DNA,而不需要切割。

-「驚人的精確度」-

跳躍基因「具有直接插入或整合……沒有DNA雙鏈斷裂。

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物理系的助理教授斯滕伯格補充說:「從本質上講,你避開了所有這些複雜性,你就不需要DNA斷裂了。」

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2017年的一項發現,即某些類型的跳躍基因包含CRISPR-Cas9系統。

斯滕伯格和他的團隊決定把重點放在霍亂弧菌的跳躍基因上,看看它是否可以用於編輯。

斯滕伯格說,雖然跳躍基因的特性已經為人所知有一段時間了,但在過去,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克服這種傾向,即「幾乎在基因組的任何地方毫無規律地」著陸。

但他們發現,這種跳躍基因可以通過嚮導進行有效編程,「這樣它就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確度將自己插入基因組中用戶定義的位置」。

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確保編輯工作在正確的地方,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並使他們擺脫對DNA自身修復機制的依賴。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跳躍基因能夠將「基因貨物」儲存到基因組中,提供長達1萬個鹼基的序列。

研究人員通過對編輯過的基因組進行測序,檢查了他們的工作,發現添加的基因被精確地插入,沒有在其他地方產生額外的拷貝——這是CRISPR基因編輯可能出現的問題。

就在這項研究發表的幾天前,另一個美國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類似的研究成果。據報導,《科學》雜誌比斯滕伯格的技術效率更高,但精確度更低。

斯滕伯格說:「我認為這兩項研究都凸顯了CRISPR和跳躍基因之間的聯繫是多麼普遍,毫無疑問,還有更多的研究有待發現。」

-編輯爭議-

斯滕伯格說,這項新技術具有「非常令人興奮」的潛力,包括治療人類。

他說:「這種方法可以使治療基因以比目前可能得更安全的方式插入基因組。」

對於某些類型的細胞來說,它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比如神經元,它們頑固地抵制使用「剪切」過程進行基因編輯。

斯滕伯格說,這項技術還可能在工業生物技術和複雜的細菌群落(如腸道)中開闢新的編輯選項。

基因編輯通常被認為具有治療疾病的潛力。它已被用於恢復小鼠聽力和修復人類胚胎中的致病突變。

但近幾個月來,它在人類胚胎中的應用受到了關注。此前,一名中國研究人員改變了雙胞胎女孩的DNA,植入了一種基因突變,使她們對愛滋病病毒具有免疫力。

這一爭議促使專家呼籲暫停所謂的生殖系編輯,即改變精子、卵子或胚胎中的可遺傳DNA。

但是斯特恩伯格說,儘管他的研究為基因編輯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但這並沒有改變關於基因編輯的爭論。

他說:「至少現在的問題不是如何做出改變,而是首先要不要做出改變。」

相關焦點

  •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會怎樣?
    色斑的大小、出現的早晚不定,這些變化,受到某些不穩定基因或「異變基因」之間相互調控的控制。跳躍基因堪稱「自由主義者」的典範,人們至今難以把握什麼能激活它的跳躍。但大名鼎鼎的LINE1是一種主要的跳躍基因,《細胞》子刊刊載科學家「抓住了它的尾巴」,只有在POLY-A(多聚A)「尾巴」存在的情況下,LINE1才會啟動跳躍,沒有「尾巴」跳躍基因就會失活。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張鋒教授與其同事帶來了一款全新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利用「跳躍基因」,讓DNA片段插入基因組變得更加容易。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
  •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 會擦出什麼火花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 會擦出什麼火花  解碼基因編輯  演藝界宋仲基宋慧喬的分手讓人直呼:只願曾經未相遇。而生物界的相遇卻往往讓人感慨:相見恨晚——  張鋒,一位「八零後」科學家,因發明最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成名,被稱為CRISPR之父。
  • 科學家開發新CRISPR工具 通過劫持「跳躍基因」進行溫和的DNA編輯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名為INTEGRATE的新版本,該版本以類似但更柔和的方式工作,它使用「跳躍基因」插入大的DNA序列而不破壞鏈。現在,他們第一次展示了這種機制。大多數CRISPR系統的工作方式是掃描基因組以尋找特定的DNA靶標部分,移除片段然後插入新的片段。
  • 科學網—基因跳躍定雌雄
    草莓性別可能由特殊的「跳躍」基因決定。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又被稱為轉座因子,它是一種可以改變其在基因組中位置的DNA序列。跳躍基因可能會產生突變,亦或是逆轉突變,細胞的遺傳特性和基因組大小會因此而改變。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
  • 基因跳躍 物種之間「徵服戰」
    原標題:基因跳躍 物種之間「徵服戰」   看似無關聯的兩段基因 「千裡」之外也能相互調控   一些生物現在的狀態很可能是你我進化到某個階段的「鏡子」。   研究顯示,細胞器和細胞核之間的基因也會發生跳躍,跳躍可能是它們在進化中相互「徵服」的一種方式。王東說,相隔遙遠無關聯的基因可以進行調控,一段基因從A基因組跳躍到B基因組,可能會使得B基因組的某個基因沉默,也很可能是跳躍過去的這段基因被沉默了。這本質上是物種之間的「徵服戰」。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佐證了這一點。
  • PNAS:揭秘罕見「跳躍基因」
    許多組成我們基因組的DNA都能夠追溯到轉座元件/跳躍基因,在哺乳動物體內閒置著大量的這種元件。Johns Hopkins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蝙蝠體內發現了一種新跳躍基因,是首個在哺乳動物中依然具有活性的剪切-粘貼式跳躍基因。這一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的網站上,不僅為人們提供了研究進化的新方法,也將有助於開發基因治療的新工具。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助長癌症
    「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又被稱為轉座因子,它是一種可以改變其在基因組中位置的DNA序列。跳躍基因可能會產生突變,亦或是逆轉突變,細胞的遺傳特性和基因組大小會因此而改變。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
  •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為「跳躍基因」孤軍奮戰—新聞—科學網
    她的「跳躍基因」學說指出:基因可以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跳躍到另一個位置,甚至從一條染色體跳躍到另一條染色體。 儘管「跳躍基因」的概念早在1938年就被麥克林託克提出,但是這一調控系統卻是她自1944年起整整花了6年時間才完全弄清楚的。通過1950年發表的《玉米易突變位點的由來與行為》和1951年發表的《染色體結構和基因表達》兩篇論文,她向世界科學界介紹了自己的研究。
  • 麥克林託克與「跳躍基因」
    麥克林託克與「跳躍基因」 2016年05月10日 11: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郭曉強 字號 內容摘要:麥克林託克與「跳躍基因」。
  • 跳躍基因竟會挾持正常細胞,入侵卵子!
    導致玉米粒出現不同顏色的是一種「跳躍基因」,名叫「轉座子(transposon)」,它們是一類能夠在基因組中進行「跳躍」移動的DNA序列,在生物中很常見,除了玉米粒之外,還有葡萄的顏色(紫色,綠色,紅色等),血橙果肉的顏色(淺橙色到深紅),番茄的形狀等等,都與轉座子和基因之間的作用有關。
  • 美國科學家成功繪製玉米「跳躍」基因
    根據科技部網站消息,日前,玉米「跳躍基因」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冷泉港實驗室的科研小組成功繪製。這一成果將最終有利於玉米的繁殖和生產。轉座元件或轉座子是可以移動基因組內位置(「跳躍基因」)的DNA序列。
  • 哺乳動物中發現橫向基因跳躍
    人類通常「縱向」獲得自身基因,即基因遺傳自父母和他們的祖先。細菌則不僅以這種「縱向」方式獲得基因,還能以「橫向」方式從一個不相干的細菌傳遞基因。
  • Gene Dev:抗癌基因有助於控制「跳躍」基因
    2020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所有腫瘤中約有一半具有基因p53的突變,通常負責抵禦癌症。現在,UT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p53在對抗腫瘤中的新作用:防止逆轉座子或「跳躍基因」在人類基因組中跳躍。研究小組發現,在p53缺失或突變的細胞中,逆轉座子的移動與擴增比平時更為常見。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檢測或治療具有p53突變的癌症的新方法。
  • PBJ趙開軍團隊發現植物基因外顯子跳躍剪接機制並創製香型水稻
    前體mRNAs(pre-mRNAs)剪接是真核細胞基因表達的重要生物學過程。mRNA剪接複合體通常按照GU-AG規則,將pre-mRNAs的內含子剪除並將各外顯子依次連結成成熟的mRNA,以將遺傳信息進一步傳遞至翻譯的蛋白質。如果成熟的mRNA缺少某個(些)外顯子,則稱為外顯子跳躍剪接(exon skipping)。
  • 彩色玉米基因:旋轉,跳躍,我不停歇?
    在這段時間裡,麥克林託克開發了染色技術,可以幫助可視化玉米染色體,這些技術對於她發現基因「跳躍」事件大有裨益。到1929年,她已經充分完善了這些技術,可以對玉米的10條染色體進行區分,使遺傳數據與染色體行為聯繫起來。1941年6月,麥克林託克進入美國紐約的冷泉港實驗室任職,繼續從事她所熱愛的玉米遺傳研究,就是在這裡,正式開始了偉大的「跳躍基因」發現之旅。
  • 想要「高顏值」玉米,來這裡找跳躍基因吧
    玉米基因中有很多非常活躍的轉座子,它們就像一支「小畫筆」,跳到哪個基因上,就會抹去那裡本來的「顏色」。因此導致籽粒顏色變化有一部分是轉座子運動產生的。轉座子改變的不僅是玉米子粒顏色,還有株高、抗性、產量等幾乎所有性狀。這一獨特的基因屬性,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為了育種需要,我們不僅要抑制轉座子跳躍帶來的表型不穩定,同時也要利用轉座子的跳躍選育優良品種。
  • 研究揭開細菌基因跳躍轉移機理
    一種本來沒有耐藥性的細菌如何通過「竊取」其他細菌具有耐藥性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從而演變成耐藥菌株,這是一個長期困擾生物學家的難題。
  • Nat Com:多功能蛋白或可阻斷寄生基因進行「跳躍」
    2014年9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發現,大多數生物包括人類都有一種叫做「跳躍基因」的寄生DNA但是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在小鼠實驗中,當多功能蛋白質為執行另一種功能而阻止它們受控制時,老鼠的「跳躍基因」就變得異常活躍。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的作者Vera Gorbunova 教授和助理教授Andrei Seluanov解釋說,我們需要Sirt6蛋白質來保持「跳躍基因」無活性的狀態,「跳躍基因」也被稱為反轉錄轉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