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跳躍基因」助長癌症

2020-12-06 騰訊網

「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又被稱為轉座因子,它是一種可以改變其在基因組中位置的DNA序列。跳躍基因可能會產生突變,亦或是逆轉突變,細胞的遺傳特性和基因組大小會因此而改變。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近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一種在腫瘤生長過程中被稱為「跳躍基因」的遺傳現象。這項研究發表在的Nature Genetics雜誌上。

跳躍基因的進化歷史是目前許多研究的主題,普遍認為病毒感染在它們的起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這項研究為未來可能針對此類基因的癌症療法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所有腫瘤中都能找到「跳躍基因」

由桑福德大學的Ting Wang和Karen P. Loewentheil等傑出醫學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探索了基因組資料庫,專門尋找那些 「跳躍基因」推動癌症生長的腫瘤。

Ting Wang和他的同事們發現,許多癌症都會過度增長並促進腫瘤生長,在這些癌症中「跳躍基因」就像是一種隱形的開關,這些神秘的開關可以迫使基因一直處於開啟狀態,即使它應該關閉。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你進行典型的基因組測序,尋找導致癌症的基因突變,你不會發現跳躍基因。與其他癌症類型相比,跳躍基因在某些癌症類型中更為重要,但平均而言我們發現,所有的腫瘤都至少有一種跳躍基因能激活癌症基因。」

這是很重要的信息,因為這些腫瘤往往具有侵略性,所以如果醫生能提前知道這一點,他們可能會採取更積極地治療策略。這也為未來的癌症治療提供了新的研究目標。

Ting Wang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項目的一部分,他們收集了涉及15種癌症類型的7769個腫瘤樣本。研究人員發現,在3864個腫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癌、皮膚癌和腦癌)中,共有129個跳躍基因充當著106個癌症基因的隱形開關。

雖然「跳躍基因」存在於各種癌症中,但它們的重要性因腫瘤類型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例如,12%的膠質瘤(一種腦癌)中至少有一個「跳躍基因」被激活。相比之下,87%的肺鱗狀細胞癌都包含「跳躍基因」。

邁出跳躍基因研究的第一步

Ting Wang(右),研究生Hyo Sik Jang(中)和Nakul M. Shah 圖片來源:Matt Miller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在基於對基因調控而非突變的理解基礎上開闢的癌症治療研究的新途徑。他們發現,作為隱形開關的跳躍基因最常發生在DNA處於開放的狀態,這意味著特定區域的DNA會失去一些調控功能。基因組的這些部分不再像它們應該的那樣被關閉。因此,尋找一種方法來鎖定那些不適當開放的DNA,可能會有助於新型癌症藥物的誕生。

這項研究提供的信息可以幫助醫生預測病人的預後。例如,具有轉座因子的腫瘤比那些缺乏這種類型的癌症基因激活的腫瘤更具侵略性,這些信息可以指導已有的治療策略選擇。

許多轉座因子在我們的基因組中所做的事情仍然是一個謎。這項研究首次詳細概述了它們在癌症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為科學家研究癌症療法的發展提供新的途徑。利用基因調控的知識,我們希望找到方法來關閉這些驅動腫瘤生長的跳躍基因。

End

參考資料:

1)'Jumping genes' drive many cancers

2)Transposable elements drive widespread expression of oncogenes in human cancers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期刊官網:https://www.nature.com/natcancer/目標和範圍Nature Cancer 旨在發表生命、物理、應用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所有癌症研究中最重要的進展,涵蓋基本的臨床前、轉化和臨床工作。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他們將巨噬細胞基因工程化操作,讓其轉變為「線人」,來檢測和標記小鼠體內的癌症。結果發現,該技術的表現超過了一些最先進的早期腫瘤檢測方法。3月18日,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項研究的結果。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技術可以用於人類早期癌症診斷。
  • Nature子刊:相同的基因突變,為何只在你身上引發了疾病?
    對此,Lappalainen博士及其同事提出了改變外顯率假說——他們認為調控基因激活的基因突變也可以在改變同一基因的編碼突變的外顯率方面發揮作用。作為改變外顯率假說的首次測試,研究人員對基因型-組織表達(GTEx)項目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該項目是影響人類基因表達的一大類基因突變,目的是評估在沒有嚴重遺傳疾病的人群中調控和編碼突變之間的相互作用。
  • Gene Dev:抗癌基因有助於控制「跳躍」基因
    2020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所有腫瘤中約有一半具有基因p53的突變,通常負責抵禦癌症。現在,UT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p53在對抗腫瘤中的新作用:防止逆轉座子或「跳躍基因」在人類基因組中跳躍。研究小組發現,在p53缺失或突變的細胞中,逆轉座子的移動與擴增比平時更為常見。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檢測或治療具有p53突變的癌症的新方法。
  • 【澎湃新聞】Nature子刊:同濟大學高紹榮團隊建立大幅降低基因編輯...
    【澎湃新聞】Nature子刊:同濟大學高紹榮團隊建立大幅降低基因編輯模式動物嵌合率的新方法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0-09-21
  • 哺乳動物中發現橫向基因跳躍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生物學家又有了一項意想不到的發現:橫向基因跳躍也發生在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身上。這一發現如果得到證實,也許將改變人類對進化的理解。 這個「肇事者」就是在人類所有細胞中發現的一類寄生DNA——轉座子。
  • Nature子刊:非編碼RNA癌症藥物基因組圖譜新突破
    然而,這些研究也因局限於蛋白質編碼基因而難以完備地闡明耐藥的發生與調控8-12。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由彈性網絡回歸模型篩選出的lncRNA-藥物可預關聯,發現有一部分lncRNA與同種機制多種藥物的藥敏高度相關,而另一部分lncRNA則與不同機制多種藥物的耐藥有關。
  • Nature子刊:癌症擴散到肝臟更危險,患者免疫系統無法激活
    近年,隨著科學人員對惡性腫瘤的深入研究,首次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先天存在的一些基因可以促進腫瘤轉移。這項發表在《自然-醫學》,研究顯示:有一個從出生時就存在於人基因組中同一基因的不同分型,會影響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的發展進程。 合理推測,這種遺傳的基因變異也會對其他癌症產生同等效應。 為什麼有的人病情控制好,有些人容易復發轉移?
  •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2021-01-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會怎樣?
    色斑的大小、出現的早晚不定,這些變化,受到某些不穩定基因或「異變基因」之間相互調控的控制。跳躍基因堪稱「自由主義者」的典範,人們至今難以把握什麼能激活它的跳躍。但大名鼎鼎的LINE1是一種主要的跳躍基因,《細胞》子刊刊載科學家「抓住了它的尾巴」,只有在POLY-A(多聚A)「尾巴」存在的情況下,LINE1才會啟動跳躍,沒有「尾巴」跳躍基因就會失活。
  • Nature子刊:CCR5基因再出新成果,CCR5編碼的LncRNA會促進愛滋病病毒的感染能力
    該研究發現發現對於CCR5-∆32等位基因純合個體全因死亡率增加21%。表明CCR5-∆32的純和突變是有害的。詳情點擊:賀建奎進行的基因編輯嬰兒,死亡率增加,預期壽命會縮短2019年6月17日,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雜誌刊登了題為:CCR5AS lncRNA varia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CR5, influencing HIV disease outcome
  •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 Cell 子刊:內因還是外因主導癌症發生?
    2016年2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最近一篇發表在Cell子刊Trends in Cancer的文章指出,儘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工作者對癌症的控制和治療方面取得了一些明顯的進展。但是也在特定的器官組織中出現了腫瘤敏感性升高和腫瘤耐藥等現象。
  • 跳躍基因竟會挾持正常細胞,入侵卵子!
    導致玉米粒出現不同顏色的是一種「跳躍基因」,名叫「轉座子(transposon)」,它們是一類能夠在基因組中進行「跳躍」移動的DNA序列,在生物中很常見,除了玉米粒之外,還有葡萄的顏色(紫色,綠色,紅色等),血橙果肉的顏色(淺橙色到深紅),番茄的形狀等等,都與轉座子和基因之間的作用有關。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
    最近有項新研究發現小鼠缺乏Mll1基因後,無法誘導出任何腫瘤。而復發性癌症要比原始腫瘤更具侵略性。復發性癌症被認為是由癌症幹細胞引起的。因此,我們認真研究了癌症幹細胞。」  含有大量Mll1的結腸癌患者預後更差  由Walter Birchmeier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鑑定了Mll1,該蛋白可調節小鼠和人結腸癌細胞中的幹細胞基因。Mll1是一種位於DNA上的酶,可以「表觀」地控制某些基因的表達。
  •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 會擦出什麼火花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 會擦出什麼火花  解碼基因編輯  演藝界宋仲基宋慧喬的分手讓人直呼:只願曾經未相遇。而生物界的相遇卻往往讓人感慨:相見恨晚——  張鋒,一位「八零後」科學家,因發明最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成名,被稱為CRISPR之父。
  • Nature:發現能夠促進尋找致癌基因的新方法
    明尼蘇達州大學癌症中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促進致癌基因尋找的新方法
  •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最近,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為創刊號的一部分,該雜誌邀請世界領先的癌症研究學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八大問題。1、對於致癌突變的了解,如何才能指導治療?
  • Nature子刊:太陽能電池效率或大幅提升!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297-7現代太陽能電池板採用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個光子產生一個激子,激子轉化為電流。(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推薦閱讀:Nature子刊: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獲進展【免費下載】5款科研學術必備軟體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