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性別可能由特殊的「跳躍」基因決定。圖片來源:TRASKEVYCH/POND5
本報訊 女人和男人、母雞和公雞、母牛和公牛——性別相互區分似乎是大自然的基礎,但這對大多數植物來說是一種奇怪的現象。現在,科學家已經弄明白了草莓是如何在雄性和雌性間轉變的。草莓的性染色體比其他已知的植物或動物更年輕。這種不同尋常的「跳躍」基因可能意味著,植物性別差異的變化比之前認為的要快。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密蘇裡州唐納德·丹福思植物科學中心進化生物學家Alex Harkess提到,「現在,我們第一次看到了性染色體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進化,這不僅關係到性染色體的建立,還關係到決定性別的區域如何繼續進化」。
動物有共同起源的古老性染色體,但是植物性染色體出現較晚(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大多數植物通常是雌雄同體的。而草莓卻有3種形態:雌性、雄性和雌雄同體。
為了找出這是如何進化的,賓夕法尼亞匹茲堡大學生態學家Tia-Lynn Ashman花了近20年證明,草莓基因組的不同位點可以控制性別。但是搞清楚這些基因位點就像在鏡子裡找到寶藏:與人類不同——人體23條染色體中每條只有兩份拷貝,草莓7條染色體每條有多達8份拷貝,總共56條。
在一個蠻力方法中,研究人員對60種草莓植物進行了測序,並劃分了雄性和雌性,以觀察是否有DNA是雌性特有的。果然,研究人員近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報導說,所有的雌性草莓都有一個短序列,這個序列在多代繁殖中至少跳躍了兩次。
更重要的是,隨著每一次跳躍,該序列上雌性特異基因的數量在增加。研究人員推測,那些「旅行的紀念品」增加了性染色體之間的差異。在人類和其他動物中,這種性別差異最終變得極端。在草莓中,該序列包含兩個在花粉和果實發育中具有潛在作用的基因。
但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基因的功能以及它們如何「跳躍」的細節仍有待證實。(魯亦)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6062
《中國科學報》 (2018-09-12 第2版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