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2021-02-13 生物醫學中文摘要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7月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Longmei Cai等在新的研究中證實,在鼻咽癌中EB病毒(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鼻咽癌為我國多發腫瘤之一,就頭顱部惡性腫瘤而言,在我國鼻咽癌發病率佔首位,而在某些高發地區,鼻咽癌發病已居全身惡性腫瘤之冠。鼻咽癌的發病呈明顯的地域性,是我國南方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及東南亞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鼻咽癌具有原發部位隱蔽,不易被早期發現,病理分化差,惡性程度高,易呈浸潤性生長及早期轉移的特點。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腫瘤已進入晚期階段(III和IV期)。人們認為環境致癌物、遺傳改變和病毒感染互作在鼻咽癌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對於鼻咽癌轉移的分子機制仍然不是很清楚。

EBV是一種普遍存在的4型皰疹病毒(HHV4),在全球超過90%的成人群體中造成潛伏感染。EBV是多種淋巴源性或上皮源性惡性腫瘤的病原因子,包括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胃癌以及鼻咽癌。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研究都是將焦點放在EBV編碼蛋白例如潛伏核抗原EBNA1和潛伏膜蛋白LMP1、LMP2A和LMP2B上,這些蛋白能夠讓細胞發生轉化,改變細胞基因表達,促進轉化細胞的生長、生存和侵襲。此外,近年來的研究確定了EBV是可以編碼許多miRNAs的第一種人類病毒。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鼻咽癌中這些病毒miRNAs精確調控腫瘤轉移的機制。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們報告稱,發現EBV-miR-BART1在鼻咽癌中呈高水平表達,且與鼻咽癌的病理特徵及臨床分期密切相關。改變EBV-miR-BART1的表達可促進體外的鼻咽癌細胞轉移和侵襲,並導致體內腫瘤轉移。機制研究證實,EBV-miR-BART1直接靶向了細胞腫瘤抑制蛋白PTEN。EBV-miR-BART1下調PTEN表達量激活了PTEN依賴性的一些信號通路,包括PI3K-Akt、FAK-p130Cas和Shc-MAPK/ERK1/2信號,驅動了上皮間質轉化(EMT),由此促進了鼻咽癌細胞移動、侵襲和轉移。研究人員證實重建PTEN可以逆轉EBV-miR-BART1誘導的所有表型,表明了PTEN在EBV-miR-BART驅動鼻咽癌轉移中所起的作用。

這些研究結果揭示出了EBV調控鼻咽癌轉移的新機制,並為開發出針對鼻咽癌的臨床幹預策略指出了新方向。

Nature中文摘要ID:natureab

播報最新Nature期刊中文摘要

相關焦點

  • 戴海明課題組揭示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調控機制
    研究人員不僅明確了線粒體外膜蛋白BAK/BAX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信號通路中的作用,而且首次報導了GSDME Cys407/Cys408棕櫚醯化修飾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過程中的作用。同時,該研究還發現了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轉換的新機制。
  • 【三軍大Nature子刊】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與腫瘤幹細胞...
    腫瘤幹細胞(CSC)及其診療意義是腫瘤研究的重要前沿領域和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CSC是腫瘤發生、轉移和復發的關鍵細胞。CSC如何產生和維持?腫瘤內免疫細胞為何不能有效阻抑CSC的惡性行為?
  • Nature子刊:p53突變腫瘤的3個關鍵靶點
    癌症的發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涉及多個基因和信號通路。在多種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遺傳改變是TP53突變和PI3K/AKT通路的激活。TP53突變會導致TAp63(p53家族成員)的抑制,TAp63是重要的腫瘤和轉移抑制因子,缺乏TAp63的小鼠會形成高度轉移性腫瘤。
  • 浙江大學馮新華組揭示Smad7非依賴TGF-β通路調控幹細胞多能性新機制
    ,對調控早期胚胎發育、細胞的生長、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腫瘤的發生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調控作用。Smad7能夠被TGF-β超家族的所有成員誘導表達,並且在多個水平上抑制TGF-β信號通路,所以它被認為是TGF-β信號通路重要的負反饋調節因子【3】(圖1)。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發現腫瘤鈣信號通路受高甲基化調控
    DNA甲基化嚴密調控著基因的表達,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往往發生DNA高甲基化,而癌基因啟動子區則呈現出低甲基化。因此,異常的DNA甲基化通常被作為腫瘤診斷、分類和治療的重要分子標記。
  • Nature:假基因PTENP1螯合MicroRNA 調控基因表達
    MicroRNA已知通過與一個目標信使RNA(mRNA)中的不完全互補序列相互作用來調控基因表達。但真實情況是否相反呢?即mRNA表達是否會影響微RNA的分布呢?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個假基因(腫瘤抑制因子假基因PTENP1)的3'未翻譯區域(UTR)能與相關的蛋白編碼基因PTEN結合相同的微RNA。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ER|內質網|腫瘤|-健康界
    這些變化引發了一種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這種狀態已被證明控制了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先天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 通路 NF-κB pathway參與炎症、免疫和腫瘤之間的紛爭
    所以,今天小編打算緊接著上次JAK/STAT信號通路的介紹,再和大夥聊一聊同樣與免疫、炎症反應有千絲萬縷關係的NF-κB信號通路。科學家在哺乳動物中迄今發現了5種核因子-κB (NF-κB)蛋白家族:NF-κB2 (p52)、NF-Κb1 (p50)、c-Rel,RelA (p65)和RelB。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
    這些變化引發了一種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這種狀態已被證明控制了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先天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 ...通過修飾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微觀環境驅動腫瘤轉移 腫瘤異質性及...
    單克隆、多克隆原發灶和轉移灶的上皮細胞及基質細胞表達譜分析顯示了這種協同作用是間接的,是通過局部和系統微環境介導的。作者確定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白細胞群受表達IL11小亞克隆的調節,敲除中性粒細胞的表達,可以阻止腫瘤轉移的生長。
  • 合肥研究院揭示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調控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戴海明課題組在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人員不僅明確了線粒體外膜蛋白BAK/BAX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信號通路中的作用,而且首次報導了GSDME Cys407/Cys408棕櫚醯化修飾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過程中的作用。同時,該研究還發現了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轉換的新機制。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由癌基因ras編碼表達的ras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在調節細胞增殖、分化、凋亡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TK受體與配體結合可以激活ras蛋白,再進一步激活PI3K成為第二信使。一方面,PI3K通過調控下遊rac蛋白影響細胞骨架重組、控制細胞生長而介導細胞的轉移;另一方面,PI3K直接激活AKT信號通路調控細胞生長、增殖和凋亡,通過下調ras基因表達,可以抑制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
  • DR3信號通路通過調控ILC3從而調節腸道炎症的新機制
    該研究報導了DR3信號通路通過調控腸道3型天然淋巴細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ILC3)從而調節腸道炎症的新機制。過去的研究表明,DR3/TL1A信號通路能夠通過促進Th1和Th17的免疫應答從而在炎症性腸病中發揮致病作用。同時還有研究表明DR3/TL1A信號通路能夠維持腸道Treg細胞的穩態水平,從而發揮免疫抑制的作用,緩解腸炎的發生。ILC3是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腸道免疫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且ILC3表達高水平的DR3。然而,TL1A/DR3信號通路對ILC3s的調控機制目前仍不明確。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2】Development:經典Wnt信號通路參與骨骼肌發育影響成肌細胞融合doi:10.1242/dev.168351骨骼肌發育受到一系列有序調控途徑的控制。Wnt/β-catenin是參與肌細胞發育的最重要信號途徑之一,但是該信號途徑對肌細胞生成過程的調控是否具有時空特異性還不清楚。
  • J Hepatol:AXIN失活突變誘導肝細胞癌並不依賴經典Wnt信號通路
    小編推薦會議:2018(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2018年3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大多數攜帶AXIN1突變的人肝細胞癌並沒有表現出β-catenin調控的轉錄程序的激活在小鼠體內Axin1缺失誘導的肝細胞癌並不依賴Wnt/β-catenin信號途徑的激活攜帶Axin1突變的腫瘤中富集一些與侵襲
  • STAT3信號通路在惡性腦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STAT3的表達上調可誘導腫瘤細胞的增殖,而其下調可以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它是激活多種生長因子或細胞因子信號通路上的關鍵點。以上過程是由MSC分泌的IL-6促進膠質瘤細胞中的STAT3磷酸化,進而活化JAK/STAT3信號通路,最終導致膠質瘤細胞侵襲性增強。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細胞外信號傳入胞內再通過IL-6改變JAK的結構進而活化JAK/STAT3信號通路,最終達到調控細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 2020年10分+純生信文章帶你領略Nature子刊之驅動突變文章套路
    與以前主要集中於癌症基因組的蛋白編碼區域的研究不同,PCAWG聯盟總共針對38個癌種,綜合分析了整個基因組,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癌症基因組薈萃分析。這項研究有6篇Nature及十餘篇Nature子刊支撐,分別對PCAWG數據集的廣度和深度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 調控骨質疏鬆模型小鼠的ERK5蛋白信號通路
    XMD8-92:是一種ERK5的高效特異性抑制劑,可以抑制體外實驗中EGF誘導的ERK5激活,而且在體內實驗中不會導致實驗小鼠的死亡,可以被用於體內實驗。有研究表明XMD8-92在肺癌、宮頸癌和胰腺腫瘤動物模型中能夠阻斷ERK5的活化,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不過尚未見在骨質疏鬆症的研究中有過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