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重磅!繪製出首張兒童癌症環狀DNA圖譜 染色體外環狀DNA...

2020-11-26 生物谷

2020年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隨著時間推移,癌症的發生往往與DNA缺陷的逐漸積累有關,因此,癌症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年齡相關的疾病,那麼為何兒童也會患癌呢?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夏洛蒂—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附屬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會促進兒童癌症的發生,文章中,研究人員繪製出了首個兒童癌症環狀DNA精細化圖譜,有望揭示兒童患癌的原因並開發新型的治療策略。

圖片來源:Henssen/Charité

每年,德國都有將近50萬人患癌,而大約2100名患者都是18歲以下的兒童,實際上,大部分在成年階段所患的癌症都是歸因於誘發癌症發生的機制,包括菸草煙霧和放射等大量的外源性因素都會促進細胞中DNA的損傷,如果隨著時間延續,DNA的損傷被留下來並不斷積累,那麼受影響的細胞就會失去對細胞分裂和生長的控制,從而就會誘發癌症。

然而,兒童並不足以被誘發癌症的機制所影響,那麼兒童癌症的發病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會破壞遺傳信息,從而促進癌症發生。如今科學家們對環狀DNA已經熟知很多年了,其並不能形成正常的遺傳物質,而是會被儲存在染色體中,然而其通常被稱為染色體外環狀DNA,但科學家們對於這種環狀DNA知之甚少,主要是因為她們缺少技術來詳細分析這種環狀DNA。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先進的技術與生物信息學技術相結合繪製出了首個神經母細胞瘤(一種致死性的兒童癌症)環狀DNA圖譜,基於該圖譜,研究人員就有望闡明這種類型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和原因。

研究人員共對93名兒童的神經母細胞瘤組織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腫瘤組織中環狀DNA的存在和多樣性遠遠超過了研究者的預期,每個組織樣本中包含大約平均5000個環狀DNA拷貝,DNA測序結果表明,從染色體中分離的特定DNA片段形成環狀DNA的過程或許發生於其重新整合到染色體不同位置之前,如果這誘發原始遺傳信息序列被幹擾的話就可能會導致癌症發生。

研究者Henssen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以此前並未有過的方式詳細地闡述了染色體外環狀DNA誘發兒童癌症的過程,如今我們發現,特定類型的環狀DNA會加速神經母細胞瘤的生長,對環狀DNA進行檢測或能幫助研究者有效預測兒童癌症的發生風險;此外,在這些兒童腫瘤中相對安靜的基因組區域研究這一過程也有助於闡明更複雜的成年人癌症中被忽略的類似機制,目前研究人員對環狀DNA在正常和疾病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感興趣,因此當前研究對於研究多種腫瘤類型和患者的臨床預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證實環狀DNA的診斷有效性和價值,研究人員還想進行更多的研究來闡明環狀DNA的起源,從而更好地理解環狀DNA誘發兒童癌症的精細化機制和過程。(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Koche, R.P., Rodriguez-Fos, E., Helmsauer, K. et al.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drives oncogenic genome remodeling in neuroblastoma. Nat Genet (2019) doi:10.1038/s41588-019-0547-z

相關焦點

  • 環狀RNA/DNA研究新進展!
    remodeling in neuroblastoma」的文章,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重構。研究人員結合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的方法分析了神經母細胞瘤(一種起源於兒童期的由交感神經系統原始細胞產生的腫瘤)中的染色體外環狀DNA的圖譜,鑑定並表徵了廣泛來源於體細胞的和未被報導的體外染色體環狀DNA。此外,還意外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是體細胞基因組重排的主要來源,可以通過嵌合體循環和將環狀DNA重新整合進線性基因組,促進癌基因重塑。
  • Nature子刊:兒童癌症元兇或是染色體外環狀DNA?
    近日,由夏裡特醫學院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可從基因組分離和整合,可能導致一些基因被破壞,促進兒童癌症的發展。同時研究人員首次繪製了環狀DNA的詳細圖譜,並有望用於兒童癌症的診斷。該研究發表在近日的《Nature Genetics》期刊上。
  • Nature Genetics: 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重構
    凱特林癌症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drives oncogenic genome remodeling in neuroblastoma」的文章,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驅動神經母細胞瘤癌基因重構。
  • 染色體外環狀DNA促進神經母細胞瘤致癌基因重塑
    染色體外環狀DNA促進神經母細胞瘤致癌基因重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8 13:50:49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Richard P.
  • 環狀染色體外DNA促進癌基因高表達
    環狀染色體外DNA促進癌基因高表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4:14:51 環狀的染色體外DNA(ecDNA)促進可及染色質和癌基因高表達,這一成果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Paul S.
  • 尋找治癌「靈丹妙藥」 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是關鍵所在
    癌症,是全人類面臨的惡性疾病。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從DNA中找到癌症的起因和治癌的「靈丹妙藥」。作為DNA的聚居地,染色體自然是研究的重點目標。 近日,來自美國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德國夏洛蒂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卻先後發現,位於染色體外的環狀DNA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 染色體外圓形DNA可導致兒童癌症的發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症的發展與DNA缺陷的逐漸積累有關。因此,癌症被認為是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但是為什麼兒童會患上癌症呢?由柏林醫科大學Charite - Universitatsmedizin和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現在揭示了被稱為染色體外圓形DNA的神秘DNA環可能有助於兒童癌症的發展。 科學家們繪製出了首份詳細的環狀DNA圖譜,為癌症遺傳學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研究者首次發現孕婦染色體外環狀DNA
    有研究報導了人和鼠血漿中存在染色體外環狀DNA(eccDNA)。但是,尚無有關孕婦血漿中eccDNA的公開數據。這些eccDNA分子顯示出雙峰大小分布,峰值分布在?202和?338 bp,在兩個峰的整個大小範圍內觀察到明顯的10 bp周期性,表明它們的核小體起源。此外,胎兒來源的eccDNA比產婦的eccDNA短。eccDNA分子總體種群的基因組注釋顯示,這些分子優先從5『非翻譯區(5』-UTR)、外顯子區和CpG島區生成。eccDNA的連接位點兩側的兩組三核苷酸重複基序支持eccDNA產生的多種可能模型。
  • 環狀DNA測序工具面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4日報導,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生物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工具,可對環狀DNA進行測序,這將為科學家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數據,有望促進針對病毒、農業甚至癌症的研究。研究主要作者、博士後研究員德文·梅塔說:「藉助CIDER-Seq,我們可以了解神秘的環狀DNA在人和植物細胞中的功能。」研究人員解釋稱,環狀DNA在細菌和病毒的基因組中很常見,最近,科學家又在人和植物細胞的核內發現了環狀DNA,並將其稱為染色體外環狀DNA(eccDNA)。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原來有這麼多染色體外環狀DNA
    總的來說,eccDNA、ecDNA、double minutes、microDNA、extrachromosomal rDNA circle都屬於染色體外環狀DNA。1964年,首次在小麥細胞核和豬精子細胞中發現eccDNA[1, 2],同年在腫瘤細胞上發現成對的染色體外環狀DNA(double minutes)。
  • 重磅!科學家成功揭示腫瘤中環狀染色體外DNA的結構與功能
    ecDNA,其能夠改變癌症相關癌基因的表達模式,促進癌細胞的惡性行為,並且在腫瘤快速進化和抵禦威脅(比如化療、放療和其它療法)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基於此前研究結果,本文中,研究人員得出了以下研究發現:1)ecDNA是環狀的;2)ecDNA能驅動大量癌基因進行表達;3)ecDNA包括高度開放的染色質;4)ecDNA能促進超遠距離的染色質相互作用。
  • 環狀DNA測序又有新工具
    並且,環狀DNA 還廣泛存在於包括人類的各種真核生物中,具有很高的組織和疾病特異性。近期,科學家又在人和植物的細胞核內發現了大量環狀DNA,還在癌細胞中發現了這一不被人們重視的環狀DNA,經過專家推斷,它甚至可能與癌細胞的快速繁殖能力有一定相關性。
  • 「甜甜圈形」環狀DNA:導致癌細胞更具侵襲性 不易治癒
    部分癌細胞中的DNA並不像健康細胞那樣壓縮摺疊為線狀結構,而是摺疊為環狀結構,導致癌症更具侵襲性。DNA不僅通過鹼基序列、還通過形狀傳遞信息。我們在生物課上學過,人類的大部分DNA都緊密摺疊在細胞核中一種名叫染色體的結構裡。幾乎所有細胞都含有23對染色體,而每個染色體中包含的DNA都緊緊纏繞在蛋白質骨架上,展開後的長度可達1.82米。
  • 由大腸桿菌環狀DNA到環狀高分子!《Nat. Chem》綜述: 環狀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應用前景
    由於其特有的拓撲結構,與常見的線形或支化聚合物相比,環狀聚合物表現出獨特的性質,例如較小的流體力學體積、較慢的降解速率、較好的穩定性以及較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等。近二十年來,人們致力於開發高純度環狀聚合物合成工藝,並揭示環狀聚合物的拓撲結構與物理性能的關係。通過使用新型且高效的催化劑或末端基團間的「點擊」反應來形成環狀鍵的方法為調節聚合物的物理性質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 科學家首次解析腫瘤染色體外DNA的環狀結構與功能
    一是環狀結構。研究團隊首先結合二代全基因組測序和光學匹配(optical mapping),從序列的角度發現,擴增出來的ecDNA形成了環狀結構。進一步使用影像學的方法,包括掃描電鏡、透射電鏡、3D結構照明顯微鏡等方法,獲得了環狀DNA的清晰圖片證據,最終證實了腫瘤中的ecDNA確實是環狀的。二是大量表達癌基因。
  • 非編碼RNA之環狀RNA最新研究進展
    這表明環狀RNA可能通過競爭性結合疾病相關的miRNA在疾病調控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Science:重磅!揭示環狀RNA與大腦功能存在關聯doi:10.1126/science.aam8526環狀RNA能夠影響正常的大腦功能,圖片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環狀RNA生物學培訓網絡。
  • 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分子機制
    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豬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和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豬基因組設計育種創新團隊」合作,歷時3年,開發出環狀RNA研究平臺,繪製豬環狀RNA時空圖譜,破譯環狀RNA對豬產肉性狀形成調控機制,並構建首個農業動物的環狀RNA資料庫。
  •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2016-05-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   日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基因與細胞工程研究室陳志英團隊成功用微環DNA技術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