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腸桿菌環狀DNA到環狀高分子!《Nat. Chem》綜述: 環狀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應用前景

2021-01-17 高分子科學前沿

環狀聚合物一類具有環狀結構且沒有端基的高分子材料。由於其特有的拓撲結構,與常見的線形或支化聚合物相比,環狀聚合物表現出獨特的性質,例如較小的流體力學體積、較慢的降解速率、較好的穩定性以及較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等。近二十年來,人們致力於開發高純度環狀聚合物合成工藝,並揭示環狀聚合物的拓撲結構與物理性能的關係。通過使用新型且高效的催化劑或末端基團間的「點擊」反應來形成環狀鍵的方法為調節聚合物的物理性質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例如,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聚酯具有較好的藥代動力學、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與之對應的環狀類似物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同時,可以調節其溶解度、結晶度以及降解性能。

圖1. 環狀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物理和生物特性。

近日,美國杜蘭大學 Scott M. Grayson教授在《Nature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yclic polymers」 (DOI: 10.1038/s41557-020-0440-5 ) 的綜述論文,系統地綜述了環狀聚合物的主要製備方法和基本物理性質,並對環狀聚合物未來應用前景的關鍵做了展望。

1958年,Jacob和Wollman首次提出了環狀聚合物的概念,並通過電子顯微鏡證實大腸桿菌的DNA是環狀結構。隨後,人們發現了很多種環狀生物大分子,包括環肽類和環脂類等,並且注意到這些環狀大分子獨特的環狀結構賦予了其較好的穩定性和較強的分子內相互作用。受此啟發,為了製備環狀聚合物並研究其物理性質,科學家們首次通過縮聚反應的低聚副產物的方法製備了第一種環狀聚合物。在過去的60年裡,拓撲結構明確和尺寸可控的環狀聚合物的製備工藝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主要包括雙分子閉環法、單分子閉環法和擴環法。雙分子閉環法是基於雙官能聚合物與雙官能偶聯劑發生的偶聯反應,常用於乙烯基類單體的陰離子聚合。單分子閉環法是指在稀溶液條件下,通過將聚合物鏈的兩端相互耦合來實現線形聚合物的環化。擴環法是通過向環狀催化劑或引發劑中不斷插入環狀單體的方式生成環狀聚合物,常用於環烯烴、內酯、交酯以及雜環酸酐類單體等。圖2. 環狀聚合物的合成方法:(a)雙分子閉環法,(b)單分子閉環法,(c)擴環法。大量研究已經表明,環狀聚合物所表現出的特有的物理性質主要源於其本身的環狀拓撲結構。Kricheldorf等人發現,與線形類似物相比,環狀聚合物由於構象受到約束,從而表現出較低的流體動力學半徑和較長的保留時間。該特性不僅可用於區分環形和線形聚合物,甚至可通過製備性凝膠滲透色譜法(GPC)來純化產物。另一方面,由於端基的缺失影響了聚合物段的流動性和相互作用,環狀聚合物表現出較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因此,通過控制環狀聚合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可將其應用於工業聚合物薄膜中。此外,環形與線形聚合物的流變性能差異較大,可用作複合材料的粘度調節劑。研究發現,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中摻雜少量低分子量的環形聚合物,可調節合成的均聚物混合物的粘彈性和熱性能。而且,環狀聚合物摻雜劑在改善商業材料的整體物理特性和加工性能的同時,也避免了小分子添加劑摻雜經常遭受浸出而導致的產品壽命縮短以及環境汙染等問題。環狀嵌段共聚物可以組裝成尺寸較小、穩定性較高的膠束,在基於膠束包載的藥物傳遞過程中具有高滲透長滯留效應,為藥物傳遞提供了良好的載體材料。另外,生物學研究表明高分子拓撲結構對於基因轉染有著重要作用。這些初步研究結果預示了環狀聚合物潛在的生物醫學應用範圍。在該研究進展的綜述中,作者對環狀聚合物未來的研究重點和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從工業角度來看,尋找獲取高純度樣品的有效途徑和開發大批量生產的合成工藝是環狀聚合物在進一步發展成為商業材料的研究重點。在評估和優化環狀聚合物的純度方面必須解決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定量環狀產物的純度、定性非環狀副產物的結構以及非環狀副產物的有效後處理。在該綜述中,作者對環狀聚合物合成、物理和生物性能相關的理論研究進行了系統的介紹,指出未來環狀聚合物性能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商業化實現的基礎。該綜述對環狀聚合物功能材料的開發與潛在的工業和生物醫用領域等多元化應用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高分子科學前沿建立了「合成」等交流群,添加小編為好友(微信號:polymer-xiang,請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邀請入群。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納米纖維素找北方世紀---

微信加群:

「高分子科學前沿」匯集了20萬高分子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研發人員。我們組建了80餘個綜合交流群(包括:教師群、企業高管群、碩士博士群、北美、歐洲等),專業交流群(塑料、橡塑彈性體、纖維、塗層黏合劑、油墨、凝膠、生物醫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納米材料、表徵技術、車用高分子、發泡、聚醯亞胺、抗菌、仿生、腫瘤治療)。

添加主編為好友(微信號:polymer-xiang,請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或長按二維碼添加小編為好友,邀請入群。

添加 小編  微信(務必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

邀請您入討論群

( 微信二維碼  掃碼添加)


我們的微博:高分子科學前沿歡迎和我們互動

我們的QQ交流群:451749996(務必備註:名字-單位-研究方向)

投稿 薦稿 合作:editor@polysci.cn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環環相扣」的環狀聚矽氧烷
    環狀聚合物代表了一類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由於與線性化合物相比具有不同的拓撲結構,環狀聚合物可展現出有趣的物理性能。環狀聚合物的全部結構特性均由反應時所採用的條件決定。在製備環狀聚合物的過程中化學反應的類型與環狀聚合物主鏈上帶有的官能團的種類直接相關。在此方面的探索可以為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新穎的環狀聚合物的發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對形成環狀聚合物的新反應的研究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
  • 環狀DNA測序又有新工具
    DNA是由重複的核苷酸單元組成的長聚合物,也是核酸中的一種。DNA攜帶有合成RNA和蛋白質所必需的遺傳信息,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在細胞分裂之前,DNA在複製過程中,複製了生物體的遺傳信息,正是因為它含有著完整的遺傳信息,才不斷被人們進行研究。
  • Nat Genet:重磅!繪製出首張兒童癌症環狀DNA圖譜 染色體外環狀DNA...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夏洛蒂—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附屬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會促進兒童癌症的發生,文章中,研究人員繪製出了首個兒童癌症環狀DNA精細化圖譜,有望揭示兒童患癌的原因並開發新型的治療策略。
  • 環狀星雲真的是環狀的嗎?
    說到恆星死亡時的景象,最著名的當數1779年發現的環狀星雲(M57)了,它距離我們僅僅2000光年。從外表看,環狀星雲由一顆白矮星及其外圍包裹著的巨大氣體環構成。它代表了像太陽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的典型歸宿。梅西葉在觀測過環狀星雲後是這樣描述的:「它非常昏暗,但能夠看出輪廓;它像木星一樣大,類似於一顆較昏暗的行星。」
  • 環狀RNA在骨關節炎中的研究進展:從已知到未知
    目的:歸納整理了環狀RNA在骨關節炎研究中的進展,綜述其在骨關節炎症調控、軟骨細胞的衰老凋亡、細胞外基質成分改變以及機械應力刺激等病理機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作者應用計算機檢索PubMed資料庫、Web of Science和Medline等資料庫,英文檢索詞「circular RNA,osteoarthritis,cartilage,chondrocyte」,檢索時間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
  • 環狀RNA/DNA研究新進展!
    研究人員結合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的方法分析了神經母細胞瘤(一種起源於兒童期的由交感神經系統原始細胞產生的腫瘤)中的染色體外環狀DNA的圖譜,鑑定並表徵了廣泛來源於體細胞的和未被報導的體外染色體環狀DNA。此外,還意外發現染色體外環狀DNA是體細胞基因組重排的主要來源,可以通過嵌合體循環和將環狀DNA重新整合進線性基因組,促進癌基因重塑。
  • 環狀DNA測序工具面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4日報導,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生物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工具,可對環狀DNA進行測序,這將為科學家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數據,有望促進針對病毒、農業甚至癌症的研究。研究主要作者、博士後研究員德文·梅塔說:「藉助CIDER-Seq,我們可以了解神秘的環狀DNA在人和植物細胞中的功能。」研究人員解釋稱,環狀DNA在細菌和病毒的基因組中很常見,最近,科學家又在人和植物細胞的核內發現了環狀DNA,並將其稱為染色體外環狀DNA(eccDNA)。
  • 【分子克隆專題】環狀RNA
    EcircRNA和EIciRNA的生物合成(Meng et al. Molecular Cancer,2017.)②外顯子-內含子環狀RNA(EIciRNA)是一種外顯子和內含子同時環化的RNA。內部重複序列可能在其生成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可能與EcircRNA類似(圖1)。
  • Nat Commun:環狀RNA幫助心臟損傷修復
    在這些非編碼RNA中,有最近發現的環狀RNA,因其不尋常的環狀結構而被命名(大多數其他RNA是線性的)。與其他非編碼RNA一樣,環狀RNA也被認為是無功能的,但最近的證據表明並非如此。環狀RNA實際上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或結合其他分子,包括microRNA和蛋白質,最近,這一觀點得到了坦普爾大學Lewis Katz醫學院相關研究的證實。
  • 區域網拓撲結構,環狀拓撲結構!
    環狀網絡的一個典型代表是令牌環路區域網,它的傳輸速率為4Mbps或16Mbps,這種網絡結構最早由IBM推出,但現在被其他廠家採用。在令牌環網絡中,擁有「令牌』的設備允許在網絡中傳輸數據。這樣可以保證在某一時間內網絡中只有一臺設備可以傳送信息。在環狀網絡中信息流只能是單方 工作站 文件伺服器向的,每個收到信息包的站點都向它的下遊站點轉發該信息包。
  •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深圳先進院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2016-05-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是B肝病毒複製的模板,其在肝細胞核內持續、穩定的存在被認為是B肝病毒感染慢性化及抗病毒治療停止後復發的最重要因素。
  • 關於環狀RNA的科研設計
    綜上,我們的數據提供了證據證明環狀RNA形成了具有轉錄後調節功能的一大類物質。大量的環狀RNA由外顯子頭對尾剪接形成,說明以前沒有認識到編碼序列具有調節功能。(介紹部分)       成熟信使RNA是帶有5』和3』末端的線性分子,兩端反映在DNA模板上RNA聚合酶的起始和終止。
  • 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基因與細胞工程研究室陳志英團隊,成功利用微環DNA技術生產出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
  • 非編碼RNA之環狀RNA最新研究進展
    大部分的環狀RNA是由外顯子序列構成,在不同的物種中具有保守性,同時存在組織及不同發育階段的表達特異性。大部分環狀RNA在細胞漿中富集,其豐度有時甚至比相應的線性mRNA高10餘倍,這可能是由於環狀RNA比線性RNA更穩定造成的。
  • circNet:人類環狀RNA資料庫
    >從SRA資料庫中收集了來自26個不同組織,共464個樣本的RNA_seq數據,利用find_circ軟體預測其中的環狀RNA,共預測到212950個環狀RNA,和circBase資料庫相比,其中有53687個是新的環狀RNA
  • 用於安全高壓鋰離子電池的環狀磷酸鹽基電解質
    儘管其中一些策略成功地降低了電池著火的風險,但只要LIB由高度易燃的電解液製成,事故仍然有可能發生。為了為更安全,性能更好的LIB鋪平道路,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設計併合成了另一種不可燃的環狀磷酸鹽基電解質,並在《Nature Energy》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它們的電解質,該電解質可實現安全,高度穩定的操作和高壓,性能優於大多數現有LIB中包含的溶劑。
  • 非經典環狀RNA | 環狀分子研究新的突破口?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種現象:環狀 RNA研究主要集中到了外顯子環狀 RNA(exonic circRNA)的研究。但在系統性研究環狀RNA之初,我們還發現了其他種類的環狀分子1. 其他種類環狀 RNA 用當前測序方式難以捕獲到信號在 exonic circRNA 研究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這些非經典的環狀 RNA 分子的研究卻屈指可數,那麼這些分子的生物學機制和功能到底是什麼呢?能不能像今年的線粒體或病毒環狀 RNA 成為新的熱點呢?
  • 尋找治癌「靈丹妙藥」 染色體外環狀DNA或是關鍵所在
    「從整個自然界看,環狀DNA是普遍存在的。」朱靜介紹,例如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細菌DNA以及其胞質中的質粒DNA都呈現環狀,即使在人類等高等生物中,也同樣存在大量環狀DNA。可見,染色體外的環狀DNA是一個較為龐大的「家族」,其中,「個頭」較大(大小從幾百kb到數Mb鹼基)、主要存在於癌細胞中的環狀DNA(ecDNA,如雙微體等)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之一。
  • 珍藏版|環狀RNA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環狀RNA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近日,美國Brandeis大學生物系的Sebastian Kadener等人在EMBO上綜述了環狀RNA的研究進展。BioArt對其進行了編譯,以饗讀者。環狀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由反向剪接(back-splicing)過程產生的共價閉合環狀RNA。
  • DEBKS | 專門的環狀RNA差異分析工具
    「出道即巔峰」的edgeR或DESeq被廣泛應用於高通量測序的差異表達分析,包括環狀RNA的差異表達分析。然而,做過環狀RNA差異表達分析的老師應該都清楚,反向剪切(back-splicing)的環狀RNA並不像mRNA或lncRNA那樣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