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癌基因,致命性腦瘤治療有希望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為常見且最致命的腦部腫瘤,這種腫瘤生長速度快,70%~80%患者病程在3~6個月,病程超過1年者僅10%。近日,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李輝團隊鑑定出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個重要致癌基因,為這種致命的癌症揭示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癌基因對癌細胞的生存至關重要。沒有它們,癌細胞就會死亡。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許多癌症的針對性治療方法,而這些癌症都具有類似的「癌基因成癮性」。癌基因成癮是指腫瘤細胞依賴過度活躍的基因或途徑以實現其生長和存活。近日,有科學家鑑定出了膠質母細胞瘤(GBM)的一個重要致癌基因,有望成為這種致命性腦瘤的一個新治療靶點。

這項研究由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和癌症中心的李輝教授領導,並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題目為「A cytoskeleton regulator AVIL drives tumorigenesis in glioblastoma」

李輝教授說:「膠質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然而不幸的是,這種疾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的標準選擇還是放療結合替莫唑胺,儘管只能延長2.5個月的生存期,也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顯然,我們迫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新的治療靶點。我們發現的這個新的致癌基因或許是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其特異的靶向性可能成為治療該病的有效途徑。」

AVIL在膠質母細胞瘤中過表達

癌基因AVIL通過調節F-肌動蛋白來調節細胞骨架,從而負責維持細胞的大小和形狀,但是該基因可以通過多種因素誘導而過表達,這就引起了癌細胞的形成和擴散。研究人員發現, AVIL基因在所有的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和臨床樣本中都有過表達現象,並且在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中的表達水平更高,但在正常細胞和組織中幾乎不表達。

AVIL在膠質母細胞瘤中過表達

AVIL是真正的致癌基因

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沉默該基因,可以清除膠質母細胞瘤細胞,抑制小鼠體內異種移植的腫瘤細胞,但對正常對照細胞沒有影響。研究還發現,在臨床上,AVIL的高表達與患者預後不良相關。這些發現和經典的轉化試驗證明,AVIL是真正的癌基因。阻斷該基因的活性,可以完全破壞實驗室小鼠的膠質母細胞瘤,但不會對健康細胞產生影響。這表明,靶向該基因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AVIL過表達與患者的臨床預後較差有關

複雜的鑑定過程

正如李輝及其同事所做的那樣,鑑定癌基因是開發治療方法的重要一步。但是鑑定致癌基因非常困難。因為細胞內部的環境非常複雜,所以很難確定其中的因果關係。

當李輝和他的團隊有了第一次發現,當時他們並沒有從事膠質母細胞瘤的研究。相反,他們正在研究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稱為橫紋肌肉瘤。與成人的癌症相比,兒童癌症通常更容易研究並且涉及的突變更少。在2016年,李輝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Fusion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一文,從幹細胞肌肉分化發生的融合基因事件入手,分析了橫紋肌肉瘤細胞的起源,這是首次從融合基因的角度來研究腫瘤細胞的起源。

在後來的研究當中,他們發現了AVIL基因的異常。這促使他們轉而研究成人癌症,以了解該基因是否可能在其中起作用。結果也確實是這樣。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該基因在膠質母細胞瘤中起著「關鍵作用」 。

李輝團隊認為,他們的方法可用於發現其他致癌基因,並有望為各種癌症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他們還表示:「在這個時代,許多人認為所有重要的癌基因都被發現了,但如今,我們又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強大癌基因,並闡明了其信號傳導途徑,所有這些發現都始於研究兒科癌症的結構變異。過去,許多癌症方面的重大發現也源於對兒童腫瘤的研究。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可以用於尋找其他成人癌症新發現的策略。」

李輝教授

參考:

【1】Xie, Z., Janczyk, P.Ł., Zhang, Y. et al. A cytoskeleton regulator AVIL drives tumorigenesis in glioblastoma. Nat Commun 11, 3457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7279-1

【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scientists-id-gene-responsible-deadly.html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279-1

【4】https://mip.haodf.com/zhuanjiaguandian/1134101071.htm

【5】https://www.pnas.org/content/113/46/13126

【6】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6-11/2016111113752246.htm

原標題:《【Nature子刊】維吉尼亞大學李輝團隊:鑑定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癌基因,致命性腦瘤治療有希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針對一些具有「致癌基因依賴」的癌症,科學家已開發出許多靶向療法。
  • 別放棄治療!2020膠質母細胞瘤值得期待研究進展盤點
    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人格改變、覺得噁心、有類似中風的等症狀,且症狀通常會快速加重,還可能會發展為意識不清。一、因為膠質母細胞瘤會浸潤入正常腦組織,腫瘤通常和正常腦組織缺乏明確界限,手術和放療中難以確定範圍,所以想將它們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二、因為大腦有一個保護層叫做血腦屏障,因此絕大部分的抗癌藥都無法到達腦瘤的部位。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方式。
  • 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中國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
    這種腫瘤生長非常迅速,預後極差,近三十年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臨床結果幾乎沒有改善:目前標準治療為在外科手術後使用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由於膠質母細胞瘤呈浸潤式生長,沒有包膜。因此,手術難以達到根治目的。當然,在術後還可以採取放化療等進一步的治療手段,但是,不論放化療,可能產生的療效都有限。
  • Cell Stem Cell:靶向CD133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膠質母細胞瘤
    2020年6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景的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一種致命的成人腦癌形式,即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 多篇文章直擊腦瘤重要研究成果!
    【4】Cell Death Differ:治療腦瘤有新招 BMP9成克敵制勝法寶doi:10.1038/s41418-018-0149-9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一種高度血管化並具有很強侵襲性的腦部腫瘤,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能夠侵入到周圍的組織。
  • 被診斷為「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生存期有多久?
    巨細胞型膠質母細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GCG)為中樞神經系統罕見腫瘤,是膠質母細胞瘤的一個亞型,是在2016年版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新提出的亞型。  定義  膠質母細胞瘤的亞型有較多的的巨怪形多核巨細胞,偶含豐富的網狀纖維和高TP53突變率。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相當於WHOⅣ級。
  • 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解讀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見、最具侵襲性的原發性腦腫瘤。據國內專業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儘管作為一種罕見癌症,每年仍約有1.2萬例新確診。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為大家解讀這種罕見的癌症,以及人們對它的一些誤解。1. 對於 「無法手術」的膠質母細胞瘤,該怎麼治療?
  • 羅氏貝伐珠單抗膠質母細胞瘤適應症獲批, 為中國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此次新適應症獲批將為中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顱內腫瘤。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腦瘤的發病率為7.61/10萬,其中膠質母細胞瘤佔惡性腦腫瘤的46.1%,年發病率約為2.8/10萬1,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和治癒率低的特點,被認為是神經外科領域治療難度最高的腫瘤之一。
  • 5年生存率不足5%致命腦瘤,迎來免疫治療曙光
    異質性強 近兩年,各類癌症的靶向治療取得重大進展,因為大部分癌症生長通常受一種或一組特定基因突變的「驅動」而發生。而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通常是由癌細胞中的多種異常基因驅動的,因此只阻斷一個途徑,腫瘤會通過其他途徑繼續生長。
  • 脂肪或是膠質母細胞瘤復發及產生侵襲性的元兇
    當研究人員對膠質母細胞瘤中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分析後,他們深入研究闡明了推動癌細胞分裂的機制,這或為後期開發有效靶向作用惡性腦癌的新型療法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希望。圖片來源:Christaras A/ Wikipedia研究者Florian Siebzehnrubl說道,膠質母細胞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腦瘤
  • 兒童腦瘤有治了!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當時,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有缺陷的基因P53產生了隔代相傳,這種基因正是一種致癌因子。「是這個因素導致男孩罹患癌症嗎?感覺像是如此……但我們也不敢確定。」一項空前規模的「蛋白質基因組學」研究,分析了兒科腦瘤涉及的蛋白質、基因和RNA轉錄,以便對這類腫瘤有更全面的了解。
  • 西湖大學謝琦團隊等利用CRISPR篩選,改進CAR-T細胞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效果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致死性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在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CAR-T細胞療法已顯示出臨床可行性和安全性的早期證據, 然而其總體結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促使人們努力尋求提高靶向膠質母細胞瘤的CAR-T細胞的抗腫瘤效力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 惡性膠質腦瘤關鍵基因的突變
    核心提示:研究人員發現,IDH1和IDH2基因突變只出現在惡性膠質瘤中,在病人正常的組織細胞中則沒有,這是這項研究最關鍵的發現之一,因為這樣靶向治療才有意義,也才可能實現。
  • 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
    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異常細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準投放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當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的精準醫療對準癌症,顯示出了具有潛力的未來臨床應用希望。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在ACS Nano上就報導了一項基於納米醫學的膠質母細胞瘤(GBM)化學免疫治療(CIT)策略。
  • 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兒童腦瘤有治了
    當時,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有缺陷的基因P53產生了隔代相傳,這種基因正是一種致癌因子。「是這個因素導致男孩罹患癌症嗎?感覺像是如此……但我們也不敢確定。」也許當時困擾兒科腫瘤醫生Michael Walsh的這類問題,快要有答案了。
  • 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家開發出治療惡性腦瘤的新型療法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1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國外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因此,遏制膠質母細胞瘤的復發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難題。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癌症是如何開始、發展和獲得對治療的抵抗力的,部分取決於對癌症幹細胞生物學的更深入探索。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腦癌,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是有限的。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源自單一癌細胞類型的癌細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 陳根: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
    文/陳根精準醫療作為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在疑難雜症的治療上被學界看好。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異常細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準投放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當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的精準醫療對準癌症,顯示出了具有潛力的未來臨床應用希望。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在ACS Nano上就報導了一項基於納米醫學的膠質母細胞瘤(GBM)化學免疫治療(CIT)策略。
  • 陳根: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
    文/陳根精準醫療作為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在疑難雜症的治療上被學界看好。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異常細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準投放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當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的精準醫療對準癌症,顯示出了具有潛力的未來臨床應用希望。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在ACS Nano上就報導了一項基於納米醫學的膠質母細胞瘤(GBM)化學免疫治療(CIT)策略。
  • 我國學者發現一種治療惡性腦瘤的藥物新療法
    新華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膠質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腦部腫瘤,現有治療手段單一且易復發。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方志友、陳學冉科研團隊篩選並實驗發現,藥物「金轉停」可控制這種惡性腦瘤的發展,延長患者生命,有望成為臨床治療膠質瘤的新手段。日前,國際知名醫學學術期刊《治療診斷學》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