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p53突變腫瘤的3個關鍵靶點

2020-12-05 健康一線視頻網

癌症的發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涉及多個基因和信號通路。在多種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遺傳改變是TP53突變和PI3K/AKT通路的激活。TP53突變會導致TAp63(p53家族成員)的抑制,TAp63是重要的腫瘤和轉移抑制因子,缺乏TAp63的小鼠會形成高度轉移性腫瘤。

10月14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文章中,美國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通過TAp63調控的lncRNA激活AKT通路的關鍵機制,並鑑定了兩個致癌lncRNA和它們共同的細胞質效應蛋白。這一研究為這些分子作為依賴TP53突變和/或PI3K/AKT通路腫瘤的治療靶點提供了臨床前依據。

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TAp63通過調控基因的轉錄來發揮對腫瘤和轉移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員此前已證明TAp63的缺失會導致高度轉移性乳腺癌向遠端轉移,他們在小鼠和人類乳腺癌的進展中鑑定出了9種受TAp63調控的致癌長鏈非編碼RNA(TAp63-regulated lncRNAs, TROLL),其中的兩種lncRNA TROLL-2和TROLL-3的高表達與乳腺癌的進展有關,且隨著乳腺癌的進展而增加,在浸潤性乳腺癌樣本中觀察到的水平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攜帶突變型p53的腫瘤中,這兩種lncRNA都更為豐富,這表明TROLL-2和TROLL-3可能是p53突變病例中關鍵的乳腺癌進展標誌物。

TROLL-2和TROLL-3是乳腺癌進展的標誌(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隨後,在評估了多個乳腺組織樣本後,研究人員發現在乳腺癌進展過程中,TAp63的水平降低,而TROLL-2和TROLL-3的水平升高,而且這些變化與支架蛋白WDR26的位置有關。WDR26在正常乳腺組織和小葉增生組織中主要在細胞核中,而在疾病晚期,WDR26則幾乎完全在細胞質中。

WDR26在乳腺組織樣本中的位置(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而且在多種惡性腫瘤中,與正常組織和良性病變相比,TROLL-2、TROLL-3和WDR26呈高度表達,這與在乳腺癌中的觀察結果一致。

TROLL-2、TROLL-3和WDR26的水平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升高(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TROLL-2和TROLL-3的腫瘤促進特性依賴於WDR26和穿梭蛋白NOLC1。在缺乏TAP63活性的癌細胞中,TROLL-2和TROLL-3與細胞核中的WDR26結合,阻止了WDR26與NOLC1的相互作用,並導致WDR26從細胞核穿梭到細胞質中。在細胞質中,WDR26刺激AKT信號通路,導致細胞遷移和侵襲增加,促進腫瘤的發展。

TROLL-2和TROLL-3的作用機理(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論文通訊作者Elsa Flores博士總結說:「我們的發現有望推動更有效的癌症進展診斷工具和具有TP53突變和PI3K/AKT通路過度活化的轉移性癌症療法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Napoli, M., Li, X., Ackerman, H.D. et al. Pan-cancer analysis reveals TAp63-regulated oncogenic lncRNAs that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 through AKT activ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2# Researchers discover specific molecules that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來源:MedicalXpress)

相關焦點

  • Nature:p53 缺失促腫瘤的新發現
    2016年3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TP53抑癌基因突變在人類癌症中廣泛存在,突變的p53會廢掉原本p53所具有的抑癌功能。突變型p53由兩步來在癌症中發生:首先是P53其中一個等位基因發生錯義突變,然後通過"雜合性缺失"造成另一個等位基因也被廢除從而成為突變型p53。
  •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2021-01-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基因發展》抗癌基因p53可通過阻斷逆轉錄轉座子避免致癌突變
    近期在《基因發展》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的資深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細胞生物學教授John Abrams博士說,關於逆轉錄轉座子與癌症的聯繫由來已久,這項研究在人類p53和逆轉錄轉座子之間建立了首個經驗聯繫。p53作為抗癌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已被證實。當細胞處於壓力或分裂異常時,比如腫瘤,它可以阻止細胞生長或誘發細胞自殺。
  • Science子刊:p53基因捲土重來!恢復其表達,顯著增強抗癌效果
    恢復其表達,顯著增強抗癌效果 腫瘤抑制基因功能的喪失通常與癌症的發生、發展和治療耐藥有關。p53是細胞內一種促進凋亡的關鍵腫瘤抑制因子,參與調控細胞中的多種重要的細胞信號通路。癌細胞如此難以殺死的一個原因是它們通常發生p53突變。在各種腫瘤中,經常能發現p53基因發生改變,例如約36%的肝細胞癌和約68%的非小細胞肺癌。
  •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他們發現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7月29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他們研究了由Csnk1a1缺失或ApcMin突變引起的WNT驅動的腸癌小鼠模型中Trp53(在小鼠中編碼p53的基因)中的熱點功能突變的影響。已知這些模型中的癌症可通過p53的丟失而促進。
  • 解讀近期腫瘤抑制子p53重要研究成果!
    【4】Science子刊:利用合成mRNA納米顆粒恢復p53,可讓缺乏p53的癌症對mTOR抑制劑敏感doi:10.1126/scitranslmed.aaw156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利用納米技術的進步,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中國浙江大學和杭州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恢復p53不僅會延遲缺乏p53的肝癌細胞和肺癌細胞的生長
  • Nature子刊:衰老相關線粒體基因突變導致代謝重塑,加速腸道腫瘤
    代謝改變是腫瘤細胞的關鍵標誌之一。早在1956年,Otto Warburg 就觀察到腫瘤細胞會優先利用糖酵解產生ATP而不是線粒體氧化磷酸化(OXPHOS)。值得注意的是,線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半自主性細胞器,擁有自己的DNA,還在細胞內承擔著「能量工廠」的重要功能。
  • 《科學》子刊:納米技術助力恢復p53抑癌基因活性,成功延緩癌症發展!
    點擊查看 眾所周知,p53抑癌基因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在癌症患者體內突變率高達50%,是人體內突變頻率最高的癌症相關基因。牽一髮而動全身,從營養代謝、DNA的修復,到細胞的衰老、惡變和死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明星抑癌基因p53的那些亮點研究
    【1】Nature:p53 缺失促腫瘤的新發現doi:10.1038/nature17157TP53抑癌基因突變在人類癌症中廣泛存在,突變的p53會廢掉原本p53所具有的抑癌功能。突變型p53由兩步來在癌症中發生:首先是P53其中一個等位基因發生錯義突變,然後通過"雜合性缺失"造成另一個等位基因也被廢除從而成為突變型p53。雖然,很多研究報導TP53的錯義突變促進腫瘤發生和進展,科學家開始普遍相信突變的p53獲得一系列新的促癌功能。但目前仍不清楚其它相關的抑癌基因的缺失是否同樣會促進腫瘤發生、進展產生類似的效果。
  • Nature:p53藥物研發,艱難前行
    當羅氏的科學家Lyubomir Vassilev在2003年開始寫有關他的團隊發現了抑制p53–MDM2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劑的文章時,他已經預測到,這篇論文會引發熱議。因為,p53是人類癌症中突變最頻繁的基因,而他的團隊已經發現了能夠選擇性增強該腫瘤抑制因子活性的化合物。
  • p53靶點新藥3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Aprea Therapeutics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可重新激活腫瘤抑制蛋白p53的創新癌症療法。近日,該公司公布了3期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該試驗正在評估eprenetapopt(APR-246)聯合阿扎胞苷(AZA)、AZA單藥療法治療TP53突變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的療效和安全性。
  • 科學網—p53基因突變與腫瘤(摘要)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朱衛國教授在《2008科學發展報告》中發表了一篇題為「p53基因突變與腫瘤」的文章。 全世界大約有1/3的人在一生中會因癌症而遭受痛苦。
  • 【盤點】腫瘤抑制因子p53亮點研究一覽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者表示,p53或許和CHARGE綜合症的發病直接相關;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種p53突變的小鼠模型,目的是想調查p53在抑制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研究者發現僅能表達該突變蛋白的小鼠可以存活,而對於異質體的小鼠來講往往會引發CHARGE綜合症,而且在母體子宮內會死亡。
  • 《自然》:Cas9特異激活p53途徑,增加p53突變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研究者們對165個表達Cas9的細胞系和它們對應的野生型細胞進行 L1000分析[2],結果在二者之間觀察到了巨大的轉錄差異,87個(中位數)基因的表達差在兩倍以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3]顯示差異表達的基因普遍位於MSigDB標誌基因集中[4]。
  •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最近,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為創刊號的一部分,該雜誌邀請世界領先的癌症研究學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八大問題。1、對於致癌突變的了解,如何才能指導治療?
  • p53靶點新藥!美國FDA授予APR-246突破性藥物資格,治療TP53突變骨髓...
    大約30-40%的MDS患者會進展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p53腫瘤抑制蛋白的突變被認為可直接導致疾病進展和總體預後不良。在2019年12月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的2項法國和美國I/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APR-246聯合阿扎胞苷治療TP53突變MDS患者和AML患者顯示出強勁療效。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結果發現,與 MSKCC 數據集中原發性乳腺癌相比,本數據集中有 20 個基因突變頻率較高,8 個基因突變頻率較低,進一步的分析表明這些差異主要集中在 HR+/HER2 亞型,其他均無明顯差異。 此外,他們還比較了 MSKCC 數據集中晚期乳腺癌病例的數據,發現了 3 個基因 (TP53、KMT2C 和 KMT2D) 在本隊列中突變頻率較高,而 1 個基因 (ESR1) 突變頻率較低。
  • 重磅級文章聚焦腫瘤抑制子p53研究新成果!
    文章中,研究人員研究了10225名患者、包含32個不同的癌症的樣本的癌症基因組圖譜,並將他們與另一含80000突變的資料庫中的數據作對比。通過對這個大數據樣本的分析,他們對TP53基因突變如何影響癌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Nature Cell Biology:p53誘導成體幹細胞消亡關鍵因子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生物學家們發現一個在細胞程序性死亡中起關鍵作用的基因Puma是導致成體幹細胞消亡的重要因子。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改善患者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健康狀況。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上。「放療或是化療都是通過誘導細胞基因組的DNA損傷而殺傷癌細胞。
  • 【經典回顧】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預防和篩查是關鍵領域,這本身不屬於PMI,但卻是我們期待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領域。」定義一種癌症的幾個基本原理包括:逃避細胞死亡、充分自我生長的能力、對抗生長信號的不靈敏性、組織侵襲和轉移、無限制的細胞分裂潛力和血管發育。這篇綜述是Cell發表的論文中下載和引用最多的,此後又有新的研究增加了2個新興的標誌:異常的細胞新陳代謝和逃避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