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衰老相關線粒體基因突變導致代謝重塑,加速腸道腫瘤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代謝改變是腫瘤細胞的關鍵標誌之一。早在1956年,Otto Warburg 就觀察到腫瘤細胞會優先利用糖酵解產生ATP而不是線粒體氧化磷酸化(OXPHOS)。值得注意的是,線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半自主性細胞器,擁有自己的DNA,還在細胞內承擔著「能量工廠」的重要功能。

那麼,線粒體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又會有怎樣的聯繫呢?

近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惠康基金會線粒體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Cancer 雜誌上發表題為:Age-associated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 cause metabolic remodeling that contributes to accelerated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表明,年齡相關的線粒體DNA突變使得線粒體氧化磷酸化(OXPHOS)功能發生缺陷,導致細胞代謝改變,進而加速腸道腫瘤的發生。

實際上,科學家們發現,在腫瘤細胞中,線粒體的OXPHOS功能在許多類型的腫瘤中均處於一種被下調的狀態。與此同時,OXPHOS系統中的缺陷也是許多人類衰老組織中的一個共同特徵。

在眾多癌症類型中,結直腸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漸高發,且與線粒體DNA(mtDNA)突變密切相關。因此,在這項研究中,Laura C. Greaves領導的研究團隊探究了與年齡相關的mtDNA突變是否在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構建了APC抑癌基因敲除的、OXPHOS系統缺陷的結直腸癌小鼠模型(Lgr5-creER;Apcfl/fl),並具有mtDNA突變。APC抑癌基因的敲除使得腫瘤細胞增殖速度加快且細胞凋亡減少,導致這些小鼠的腫瘤比對照組要大。

APC敲除、OXPHOS系統缺陷小鼠模型中腫瘤生長速度更快

緊接著,研究團隊還發現,這些結直腸癌細胞可以通過上調絲氨酸的從頭合成途徑(SSP)進行代謝重塑從而應對OXPHOS系統缺陷。

與此同時,研究團隊還在人類結直腸癌樣本中進行了原位免疫組織化學(IHC)分析,他們發現在22個OXPHOS缺陷的腫瘤樣本中,有18個具有一個或多個mtDNA突變。並且,他們還在正常老化的腸組織樣本中觀察到類似的mtDNA突變譜。

人類結直腸癌OXPHOS原位免疫組織化學分析

事實上,線粒體基因組有多個拷貝,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同的線粒體DNA(mtDNA)拷貝將累積越來越多的突變,直到相同體細胞mtDNA突變在單個細胞內累積到一個高水平狀態,最終就可能導致OXPHOS系統缺陷。

論文第一作者 Anna Smith 表示,單個或少數幾個線粒體DNA突變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當這些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將會導致OXPHOS缺陷和代謝改變,從而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提供選擇性代謝優勢,此外,突變積累過程與年齡增長密不可分!

Anna Smith 還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還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遺傳性致病mtDNA突變導致線粒體疾病的患者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是否增加?

mtDNA突變和OXPHOS缺陷導致腫瘤發生的假設機制的示意圖

總而言之,此項研究在小鼠模型和人類臨床樣本中證實,隨年齡的增長,線粒體DNA(mtDNA)不斷發生突變,導致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OXPHOS)功能發生缺陷,從而改變了細胞的代謝方式,最終加速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還發現與年齡相關的線粒體OXPHOS缺陷可通過上調絲氨酸從頭合成途徑(SSP)促進腸癌細胞生長和存活,鑑於代謝途徑是腫瘤治療幹預的重要靶點,未來可以開發針對SSP的靶向藥物從而有效治療結直腸癌等腸腫瘤。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0-00112-5

來源:生物世界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子刊:逆轉皮膚衰老的關鍵在線粒體
    中間小鼠:在線粒體DNA缺失幾周內,小鼠皮膚會起皺,以及大面積的毛髮脫落;右圖小鼠:當關閉這一突變基因恢復線粒體功能之後,衰老小鼠會「重返年輕」——重獲光滑的皮膚和厚厚的皮毛,且與同齡的健康小鼠沒有區別;左圖小鼠:正常對照。圖片來源:UAB逆轉衰老戲劇性的是,這種脫髮、長皺紋現象可以通過關閉突變進行逆轉!
  • 盤點:從線粒體看衰老與癌症
    包括細胞信號傳導、代謝、自噬、衰老和腫瘤發生都與線粒體的質量和活性相關。最近,在Molecular Cell 和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這兩個Cell子刊中用專題特稿來強調了線粒體的獨特性以及線粒體與細胞眾多功能之間的聯繫。所以在生命科學領域,對線粒體的功能研究靶向人類衰老和癌症將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
  •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2021-01-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cientific Reports:甘氨酸,簡單逆轉衰老相關線粒體缺陷
    他們還確認了兩種特殊的,能夠調節最小和結構最簡單的胺基酸—甘氨酸生成的基因部分參與了衰老的過程。這篇研究發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上。在許多物種(包括人類)中,線粒體功能異常是衰老的標誌之一。這種理論來源於線粒體在細胞中扮演的能源站角色,它通過細胞呼吸過程產生的能量,為細胞供能。線粒體DNA損傷會使線粒體DNA改變或者突變。
  • Nature七月代謝研究亮點
    本研究發現鈉離子可作為第二信使,通過調節線粒體內膜流動性,調控氧化磷酸化及活性氧產生。在急性缺氧時,線粒體複合物I構象改變,導致線粒體基質酸化,促使磷酸鈣沉澱釋放游離鈣離子。這同時激活了線粒體鈉/鈣離子交換器,促進鈉離子進入線粒體基質。
  • 衰老可逆轉!「乙醯輔酶A」或能續充人類壽命
    線粒體是能量代謝的工廠,也影響和調節著人類的壽命。線粒體功能下降會導致衰老,但是有趣的是,生命早期的輕度線粒體應激(線粒體在刺激下的適應性調節),線粒體產生的活性氧(ROS)又可能會延長壽命。
  • Nature重磅 | 開創新時代!劉如謙團隊首次實現線粒體精準基因編輯,無需CRISPR系統
    mtDNA突變會帶來母系遺傳Leigh症候群、線粒體肌病、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共濟失調舞蹈病、骨骼肌溶解症等幾十種遺傳疾病。據統計5000個成人中就至少有1個患線粒體遺傳病。然而,似乎無所不能的CRISPR基因編輯,面對線粒體遺傳病卻顯得束手無策。
  • Gut:揭示RALY調控線粒體代謝促進結直腸癌進展的作用與機制
    最近研究表明表觀遺傳修飾在控制腫瘤細胞信號通路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從表觀遺傳的角度探索腫瘤進展過程中線粒體能量代謝的調控作用有助於深入了解腫瘤細胞適應腫瘤微環境的能量代謝特徵,為靶向能量代謝提供新的腫瘤治療策略。
  • Nature子刊:基因支配衰老的遺傳學途徑被發現!
    「人人百歲,頤享天年」一直是人類的追求,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探索生命奧秘的腳步逐漸加速,科學家們進入了微觀世界去窺見延緩衰老的「秘訣」。然而,衰老是一個複雜的生物過程,依賴於不同組織和環境信號的協調。
  • 【科技前沿】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該研究揭示了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的新機制,並證實該機制影響機體的天然免疫與衰老進程。在線粒體脅迫應激時,HDA-1 結合併協同 DVE-1 蛋白,誘導激活UPRmt、天然免疫反應和代謝重塑相關基因的轉錄。進一步,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發現在恆河猴和人的多種組織中,HDAC1/2與 UPRmt 基因的轉錄水平呈現正相關,而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敲低或是用藥物抑制 HDAC1/2均可以抑制 UPRmt 的活化,並影響線粒體的正常結構。
  • 腸道菌群重磅裡程碑:20.5萬基因組+1.7億基因被鎖定
    ;② 鑑定出17種突變特徵,受累的結腸上皮細胞發生替換和插入缺失的突變率,分別是對照的2.4和7倍,主要是加速了正常結腸普遍存在的突變過程;③ 隱窩界限以外的克隆擴增在正常結腸中很罕見,但IBD中廣泛存在毫米級的大型克隆擴增;④ 在IBD的正向選擇下,與腫瘤抑制和免疫調節相關的ARID1A、FBXW7、PIGR、ZC3H12A基因,以及IL17和TLR通路中的基因,易發生非同義突變。
  • Nature Metabolism 11月代謝精選
    本文中揭示了線粒體UCP2(解偶聯蛋白2 )能夠促進這種轉運過程,並促進腫瘤生長。與野生型相比,UCP2沉默的KRAS突變型細胞系表現出穀氨醯胺分解率降低、NADPH/NADP+和穀胱甘肽/穀胱甘肽二硫比值降低,但活性氧含量升高。而在KRAS野生型 PDAC細胞中沉默UCP2後,雖然穀氨醯胺分解水平也有降低,但其氧化還原穩態和增殖率並沒有受到明顯影響。
  • 兒童線粒體病的早期識別與診斷
    嚴重氧化磷酸化或丙酮酸脫氫酶複合物活性缺陷導致異常能量代謝,基因診斷與線粒體能量生成相關。   25%的LS患者在整個疾病過程中血或腦脊液的乳酸水平是正常的。   特徵為導致輕偏癱、偏盲或皮質盲的卒中樣發作。局灶性或全面性癲癇發作、復發性偏頭痛樣頭痛、嘔吐、身材矮小、聽力喪失,以及肌無力。許多轉運RNA突變可引發MELAS,但是該疾病80%的病例與A3243G突變相關,10%與T3271C轉運RNA突變相關。
  • 2017線粒體相關疾病研討會圓滿閉幕
    腫瘤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直擊線粒體相關疾病最新前沿進展。線粒體形態對於細胞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和機體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線粒體結構和功能發生了異常,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線粒體廣泛參與信號傳導、代謝、自噬等細胞功能調控,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理功能至關重要,同時線粒體損傷也與創傷、衰老和腫瘤等多種疾患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又被稱為轉座因子,它是一種可以改變其在基因組中位置的DNA序列。跳躍基因可能會產生突變,亦或是逆轉突變,細胞的遺傳特性和基因組大小會因此而改變。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
  • 線粒體功能障礙是衰老的關鍵,賽立復NADH恢復線粒體健康
    青春永駐是人類的夢想,我們從未停止延緩衰老的探索。而今,科學的發展或許能讓延緩衰老成為可能。
  • p53通過調控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腫瘤相關骨骼的重塑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過調控osteoprotegerin(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骨密度的新機制,提出了間充質幹細胞參與腫瘤相關骨骼重塑的嶄新調控方式。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存在於多種組織內的成體幹細胞。
  •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 ...發布腫瘤相關突變基因檢測試劑和CYP2C19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
    國家藥監局關於發布腫瘤相關突變基因檢測試劑和CYP2C19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檢測試劑2項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19年 第83號)為加強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工作的監督和指導,進一步提高註冊審查質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腫瘤相關突變基因檢測試劑(高通量測序法)性能評價通用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和《CYP2C19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檢測試劑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現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