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神奇的「跳躍基因」到處「旅遊」,卻不會讓人變成另一個物種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跳躍基因」——可以從基因組的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的DNA片段——以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增加遺傳多樣性而聞名。

現在,位於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也被稱為轉位因子的基因發揮著另一個更令人驚訝的作用:穩定細胞核內DNA分子的3D摺疊模式。

這項研究發表在1月24日的《基因組生物學》期刊上。

任何人類細胞的細胞核內的DNA分子都超過6英尺長。為了適應這麼小的空間,它必須摺疊成精確的迴路,這些迴路也控制著基因的開啟或關閉。隨機移動的DNA片段可以為這些摺疊模式提供穩定性,這似乎違反直覺。

事實上,這一發現與一個長期以來的假設相矛盾,即DNA序列中字母的精確順序決定了DNA分子的整體結構。

」在一些地方,老鼠和人類基因組的三維摺疊是相同的,你會期望錨定該形狀的DNA字母序列也被保存在那裡,」高級作者Ting Wang說。

「但這不是我們發現的,至少不是在過去被稱為『垃圾DNA』的基因組部分。」

通過研究小鼠和人類血細胞的DNA摺疊,研究人員發現,在許多DNA摺疊模式通過進化得以保存的區域,建立這些摺疊的DNA字母的遺傳序列是不存在的。

它被輕微地取代了。但是這種變化的序列,一種基因的更替,不會造成問題。

因為結構基本上保持不變,所以功能也可能保持不變,所以重要的東西沒有改變。

「我們驚訝地發現,一些年輕的轉位因子可以維持舊的結構,」第一作者Mayank N.K. Choudhary說,他是Wang實驗室的博士生。

「具體的序列可能不同,但功能保持不變。我們發現,在過去的8千萬年中,當老鼠和人類的共同祖先首次分道揚鑣時,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多次。」

一個新的轉位因子可以插入自身,並發揮與現有錨定相同的作用,這一事實在基因組的調節部分——決定基因如何以及何時開啟或關閉的DNA分子區域——造成了冗餘。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種冗餘使基因組更有彈性。

在提供新穎性和穩定性的同時,跳躍基因可能有助於哺乳動物基因組實現重要的平衡,讓動物靈活地適應變化的氣候,例如,在保護生命所需的生物功能的同時,保護自己不受在地球上長時間生活和繁殖所造成的DNA損傷,以數千萬到數億年為單位。

即便如此,研究人員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基因組中負責產生蛋白質的部分與其餘部分區分開來。

在編碼蛋白質的基因中,基因序列和結構都是保留的,而這項研究並不與之矛盾。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在基因組的非蛋白質編碼區跳躍的基因遵循不同於蛋白質編碼基因的保護規則。

「我們的研究改變了我們對DNA非編碼區域基因變異的理解,」Wang說。

「例如,對許多人的基因組進行的大規模調查發現,非編碼區域存在許多變異,這些變異似乎對基因調控沒有任何影響,這一直令人困惑。但是根據我們對轉位因子的新理解,它更有意義——雖然局部序列可以改變,但是功能保持不變。」

相關焦點

  • 基因跳躍 物種之間「徵服戰」
    原標題:基因跳躍 物種之間「徵服戰」   看似無關聯的兩段基因 「千裡」之外也能相互調控   一些生物現在的狀態很可能是你我進化到某個階段的「鏡子」。王東說,這些細胞器在進化之前很可能是另一個入侵或者「土著」的「細胞核」。   研究顯示,細胞器和細胞核之間的基因也會發生跳躍,跳躍可能是它們在進化中相互「徵服」的一種方式。王東說,相隔遙遠無關聯的基因可以進行調控,一段基因從A基因組跳躍到B基因組,可能會使得B基因組的某個基因沉默,也很可能是跳躍過去的這段基因被沉默了。這本質上是物種之間的「徵服戰」。
  • PNAS:揭秘罕見「跳躍基因」
    許多組成我們基因組的DNA都能夠追溯到轉座元件/跳躍基因,在哺乳動物體內閒置著大量的這種元件。Johns Hopkins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蝙蝠體內發現了一種新跳躍基因,是首個在哺乳動物中依然具有活性的剪切-粘貼式跳躍基因。這一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的網站上,不僅為人們提供了研究進化的新方法,也將有助於開發基因治療的新工具。
  • 「共享」基因物種跨越之謎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嵐  通訊員張燦城  最新研究  物種跨越:  或為人類進化的新型遺傳方式  「跳躍基因」這個名字很形象,單看字面上的含義,我們很容易理解,這種基因的特性就是「從一個地方『跳』去另一個地方」。不過這種特殊基因的能耐,絕非我們想像中那樣,僅限於在同一物種間「遊走」那麼簡單。
  • 跳躍基因:物種跨越,人類進化的新型遺傳方式?
    這種遺傳轉移方式被稱為垂直或傳遞性狀「向下」。然而,一些生物可通過水平DNA交換共享基因,這意味著多種遺傳形式的存在。近日,一篇新的論文通過分析這種轉移方式,即轉座子(或「跳躍基因」)在不同生物體基因組中的存在,研究了其在哺乳動物中的可能作用。
  •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會怎樣?
    本報記者 張佳星來源:視覺中國演藝界宋仲基宋慧喬的分手讓人直呼:只願曾經未相遇。而生物界的相遇卻往往讓人感慨:相見恨晚——張鋒,一位「八零後」科學家,因發明最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成名,被稱為CRISPR之父。
  • 研究揭開細菌基因跳躍轉移機理
    一種本來沒有耐藥性的細菌如何通過「竊取」其他細菌具有耐藥性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從而演變成耐藥菌株,這是一個長期困擾生物學家的難題。
  •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為「跳躍基因」孤軍奮戰—新聞—科學網
    「跳躍基因」。 與「DNA雙螺旋結構」很快為其發現者詹姆斯·沃特森和弗朗西斯·克裡克兩位科學「大腕」帶來諾獎殊榮不同,「跳躍基因」的發現者、美國女科學家芭芭拉·麥克林託克的命運卻異常坎坷。 麥克林託克的研究獲得科學界認可,足足經歷了三十餘年的漫長等待。在此期間,這位被譽為「玉米夫人」的女中豪傑,幾乎是不可思議地完成了「一個人的戰鬥」。
  • 哺乳動物中發現橫向基因跳躍
    人類通常「縱向」獲得自身基因,即基因遺傳自父母和他們的祖先。細菌則不僅以這種「縱向」方式獲得基因,還能以「橫向」方式從一個不相干的細菌傳遞基因。
  •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 會擦出什麼火花
    「基因剪刀」遇見跳躍基因 會擦出什麼火花  解碼基因編輯  演藝界宋仲基宋慧喬的分手讓人直呼:只願曾經未相遇。而生物界的相遇卻往往讓人感慨:相見恨晚——  張鋒,一位「八零後」科學家,因發明最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成名,被稱為CRISPR之父。
  • 跳躍:「跳躍基因」如何改變基因編輯
    編輯的一個關鍵工具是CRISPR-Cas9過程,它使用CRISPRs(細菌免疫防禦系統的一部分)來定位DNA中的目標,而Cas9蛋白則用來「剪切」DNA鏈。然後DNA自我修復,有時由編輯過程中插入的模板引導。
  • 跳躍基因或會威脅胎兒的卵細胞質量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一種特殊機制,即利用這種機制,個體在出生前就能夠嘗試消除質量較差的卵細胞。
  • 跳躍基因竟會挾持正常細胞,入侵卵子!
    導致玉米粒出現不同顏色的是一種「跳躍基因」,名叫「轉座子(transposon)」,它們是一類能夠在基因組中進行「跳躍」移動的DNA序列,在生物中很常見,除了玉米粒之外,還有葡萄的顏色(紫色,綠色,紅色等),血橙果肉的顏色(淺橙色到深紅),番茄的形狀等等,都與轉座子和基因之間的作用有關。
  • 彩色玉米基因:旋轉,跳躍,我不停歇?
    【諾獎中的「基因」】如果你經常逛農貿市場,那麼你會發現很多玉米是彩色的,這些玉米不僅外觀好看,營養方面也比普通玉米更勝一籌。在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又或是育種技術強大的同時,大家是否知道絢麗的彩色玉米與一項諾貝爾獎有著緊密聯繫?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來源於:橘子風車關注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般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而鳥類和變溫動物,則都是卵生的,說白了就是哺乳動物都是直接生仔,而鳥類和變溫動物則是生蛋。那麼,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的動物你見過嗎?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助長癌症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基因改造能讓人變成超人嗎?
    我們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能看到,某某人接受了基因改造,然後變得飛簷走壁,力大無窮,甚至移山填海,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那麼,通過改變遺傳物質真的能使人變成超人嗎?誠然,人類之所以發育成一個人而不是其他的什麼東西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理論上,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轉入人類體內讓人獲得它們的一些特性,變得更加強大似乎也是可行的。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首先我們都知道,DNA轉錄出RNA,RNA翻譯出蛋白質,蛋白質又參與各種物質的合成分解,產生各種各樣的性狀。
  • 麥克林託克與「跳躍基因」
    麥克林託克與「跳躍基因」 2016年05月10日 11: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郭曉強 字號 內容摘要:麥克林託克與「跳躍基因」。
  • 「蛤蟆功」重現動物界,不會遊泳和跳躍,但是卻能把自己「氣炸」
    青蛙現在已經成為很多餐桌上的美食了,因為Q彈的肉質,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許多商家都開始在批量養殖,這世界上的的神奇物種還有很多,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一隻氣鼓鼓的小青蛙。當它遇見敵人的時候,就會全身鼓起來,跟河豚一樣,然後鼓得像一個氣球,並且還會根據對方的不同,而調整自己的大小。乍一看,真的像快要爆炸了一樣。
  • 科學網—基因跳躍定雌雄
    草莓性別可能由特殊的「跳躍」基因決定。