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Hepatol:AXIN失活突變誘導肝細胞癌並不依賴經典Wnt信號通路

2021-01-21 生物谷

小編推薦會議:2018(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

2018年3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大多數攜帶AXIN1突變的人肝細胞癌並沒有表現出β-catenin調控的轉錄程序的激活

在小鼠體內Axin1缺失誘導的肝細胞癌並不依賴Wnt/β-catenin信號途徑的激活

攜帶Axin1突變的腫瘤中富集一些與侵襲、乾性和不良預後有關的基因表達特徵

攜帶AXIN1突變的肝細胞癌的表達基因中存在Notch和YAP信號途徑的高度富集


Wnt/β-catenin信號途徑是肝細胞癌中最容易發生失調的信號途徑。AXIN1是對Wnt/β-catenin信號途徑進行負調控的一個重要調控因子,在大約10%的肝細胞癌中能夠觀察到AXIN1發生失活突變。全基因組研究通常將攜帶AXIN1突變和CTNNB1突變的腫瘤歸為Wnt/β-catenin轉錄調控網絡發生激活的一類,但是有研究表明因CTNNB1激活突變而發生的腫瘤在組織學特徵、預後以及基因表達特徵方面都與AXIN1失活突變的腫瘤存在不同。為了揭示CTNNB1突變、AXIN1突變和Wnt/β-catenin激活水平與肝細胞癌發生的關係,來自法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兩個獨立的人類肝細胞癌數據集進行了β-catenin靶基因表達分析,還通過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模擬Axin1失活引起的腫瘤發生過程並對腫瘤的基因表達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根據基因表達情況將β-catenin靶基因的激活程度分為強、弱和非激活三種,分析結果表明超過80%的CTNNB1突變腫瘤存在β-catenin靶基因的強或者弱激活,而大多數AXIN1突變腫瘤(超過70%)屬於非激活組。

研究人員發現在肝細胞中特異性敲除AXIN1,不需要誘導β-catenin的激活就可誘導肝細胞癌的發生,並且在人和小鼠的AXIN1突變肝細胞癌中有329個基因有相同的表達特徵並且在Notch和YAP信號途徑中高度富集。

這項研究表明AXIN1突變的肝細胞癌不依賴Wnt/β-catenin信號途徑,但有Notch和YAP信號途徑的參與。這些信號途徑中可能包含了治療AXIN1突變肝細胞癌的潛在靶基因。(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hirley Abitbol, et al. AXIN deficiency in human and mouse hepatocytes in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absence of β-catenin activation. Journal of Hepat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j.jhep.2017.12.018

相關焦點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經典Wnt/β-catenin信號途徑不依賴TCF/LEF也可調控靶基因表達doi:10.15252/embj.201798873Wnt信號是一個進化保守的信號途徑,在細胞增殖、細胞極性、細胞運動、分化、存活、自我更新和鈣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Gut | 阮元元團隊揭示HBV通過調控p53影響肝細胞癌進程的新機制
    責編 | 兮  中國作為肝癌大國,肝癌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將近佔全世界的一半,最為普遍的原發性肝癌是肝細胞癌
  • 多篇文章解讀Wnt信號通路在機體中扮演的多種關鍵角色!
    並揭示這一跨細胞、跨組織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是依賴Retromer複合體、Wnt信號通路以及神經遞質五羥色胺來實現的。【6】Diabetes:經典Wnt信號通路因子TCF7L2可調節脂肪細胞發育和功能doi:10.2337/db17-0318此前的許多研究已經證明編碼Wnt信號通路轉錄因子TCF7L2的基因是非常強的2型糖尿病候選基因,但該因子究竟如何參與2型糖尿病發生還沒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 自噬與肝細胞癌
    HBV誘導的肝細胞自噬通常是由HBVx蛋白(HBx)誘導的,HBx是HBVx基因編碼的一種多功能潛在性腫瘤蛋白,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發揮重要作用。HBx可通過抑制Beclin 1與bcl-2結合和JNK-ROS信號通路啟動自噬。其他HBV蛋白如HBsAg可通過與摺疊錯誤的蛋白結合(即內質網應激反應)誘導自噬。
  • 致敬Roel Nusse丨Wnt信號通路的發現之旅
    儘管找到了大部分Wnt通路的基因,仍然有兩個重要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回答。細胞表面響應結合Wnt信號的受體還不知道;另一個問題是信號傳遞到Armadillo後,下遊是什麼。果蠅系統研究再次為這兩個問題提供了部分答案。
  • 信號通路在套細胞淋巴瘤發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一、P13K/Akt/mTOR信號途徑研究證實,在侵襲性母細胞型及經典型MCL患者中,P13K/Akt/mTOR信號途徑具有組成性活化,麗導致這一途徑激活的機制包括其上遊激酶BTK、SYK、P13KCA的擴增及這一信號通路的開關——PTEN基因由於突變、缺失或甲基化而失活
  • J Hepatol|病毒感染的肝細胞中線粒體彈性降低在腫瘤壞死因子受體信號轉導後能誘導細胞凋亡
    病毒感染肝細胞的選擇性消除是通過病毒特異性CD8 t細胞識別肽加載的MHC分子發生的。在這裡,我們報告了病毒感染的肝細胞也通過細胞自主機制選擇性地消除。培育了重組腺病毒和轉基因小鼠模型,以鑑定體內tnf誘導肝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並使用體內生物發光成像、免疫組織化學、免疫印跡分析、RNAseq/蛋白質組/磷蛋白組分析、生物信息學分析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研究發現:40~50%的膠質瘤細胞存在EGFR基因突變、擴增和過表達,其中最常見的突變形式是EGFR突變體Ⅲ,EGFR基因突變或擴增常導致EGFR過度激活,成為腫瘤細胞增殖失控的重要因素,並增強膠質瘤細胞致瘤性,介導放療、化療抵抗。
  • Wnt信號通路指導的抗癌治療
    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雄激素剝奪治療之後,轉移的腫瘤細胞的雄激素信號軸(androgen signaling axis)會發生改變(經由單個CTC細胞分析證實),比如會發生雄激素受體突變,以及出現各種雄激素受體編碼mRNA的剪接變異體。接下來再使用恩扎魯胺等藥物進行抗雄激素治療,在最後存活下來的耐藥細胞裡,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的活性會大大增加。
  • WNT信號在癌症免疫監測中的應用
    在此,我們討論了WNT信號通過分子和細胞機制影響癌症免疫監測,並提出了利用現有的WNT調節劑進行癌症免疫治療的潛在治療途徑。異常WNT信號通路在維持機體內穩態中起著核心作用,在病因學上參與了多種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包括(但不限於)出生缺陷、自身免疫條件、骨病和癌症。特別是,大量的研究已經將WNT信號的改變與多種腫瘤發生、疾病進展和對治療的耐藥性聯繫起來。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在這項研究之前,研究人員似乎對Hippo信號通路參與調控腫瘤免疫原性並不清楚,在敲除LATS1/2的條件下,小鼠體內能夠誘導增強抗腫瘤免疫從而抑制腫瘤的發生,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研究表明Hippo信號通路的失活能誘導部分器官的腫瘤發生,並且此前LATS1/2也被公認為是抑癌基因,而在坤良老師這篇Cell中LATS1/2又表現出具有抑制免疫原性的「癌基因」特性。
  • Mol Cell:揭示miR-122抵抗肝細胞癌機制
    圖片來自Molecular Cell, doi: 10.1016/j.molcel.2017.06.0252017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一種被稱作microRNA-122(miR-122)的微RNA(microRNA, miRNA)僅在肝臟中產生。
  • Cancer Cell|胰腺癌中p53突變對Ras信號持續激活的機制
    其中,KRAS作為Ras小GTP酶家族中的主要基因成員,其攜帶的激活型突變主要通過增強結合GTP並促進其水解的能力,來放大下遊與癌細胞增殖、轉移相關的級聯反應【3】。不過,在這一經典機制之外,KRAS是否與突變型TP53之間存在協同促癌作用,則尚不清楚。
  • RAS-RAF-MEK-ERK:經典腫瘤信號通路的全線藥物
    文/藥瘋 ◆◆ ◆ RAS-RAF-MEK-ERK,在近幾十年深入研究基礎上,已成為一條經典的腫瘤信號傳導通路;這條信號通路與多個癌種的發生密切相關;且針對於這條通路上的關鍵靶點,已成功上市多個藥物
  • NAT CHEM BIOL: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激動劑的發現
    在這項工作中,汪勝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激動劑N-甲基-4-乙基-5,6-二氫-8,9-二氧亞甲基-菲啶(代號為HLY78),闡明了其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並初步揭示了其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應用的潛力。Wnt信號轉導通路是一類在生物體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信號轉導通路,調節控制著眾多生命活動過程。
  • 《科學》子刊:納米技術助力恢復p53抑癌基因活性,成功延緩癌症發展!
    在腫瘤領域,mTOR信號通路是眾多致癌基因和致癌分子在細胞內進行信號傳遞的樞紐,可通過介導腫瘤抗凋亡、腫瘤血管生成、腫瘤代謝、腫瘤免疫逃逸等多個環節,促進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而作為特異性阻斷mTOR信號通路的靶向藥,依維莫司則應運而生。然而在肝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的患者中,依維莫司的效果並不顯著,研究顯示,依維莫司與自噬或BCL-2(B細胞淋巴瘤)抑制劑聯合使用可提高抗腫瘤療效,但這些抑制劑也極有可能通過影響正常細胞的生理功能而引起毒副作用。
  • 上皮-間質轉化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他的研究方向為人類腫瘤的遺傳學基礎,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實驗室發現了第一個人類癌基因Ras和第一個人類抑癌基因Rb。他的一系列傑出研究工作已經成為腫瘤研究領域乃至整個醫學生物學領域的重要裡程碑。 EMT是指上皮細胞在形態學上發生向成纖維細胞或間充質細胞表型的轉變並獲得遷移的能力。
  • 不依賴於p53的DNA損傷所引發的的凋亡信號通路
    本次會議上,他為大家介紹了自己最新的科研進展:發現了不依賴於p53的DNA損傷所引發的的凋亡信號通路,這條信號通路與p53相互協調增加腫瘤的抑制作用。p53在腫瘤發生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一個等位基因發生突變都可能增加人和小鼠發生腫瘤的可能性。而更重要的是,p53信號通路的缺失是臨床上成功治療腫瘤的一大障礙。p53在腫瘤抑制過程中具有巨大潛力,這與它在腫瘤脅迫條件會引發細胞凋亡是密切相關的,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經證實在腫瘤的有效抑制過程中p53引發的促凋亡下遊信號通路並不是必須的。
  • 【號外】一看就懂的完整Wnt信號機制概覽火熱出爐!
    根據分子機制的不同,Wnt 信號傳導通路分為三種: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Wnt/PCP信號通路以及 Wnt/Ca2+信號通路。在哺乳動物中共有19種Wnt基因,其中部分基因包含選擇性剪接異構體[22,35,38]。
  • NOTCH信號通路罕見驅動基因突變導致HNSCC
    NOTCH信號通路罕見驅動基因突變導致HNSCC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3 17:32:54 加拿大西奈山醫院Daniel Schram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