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外環狀DNA促進神經母細胞瘤致癌基因重塑

2020-11-24 科學網

染色體外環狀DNA促進神經母細胞瘤致癌基因重塑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8 13:50:49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Richard P. Koche課題組發現神經母細胞瘤中,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致癌基因組重塑。這一研究成果2019年12月16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相結合的方法描繪了神經母細胞瘤中染色體外環狀DNA的圖譜,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時期從交感神經系統原始細胞中產生的一種腫瘤。研究人員分析鑑定了一系列體細胞獲得性和未知的染色體外環狀DNA。此外,該研究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是偶發性體細胞重排的主要來源,通過嵌合環化和環狀DNA重新整合到線性基因組中,導致致癌基因重塑。致癌性病變可從細胞周期引起的重排中產生,並與臨床結果成負相關。細胞周期引起的重排很可能表徵正在進行的誘變過程。因此,染色體外環狀DNA代表多重突變誘變過程,對癌症基因組重塑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臨床意義。

研究人員表示,DNA的染色體外環化是癌症基因組的重要特徵。然而,染色體外環狀DNA的結構、組成以及全基因組發生頻率尚未得到廣泛的研究。

附:英文原文

Title: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drives oncogenic genome remodeling in neuroblastoma

Author: Richard P. Koche, Elias Rodriguez-Fos, Konstantin Helmsauer, Martin Burkert, Ian C. MacArthur, Jesper Maag, Rocio Chamorro, Natalia Munoz-Perez, Montserrat Puiggrs, Heathcliff Dorado Garcia, Yi Bei, Claudia Refzaad, Victor Bardinet, Annabell Szymansky, Annika Winkler, Theresa Thole, Natalie Timme, Katharina Kasack, Steffen Fuchs, Filippos Klironomos, Nina Thiessen, Eric Blanc, Karin Schmelz, Annette Knkele, Patrick Hundsdrfer, Carolina Rosswog, Jessica Theissen, Dieter Beule, Hedwig Deubzer, Sascha Sauer, Joern Toedling, Matthias Fischer, Falk Hertwig, Roland F. Schwarz, Angelika Eggert, David Torrents, Johannes H. Schulte, Anton G. Henssen

Issue&Volume: 2019-12-16

Abstract: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ization of DNA is an important genomic feature in cancer. However,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genome-wide frequency of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have not yet been profiled extensively. Here, we combine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pproaches to describe the landscape of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in neuroblastoma, a tumor arising in childhood from primitive cells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Our analysis identifies and characterizes a wide catalog of somatically acquired and undescribed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s. Moreover, we find that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s are an unanticipated major source of somatic rearrangements, contributing to oncogenic remodeling through chimeric circularization and reintegration of circular DNA into the linear genome. Cancer-causing lesions can emerge out of circle-derived rearrangement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 It is highly probable that circle-derived rearrangements represent an ongoing mutagenic process. Thus,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s represent a multihit mutagenic process, with important function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s of genomic remodeling in cancer.

DOI: 10.1038/s41588-019-0547-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19-0547-z

相關焦點

  • Nature Genetics: 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重構
    凱特林癌症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drives oncogenic genome remodeling in neuroblastoma」的文章,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重構。
  • 繪製出首張兒童癌症環狀DNA圖譜 染色體外環狀DNA...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夏洛蒂—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附屬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會促進兒童癌症的發生,文章中,研究人員繪製出了首個兒童癌症環狀DNA精細化圖譜,有望揭示兒童患癌的原因並開發新型的治療策略。
  • Nature子刊:兒童癌症元兇或是染色體外環狀DNA?
    近日,由夏裡特醫學院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可從基因組分離和整合,可能導致一些基因被破壞,促進兒童癌症的發展。同時研究人員首次繪製了環狀DNA的詳細圖譜,並有望用於兒童癌症的診斷。該研究發表在近日的《Nature Genetics》期刊上。
  • 環狀RNA/DNA研究新進展!
    【3】Nat Genet: 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重構doi:10.1038/s41588-019-0547-z近日,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drives oncogenic genome
  • 環狀染色體外DNA促進癌基因高表達
    環狀染色體外DNA促進癌基因高表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4:14:51 環狀的染色體外DNA(ecDNA)促進可及染色質和癌基因高表達,這一成果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Paul S.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VRK1蛋白的高表達可降低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率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塞維亞大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生理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蛋白質VRK1的高表達與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腫瘤侵襲性和低存活率有關。 侵襲性神經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兒童固體癌症之一,在患病兒童中造成不成比例的高死亡率。
  • 染色體外圓形DNA可導致兒童癌症的發生
    科學家們幾十年前就已經知道這些環狀的DNA片段。在我們的細胞內發現,它們不構成我們正常遺傳信息的一部分,而這些信息以染色體的形式儲存著。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它們被稱為染色體外環狀DNA。 但即使在今天,科學家們對它們的功能知之甚少,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對環狀DNA進行更詳細分析的技術。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磁共振成像顯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腫瘤通常表現為「環狀」的強化,圍繞暗色的中央壞死區。
  • 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這是一個兒童身上常見的腫瘤,主要的起源是來自腎上腺,也可能會來自腎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經的其他部分。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一個問題,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
  • 神經母細胞瘤治療獲進展
    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和塞維亞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日確定一種叫做CD44的蛋白質可以識別導致神經母細胞瘤侵襲性和低存活率的癌症幹細胞群。
  • Nat Commun:發現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將助力靶向新藥開發
    2019年8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神經母細胞瘤佔兒童癌症死亡總數的15%。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率為50%。澳大利亞兒童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一種名為JMJD6的基因在最具侵襲性的癌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Cancer Res: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新靶標
    2014年11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利物浦大學科學研究人員發現可能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新靶點。 神經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兒童癌症之一,佔所有兒童癌症死亡人數的15%。多數患者無法得到完全治癒,往往在確診時癌症已經擴散至全身。 在過去的20年中,兒童接受的治療通常伴有非常大的副作用,不僅殺死腫瘤細胞,也殺傷正常細胞。
  • 這種癌症相關的DNA徹底火了
    ,促進癌細胞快速生長。他們發現,在膠質母細胞瘤這種惡性腦瘤裡,同樣存在環狀的ecDNA。它上頭不僅有促進癌症發展的EGFR基因,還有許多增強它的序列。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些序列原本並不在EGFR基因的周圍。它們更像是被癌細胞從基因組的各個地方「抽調」出來,專門用來強化致癌基因!
  • 科學家發現癌基因在染色體外DNA中擴增 可促進腫瘤發展
    染色體外DNA(ecDNA),是一種從穩定的基因組DNA上脫落下來的DNA,以單鏈或雙鏈環狀存在,可促進腫瘤細胞的癌基因的表達。此外,ecDNA上帶有的原癌基因使腫瘤細胞對環境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可以響應腫瘤內部環境的變化。
  • 研究者首次發現孕婦染色體外環狀DNA
    有研究報導了人和鼠血漿中存在染色體外環狀DNA(eccDNA)。但是,尚無有關孕婦血漿中eccDNA的公開數據。
  • 尋找治癌「靈丹妙藥」 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是關鍵所在
    2017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保羅·米切爾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對17種腫瘤、2000多種細胞系進行測序分析,發現超過一半腫瘤細胞中存在ecDNA,而且不少都攜帶致癌基因。 比較大的環狀DNA(ecDNA)主要存在於腫瘤細胞中,比較小的環狀DNA則廣泛存在。
  • 成都神經母細胞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 顱內腫瘤、腦血管等神經外科疾病診治 成都神經母細胞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科學家成功揭示腫瘤中環狀染色體外DNA的結構與功能
    ecDNA,其能夠改變癌症相關癌基因的表達模式,促進癌細胞的惡性行為,並且在腫瘤快速進化和抵禦威脅(比如化療、放療和其它療法)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基於此前研究結果,本文中,研究人員得出了以下研究發現:1)ecDNA是環狀的;2)ecDNA能驅動大量癌基因進行表達;3)ecDNA包括高度開放的染色質;4)ecDNA能促進超遠距離的染色質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