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現能夠促進尋找致癌基因的新方法

2021-01-19 生物谷

    明尼蘇達州大學癌症中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促進致癌基因尋找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將可能幫助人們更加精確地確定基因的身份。這項研究的結果公布在7月14日的Nature雜誌上。 

    這種在轉基因小鼠中開發出來的基因鑑定方法叫做「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它利用了跳躍DNA的一個片段。跳躍基因(轉座子)能夠將自己插入基因或基因之間,並因此能夠活化或者失活一個基因的正常功能。轉座子是人類、動物和魚類的一類天然的遺傳成分,但是經過億萬年的進化歷程,大多數轉座子變得沒有了跳躍活性。1997年,明尼蘇達州大學的另外一項研究從魚中獲得了一些非功能性的跳躍基因並讓它們恢復了跳躍能力。這項研究再次激活了在千萬年進化過程中處於沉睡的跳躍基因,因此被命名為「睡美人」。 

    在兩項新的研究中,專門設計的「睡美人」轉座子被引入了小鼠的DNA中,並使它們在小時細胞核中發生跳躍。最終,這種轉座子跳進了致癌基因中並導致腫瘤的形成。通過分析和研究腫瘤中含有「睡美人」的這些基因,研究人員能夠有效地根據「睡美人」是否開啟或者關閉它們來確定出與癌症有關的基因。 

    David Largaespade博士領導的研究組主要利用轉座子技術對固體腫瘤中的癌基因進行了研究。他們利用一種高活動性的「睡美人」轉座子系統研究了淋巴瘤。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些發現是在實驗室的小鼠中獲得,但是這種「睡美人」轉座子系統將會揭示出人類癌症的更多新的信息並且有潛力用於臨床。這項研究的發現將加速淋巴瘤新藥的研製並改善已有的治療各種類型癌症的基因靶向藥物。 

    這種新「睡美人」方法獲得的結果將是人類了解癌症弱點並更好地進行治療的一個重要的飛躍。此外,這種「睡美人」技術還能提供有關一些用目前方法無法研究的基因的重要信息,例如共同導致癌症發生的不同基因的特定聯合等。


 

   

相關焦點

  • 染色體外環狀DNA促進神經母細胞瘤致癌基因重塑
    染色體外環狀DNA促進神經母細胞瘤致癌基因重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8 13:50:49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Richard P.
  • 臺研究團隊發現致癌主導基因
    臺灣「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2日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稱發現癌細胞中過度表現的致癌基因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會促使癌細胞增生、侵襲、轉移。未來若能抑制這一基因的表現,便能減低癌細胞生長、擴散,有助於研發新治癌藥物。據悉,相關研究論文已於日前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我們發現的新致癌基因有望成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它能特異性靶向膠質母細胞瘤,有望成為治療這種致命癌症的有效方法。」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和UVA癌症中心研究員李輝博士介紹。
  • Nat Comm|趙東宇等發現致癌基因具有獨特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模式
    編碼基因上的突變可以通過分析對編碼序列的影響推斷其功能後果,而非編碼基因上的突變後果則難以分析判斷。因而,抑鬱DNA突變分析的檢測方法難以獲得完整的腫瘤基因名單,尤其難以識別非編碼致癌基因。這項研究通過整合分析11596個表觀組數據和8200多對腫瘤-正常樣本基因突變數據,發現致癌基因上傾向出現極為寬廣的表觀抑制修飾H3K27me3,證明該修飾模式可以用於有效識別與基因突變無關的腫瘤驅動基因。
  • 科學家或發現新乳腺癌致癌基因
    科學家或發現新乳腺癌致癌基因有望藉此開發更有效的乳腺癌治療手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常與遺傳有關。
  • 鑑定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癌基因,致命性腦瘤治療有希望
    近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李輝團隊鑑定出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個重要致癌基因,為這種致命的癌症揭示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癌基因對癌細胞的生存至關重要。沒有它們,癌細胞就會死亡。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許多癌症的針對性治療方法,而這些癌症都具有類似的「癌基因成癮性」。癌基因成癮是指腫瘤細胞依賴過度活躍的基因或途徑以實現其生長和存活。
  • 何謂「致癌基因」?致癌基因如何促使人體發生癌症?
    致癌基因由人體的正常基因轉變而來「致癌基因」(oncogene)是「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發生變異所致。原致癌基因是細胞內的「正常」基因,表現的蛋白質通常具促進細胞生長及增生能力。正常細胞平常並不會大量表現原致癌基因,只有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需要進行細胞增殖時,才會誘發原致癌基因的表現。
  • Nature子刊:從抑癌基因到致癌基因 這個蛋白有「兩副面孔」
    Anderson和Vincent Cryns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這種關鍵蛋白質的一種意想不到的調節器,為開發針對這種蛋白質的藥物打開了大門。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上。
  • Nature:利用CRISPR/Cas9揭示蛋白ENL促進AML白血病產生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16872017年3月5日/生物谷BIOON/---利用員工牌進入大樓的任何人可能理解蛋白ENL如何為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提供新的可能。
  • Nat Comm | 致癌基因具有獨特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模式
    編碼基因上的突變可以通過分析對編碼序列的影響推斷其功能後果,而非編碼基因上的突變後果則難以分析判斷。因而,抑鬱DNA突變分析的檢測方法難以獲得完整的腫瘤基因名單,尤其難以識別非編碼致癌基因。這項研究通過整合分析11596個表觀組數據和8200多對腫瘤-正常樣本基因突變數據,發現致癌基因上傾向出現極為寬廣的表觀抑制修飾H3K27me3,證明該修飾模式可以用於有效識別與基因突變無關的腫瘤驅動基因。
  • 新發現!恢復「忠誠基因」,能夠改善自閉症症狀?
    該研究發現了基因與自閉症之間的新聯繫:Nlgn3中的自閉症相關突變,會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催產素信號轉導受損,降低催產素的作用,改變小鼠對社交新鮮感測試的行為反應。2012年,有研究者發現:吸入催產素的已婚或戀愛男士們比其他人保持了更大的個人空間,在對美女照片的反應上明顯遲鈍了很多。這一調查結果顯示催產素是促進情侶忠誠的「催化劑」。催產素和生孩子及母乳有關,使母子建立緊密地依賴聯繫,夫妻之間的依賴關係。2013年,日本研究者發現催產素可能對提高自閉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 一些致癌基因狼狽為奸
    研究人員發現,高度聚集的c-Myc蛋白可激活一種抑制細胞衰老和死亡的酶SIRT1,而這種酶又可反作用於c-Myc蛋白,如此形成一個迴路,令c-Myc蛋白和SIRT1酶越來越多,最終促使癌細胞無限分裂。研究人員表示,發現這一反饋迴路有助於研究治療癌症的新方法。用藥物等手段阻斷這一迴路中的某個或某幾個環節,或許可以抑制癌細胞分裂。
  • 研究新發現!這個致癌基因成了那些吃不胖的瘦子的「變瘦基因」
    通過將瘦弱組的DNA樣本和臨床檢測數據與標準體重的對照組對比發現,瘦弱組的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中的第一個內含子發生了基因突變。這裡簡單介紹一下ALK基因是啥玩意。這個基因最大的特點就是經常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發生突變,因此也被稱為致癌基因。
  • Nature:重大突破!利用靶向KRAS突變基因的外泌體治療胰腺癌
    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早期研究已證實外泌體可被用來檢測胰腺癌,但是這些最新的發現揭示出作為一種潛在新的療法,經過基因改造的外泌體可被用來直接地和特異性地靶向經常與胰腺癌相關的KRAS突變基因。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經過基因修飾的外泌體(被稱作iExosome)能夠運送特異性地靶向KRAS突變基因的小RNA分子,從而導致胰腺癌模式小鼠病情緩解,增加它們的總存活率。
  • 科研新發現:乳酸菌可抵制基因與染色體變異
    中新網11月21日電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生物系的科研人員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乳酸菌能夠有效地抵制基因與染色體變異。  多年來,科技界一直在積極地尋找能夠抵制基因與染色體變異的抗誘變物質。來自科技日報的消息說,科學研究發現,在人體和動物的某些器官、生物液體及形形色色的細菌中,都存在抗誘變物質。
  • 科學家發現抑制致癌基因途徑 人類有望根治癌症
    如今,英美科學家經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人類有可能找到「關閉」引起致命的癌症基因的途徑。一旦這種抑制誘發癌症的基因的活性的藥物問世,那將給人類戰勝癌症帶來巨大的福音。  「Myc」基因  去年,英國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嶄新的見解:一種稱為「Myc」的基因可能促成治療癌症的新方法。
  • Science:老蛋白的新角色:致癌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通過尋找名為PI3K/AKT信號通路的調節子,研究者們在致癌過程中發現了蛋白RAB35,信號通路PI3K/AKT會促進細胞生存、生長以及增殖,而且在癌細胞中處於高度活性的狀態。研究者Douglas Wheeler說道,大多數腫瘤會尋找一種方法開啟信號通路,但在很多腫瘤和細胞系中並不是總會存在可以解釋PI3K/AKT激活的突變;於是我們就發問是否可以尋找到PI3K/AKT通路的新型調節子,我們發現野生型的RAB35對於PI3K/AKT通路的信號非常重要,而突變的RAB35則會激活PI3K/AKT通路的表達,從而將細胞從正常狀態轉變為癌變狀態。
  • Nature Chemical Biology:提高酶性能的新方法
    目前,一個由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德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開發了一種提高酶性能新方法。該方法或能用於化學,醫學和食品工業。這項研究結果發布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一些由於人類活動而進入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對人類和動物健康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往往很多是大自然不能自行降解的。
  • Nature:蛋白質促進巨噬細胞的破壞作用
    來自德州大學的Giulio Draetta教授及其同事發現胰腺癌細胞表面的一種名為syndecan-1(SDC1)的蛋白質可以響應胞內KRAS的信號,並促進巨噬細胞的破壞作用。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的《Nature》雜誌。        「癌症之王」胰腺癌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慄,而90%胰腺導管癌中存在KRAS突變。
  •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迄今最全癌症驅動基因全景圖:66種癌症中的568個致癌基因匯總 2020-09-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