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CCR5基因再出新成果,CCR5編碼的LncRNA會促進愛滋病病毒的感染能力

2021-02-13 生物世界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團隊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隨即引發輿論風暴,被各界輿論一致譴責,賀建奎本人也因此被調查。

2019年6月3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asmus NielsenXinzhu Wei在頂級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雜誌發表題為:CCR5-∆32 is deleterious in the homozygous state in human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發現對於CCR5-∆32等位基因純合個體全因死亡率增加21%表明CCR5-∆32的純和突變是有害的。詳情點擊:賀建奎進行的基因編輯嬰兒,死亡率增加,預期壽命會縮短

2019年6月17日,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雜誌刊登了題為:CCR5AS lncRNA varia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CR5, influencing HIV disease outcome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發現,CCR5基因轉錄的長鏈非編碼RNA——CCR5AS,會增強CCR5基因的表達,從而促進HIV-1病毒的感染,敲低CCR5AS,可以降低HIV-1病毒的感染。

這些結果表明了CCR5有複雜的轉錄後調控機制來影響HIV-1的感染,也說明LncRNA表達會影響HIV感染和疾病進展。

趨化因子受體CCR5屬於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進入CD4 +細胞的共同受體。

此前已有多個全基因組研究確定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結果與編碼HIV共同受體CCR5的基因內部和周圍的多態性之間的關聯,但其中相關性最強的位點rs1015164A/G的具體功能未知。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rs1015164標記了激活轉錄因子1結合位點的變異,該位點控制反義長非編碼RNA(lncRNA)CCR5AS的表達。研究結果表明較高水平的CCR5AS轉錄與rs1015164A相關並且與升高的CCR5 mRNA正相關。

RNA幹擾(RNAi)介導的敲低CCR5AS,會降低CCR5 mRNA的豐度和T細胞表面CCR5蛋白的表達,過表達CCR5AS會增加CCR5 mRNA和CCR5蛋白的表達,這表明CCR5AS在mRNA水平上正向調節CCR5的表達。

通過抑制CCR5AS,可以降低CCR5的表達,並減少了HIV病毒對的CD4 + T細胞的感染。

該研究揭示了CCR5轉錄後調控的一種迷人且複雜的機制,也表明了CCR5基因功能的複雜性。

這些結果表明了CCR5有複雜的轉錄後調控機制來影響HIV-1的感染,也說明LncRNA表達會影響HIV感染和疾病進展。

參考內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19-0406-1

本文由BioWorld公眾號原創發布,如需轉載,請留言或加管理員微信:ws73655。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CRISPR | NgAgo | LncRNA | circRNA | miRNA

張鋒 | 施一公 | 饒毅 | 顏寧 | 曹雪濤 | 湯富酬

人工智慧 | 慢病毒療法 | CAR-T | PD-1 | 愛滋病疫苗

斑鱉 | 龍鳳胎 | 瘧疾治癌 | 火辣番茄 | 朊病毒 | 細胞膜

相關焦點

  • ccr5基因缺失或導致多重癌變
    hiv患者都非常熟悉一種叫做ccr5受體的基因,它不僅是hiv病毒進入人體逆轉成病毒庫的主要門戶,也是基因編輯療法治癒的主要突破口
  • 愛滋病病毒「幫兇」CCR5基因添新「罪證」:阻礙中風康復
    科技日報北京2月27日電 日前,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在《細胞》雜誌上撰文指出,CCR5基因阻礙中風患者康復。此前研究表明,CCR5基因還是愛滋病病毒進入細胞的主要幫兇。早在1996年,科學家就發現CCR5基因控制產生的CCR5蛋白是HIV病毒進入人體T細胞的主要受體之一。
  •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7
  • 基因裡的「網紅」CCR5
    PART1/白細胞上的CCR5 CCR5基因表達趨化因子受體,在多種類型的白細胞上都有,比如CD4+ T細胞。為了控制致病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白細胞必須在合適的時間裡趕到感染部位,如果做不到時間和空間的正常調節,病原體就會佔到上風,宿主的組織也會受損。
  •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olivia chan • 2020-04-26 14
  • 一波三折:Nature Medicine再發文,證實賀建奎敲除的CCR5基因,缺失...
    1995年,一個名叫 Timothy Ray Brown的美國人被確診感染愛滋病,好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後,他活了下來。然而,不幸的是,2006年他被確診患上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柏林病人」開始名動天下,他也一度成為這個星球上唯一被徹底治癒的愛滋病患者,直到十年後的「倫敦病人」出現。「柏林病人」之所以會痊癒,是因為給他捐獻骨髓的人,攜帶了CCR5基因缺失突變,移植骨髓後,白血病好了,同時,由於CCR5基因缺失,導致他體內的HIV病毒無法進入T細胞複製增殖,很快HIV病毒徹底消失。
  • 為什麼說震驚社會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幾乎全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CCR5受體是定位於白細胞表面一種與人體免疫相關的蛋白,高加索人中有1%的人群天生具有ccr5基因突變(CCR5Δ32 ),其蛋白功能完全缺失,免受HIV感染。
  • Nature 新論文:被編輯過的CCR5基因或致壽命縮短
    英國生物銀行曾對 40 至 69 歲間的 50 萬名志願參與者樣本進行過基因測序,建成迄今世界上最全的大規模人類信息資源庫。基因編輯嬰兒風波2018 年 11 月,賀建奎發表了一個基因編輯嬰兒的研究成果。
  • 導入變異CCR5基因,柏林愛滋病病人得以重生:帶來曙光,道路漫長
    作為腫瘤學家,胡特本人不是愛滋病專家,但他知道,一般情況下,愛滋病病毒HIV會利用人體內CCR5與CD4,聯合作用,導致人體感染。不過,在一些歐洲人身上發現了一種基因變異,這個變異會讓人體內CD4細胞裡面缺少CCR5的受體,缺失宿主就不會感染HIV,也會使他們體內的CD4細胞對愛滋病病毒具有高抗性。這種突變叫「輔助受體CCR5- 32純合子突變」。
  • CCR5基因修改事件,是倫理的喪失還是利益的迷失?
    2018年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發布,11月在中國誕生了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對雙胞胎的CCR5基因經過修改將是她們具有天然抵抗愛滋病的能力。
  • Nature子刊:新型雙CAR-T細胞療法,快速清除體內HIV病毒,持久保護
    Nature子刊:新型雙CAR-T細胞療法,快速清除體內HIV病毒,持久保護 2020-09-02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Nature子刊:強強聯手將愛滋病病毒「趕出」活體動物基因組
    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當改良版ART療法遇上基因「魔剪」CRISPR這個強助攻,我們邁出了治癒愛滋病的關鍵一步。HIV病毒會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缺陷,它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破壞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不僅使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抵禦侵害,而且給特效治療藥物和預防疫苗的研製帶來困難。
  • 重醫教授:編輯CCR5基因並不能抗愛滋病!寶寶健康出生 母嬰阻斷更靠譜
    今(12月1日)天是第31個「世界愛滋病日」。在「世界愛滋病日」前夕,「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新聞已刷屏多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黃文祥教授介紹,編輯CCR5基因並不能讓嬰兒對HIV病毒天然免疫,相反CCR5是人體正常的基因,除了基因編輯技術本身存在潛在風險,CCR5基因缺失也將帶來不確定的健康風險。
  • Nature再論基因編輯嬰兒風險:CCR5突變與壽命縮短有關
    除去 CRISPR 基因編輯嬰兒在倫理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事實上,現在據我們所知,引入CCR5基因的突變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我們並不完全了解新引入的突變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不是大多數人想要的突變。就平均概率而言,擁有這一突變會更糟糕。一項新研究發現,CCR5?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HIV等疾病研究進展
    目前的篩選策略主要通過靶向CRISPR-CAS9誘導的候選基因5`外顯子突變來進行,但這種方法常會產生保留部分功能的框內突變,即使具有很強的遺傳相關性也有可能會被掩蓋。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靶向編碼蛋白功能結構域的外顯子對其進行突變,從而克服了上述問題的限制。這種方法會產生更多的無效突變,大幅度增加了陰性選擇的效能。
  • Natrue:天選之子,這個沒有經過任何治療的愛滋病感染者,竟然自愈了
    愛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的簡稱,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 T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發展成愛滋病病人,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 真正的天選之子,這個沒經過任何治療的愛滋病感染者,竟然自愈了
    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 T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發展成愛滋病病人,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 「Nature子刊」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這些病毒庫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並潛伏多年的細胞和組織,是治癒感染的主要障礙。這些病毒庫中的SIV或HIV超出了ART所能達到的範圍,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可以抑制病毒複製並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又被稱為轉座因子,它是一種可以改變其在基因組中位置的DNA序列。跳躍基因可能會產生突變,亦或是逆轉突變,細胞的遺傳特性和基因組大小會因此而改變。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