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線粒體功能障礙是衰老的關鍵,賽立復NADH恢復線粒體健康

2021-01-13 艾瑞網

青春永駐是人類的夢想,我們從未停止延緩衰老的探索。而今,科學的發展或許能讓延緩衰老成為可能。最近《CELL》發表了一篇題為《整合全生命階段的衰老特徵:關注線粒體功能障礙》的文章,顯示了生物衰老的八大機理都與線粒體功能失調關聯,線粒體功能障礙是衰老的關鍵,凸顯出重建線粒體功能,可能是抗衰的鑰匙。

衰老機理和線粒體功能障礙是什麼

2013年,同樣是刊登在《Cell》雜誌上的一篇綜述文章,列出目前科學家已知的九大衰老機理。研究者認為,如果能找到這些衰老機理背後的操控因素,人類就可以實現抗衰老的突破。

衰老的九大機理是:基因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表觀遺傳改變(epigenetic alterations)、端粒磨損(telomere attrition)、蛋白質穩態喪失(impaired proteostasis)、新陳代謝失調(deregulated nutrient signalling)、線粒體功能障礙(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細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幹細胞耗竭(stem cell exhaustion)、細胞之間的通訊異常(altered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開頭說到,生物衰老的所有機理都與線粒體功能障礙關聯,如上圖所示。那麼,什麼是線粒體功能障礙?這包括活性氧物質(ROS)增多或減少,NAD+水平下降,線粒體蛋白減少,線粒體DNA損傷,線粒體動力減少,線粒體自噬減少,氧化物磷酸化升高或減少。

恢復線粒體功能,逆轉小鼠皺紋、脫髮

2018年6月,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sease》雜誌上有一篇研究,科學家通過修複線粒體DNA恢復線粒體功能,減少了老鼠的皺紋、脫髮。表明線粒體是皮膚老化和脫髮的可逆調節劑。通過恢復線粒體功能,可逆轉與衰老相關的表現,如皮膚皺紋和脫髮等。

我們可以假設,重建線粒體功能是抗衰老的關鍵。

線粒體是什麼?它是如何衰退的?

線粒體存在於大多數的細胞中,負責給身體裡萬億個細胞供能。在線粒體中,食物加氧氣轉化為能量(ATP),ATP被線粒體釋放,以便於細胞使用。由於線粒體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因此被稱為「能量工廠」,可以說沒有線粒體,就沒有能量,也就沒有生命。

線粒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線粒體逐漸失效或出現故障。如線粒體DNA突變,損傷增加,活性氧產生更多,會進一步損害線粒體的DNA和蛋白質,造成線粒體功能障礙,加速衰老。

賽立復力活元NADH有效改善線粒體功能

賽立復力活元(CELFULL NADH)能促進線粒體產生能量,促進線粒體動力,因此被稱為線粒體素。NADH還可快速分解為NAD+和生物氫(H),提高NAD+水平,氫清除自由基,實現抗氧化,修復DNA,改善線粒體功能障礙。

NADH天然存在於每個細胞中,一些肉類食物也含有,但性質活潑,容易被胃酸、氧氣、潮溼、高溫破壞活性,難以被人體利用,美國細胞線粒體抗衰品牌賽立復運用Turn A?遞送體系,製取出可穩定存放兩年的NADH。

參考文獻:

Integrating the Hallmarks of Aging Throughout the Tree of life: A focus o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Front. Cell Dev. Biol., 26 November 2020

Bhupendra Singh, Trenton R. Schoeb , Prachi Bajpai , Reversing wrinkled skin and hair loss in mice by restor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Turn A?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逆轉皮膚衰老的關鍵在線粒體
    長皺紋、脫髮是很多人衰老的典型現象。這一表徵是否可以逆轉?現在,科學家們在小鼠身上驗證了這一可能。他們發現,當線粒體功能受損,小鼠會在幾周內皮膚起皺、大面積掉毛髮。更意外的是,關閉引發功能障礙的突變可讓小鼠「重返年輕」——衰老症狀得到緩解。
  • 科學家成功逆轉這些衰老特徵 原來線粒體是關鍵
    當一種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的突變被誘導時,老鼠的皮膚就會起皺,幾周內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毛髮脫落。當線粒體功能恢復時,關閉負責線粒體功能障礙的基因,老鼠就會恢復光滑的皮膚和厚厚的毛皮,與健康的老鼠沒有區別。「據我們所知,這一發現是史無前例的,」UAB醫學院遺傳學教授辛格(Singh)說。
  • 糖尿病人怎麼保持健康延長壽命?細胞線粒體是關鍵,怎麼調整呢
    前期有很多論文證實,2型糖尿病與細胞早衰有密切關係,糖尿病人的細胞內葡萄糖不足、血液內葡萄糖超標,導致細胞一直處於營養不良的亞健康狀態,容易衰老,從而是人體處於整體的健康不足,細胞活力下降,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不足。怎麼來改善細胞的線粒體健康水平呢?有三種方法可能值得關注。
  • 「年輕血液逆轉衰老」翻車?看第三代NMN賽立複線粒體素NADH如何...
    2005年,孔博伊在《自然》上發表一項令人矚目的研究,她和同事首次將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的血管接在一起,結果非常驚人:老年小鼠中肌原性幹細胞的衰老被逆轉了!當時孔博伊和許多科學家猜測,在年輕小鼠的血液組成中,存在一些能逆轉老年小鼠衰老的關鍵分子。
  • 盤點:從線粒體看衰老與癌症
    最近,在Molecular Cell 和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這兩個Cell子刊中用專題特稿來強調了線粒體的獨特性以及線粒體與細胞眾多功能之間的聯繫。所以在生命科學領域,對線粒體的功能研究靶向人類衰老和癌症將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線粒體質量和活性下降已與人類正常衰老以及衰老相關疾病的發展存在密切的聯繫。
  • Natue系列綜述:線粒體蛋白酶在人類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
    2015年5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Carlos López-Otín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了一篇綜述性文章,就線粒體蛋白酶在人類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進行了總結討論
  • 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為衰老疾病的發生原因提供了新解釋
    作為細胞的能量和代謝中心,線粒體具有相對獨立的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分子水平的氧自由基清除系統、分子伴侶蛋白系統和蛋白酶系統以及細胞器水平的融合/分裂機制和線粒體自噬機制等。蛋白質穩態的失衡和線粒體的功能障礙是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二者的發生可能互為因果,但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 JCB:恢復線粒體移動性可用於修復受損傷神經細胞
    研究者們認為在線粒體上下功夫是修復神經系統損傷的關鍵。線粒體是整個細胞的能量供應站,它內部的化學反應給神經元提供能量,並且促進神經細胞向整個機體蔓延。然而,隨著時間的變化,線粒體的一些活動也會發生改變。在成年的細胞中,線粒體會被一種叫做syntaphilin的蛋白質鎖定在細胞中的特定位置,這意味著它們不再能夠像幼年時的細胞中那樣隨意地在胞漿中移動。
  • 增長1500%創新高 賽立復年青素(NMN)線粒體素(NADH)展現澎湃力量引...
    賽立復以科研中心、產品中心和健康中心三大中心集成「健康體系」,並設立了全息衰老大數據分析平臺、核心原料甄選平臺、先進產品製劑工藝研發平臺、系統性產品測試應用平臺等4大研究平臺,僅1000㎡先進的線粒體醫學與輔酶學科研平臺就耗資5000萬元打造,賽立復系列相關抗衰因子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蛋白質穩態的失衡和線粒體的功能障礙是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二者的發生可能互為因果,但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佺課題組的科研人員發現,定位於線粒體外膜的線粒體自噬受體蛋白FUNDC1能夠與定位於胞漿的分子伴侶蛋白HSC70相互作用。
  • 賽立複線粒體素(NADH)提高「抗衰因子」NAD+水平,修複線粒體損傷...
    我們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高中生物課上的線粒體,它是我們所有細胞(紅細胞除外)的一部分,被認為是「細胞的發電站」。人體由60億兆細胞組成,細胞的健康程度直接影響著人體健康。而細胞所需的95%的能量都來自於線粒體,它能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為細胞提供生命能量,同時也調控著細胞的生長、凋亡,因此,線粒體有「生命的發動機」之稱。
  • 全身麻醉藥引發的內質網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對阿爾茨海默病影響...
    本文綜述相關文獻並探究全身醉藥引發的內質網應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對AD的影響。 1.AD與麻醉 A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病變,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伴有行為、語言、視覺空間記憶損傷為主要臨床症狀,最終導致個體過早死亡。
  • Scientific Reports:甘氨酸,簡單逆轉衰老相關線粒體缺陷
    他們還確認了兩種特殊的,能夠調節最小和結構最簡單的胺基酸—甘氨酸生成的基因部分參與了衰老的過程。這篇研究發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上。在許多物種(包括人類)中,線粒體功能異常是衰老的標誌之一。這種理論來源於線粒體在細胞中扮演的能源站角色,它通過細胞呼吸過程產生的能量,為細胞供能。線粒體DNA損傷會使線粒體DNA改變或者突變。
  • 疫情讓我們關注免疫力,而免疫力的根本源於線粒體!
    線粒體損傷導致組織功能障礙、 衰老和退行性疾病 線粒體是生命的能量發動機,為細胞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線粒體組織受損,會造成細胞能量缺乏,隨之而來的細胞功能障礙、細胞凋亡和炎症,將導致人體組織功能障礙、身體老化和退行性疾病。
  • 「年輕血液逆轉衰老」宣告翻車,安全抗衰首選賽立復NADH
    2005年,孔博伊在《自然》上發表一項令人矚目的研究,她和同事首次將老年小鼠和年輕小鼠的血管接在一起,結果非常驚人:老年小鼠中肌原性幹細胞的衰老被逆轉了!當時孔博伊和許多科學家猜測,在年輕小鼠的血液組成中,存在一些能逆轉老年小鼠衰老的關鍵分子。
  • Frontiers最新綜述:帕金森病中的線粒體穩態和信號轉導
    已有的研究顯示,PD 的發病機制可能是線粒體功能障礙。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機體通常通過線粒體自噬清除功能障礙的線粒體、降低氧化應激水平、防止細胞死亡。最近的研究顯示,通過調節線粒體自噬可以影響PD患者神經元細胞凋亡。
  • Mol Cell | 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但是至今為止,對核酸免疫的細胞生物學功能,除了已知細胞自噬、細胞分化/轉分化和細胞衰老外,所知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供應單位。線粒體動力學調控線粒體形態的持續和快速變化,在細胞能量代謝,細胞器完整和細胞命運決定等多個重要細胞生物學進程中關鍵。但是,對於核酸免疫識別是否能主動控制線粒體這一關鍵的細胞器的形態和功能,也尚不清楚。
  • 植物所解析線粒體蛋白氧化損傷調控果實成熟衰老的可能機制
    近日,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通過蛋白質組學結合免疫雜交以及細胞生物學等技術解析了線粒體蛋白氧化損傷調控果實成熟衰老的可能機制。該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9, 8: 2449-2462)雜誌上。
  • Cell Death Dis:KML001通過p53-PGC-1α通路誘導線粒體功能障礙
    端粒縮短和線粒體功能障礙使得細胞的功能逐漸下降,是細胞衰老的顯著特徵。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端粒的損傷是否在人類T淋巴細胞中誘導線粒體的功能障礙。先前研究顯示,端粒靶向藥物KML001能夠破壞端粒的完整性,並通過端粒DNA損傷反應(DDR)誘導T細胞的衰老和凋亡。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旨在使用KML001來進一步研究端粒損傷在老化T細胞中線粒體失調中的作用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